从国考到学进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_第1页
从国考到学进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_第2页
从国考到学进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_第3页
从国考到学进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_第4页
从国考到学进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国考到学进中国古代考试与选士制度探析

教育学者、考试官员的晋升方式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官方途径。育士与选士紧密结合形成一整套严密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考试制度贯穿于育士、选士的全过程,并对古代选士和教育制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选士制度,借鉴其中有用的东西,对我们今天教育制度及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将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中国古代考试与选拔制度的历史研究1.以生物道位为主的官吏群体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社会成员在天子之下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贵族,包括皇室、宗室乃至外戚;另一部分是官吏;第三部分是民。民中富有知识阶层称为“士”。受过教育,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并精通修齐治平之道的士阶层,是当时官僚吏员的后备队。国家通过测评选拔,不断从士中铨选新官员进入官场叫选士或取士。(1)确立了学在官府在尧舜时代,部落首领都是经过举荐,考查品德与才能,然后予以任用。到西周时期,我国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即乡里选士,诸侯贡士和学校选士。而育士与选士相结合,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明显特点。在西周,学校教育已十分发达,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庠、卅序、党校、闾塾。这些学校皆为官办,历史上称“学在官府”。在学校里有明确的选拔升降制度,择优举官。(2)贤才的招聘与侵权在士子倍受尊崇,各国积极选贤使能的春秋战国,选士方式呈现多姿多彩,不拘一格的鲜明特色。一是招聘,二是举荐,三是自荐。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崛起,邦国林立,各国都在网络人才,千方百计聘选贤能之士。当时较为流行的方法是贤者举贤,类同相召,同时也给新崛起的士阶层提供了抒发胸怀和才智,表现自我,推销自我的舞台。他们可以择君而仕,一旦被赏识采纳,可荣身仕进,飞黄腾达。(3)汉代的监察制度和太学选举两汉时期建立了以察举制为核心的选士制度,并结合征召,辟除,任子,赀选等。另有太学擢选,形成了多元选士的方式。汉武帝朝“十二世”所谓察举,即经过考察后予以举荐之意。肇基于高祖刘邦,初形成于文帝,定制于武帝。汉察举以其选贤使能为宗旨,为汉室提供了大批贤士良才,成为历史上闻名的强盛王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汉代首开“考试”之先河,开辟了教育测评史的新纪元。博士官培养模式东汉取士的主要途径有三,即贤士方正、孝廉和博士弟子。前两种来自察举,后者则赖以太学的培育和考选。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以研究儒术,传播儒学知识为主,既是培养人才的学校,又是选取官吏的场所。太学中设有博士官负责学校管理和学术传授。博士官要通过严格的推荐考试由皇帝亲授头衔;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太学生或诸生。太学生原本就是通过严格推选进入太学学习的,入学后要接受定期考核选拔方能进入仕途。(4)主观性的起步性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线,辅以察举。九品中正制创于曹魏,在曹操“唯才是举”方针下,将推荐的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三等为上品,选拔人才任官一般从上品中进行。因选拔人才的大权掌握在豪门世族之中,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纵观隋唐之前的选士活动,多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因而主观性的成份比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选士方法增加了客观性,一种新的评价选拔制度正在孕育中,并将以崭新面貌登上历史舞台。2.以考取士为中心的选士制度科举制是以自由报考的方式,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按考试成绩的高低为取舍的标准,选拔封建国家所需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源于西汉察举,形成于隋唐,经宋、元、明、清历代的发展演化,历经1300多年,至清末退出历史舞台。科举制的产生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重大变革,其最典型的特点在于以考取士,既克服了汉代察举的主观性,又克服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性品决定论,同时,又使得皇帝能够独揽选士大权,与封建集权的专制政体相适应,因而有利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以考取士制度本身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使得科举制成为当时最为先进的人才选拔方式,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论《说》唐代科举分常科和特科考试,以常科为主。常科考试分两步进行,一是预选性的考试,称为“解送制”。报考者预选通过后方可参加第二步的全国性考试即省试。作为常科考试的补充还有皇帝特诏举行的特科,即制举。在科举考试中,无论是常科还是制举,其管理都是严格的。考场围墙遍插荆棘,外有巡逻军士,考生须经逐个点名,核对举状书无误,不准携带书籍小抄,一旦入场,便不得出入,食宿都在考场内。其考试方式是比较先进的,有的延续到现在。例:A帖经。相当于现在的填空。B问义。是一种对经义的简单问题,相当于现今的简答题。C策问。类同于论述题,详答发挥题。D策赋。出自于进士科的杂文考试。唐科举考试科目繁多,其中有进士科(唐科举考试最主要科目)、明经科(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学)、童子科(其对象是十一、二岁以下的学童)。除以上科目,唐代科举还有考方略策的秀才科,考法律的明法科,考书法的明字科,考算术的明算科,以及俊士、开元礼、史科、医科、武科、道学等等。