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_第1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_第2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_第3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_第4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教案

2019年12月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教学目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表现,而总体经济表现需要用一系列重要指标来解释

说明。刻画总体经济表现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总产出或总收入,因此,在对宏观经济运行展

开理论分析之前,首先对有关总产出或总收入的指标在统计学上进行界定。本章旨在让学生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了解宏观经济表现的指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知宏观经济领

域诸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总量指标。掌握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掌握价格

水平及其衡量方法,掌握失业的类型,理解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4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用支出法对GDP进行核算。

2.为什么GDP核算在折旧上面包括重复计算。

3.各种投资之间的关系。

4.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5.自然失业率。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导入案例:

1、斯蒂格利茨: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的统计之内。

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饪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

被计入GDP。

2、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和美国学者洛文斯在他们合著的《四倍跃进》中对GDP在衡量经济增

长中的作用更是提出了诘难。他们生动地写道:“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

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

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GDP说。因为,随

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

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做是正式的职业行为,

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

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

讲授新课: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板书)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

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在这里,最终产品是相对中间产品而言的。

最终产品(Finalproducts)(板书)是相对于中间产品而言的,指由最后

使用者购买和消费的产品,如消费品、企业的厂房、设备等。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s)(板书)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

品用的产品,或者说中间产品是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加工的产品,如钢材、木

材等原材料。

例]:一个经济中,棉花的价值为50元,棉花纺成棉纱后的价值为60元,

棉纱织成棉布后的售价为70元,棉布做成服装后的价值为90元,这一过程为:

棉花——棉纱——棉布——服装——消费者

50元60元70元90元90元

在这一过程中,棉花,棉纱,棉布都为中间产品,服装为最终产品,那么GDP为

90元。

例2:某农民去年收获稻谷10000斤,市场上稻谷价格为1.00元/斤。其中,

3000斤稻谷被该农民留下自己家人吃,5000斤稻谷被私人酒坊老板买去造酒销

售,2000斤被市民买回家吃。那么该农民当年生产的GDP是多少呢?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注意与GNP的差别(板书)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板书)

(一)收入与支出法的等价性:循环流程图

重点说明:

1、家庭在经济中具有两个基本角色:既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者,又是生产

要素的供给者。

2、企业在经济中的角色主要有两个:一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的角色;二

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的角色。

收入(元)

「二劳动一'「

-------—*A

二二■二

家庭企业

I\H

、,产品(包子)r,

、>支出(元)>,

3、图中有两层循环,里面的循环代表包子和劳动的流动(实物流:板书);

图中外面的循环代表相应的货币流向(板书)。

(1)GDP是从生产包子中得到的总收入,它等于工资和利润之和(上半部

分)。

(2)GDP也是购买包子的总支出,为了衡量GDP,既可以考察货币从企业

向家庭的流动,也可以考察货币从家庭向企业的流动。(下半部分)

**结论:GDP衡量的是这个经济中货币的流量,可以采用两种衡量方法,产出=

支出=收入。

(二)核算GDP的支出法(板书)

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

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也就是把购买各种最终产

品所支出的货币额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1、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

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板书)

-家庭部门是指一国中多有家庭的集合,是生产要素占有者的总和,也是所

有消费者的总和。

-生产部门指一国境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政府部门是一国各级政府的总和。

-国外部门是指与该国发生经济往来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2、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X-M)几个

方面支出的总和。

GDP=C+I+G+NX

(1)消费支出分为三大部分: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和服务

消费支出。

(2)投资支出是企业在厂房、设备和存货上的支出与家庭在住宅上的支出

之和。

*注意: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投资流量和投资存量的区别和联系。

在宏观经济学中,总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3)政府购买支出被定义为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提问: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吗?转移支付是政府购买吗?消费、投资和政

府购买的差别是什么?政府购买住宅是政府购买还是投资支出?

