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研究_第1页
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研究_第2页
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研究_第3页
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研究_第4页
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增加,国家发展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正是由于以上的大环境大背景之下,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化城市就业政策、保障人才持续输入就成了关键环节。通过高端人才的培养来达到推动国家均衡发展就要求全国各地方政府吸引人才从经济发达的地区投身中西部发展中地区的建设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和人才工作,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贯彻习近平同志的人才战略思想,将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为强国第一战略,对于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7年开始,在国家大背景和大政策的支持下,国家各大城市开始了“人才争夺战”——深圳、武汉、天津、西安等城市相继从人才引进的福利政策、培养方案、户籍政策等发面入手颁布人才引进政策。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的新一线城市,也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开始发力,试图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落户成都。天府新区作为成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都市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及影响,对于四川全省的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吸引更多人才进入高新发展区对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可以从一个区域的政策优势与不足来探讨整个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应届毕业生作为每年流入社会最多的人才资源,不仅是各行各业争夺的对象,同时也是各个城市竞相争夺的资源。应届毕业生可以给各个产业和城市注入新鲜的血液,带动城市发展,他们能更加敏锐和快速地观察到社会的变化,从而为产业的创新注入动力,为城市的更新提供新思路新想法。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帮助成都市政府运用新视角研究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对成都市近几年人才引进政策变化的对比分析来研究政策的优化方向,通过对比和成都市相同等级的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探索成都市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势与不足。通过这样的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为成都市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探究人才引进政策理论与实际运用的关系。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开展,关于城市人才引进机制与培养方案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对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不足分析,将已有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推动人才引进理论的应用。(2)实践意义通过纵向的时间对比分析明确成都市人才引进政策的优化过程。成都市作为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城市,相对于北上广等发展起步较早的城市,在人才结构和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都要落后一些。随着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的快速发展和近些年以来的城市人才争夺战,成都市也开始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的研究、组织与实施。从每年成都市的人才政策的发展来看,虽然政策的大方向没有大改变,但是随着政府对于政策理解的深入,细节方面的政策也得以优化。本研究可以更加明确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的优化方向。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问等形式,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到现在成都市及成都市天府新区从业工作者对人才引进与培养上的需求从而来判断未来成都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优化的具体方向。通过横向城市间的对比,也可以将其他城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做的好的方面加以修改利用,优化自己与其他城市相比做的不足的方面。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和研究与城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内容的确立奠定基础。(2)访谈调查法主要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采访成都市天府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通过其就业情况、福利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完善建议。(3)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国内外人才引进制度对比大趋势下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的异同,比较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上的不同,找到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改进建议。