(2)严格考试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基本上沿用唐制,但有许多新的发展突破,所谓“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就是说,宋代的科举制度在唐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加强,受到进一步的重视。特别表现在严格考试法纪上,在考试法规建设和制度完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为提高评价的有效性采用弥封誊录,为确保公平性采用隔离回避,为保证准确性进行严格的监考并进行复试等等。在宋代经历了范仲淹、王安石和蔡京等三次大的科举考试改革。源于隋唐的科举至宋代已较为完备,对宋时的文化教育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皆出于此。并于先秦诸子百家之后又一次掀起了文化高潮。(3)隋唐宋初科举试制度的确立明清的科举基本上沿用宋制,但也有很大变化。宋取士废诗赋兴取经义论策。明清取士用八股文,定八股文为取士主要标准。八股文实始于宋,定以明之洪武,而完备和盛行于宪宗成化以后,泛滥于清代。八股取士使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呈现极端的程式化,且考试内容只限于儒家的“四书五经”,内容极端狭窄陈腐。诞生于公元621年的科举制度,经过隋唐宋元明清诸朝代的沿化发展,其严格的管理和先进的方法曾闻名于世。最后退出历史舞台,除其社会原因外,其本身原因乃是考试的程式化及考试内容的极端狭窄陈腐。二、中国古代考试和选拔制度的特征分析1.科举产生的原因科举以前的选士是以举荐为主,包括自荐和他荐,考试为辅。隋唐以后,科举制产生,则以考试为主,举荐为辅。考试制度产生于西汉察举,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考试制度得到了不断完善。自科举产生以后,其生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地方卅县经严格筛选贡举中央参加省试的乡贡;另一部分来自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徒。学校的生徒一般也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两汉的“太学选试”、唐代的“学校选士”以及明代“科举必由学校”,都充分说明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士(仕)的主要手段。2.考试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科举制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以考试为基本形式,测评、选拔人才的方法却延续至今,其根本原因在于考试本身所具有的“公平性”、“客观性”,至今仍是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科举制采取“怀牒自进”的方式,允许各方人士自由报名参加,而在选拔时,则必须经过国家统一考试,任何人不得例外,这样,一方面把仕途大门向不同阶层的人全面开放,同时通过考试评价手段加以选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出身寒门只要才学过人,照样能金榜题名……人才评价的公开性、公平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考试与举荐相比较,其优势体现在考试评价的客观性上,以成绩的高低,知识的多寡为依据,避免了举荐中的主观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才选拔中的徇私舞弊现象。3.合格运营人是为官临政能力的科举及第,只是向仕途迈进了第一步,取得了为官的资格,这称为取得“出身”。具有某种出身的士子,还须通过吏部的铨选测试,合格后方能任官。其铨选测试的标准为“身、言、书、判”。具体地说,就是要身体健康,仪表五官端正,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文笔流畅,楷法遒美;裁决有章,断章得体,具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和从官临政的能力。选士与叙任分头进行,一方面可提高士子的从政能力,提高为官阶层的知识化,同时举士与举官分别归于礼部和吏部,互相监督与掣肘,有助于评价选拔的公正性。4.考试的片面性科举制以其先进的评价制度而闻名于世,创造了世界评价史上的辉煌,后相继传播到欧美各国,直到现在许多国家的文官考试仍表现出中国科举制的影响。然而,考试作为一种评价人才的制度有其片面性。考试只能评价人的知识多与少,知识是否丰富,而不能全面评价人的基本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做法,尤为机械和片面。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内容的严格限定性及考试方式日趋僵化,也严重束缚了人的发展,致使通过科举而进身者,碌碌无为者不乏其人。三、第一,应试教育模式及现代教育观点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制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至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结合我国目前教育的实际,特别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正确评价考试制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应试教育与考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至关重要。本人认为:第一,应把应试教育同考试严格区分开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对立的,素质教育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应试教育在培养人才上具有狭隘的实用主义倾向。在考试内容上极端狭窄,考什么,学什么,不考试的内容则不教不学。一切为了考试,一切服从考试,所培养的学生片面发展。因此,应试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观点是格格不入的。但否定应试教育并非否定考试,取消考试考试作为一种选拔和评价人才的方式和手段,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直至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考试本身不是造成应试教育的直接原因,取消考试也不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科学态度,进行素质教育也决不意味着要摒弃考试,考试作为一种悠久的选拔和评价人才的手段,其特有的客观性、公正性,在现代教育条件下,仍然是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第二,考试制度急需改革。考试作为选拔和评价人才的方式、手段,在现代教育下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不是说现代考试制度不存在问题,不需要改革。实际上,考试制度本身无论过去和将来都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