(4)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3、案例分析

以2018年为例,说明中国GDP及其组成部分。

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分布: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合理变化

全年社会消费国零售全年全国向定资产投询全年折粉进出口

*890%(不含农户)«iS5.9%增速97%

(三)核算GDP的妆入法(板书)

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使用要素成本,即生产产品与服务时多使用

的生产要素的成本,来核算所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

得到的各项收入相加。即:GDP=X资+利息+租金+利润+折旧+间接税-补助金。

注意:

这里的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

须缴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

利息,在这里指人们向企业提供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

企业债券利息、股息等。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而只能当

作转移支付。

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

以要素衡量的国内生产净值并不是GDP。得到GDP还要调整:一是从要素

成本到要素价格;二是从净产值到总产值。

前者:间接税是市场价格超过要素成本,补助金使得要素成本超过市场价

格。

后者:区别在于折旧。

三、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当年产量X当年价格

实际GDP=当年产量X往年价格

见下表,假设一国仅生产香蒸和服装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价格、产量及

价值如表1所述:

表1:名义GDP与实际GDP

产品名称2008年名义GDP2018年名义GDP2018年实际GDP

15万单位xl美元20万单位xl.5美20万单位xl美元

香蕉

=15万美元元=30万美元=20万美元

5万单位x40美元6万单位x50美元6万单位x40美元

服装

=200万美元=300万美元=240万美元

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

**注意:(1)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板书)。

(2)实际GDP比名义GDP提供了更好的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

四、与GDP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板书)

也称国民总产值,是指一个特定经济体的公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出

的市场价值。

*注意:区分GDP不口GNP

GNP和GDP是相同的概念,只是二者考察的标准不同。GNP是以本国国民

为标准,而不管国民创造的最终产品价值是否来自国内或国外。而GDP是以本

国国境为标准,而不管创造者是本国居民还是居民,只要是在本国境内实现的最

终产品和劳务价值,都属于GDP。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报酬-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报酬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不相等。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

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国民净产值(NNP)=GNP-折旧

(二)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板书)

NI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而投入的

全部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衡量的是经济体中所有人一共赚取的收入。

NI=NNP-统计误差

生产要素名称要素报酬形式

劳动--------►工资1

资本-------->利息(利润、股息)

土地--------►租金>=NI

企业家才能--------A正常利润

y

即:NI=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板书)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讲的产品价值耗尽原理,任何产品的总价值,最终会全部转化

为各种投入要素的收入,使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加总后等于产品的总价值。因此,

当年投入的全部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总和就必然等于当年最终产品的价值总

额,既GNP=NL

第二节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一、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一)GDP平减指数(板书)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xlOO%

注意:GDP平减指数反映经济总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的情况。

(二)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板书)

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

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

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

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三)CPI和GDP平减指数的比较

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CPI衡量的只

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

其价格变动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

3、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分配固定的权重,GDP平减指数分配变动的权重。

三、通货膨胀的含义

(1)定义:

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上升的情况。

(2)如何反映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P-Pt—

7l=t.X100%

tPt-1

(3)案例分析

提问:你的钱包缩水了吗?钱存进银行做定期存款,是不是一定能保值增

值?

以为把钱放进银行

放进这宝那宝就高枕无忧收利息了?

tooyoungtoonaive

你money正在随着上涨的物价慢慢缩水

到最后钱还是那么些钱,买回来的东西却大相径庭

置账:咱们的钱包是怎么缩水的?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首先问问自己最近有没有剁手

没有的话那准是通货膨胀背了锅

当你觉得东西越来越贵,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候

通货膨胀就已经潜伏在了咱们身边

第三节失业及其衡量

一、成年人的分类

(-)要准确的理解失业,先必须认识和理解什么叫劳动力。

劳动力:西方政府和经济学家把凡是满一定年龄已经工作和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称为

劳动力。其中不包括家庭主妇,医院里的病人,监狱里的犯人,退休人员和不急于找工作的

人。

(二)成年人的分类

就业者:这一类人包括那些在调查时作为有报酬的雇员在工作、在自有企业中工作或在

家庭成员的企业中从事无报酬工作的人,还包括当时没在工作但实际上有工作而只是由于假

期、疾病或坏天气等原因而临时缺勤的人。

失业者:这一类人包括那些愿意参加工作但没有工作的,并在此前4周中力图寻找工作

的人,还包括被解雇的正在等候召回的人。

不属于劳动力者:这一类人包括那些不属于前两类的人。

二、衡量失业的相关指标

(―)劳动力被定义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

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二)失业率被定义为失业人数在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失业人数

