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专业英语试题_第1页
构造地质学-专业英语试题_第2页
构造地质学-专业英语试题_第3页
构造地质学-专业英语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生专业英语一、英译汉(45分)造山带造山带是形成于陆块汇聚边缘最重要的一种构造形式。造山带之所以能够被众多学者广泛研究,是因为它将地球岩石圈最上层30km的物质暴露在地表以便人们更好的理解它的动力学机制;它包含了丰富的地质资源和潜在的地质灾害;它还能提高水并且能够循环再利用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对陆地和海洋的运输形成阻碍。同本书的组织结构一样,当前人们研究造山带主要是关注它的地质现象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很少探讨它们局部地方在深部的拓展。然而,在描述其数据、样式和模型时,人们还是趋向于从最浅(外面)的部分到最深(里面)的部分。对于一些局部的地质现象,区域上的调查研究还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更多的讨论。造山带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并伴随着大量的岩浆活动和侵蚀剥蚀。造山带系统被定义为具有共同的大地构造背景,相同的时间跨度和一样的构造演化过程。造山带系统作为松散而连贯的集群或者至少20000km长和100000km宽的狭长造山带而出现,例如科迪穆拉山造山带和特提斯造山带就是世界上典型的造山带系统。这种典型的造山带系统通常具有1000km的长度和100—500km的宽度。它们的演化历史跨越20—200百万年,并且与超大陆的形成与裂解有着一定的联系。与那些具有构造地层层序的造山带密切相关的沉积盆地通常记录着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前陆褶皱带和边缘褶皱带位于造山带的边缘。一些造山带前缘的褶皱—逆冲推覆构造带通常是较好的储油构造。一些来自地表面以下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不太熟悉的构造模拟。和现今的活动造山带相关的地震活动、新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和地貌变化等都能很清楚的证明板块内部和造山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造山带的地震活动包括引发震源的和达—贝尼奥夫带,它可以记录大陆岩石圈的俯冲。新构造运动包括近代地震活动在构造上的响应造山带的火山作用和岩浆作用记录了由地幔、地壳、沉积物以及水在俯冲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其他异常现象。用Huttonian模拟可以来解析任何事情造山带的地质构造现象。现今所有对造山带的研究已近不再从俯冲和构造两者之间的联系来探讨。俯冲作用是指一板块沿汇聚板块边界向相邻板块下方潜入的一种构造过程。“俯冲”一词最早是由Ampfer在1906年创造的,用来描述地幔和地壳的大地构造运动过程。基于R.Truenpy和D.Roeder的建议,在Penrose会议上决定将俯冲一词正式用于板块构造学说当中。具体来说,俯冲带和造山带之间的联系又是错综复杂的。一些造山带含有地体中的一些高压变质岩石的碎块。岩石圈的俯冲过程则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些地体碎块的埋藏和出露过程。这些地体碎块表明是陆壳压缩的结果,它们通常是由活脱构造或者大陆边缘的褶皱推覆构造将其推覆至地表。在造山带下面增厚的陆壳可以逐渐形成地形上的高原,在地貌上的证据表现为由于地球重力而导致的滑塌构造现象。造山带的走向滑距可以由陆-陆碰撞导致的横向逃逸而引起,也可以是汇聚板块在转换挤压过程中造成的。二、汉译英(25分)Platetectonictheorywasthe20thcentury'sgreatadvancesofEarthScience,Itisbettertoexplaintheevolutionoftheoceansandcontinents,italsocanbeusedtoexplainlargenumberoftheobservedgeologicalphenomenaonland,suchas,distributionofthegiantfaults,specialcombinationofophiolitesuiteofrocks,thegeologicalhistoryoforogenicbelts,thecoherentrelationshipbetweendifferentterranes,thedistributionofmetallogenicbelt,deposittypecombinationandMetallogenicmodelandsoon.However,weonlyusethetheoryofplatetectonicstoexplaintheevolutionofthecontinentleadtothatthescientificobjectiveofgeologistshasalongway,especiallytherearemanydifficultiesinresearchhistoryofthedifferentlandmassandorogenicbelt.三、英文摘要(30分)Supercontinentshaveaggregatedanddispersedseveraltimesduringgeologichistory.Itisgenerallyagreedthatthesupercontinentcycleiscloselytiedtomantleprocesses,includingbothconvectionandmantleplumes.However,therolethatmantleplummayplayinfragmentingsupercontinentsisstilldebated.CondieandIsleyandAbbotthavepresentedargumentsthatmantle-plumeeventsmayaccountfortheepisodicityofcontinentalgrowth.McCullochandBennettfirstlyproposedanonrecyclingmodeltoexplainepisodiccontinentalgrowth.SteinandHofmannwereamongthefirsttoadvocatethatepisodicinstabilityatthe660-kmseismicdiscontinuitycontrolsthegrowthofcontinentalcrust.Basedonthesamethemeofinstabilityatthe660-kmdiscontinuity,Daviesproposedcatastrophicglobalmagmaticandtectoniceventsataspacingoflto2Gy.ThenPeltieretextendedthermalconstraintstomorethoroughlyevaluatethecatastrophicmantlemodels.About1000Myago,theMeso-NeoproterozoicsupercontinentRodiniaf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