1.2.2研究思路首先,明确本文研究的意义,阐述当前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其次,利用文献参考、访谈调查等方法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比总结不同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通过每年已颁布的政策进行纵向比较明确成都市人才引与培养政策的优化方向,总结城市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总结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每个问题的具体原因及这些原因背后的深层原因;最后,整理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本文一共分为七个章节对我国高校城市应届毕业生引进与培养机制做出研究分析,具体章节如图1.1所示: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结构,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城市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三章:成都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对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政策和具体内容进行解读,通过纵向上的政策时间变化来分析政策的逐步优化过程第四章:国内其他城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对比研究通过不同城市的人才政策的横向横向对比来归纳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的特点和优势,以此来对比成都市人才政策的不足。第五章:成都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问题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归纳出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不足,为可行性对策奠定基础。第六章:成都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全文的研究,对成都市应届毕业生人才与培养机制的问题作出相应对策和解决方案。第七章:结论和展望总结全文的中心和分析结果,对成都市应届毕业生引进与培养机制作出展望。图1.1研究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2.1相关概念界定2.1.1高校应届毕业生高校应届毕业生是指在近毕业年限0.5-1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接受规定学制教育后取得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学生。国家近些年来为了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也将某些专业已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未超过两年国家规定择业期的学生也等同于应届毕业生,享受相应政策。2.1.2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综合各学者观点,本文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指国家或某一地方政府为吸引引进人才和培养,制定、执行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包括人才的优惠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服务制度、培养制度等。本文中的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是指地方政府为引进高校毕业生人才,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鼓励应届毕业生在地方就业、创业、发展的政策规范。2.2相关研究综述2.2.1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与人才流动相关的理论主要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他提出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共识公式,即B=f(P,e),B是指一个人创造的绩效,P是指一个人的才能和状况,e是指这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通过公式可以得出,人们完成任务的质量,不仅与自己的能力与努力程度有关系,还与这个人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关系。这个环境包括大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环境,也包括工作中的工作环境与人际环境等。同时,一个人的能力发挥程度和努力程度与这个人所处的环境也有关系。当一个人的工作人际关系不和谐,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生活环境较差时,会影响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如果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所处的环境,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绩效,他就可能选择另一个环境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能,就会引起人才流动。所以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的建设过程当中,要注意环境这个因素的重要性。在引进政策和培养政策中,强化环境这个因素的吸引力,让环境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的一个考虑因素。2.2.2人才流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t"/item/%E4%BA%BA%E5%8A%9B%E8%B5%84%E6%9C%AC%E7%90%86%E8%AE%BA/_blank"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分为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将人力资本理论与本文研究主题相联系可以得出,通过对人才引进政策的合理实施来加强人力资本的有效性。让引进政策能够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的组织和协调能力,通过良好的政策实施来提高人才吸引的有效性。对人力资源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机制上面,通过各种政策的颁布给予工作者技能的培训和思想及心理的沟通,来加强工作者在当地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工作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质量。2.2.3关于成都市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成都作为新兴的城市,城市开发较沿海城市晚,在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方面的体系并不完善,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关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袁莉(2016)从创新人才概念理论、国内外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成都市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的不足、提出建议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成都市的人才引进制度[]。袁佳(2017)指出如何利用高校应届创新创业人才带动成都市产业发展,强调了人才重引进,更重在培养,应该加强建设人才的创新培养机制[]。