失业率=x100%

劳动力人数

(三)就业率被定义为就业人数在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就业人数

就业率=x100%

劳动力人数

(四)劳动力参与率被定义为劳动力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数的百分比

劳动力人数

劳动力参与率=x100%

劳动年龄人口数

三、失业的类型

(一)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工人和工作之间的匹配过程所引起的失业

由于生产的季节性,信息的闭塞性,工人自愿转换工作,某种产品需求的转化等原因而

引起的失业,也包括个别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原因。

(二)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unemployment)

指源于工人的技能和特征与工作要求的持续不匹配所引起的失业

由于某个行业的衰落或某种技术的废弃而引起的失业。

(三)周期性失业

指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随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经济扩张而下降的失业

因产品市场上需求量相对不足或需求量减少造成的失业。当需求相对不足时,销售就会

落后于生产,存货增加,厂商就会减少生产,解雇工人,造成失业。

四、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

*提问:什么叫充分就业呢?是不是社会上人人都有工作就叫充分就业?,或者说充分

就业就是失业率等于零的状态呢?

当一个经济体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时,则该经

济体便达到了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广义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充分就业是指消除了需求不足的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实现了充分就

业后仍然存在着自然失业率。因此,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0。它相当于磨擦

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

即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或自然失业率)=磨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

西方国家政府对不同的失业有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他们认为磨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

不可避免的,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属于自愿失业。只有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可

以通过政府的努力加以消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只要消除了需求不足的失业,没有非自愿

失业的存在,国民经济就算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

(二)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

实际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周期性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周期性失业率

当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或等价地说,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经济体就达到了

充分就业。

第四节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讨论和案例教学为主)

一、失业

对一个经济体来说,高失业率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

一个经济体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外部冲击,出现一些短期的波动,当经济体的

实际GDP下降和失业率增加时,经济就经历着衰退。严重的衰退被称为萧条。通常,失业(周

期性失业)往往与衰退相伴随。

*案例教学:

1、美国的情况

17000-

16000-

但15000-

i14000-

s

o13000-

w

12000-

一11000-

)

省lOOOO-

展9000-

林8000-

7000-

6000-

5000-

(a)*»GDP

调查年份/年

图I居民对就业、失业问题的趋势描述

图3年龄效应在社会经济背景变量上的分解

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上升的现象。

当通货膨胀来临时,货币实际价值每月都产生巨大的波动,所有构成资本主义坚实基础

的、存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永恒关系,都变得混乱不堪甚至几乎完全失去意义,获得

财富的途径退化到依靠赌博和运气的境地。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陵期通张——实际通胀

图4-2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

三、滞胀

所谓滞胀,其含义是经济体出现了高失业率(停滞)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现象

滞胀作为一个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它将失业和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施

加给了发生滞胀的经济体中。

1、美国的情况

年份通货膨胀率(CPI)(%)失业率(%)

1973f.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

197411.0

1975

19765.87.7

19776.57.1

19787.76.1

197911.35.8

198013.57.0

198110.37.5

19826.19.5

2、中国的情况

PPI--------GDP增速(右)M2增速(右)

CPI:猪肉(左)——■•KTI:同比增速(东)•-••CPI核心主眼CPI=4参考线

四、增长问题

(

wH

gH

o

do

oa

Y

年份

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了经济增长。

亚洲国家,如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有着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些“增长奇迹”国家已

经使超过10亿人脱离了重度贫困(收入少于每天1美元)。

图中的两个非洲国家,肯尼亚和尼日利亚,尽管自I960年后有些年份经济有所增长,

但这一时期的经历仍被称为“增长困境”。

补充阅读: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是如何实现增长的,其根源在哪里呢,核心要素和内在动力是什么?当下,中

国要维持中高速增长,可挖掘的空间在哪里?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发展。被誉为经济学创始人的亚当・斯密,

就是最早研究增长问题的代表之一,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斯密向人们详细阐释了

他对经济增长的认识。他指出,市场的扩大导致了分工的细化,分工的细化促进了创新

的发生和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收入的提高,而收入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

了市场的扩大。在他看来,只要一个国家走上了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其经济就能获得

持续的增长。斯密让人们认识到,停滞不是必然的,增长也不是必然,通过良好的政策

激活市场,增长就可能持续下去。

第二位对经济增长理论有重大贡献的是二战后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索洛将经济

增长用一个十分简单的模型表达了出来。经济体可以通过储蓄部分产出来实现资本的积

累。这些积累的资本会有两个用途:一方面它被用于资本的广化,即为新增的人口提供

资本;另一方面,它则会促进资本的深化,即让经济申的人均资本存量得到提升。由于

资本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所以随着资本的积累,经济会运行到一个均衡:资本的深化

正好等于0,新的储蓄全部被用于资本的广化。

在均衡状态,经济体中的人均资本,以及对应的人均产出都会保持固定不变,经济

体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保持不变。而整个经济体的产出,就由这个人均产出水平和人口

决定。那么,什么决定了均衡的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呢?在索洛模型中,它取决于

几个因素: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技术水平。

人口增长率越高,就需要有更多的资本用于广化,因此它会让均衡资本存量降低;更

高的储蓄率则会带来更高的资本积累,因此会让均衡的资本存量更高;更高的技术水平,

可以用同等资本投入得到更多产出,从而产生更多积累,因此也会让均衡的资本存量更

高。

根据索洛模型的预言,一旦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技术水平这些因素给定,无论经

济体的起点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都会向均衡水平收敛。

由于从经验上看,经济体的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通常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因此

最终决定经济均衡发展水平的变量就只有一个一技术,或者更确切的说,全要素生产

率(TFP)o后来的很多实证研究都证明,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状况的

最本质因素。

一方面,索洛虽然让人们认识到了全要素生产率在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却没有

告诉我们它是怎样决定的——事实上,在索洛模型中,它完全是一个外生变量。由于人

们并不知道全要素生产率究竟由什么决定,用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不知

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能否抵消资源的约束,因此对于增长的可持续性依然充满怀疑。

这一问题的解决者是去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保罗・罗默。1986年,罗默发表了论

文《规模报酬递增与长期增长》,在这篇经典的论文中,罗默引入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概

念,来对持续的增长进行解释。在传统的经济学中,投入要素的规模报酬通常被假定为

是递减的。例如,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越多,其在边际上的产出就会越低。这样的特征决

定了经济增长过程最后只能导入人均产出的均衡,而不会出现持续增长。但如果有某个

要素的规模报酬是递增的,那情况就不一样,它的积累将会导致持续增长的产生。

第五节本章评析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核心指标是GDP,它是一国(或地区)境内在

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衡量或核算GDP的方法

包括增值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GDP的局限性包括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和地下经济

因素、不能反映社会为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以及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GDP平减指数是常用的价格指数之一,表示t期的名义GDP与实际GDP

的比率。

消费价格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

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其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缺点是范

围较窄。

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的指标,失业率可能会错误地衡量劳动力市场

的紧张程度。

第十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

一、教学目的

本章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及其整体产出水平如何决定和变动。短期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是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短期理论,说明总需求不足和整体经济下降之间的必

然联系。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思路,掌握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

重点把握简单国民经济假定下均衡国民收入的推导,并能够推导和计算各种乘数的大小。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6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为什么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存货原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乘数原理存在的机制是什么。

3.比较各种乘数,找到其中的共同点与差异。

4.利用代数运算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和乘数。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一)市场经济下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涉及的问题:一国的总收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全部企业生产了多少产品?

总体上工人的报酬是多少?

总体上资本所有者的报酬是多少?

家庭购买了多少的消费品和服务?

家庭和企业购买了多少投资品?

政府购买了多少公共物品?

什么因素使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相等?

什么因素保证了生产水平与意愿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支出水平相等?