第三章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调查分析受疫情影响,本文中的调查环节取消了现场实地调查和线下调查问卷收集,更多的以参考网络资源文献为主,收集各相关部门官网的文件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对象。线下则选择到图书馆查看相关书籍,获取必备的数据资源。用网络调查访问法代替传统的问卷调查法,在2020年1月-3月,对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的从业工作者进行了网上调查访问,分为线上格式化访谈和深度访谈,以弥补问卷调查的缺失。3.1成都市人才引进战略相关概念与政策综述3.1.1成都市人才引进政策发展概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市一直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推进人才工作格局性转变”为目标,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政策、扶持人才发展、营造“双创”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总的看,人才工作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二是人才结构不断改善。全市高层次人才、重点领域人才数量呈快速递增趋势,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3.2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纵向比较分析3.2.12016年颁布“成都人才新政十条”成都市政府为了积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在2016年颁布了《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围绕人才引进、培育、扶持和服务四个方面提出十条人才工作举措。在人才引进方面,首先加大引进人才资助力度。通过资金的资助吸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对国际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高级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资助。成都市政府通过其他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了解到,要吸引人才首先是要在资金福利上做到保障。高端人才选择就业城市首要看中的因素就是薪酬状况和生活福利,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成都市政府决定给予不同规模的资金资助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落户成都。其次,引导激励多元引才。相关数据显示,人才落户一个城市并不只是个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其中还包括一定的客观因素。成都市激励多元化的引才政策。通过类似于引荐,猎才等方式来引入人才。人才引进不仅是城市政府和人才之间的双向关系,同时也包括人才中介等第三方机构的协助,才能更加高效精准的引进城市所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培育方面,实施本土人才资助培养计划。这些计划分别从各行业人才培育、创业人才扶持、专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来来实施。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光靠引进高端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育,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通过对人才的培养,突破传统的产业思维,加强城市的创新发展进程。同时,这些计划通过对名额的限制加强人才之间的竞争,这种良性竞争可以带动整个人才市场水平的整体提升,不仅使个体能力的平均值得到提高,也将城市产业专业化提高一个层次。在人才扶持方面,首先,统筹扶持重点人才(团队)项目。扶持和资助有所区别,资助是通过资金奖励来吸引人才流入城市市场,是一种人才的主动流入。扶持是通过资金的帮助来加强个人或者团队在某一项目上的投入,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投入到项目的研发与发展中。当任务具备充足的人力过后仍然无法再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就要考虑在物力和财力方面入手,提高技术水平和物力支持。通过产业的扶持可以提高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加快行业的发展效率以此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其次,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扶持。3.2.22017年颁布“成都市人才36条”成都市政府在2017年颁布《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成都市人才36条”)在人才的引进机制上面,从政策吸引力、政策开放度、外籍人才引进、事业机关人才引进四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为了提高政策的吸引力,实施人才礼聘制度,用类似于聘请的方式吸引急需人才落户成都,通过一对一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实施,可以体现成都人才战略的独特优势,使成都市的人才战略能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性。为了提高政策开放度,实施“一人一策”的方式,对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帮助,开展科技项目公关,同时对于那些到异地或异国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人才,可以不受在蓉城工作时间限制,按照规定享受市级人才政策。这种政策大大提高了机制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对具体问题以更加明确的方案,来灵活运用人力资源,同时提高了成都市人才政策在城市人才争夺战中的吸引力。为了提升对外籍人才来蓉工作的吸引力,提出了相对应的外籍人才引进机制。在外籍人才引进机制上,激励外籍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外合作企业就业工作,这样可以将外籍人才培养和应用于一体,加大外籍留学生人才的利用率。同时建立了更加方便高效的外籍人才出入境机制,优化了外籍人才的出入境业务的办理流程,构建了“一站式”服务,即在一个办事窗口就能将所有业务办理完成。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人才质量,提高了其人才引进的要求,优化了其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人才特聘制度,优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提高工作积极性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作为城市发展的调节器,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优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从而带动城市展业的发展,引领城市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从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建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训机制三点出发,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来对人才引进作进一步的深化。