封闭条件下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二)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生产

1、强调本国在外国生产与外国在本国生产相等的情况下,一国范围内直接生产的产品

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条件。

2、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的差别:国民收入以一定时期作为考察的范围,国民财富不强

调时间^念,从累计的数量上考察。

(三)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

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取决于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包括经济中总收入和总支出相等以及总储蓄等于总投资两方面的含义。

二、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向

(一)需求充分条件下的基本方向: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于供给

适用于经济社会整体处于物品普遍相对匮乏的情形

(二)供给充分条件下的基本方向: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于需求

适用于经济萧条时期,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情况,是短期均衡的国民收入

(三)一般观点:均衡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

经济在短期内主要由有效需求水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水平,长期内主要由供给水平决

定均衡国民收入的水平。

三、两部门经济:有效需求的原理和框架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等,但在短期内或

经济萧条中,总供给处于充裕状态或基本无法变动状态。因此,***短期内主要由总需求水

平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二)总需求由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即消费、投资、国外净需求(净出口)和政府

支出。

(三)两部门经济的假设

1、只有居民(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企业部门指所有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企业的

总和。家庭部门是指生产要素占有者的总和,也是所有消费者的总和。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

都发生在居民方面,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方面。企业投资是外生变量决定的,即不

随利率和产量变化而变动。

2、假设不论需求量是多少,经济社会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

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相等。

3、假定没有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

**区分:GDP、NNP、NIpi

(1)国民生产净值NNP(Netnationalproduct)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磨损掉的厂房、机

械设备等资本品的价值以后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即NNP=GNP—折旧。

(2)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要素所有者个人却不是其要素所创造的全部收入的获得者。国民收入

必须扣除社会保险税,经营利润税和企业当下的利润部分之后才能分到要素所有者手中,所

以:

PI=NI—社会保险税一经营利润税一企业留利

**注意:社会保险税和经营利润税属于直接税,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税收主要是直接税。

4、只考虑短期内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水平的产出或收入)的公式:Y=C+I

Y、C、I分别表示除去价格因素变动后的实际产出或国民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注意:

(1)在现实中,C和I代表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均衡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

达到的消费和投资。

(2)实际消费与意愿投资的分析导致非计划存货投资,这一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

中是实际投资支出的一部分。因此,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国民收入(产由)=计划支出

(或计划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国民收入(产出)指与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在

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实际产出,无非计划存货投资。

均衡产出(均衡的国民收入)就是和总需求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

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表示为E(支出)=Y(收入)。

这一过程可以用凯恩斯主义交叉图表示。以45°线表示与实际总收入相等的所有实际总

支出的点的集合。

两线之间的差距表示非计划的存货量。

(5)关于投资等于储蓄的观念和假定。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E=Y,也可以用I=S表示。

实际生活中,家庭获得的要素收入中有一部分将会以储蓄的形式流出循环,这将导致企

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卖不出去,从而形成产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要克服生产过剩,让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卖出去,就必须让家庭的储蓄返还给企业部门,

使左边和右边重新相等。所以要建立一个金融市场,吸收家庭的储蓄S,再形成对企业的投

资1»

在两部门经济中,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支出E由C和I构成,即E=C+l。而生产创造

的收入被分成消费(C)和储蓄(S)。这样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均衡公式E=Y可写成:C+I=C+S。

即:I=S

*强调:这里的I=S是经济均衡的条件,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则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了的投资始终等于储蓄。

两部门、三市场收入循环图

要素市场

NI

企业部门家庭部门

CS(漏出量)

(

入C

)产品市场

金融市场

第二节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

均衡产出既然是指与总支出E(或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则分析均衡产出如何决定,就

得分析总支出(总需求)E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决定的。

现在我们先分析家庭消费是怎样决定的。

1,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提问+讨论:消费需求量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凯恩斯认为,影响家庭消费的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收入。

家庭消费C是家庭可支配收入Y的函数,即C=C(Y)

可支配收入Y增加,消费支出C也就增加,反之,则减少。因此,消费C与可支配收

入DI是正相关关系。

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Y可分为2大部分:一部分用于消费C,另一部分用于储蓄S。即:

Y=C+S。

2、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

消费支出额占可支配收入额的比例称为平均消费倾向,用APC表示。平均消费倾向是

指一个既定可支配收入水平上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可支配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C=-o

3、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

随着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是增加的,那么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有多大

比例用于消费呢?在表中,我们可知,每增加5000元收入中,有4000元用于消费,即消费

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为4/5,我们把这个比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每增加的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勇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