首先通过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来增加人才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所的联合培养项目,来培养创新人才。高校和科研所是创新科技人才输出地,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所的合作,可以将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再培养一体化。其次,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技能人才培养机构。技能人才的输出地主要是各大职业院校,所以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就要从职业院校入手,帮助职业院校多元化发展,如加强职业院校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推行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等等培养模式。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最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引进外国先进的技能培训机构,与中国和成都的地方产业特色相结合,建立本土人才国际化系列项目培训。同时也可以将企业在职的技术人才送到国外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著名高校进行短期培训,增加他们的创新职业思想和技术。通过这样的双向培育,可以大大提高职业人才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技能,推动城市产业技术化发展[]。3.3成都市人才政策的变化特点3.3.1持续发力攻破引才育才的关键点落户和住房一直是各个城市人才引进政策的难点和关键点。成都2016年颁布的人才新政10条和2017年的成都人才36条,详细具体地提出了落户住房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政策颁布以前,成都市人才引进的落户和住房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如落户住房条件门槛高,落户办理程序繁杂,住房费用高等等。这些问题也是影响人才去留的核心问题。两大政策相继颁布以后,对于落户问题,实施凭本科毕业证即可落户的政策,政策颁布以来,不到半年就吸引大学毕业生人才8万多人,致力于构建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的政策办理流程。对于住房问题,加强了人才公寓和人才宿舍的建设,并提出先租后售的优惠政策,逐渐攻破了人才引进问题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落户问题和住房问题,推进了成都市人才战略的发展。3.3.2配合发力联动多方形成人才合力人才引进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和政府的事情,它还包括各大企业、市场运作、引才环境等等的因素。两大政策的颁布说明,成都努力打造市场化人才工作机制,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引才模式,形成多主体、立体化的引才方式。在引才政策颁布以前,成都市的人才市场不规范、企业责任感不足、政府引导不积极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人才引进工作做的较为繁琐与混乱。但是才人才政策颁布过后,各大问题都相继解决。通过校企合作、开设引才“伯乐奖”等等,联动企业、高校、政府等相关部门来做好城市的引才工作。同时,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挥创业孵化器引才功能。3.3.3聚焦高端产业发展双创人才成都作为中国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城市,将人才需求瞄准了新技术、高科技产业。在两大人才引进政策颁布之前,成都市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多以基础工业和基础服务业为主。所以,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也是较为传统的人才。两大人才引进政策颁布以后,成都市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各产业布局,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等等。所以,为了将这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就要发挥人才引进的积极作用,将人才引进的核心瞄准高科技人才,吸引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国际顶尖团队,发挥高层次人才对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引领作用[]。3.4成都市天府新区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分析3.4.1成都市天府新区关于应届毕业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四川天府新区是2014年10月2日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11个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直管区面积564平方公里,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办公室和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办公室在2017年8月联合颁布了《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天府英才计划”试试办法》,通过颁布这样的人才政策,促进城市整体发展。成都市天府新区将人才分为六类,分别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级人才、特优人才、优秀人才、青年人才。本文研究主体应届毕业生属于第六类青年人才,就包括本文的研究主体,即大学应届毕业生。在人才补贴方面,青年人才享受入户、住房安家、政策服务等综合保障。大学毕业生人才凭毕业证和学位证就能在办理窗口申请落户。天府新区优化了落户手续的办理流程,特别是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落户办理流程。应届毕业生入户时,只用到地方人事局办理《报到证》,凭借报到证到当地公安办证中心就可以办理入户。改变了以往应届毕业生落户手续办理慢、程序复杂、材料众多的问题。采取了对应届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更加便捷的“一窗式”落户办理程序。住房安家问题一直是青年人才落户城市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天府新区优化应届毕业生的住房安家问题,对于应届毕业生到成都天府新区应聘面试的,提供短期的住房保障,如提供青年人才驿站,驿站在应聘面试者在天府新区的七天内免费入住。从具体措施上解决了应届毕业生的安家问题,减轻应届毕业生的住房问题。天府新区为了激励产业人才,也颁布相关政策。对毕业5年内在蓉城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和全额贴息支持。应届毕业生创业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不充足或者贷款利息高,这大大挫伤了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成都市地方政府颁布凡是产业急需的人才,可申领“蓉城人才绿卡”,人才绿卡实行积分制度,提供增值服务。人才绿卡将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一系列关注的问题一一细化,明确落实。天府新区明确校企合作工作,利于专业人才对接。对于成都市新兴的产业,成都市高校可能还没对口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很难做到人才的毕业就业一体化。针对这一问题,地方政府支持在成都的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成都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设置并给予资金补贴。这种双向的帮扶政策既有利于相关专业毕业生能够尽快的找到对口的工作,减少应届毕业生的待业时间。同时也可以帮助行业产业向专业化发展,促进城市产业升级,优化各部门的产业结构。同时还可以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设立急需或者新兴对口的专业,可以大大提高高校教师和教授的工作效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3.4.2成都市天府新区应届毕业生人才政策满意度调查本文通过简单访问的方式和深度访谈的形式来对历年在天府新区就职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从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培养政策两个方面来调查其满意度。受疫情影响,本次调查没有进行线下走访及问卷调查,线上对22位天府新区从业工作者进行简单访问,其中女性工作者13人,男性9人。就学历情况来看,占比人数最多的是本科毕业生,达到访问人数的63%,其次是研究生毕业生,达到访问人数的22%。可见,成都市对高等学历毕业生的相对吸引力较高,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较愿意到成都天府新区就业工作。相反,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和专科技术学校毕业生人数较少,说明天府新区在引进更高级别人才工作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上面稍显欠缺。这种现状会影响天府新区的人力资源类型,使人力资源的多样性得不到充分展现,相对应的产业结构也不能快速优化。就最高学历获得地来看,如图3.1所示,大陆应届毕业生是天府新区人才资源的主力军,这一数据和其他城市的数据差距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地区的留学生归国选择成都就业的比例较高,占调查人数的32%,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成都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海外归国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成都的人才引进政策非常重视留学生人才,在每年颁布的人才政策上,均将留学归国人才作为重点的引进及培养对象。留学归国本科及以上的毕业生,享受和国内高校毕业生同等的就业和落户政策,大大增加了成都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吸引力。图3.1最高学历获得地区就就业前后的户籍所在地来看,就业前户籍所在地有12人在四川省成都市,1人在四川省其他市县,9人四川省外户籍。就业后户籍所在地情况4人落户成都市天府新区,14人落户成都市其他区县,1人在四川省外其他市县,3人在四川省外城市。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首先,成都市对省外户籍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大,较多省外地区的毕业生愿意来成都工作就业。其次,在蓉工作者大多数愿意将户籍迁到成都来,享受成都人才政策带来的福利,展现出成都人才政策的优越性。最后,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在天府新区工作的毕业生,更愿意将户籍迁入到成都市其他区县而不是天府新区,可见天府新区的毕业生落户制度或许还不够完善,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没有其他区县大。这也是天府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人才政策需要改进的方向之一。从开始在天府新区就业时间的人数来看,从2014年成都市天府新区建区以及2016年成都市政府颁布“成都人才新政十条”正式加入城市人才争夺战以来,来蓉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倍增,特别是近些年成都市人才政策不断优化,细节内容不断落实,使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到成都就业落户。图3.2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开始就业的时间就所在行业类型来看,毕业生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就业行业遍布广,种类多,其中以金融业、媒体与信息服务业 、能源与化工业、建筑建材与房地产业居多。同时,传统的服务业与公共事业也占一定比例。从中可以看出,毕业生倾向于在国家和城市有所倾向的新兴行业就业,同时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的新兴行业和优势行业对毕业生就业地选择有正向引导作用。从选择在成都市天府新区从业、落户原因来看。收入及消费水平和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占主导。正如人才流动理论所展示的,环境因素是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从图3.3不管是收入消费环境、市场环境、生存环境或自然环境都或多或少对毕业生在就业地选择上有所影响。所以,在成都市政府调研毕业生选择就业所在地需求和制定人才政策的时候可通过这两方面入手。如保障最低收入水平、提供消费福利等,以此来提高人才吸引力。图3.3就业选择地区的影响因素图3.3就业选择地区的影响因素就所享受到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来看,不管是引进还是培养政策,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占比最大的是没有享受到任何政策。通过简单访问和深度访问,原因有三:首先是所在行业或者企业没有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经访谈,以受访者所在的金融业来看,在从业入职时,该行业(企业)就没有提供类如住房和技术培训等政策。只享受到政府的基础保障。其次是从业就业者不了解不清楚所在地有相关政策扶持,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薪资水平,而对于福利和技能培训了解不够全面,只考虑到自己的义务而没了解到自己的权利。最后,政府没有对自己的引进和培训政策作相关宣传和推广。在访问“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时,在首页和相关栏目没有找到明显的政策推广栏目,只有翻阅历年出台的政策才能查阅到。在其他享受政策特点上,毕业生从业者享受到的还是最基本的落户政策、住房政策、医疗政策。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在基本的服务政策上还是基本确保实施保障。图3.4所享受到的人才引进政策图3.5所享受到的人才培养政策就毕业生从业者对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才政策满意度来看,毕业生就业者对天府新区的人才政策的满意度总体呈现良好的评价态势。