也就是增加的消费额与增加的可支配收入额之比。即:MPC=—,

AY

当△¥—0时,”的极限存在,则上述公式可写成导数形式:MPC=^

表10-1总收入、消费和储蓄情况

4CAS

YCS△Y△C△S

AY应

A03000-3000

B50007000-20005000400010004/51/5

C1000011000-10005000400010004/51/5

D150001500005000400010004/51/5

E200001900010005000400010004/51/5

4、消费函数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一个常数,消费函数可以写成:

C=a+pY

a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0为边际消费倾向,0和Y的乘机表示收入引起的消费,

即引致消费。

图10-3消费曲线

在上表中,我们看到,当可支配收入Y为。时,消费C仍然有3(X)0元,这表示,消费

者为维持生活而必须的最低消费开支。这部分消费开支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个常

数。我们把这种消费称为自主消费或自发消费,即a部分。引致消费则是随着消费者家庭可

支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消费额。

(三)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意义

1、消费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即与这一点相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而消费曲线上任

意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而递戒,收入越是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用于储蓄的部分

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意味着消费函数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是

一条逐渐向右下弯曲的曲线。

3、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有递减的趋势,但

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

最普遍的家庭储蓄形式是将这部分收入存入银行,开立存款账户,或者购买债券和股票

等。此外,清偿债务在经济学中也被视为储蓄的一种形式,因为这也是没有用于消费和纳税

的家庭收入。清偿债务和其他储蓄形式一样,因为他们都是金融市场的资金来源。如果厂商

归还借款,银行即可将这笔款子重新贷出。

(一)储蓄函数

由于消费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因此储蓄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

的比率递增。

由此,储蓄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S=S(Y)»

(二)平均储蓄倾向APS

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意一个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即

APC=p用图形表示,储蓄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相连而形成的射线的斜率就是平均储蓄倾

向。

(三)边际储蓄倾向MPS(MarginalPropensitytoSaving)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额在增加的收入额中所占的比例;或者说,每增加1单位

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即:MPS=­o

AY

(四)储蓄函数的一般形式

S=Y-C=Y-(a+pY)=-a+(1-0)Y

我们建立以储蓄S为纵轴,可支配收入为横轴的坐标如下:

(1-0)Y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消费和储蓄之和等于可支配收入(图形表示)。

(2)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APS和MPS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

减少,但APSvMPS。

(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

证明:APC+APS=^=^=1

Y=C+S,则△Y=Z\C+4S,MPS+MPC=^+—=^^=—=1

AYAYAYAY

四、家庭消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以上我们分析的是家庭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这是微观经济学考察的对象,而宏观经济

学关心的是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即,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

费函数的总和,但是,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相加,

我们根据家庭消费函数来求社会消费函数时,还需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1)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人们越是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因此,不同收入阶层的边

际消费倾向不同。富有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国民收入

分配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就越向下移动,反之亦然。

(2)政府税收政策。如政府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将富有者原来可能用于储蓄的一部

分收入征收过来,形成政府的转移支付,成为公众的收入,最终用于消费。这样,社会中消

费数量增加,社会消费函数会向上移动。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如未分配给

股东则可能被消费。因此,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涧中所占比重越大,消费就越少,储蓄就越

多。反之。

尽管在这些限制条件下,社会消费曲线并非家庭消费曲线的简单相加。大体说来,社会

消费曲线的基本形状和家庭消费曲线相似。因为我们可以据此作出社会消费函数曲线。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利率

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储蓄,从而在可支配收入既定情况下减少消费。但提高利率是否会增

加储蓄,抑制当前消费,要根据情况而定。

2、价格水平

货币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实际收入下降,消费者要保持原有消费水平,则消费倾

向就会提高;反之,则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

3、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平均,全国性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大;而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全国

性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小。

4、预期

如果消费者遵循恒久收入假说,并且有理性预期,那么只有未预期到的政策变动会影响

消费,因为这些政策变动会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影响消费。

(二)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对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

财富效应:利率的变动会使实际资产与之发生反向变动,从而影响消费。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都会影响利率,因而都会产生“财富效应”,最终影响消费。

单纯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上升,单纯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在物价水平

不变的情况下,它们引起的“财富效应''会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削弱财政政策效果。