其中,平均满意度最高的是免费技术技能培训政策,无论是2016年颁布的“成都人才新政十条”亦或者是2017年颁布的“成都人才36条”,都有技术技能培训等人才培养政策。其中包括实施本土人才自主培养计划、优化人才发展平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训机制。图3.5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才政策满意度同类城市之间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对比分析为了更好地对成都市人才引进与研究机制进行研究,选取了和成都市同等级的西安市和郑州市的近些年的人才政策作比较,通过对西安市和郑州市人才政策内容和特点的分析,来比较成都市人才政策的优势与不足,创新成都市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研究发展。4.1西安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4.1.1西安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战略概述西安市政府在2015年颁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西安市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加入城市人才争夺战的行列中。表4.1西安市近年来主要高校毕业生人才政策序号政策名称发布时间1《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3年2《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4年3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意见》2015年4《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5年5《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15年6《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2016年7《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在西安就业创业的意见》2017年8《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4.1.2西安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特点与优势人才政策吸引力较强,具有地方特色。截止2018年上半年,西安市已经通过其具有特色的人才政策吸引了进4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落户于西安。为了吸引应届毕业生在西安就业,出台了如“毕业生就业奖”等政策,奖励毕业生创业等。相比于其他同类型同等级城市,这些政策会更加吸引毕业生的目光,获得人才竞争优势。办理流程便捷,简化程序。西安市人才战略比较突出的特色就是业务办理便捷,业务办理的流程方向一直向服务精细化和简便化等方面优化。原先的户籍办理政策是需要从派出所、分局、市局逐步审批,比较费时费力。在2017年,西安市政府推出了“一站式”窗口办理方式,设立户籍办理窗口,当场办结。这样做首先可以使业务办理更加简单快捷,同时可以优化部门业务办理结构,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2018年西安市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的优势,将户籍办理业务同时在线上开办。2018年制度2.0中明确指出,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在线落户西安。这种政策,大大吸引了毕业生,让应届毕业生在面临学业和就业压力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政策优势明显,注重引入高校毕业生。国内其他省会城市在人才争夺战上,将引入创新创业、高端技术人才、外国留学人才作为重点,而较为忽视高校毕业生的引入。然而西安市重视引进应届毕业生,加强城市创新力度,活跃城市思想积极性。近年来,西安市政府不断调整高校毕业生人才的落户政策,在同等级的城市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多方面建构人才培养体系。在同等级同水平的城市当中,很多城市的人才政策都会有校企合作等,但是西安市特别注重学校发展。积极鼓励各大院校扩大扩招,开办研究生硕士博士专业,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支持西安市重点高校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支持普通院校转型升级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西安市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进步。将西安市人才培养政策与西安特色结合起来,加快培养“西安工匠”[]。4.2郑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4.2.1郑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战略概述2014年郑州市颁布了《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正式宣布加入城市人才争夺战的行列。2017年颁布“智汇郑州”1+N政策体系,其中包含20多项配套措施,极大的优化了郑州市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在住房生活保障方面,对于不同层次人才给予生活补贴,并提供相应的购房补贴,建设不同人才居住的人才公寓等。在人才创业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创业者提供人均不超过10万元的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在落户政策方面,郑州市全面放开人才落户限制。表4.2郑州市近年来主要高校毕业生人才政策序号政策名称发布时间1《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2014年2《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2015年3《郑州市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实施办法(暂行)》2015年4《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5“智汇郑州”1+N政策体系2017年6《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4.2.2郑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特点与优势郑州市自2017年来全国人才引进大趋势的背景下,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本市特色,出台了“智汇郑州1+N”系列措施。从人才引进的就业、落户、住房、安家、培养、扶持等几大方面入手,详细的规划了郑州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蓝图,提高了郑州市人力资源的城市竞争力。郑州市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急需人才目录,从中可以看出郑州市的优先发展行业,制定不同的人才调整方案,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人才需求预测。放宽人才范围,提高人才吸引力。郑州的人才政策对准自愿迁入郑州行政区域内落户的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的归国人才和技能人才。