六、其他消费理论(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

(一)现期收入家说下的消费函数理论:相对收入假说

我们在研究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时知道,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而且凯恩斯

所指的收入是指消费者或家庭的现期收入,即凯恩斯认为,消费水平只与消费者现期的收入

水平之间有关系,故被称为绝对收入理论。而且凯恩斯只是从短期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同收

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由于以短期的角度分析,凯恩斯的消费函数里就会有一个自主消费,其

消费曲线就会有一个正截距。

1、理论观点:

但美国经济学家杜生贝利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到自身收入影响,而且

会受到自己过去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因此,消费者容易随着收入的提高增

加消费,但不容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到这些相对因素的影响,故

被称为相对收入理论。

2、两个效应:

(1)棘轮效应:消费者容易随着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同意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

(2)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容易受到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3、杜生贝利的消费函数:

(1)长期消费函数:

杜生贝利认为:从长期来讲,消费者的消费函数曲线没有正截距,而是一条从原点出发

的直线:CL=MPC*Y。因为从长期来看,消费者如果长期没有收入,也就不可能有自主消

费,其消费水平为0。

(2)短期消费函数

杜生贝利认为,虽然在短期内,消费者即使没有收入,也会借贷消费,维持最低消费水

准。但杜生贝利也认为,人们的消费存在着这样一种习惯,即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很

困难。因为一向过着相当高生活水准的人,即使收入降低,多半不会马上降低消费水准,而

会继续维持相当高的消费水准。所以,消费固然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着收入的

减少而减少,即使减少,也是有限的逐渐过程。

c*

上图中,CL=MPC*Y为长期消费函数曲线,Cs为短期消费函数曲线。当消费者的收入

从NL降低到NL时,消费水平也应该从G相应地降低到C2o但由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

容易随收入的降低而降低(棘轮效应),所以消费水平只从G降低到M,从而形成短期消

费函数曲线Cs(BM)o同理,当收入进一步降低到NL时,消费水平也只降低到N,而不

是C3,从而形成短期消费函数曲线CN。

(二)恒久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理论

恒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可支配收入。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关于消费取决于现期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

是和事实严重不相符的。因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计算表明,美国在20世纪前半期,

尽管实际收入有相当的增长,但储蓄率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这50年里,储蓄率大体一

致,这说明边际消费倾向不是递减的。

1、理论观点:

弗里德曼用恒久收入来说明其消费函数。他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收入可分为2部分。一

部分称为恒久收入,另一部分称为暂时收入。消费者这两部分收入很难区分,只能根据消费

者行为推断。所以弗里德曼把决定人们收入的因素分为恒久因素和暂时因素。恒久因素的时

间为3年以上,恒久因素所决定的收入为恒常收入,暂时因素所决定的因素为暂时收入。例

如,人们拥有的能力就是很久因素,人的能力所带来的收入就是恒久收入。经济波动是暂时

因素,如价格突然上涨所带来的收入就是暂时收入。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恒久收入,不受现期收入影响,而恒久收入是稳

定的。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

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的。因此,消费在经济周期中,不会因为现

期收入波动的大小而出现剧烈的动荡。

举例说明:

(1)一个有前途的大学生虽然他现在暂时收入不多,但他可能会举债消费,因为他相

信自己将来收入会非常高。

(2)再如,当经济衰退时,虽然人们收入减少了,但消费者仍然按恒久收入消费,平

均消费倾向并不见得会降低。相反,经济繁荣时,尽管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了,但这是暂时因

素带来的暂时收入,消费者仍然按照恒久收入水平涉费。

恒久收入可以理解为预期平均长期收入。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解释变量中的四种资

产:货币、债券、股票和非人力财富的总和即是人们持有的财富总额,其数值大致可以用恒

久性收入作为代表性指标。它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是正相关关系。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

的重要影响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

恒久收入假说下的收入函数表示为:Yp=9Y+-6)

2、政策含义及结论:

根据这种消费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凑效的,因为人们

因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只有恒久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

所以,凯恩斯的刺激需求的理论是无效的。

(三)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理论

1、理论观点:

人一生可以按年龄分为三个不同的生命周期:青年时期,壮年时期,老年时期。而人们

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收入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