相比于其他城市注重人才的学历,郑州市更加重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应用技术,将人才引进的人才范围扩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势人才进入郑州落户。同时注重对海外学子的引入。在外国设立人才工作站,鼓励海外学子在学毕后归国工作,特别是郑州海外学子在学成过后回乡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的留学生人才资源。同时可以向其他地区的人才推介郑州,宣传郑州的城市魅力,号召更多的高质量青年到郑州工作发展。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坚实保障。对引进的青少年人才解决生存、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顾虑,在人才吸引力上郑州市拿出大力度的经济扶持,对于高校毕业生形成大的吸引力和城市人才拉力[]。4.3与成都市人才政策的比较分析4.3.1西安市政策亮点与成都市政策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促进政策落实方便快捷。西安市通过利用便捷的互联网系统,将政务的办理和互联网的交互性优势联系起来,使其人才政策更加有优势和吸引力。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办理落户手续,减少了通勤费用和通勤时间,优化了政策办理的程序。而成都市在政策的办理程序上的措施是采用“一站式”的办理措施,即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将所有政策办理完成,减少了政策的复杂程度。成都市地方政府可以借鉴西安市政务网络办理方法,并且与自己的“一站式”办理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互联网一站式”政务办理流程,使政务的办理更加方便高效、省时省力。4.3.2郑州市政策亮点与成都市政策分析挖掘专业技术人才潜力,带动新兴产业发展。郑州市人才政策一大亮点就是淡化学历意识,强化技术应用。减少学历在人才招聘中的考虑占比,更加强调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可以体现一个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包容性,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城市就业创业。相比之下,成都市人才政策虽然也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录用与培养,但是并没有完全将这一政策落实细化,没有提出完善的具体措施。所以成都市地方政府在考虑高学历人才引进的同时,也要重视专业化的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才能更好地带动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更新城市发展观念,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第五章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1问题5.1.1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首先地方政府没有对自己的引进和培训政策作相关宣传和推广。在访问“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时,在首页和相关栏目没有找到明显的政策推广栏,只有翻阅历年出台的政策才能查阅到。其次,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毕业生工作者所在居住社区没有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才政策落实,社区没有主动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服务和开展积极的人才培训服务,社区或者街道办对于户籍政策等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比较欠缺,虽然常规工作落实到位,但大都没有额外宣传成都市有特色的人才政策,提高政务的满意度。最后,宣传面不够广,很多毕业生落户成都考虑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人才政策,所以不清楚成都市是否有贴合自己利益和促进自己发展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毕业生工作压力大,很少会有时间自己去了解所在地区的相关人才政策,所以就需要当地政府和所属企业积极宣传特色人才政策。5.1.2重人才引进轻人才培养成都市政府颁布的“人才新政10条”和“成都人才36条”都极为强调人才的引进,从多个方面引才。但是却轻视了人才引进之后相继的培养和人才发展。从访问中也可以看出,毕业生工作者对人才引进政策较为满意,享受到的引进人才也较为充足,但是对人才培养政策不太满意,甚至有受访者直言没有受到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扶持。这就会造成人才政策的后劲不足,引入的人才不能得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5.2对策5.2.1建立联动的政务宣传机制协调建设政府-企业-社区相互联系共享信息的政策宣传体系。当地政府是负责政策颁布和实施的核心,有着总揽全局的带头作用,能合理的研究、设计、实施、评价、反馈政策。企业是人力资源服务的基本单位,优秀的企业在提升自己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够兼顾员工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社区是人力资源生活环境的基本单位,能够保障工作者的基础生活环境和了解工作者的生活状况。在人才政策宣传过程当中,这三个主体所发挥出来的功用缺一不可。政府在颁布人才政策时,可将具体实施措施和相关细节告知社区和企业,由社区和企业来做具体宣传工作和实施工作。社区和企业应在宣传后将宣传效果和相关建议及时反馈给当地政府,形成有一个有效的政策良性宣发过程,促进人才政策的优化[]。积极利用便捷高效的现代互联网服务体系。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的官方网站上,很难找到人才政策的相关细节内容和具体内容。但在“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上,可以直接在快捷栏目中找到“人事服务-应届毕业生入户”页面。但是这两个政务官方网站并没有建立直接的互动连接,使从业者寻找相关政策时过于繁琐。所以,各市区县官网、政务服务网站应该优化互联互通的政务公开系统。将相关联、相影响的政务平台通过现在互联网媒体连接起来,推进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务小程序等新兴的互联网服务软件来简化搜索流程。如在“成都人社局”官方公众号中,下滑栏增设”人才政策”,利于搜索,方便快捷。加大媒体舆论宣传力度。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当地电视台、报纸、广播、自媒体等媒体宣传人才政策,增加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成都市政府在与成都地铁合作,在成都地铁一号线增设“蓉漂”主题车,车厢里印有“蓉漂”关键词和相关漫画。出发点较好,但是没有细化宣传“蓉漂”相关具体措施。可在班车上张贴政策二维码、政策关键词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优化人才政策实施。5.2.2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免费培训,增加学习积极性。应届毕业生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较少。同时进入工作初期,薪资水平较低,没有能力负担额外的兴趣提升和技能提升费用。为此,政府和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免费培训。政府提供思想教育培训、兴趣爱好培训等,为毕业生工作者减轻就业压力,摆正工作心态。同时能够提升毕业生就业者对当地人才政策的满意程度。企业应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增加毕业生工作者的专业知识面,保证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更好地适应工作,发挥更多的潜能。不管是哪种培训,目的都是增加毕业生工作者的就业满意度,提高知识技能,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活力,促进城市的发展。拓展培训渠道,增加培训种类。地方政府和企业除了应该提供与工作相关的免费技术技能培训,还应该增加培训内容的种类。如思想文化培训,业余兴趣爱好培训等。使毕业生工作者身心均衡全面发展。同时,应该增加扩大培训渠道,扩大培训接触面。政府可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打造专业、有针对性、集中的培训服务;也可以和大中专院校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体系,利用高等教育丰富的社团文化和充足的师资力量,开展丰富的业余兴趣培训和思想文化培训;可建立工作者相互合作的互助小组,利用个体的优势和专业特长来相互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工作者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结论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不同阶段性表现和与相同水平的城市人才引进机制做出对比,从政策的时间纵向对比来发现成都市以及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的特点不断优化过程,从政策的城市横向对比来归纳其他城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独特优势和特点,以此来对比成都市人才政策的不足,并从中找到解决对策。在对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比较分析、简单访问、深入走访的形式进行,增加了本文调研主题的针对性和内容的准确性。特别是访问形式,不仅可以了解到高校应届毕业生生存和工作现状,同时可以知晓其选择城市就业落户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可以对其所在区域人才工作现状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此来判断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优势与不足之处,更好的找出可行性对策。受疫情影响,线下走访调查没有很好跟进,线上调查受人群接触面影响,所以调查问卷的总体数量较少。为了弥补调查数据量的缺失,对每一个调查主体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问询和调查,增加了调查数据的深度和可信度。6.2展望我国城市人才争夺战从2010年陆续开始,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成都加入人才争夺战的时间较晚,人才政策起步晚。但是作为新兴城市,成都市人才政策虽起步晚,但是速度发展较快,在较短时间就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吸引了大量的毕业生前往就业落户。但是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成都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以小见大,对全国城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做出展望。首先,要加强中央的领导作用和地方的细化落实作用。其次,各地区要加强作为,如东部地区保持现有优势,培养新兴产业人才;西部地区加强引才育才,用人才带动地区发展。最后,建立健全人才法制法规。法制社会建设与国家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通过法制法规的建设来优化人才政策,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推动人才政策和城市发展。本文只选取了部分相同等级的城市作为横向比较的出发点,作为专业的研究,应该选择更多的城市,包括不同等级大小的城市和国外的城市进行人才政策的比较,才能更加准确详细的对比出成都市人才政策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可信度更高的意见。在纵向研究上来看,应该选取范围更加广的人才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对成都市不同区县在不同年份的人才政策做出比较,才能详细明确地看到成都市整体的人才政策的优化过程和未来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袁莉.成都市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2]袁佳.成都“双创”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3]吴德刚.西部人才战略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16[4]何中国.人才经济智汇城市[M].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2018[5]文国洪.对成都市人才引进培养机制的思考[J].四川劳动保障,2016,11[6]鄢圣文.国内人才引进政策和居住证制度比较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7]赵佳.西部地区留学人才引进政策对比分析:以成都、重庆、西安为例[J].社科纵横,2019,3[8]殷凤春.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和管理创新研究——以为江苏省为例[M].人民出版社:北京,2017[9]陈盈佚.重庆市人才引进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10]罗天硕,林平凡,陈夏.中心城市人才需求取向与策略选择——以珠海经济特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致谢时光如梭,四年大学时光即将结束,回顾四年的校园生活,有失败和挫折,但更多的是成功和收获。大学四年里,充实的课程和丰富的社团活动使我的身心更加成熟,思想更加理智,为人处世更为真诚。感谢学校带给我自我发展和提升的平台,让我有了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体验了更加精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感谢同学关心和开导,正是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才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感谢老师的细心教导,在我学业遇到困难时,耐心帮助,在生活经历坎坷时,关心关照。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陈剑锋博士。在论文初期,因升学考试和毕业论文有所冲突,导致我压力剧增,正是陈老师的各方面协调和细心开导,让我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协调好各方面的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