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通江县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要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A.放大镜 B.显微镜 C.近视镜 D.望远镜2.图甲所示的是水在0~20℃范围内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京冬天某地区的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1~5表示对应区域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3>4>5 B.水在0~4℃之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C.水在4℃时密度最小 D.湖中最下层水的温度不可能高于4℃3.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般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主席出席交接入列仪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是静止的B.仪仗礼兵护卫着八一军旗和命名证书同步行进中,相对于彼此是运动的C.以海水为参照物,出航的航空母舰和其驱逐舰、护卫舰等都是静止的D.以航空母舰为参照物,从其甲板上起飞的舰载机是运动的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5.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射电望远镜(如图)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释放的能量C.室内照明用的LED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D.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时,其电阻突然变为0,此种状态的石墨烯为超导体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响度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8.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铁块熔化成铁水 B.将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C.将铁块轧成薄铁片 D.将铁块切掉其中一个小角9.在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影B.人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D.注满清水的碗底,看起来像变浅了10.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1.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2.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1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使()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将镜头往前伸B.照相机靠近该同学,将镜头往前伸C.照相机远离该同学,将镜头往后缩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将镜头往后缩14.如果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会造成()A.跳闸或保险丝熔断 B.灯泡烧坏C.灯泡亮度变暗一些 D.用电器仍然正常工作15.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湖面上观察到水中飘动着白云,这是光发生折射的缘故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说明越靠近时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越大C.太阳光穿过树叶,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说明树叶间的缝隙是圆形的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与s、t有关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8.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近代科学,被后人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牛顿 B.伽利略 C.瓦特 D.焦耳19.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诗句中曾写道“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 B.在真空中钟声传播得更快C.诗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体不振动也能听到钟声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21.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只受重力作用B.运动员下滑到山底开始减速时,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重力方向不断改变D.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假如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ml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约为10s2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医生借助“B超”诊断疾病,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中考期间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天,从嘴里呼出的“白气”,这是汽化现象,要吸热B.在寒冷的南极地区,要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更低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瓶,一会儿后,瓶壁上有水珠,这是凝华现象,要放热D.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要放热25.物理老师在实验室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和解释,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玻璃缸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B.光在混合液体中的传播路径不是直线C.白糖水的密度不均匀,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26.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如图是战旗方队乘战车整齐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时的场景,关于此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A.广场上的欢呼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战车与威风凛凛的战士是相对静止的C.观众看到战车上的战士是因为光发生反射D.相对路面,战车是静止的27.冬天,人们常把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上一层保温材料,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易破裂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28.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6.25m/s C.5m/s D.4.17m/s29.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B.地面上的“树影”C.沙漠中的“海市感楼”D.日食现象30.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v=s/t,s越大,或者t越小,v越大B.s越大,所需的t越短C.v的大小与s、t无关D.以上说法都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_________km/h,合__________m/s.32.如图所示,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是法线,______是入射角,______是反射角。33.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所反映共性是______________.34.2018年10月27日早晨,有网友在某市区拍摄到一组如图所示的“双太阳”照片,引起很多人围观。根据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可以知道“双太阳”实际是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_____像。35.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36.夏天在卖海鲜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而且冰在____(填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7.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超导体的___________的特性,可以用细导线输送电流;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可以用来判断电流方向。38.无为市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山清水秀,环境怡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39.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40.如图所示为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在加油的过程中,它们飞行的高度和速度不变。此时,加油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加油机相对于_______是静止的。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按照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图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时间/min01234567温度/℃8084889296989898(2)纠正错误后开始实验,当水温升至8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记录数据如上表所示,当观察到烧杯内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根据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在下图中的坐标系中描点并连线,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3)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实验表明: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2.学校创新实验小组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的___________处,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先估计烧杯和水的质量,然后用________往天平的右盘______(选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3)如图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m3。(ρ水=1.0×103kg/m3)(4)如图丙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暑假,爸爸要驾私家小车带小明到淄博火车站,然后乘高铁去北京游玩。他们早上8:25到某地时看到路边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爸爸吩咐小明通过火车网查询到了淄博至北京南的临近高铁时刻表,如图乙所示。求:(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说明,他们最快能赶上哪一趟高铁?(2)该趟高铁从淄博至北京南站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44.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题目详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用来观察较近的物体,近视镜是凹透镜,不能用来观察月亮表面,月亮距离我们很远,应选择望远镜进行观察,常见的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可以增大视角,所以能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故选D。2、D【分析】根据图像找出0℃∼4℃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现象;在图像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对应的温度是多少;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从曲线可看出曲线的最低处即为较深河底的水温。【题目详解】A.由图知从1到5,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则A错误;B.由图知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则B错误;CD.由图像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河底的水温即为4℃,则C错误、D正确。3、D【题目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有向上的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仪仗礼兵护卫着八一军旗和命名证书同步行进中,八一军旗和命名证书没有相对运动,相对于彼此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海水为参照物,出航的航空母舰和其驱逐舰、护卫舰等有相对运动,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航空母舰为参照物,从其甲板上起飞的舰载机有相对运动,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4、C【题目详解】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选C.5、A【题目详解】AB.因为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B错误;C.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而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故C选项错误;D.投影仪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凹面镜,故D选项错误.故选A.6、A【题目详解】A.原子是由居于中间位置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故A项错误;A项符合题意;B.太阳内部是在超高温的条件下发生核聚变释放能量,故B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C.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它有五大特性,其中有一个是导电特性;室内照明用的LED灯就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由题意知,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时的石墨烯为超导体;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7、B【题目详解】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故选B。8、D【题目详解】AB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故ACD不符合题意;D.将铁块切掉其中一个小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变了,故D符合题意。故选D。9、C【分析】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题目详解】A.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人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符合题意;D.注满清水的碗底,看起来像变浅了是由于来自碗底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碗底的虚像,像比碗底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题目详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偏折能力增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需戴凹透镜调节.11、B【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题目详解】A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形变,故A错误;故B正确;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受力物体为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为战机,故受力物体不相同,故C错误;D.作用效果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作用效果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12、D【题目详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荷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B.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线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汽车观后镜是一个平面镜,所以司机从观后镜中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看树叶时,树叶的叶脉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13、C【分析】考查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变化问题【题目详解】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以后,改为全身像,像变小,需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要照相机远离该同学,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镜头向后调,减小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故选C。14、A【题目详解】当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跳闸或保险丝会熔断,切断电路,所以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都不能工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D【题目详解】A.湖面上水中的白云是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相等,只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C.太阳光穿过树叶,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地面的圆形斑是太阳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故C错误;D.白光是是由多种单色光组合成的,由于每一种单色光在三棱镜中的偏折程度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彩色光带,故D正确。故选D。16、D【解题分析】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长短无关,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应选D.17、C【题目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一定不能发声,A说法错误;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传播速度发生改变,B说法错误;C.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能量,而且能够传递信息,故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C说法正确;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18、B【题目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科学”先河,从其开始的实验科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故选B。19、C【题目详解】A.钟振动得越快,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错误;B.钟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传播速度为0,故B错误;C.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C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钟体不振动就不能听到钟声,故D错误。故选C。20、D【分析】(1)由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音色是辨别声音的最主要的特征.(2)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题目详解】A.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故B错误;C.次声波是我们的耳朵所听不到的声音,“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回声,故C错误;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故选D.21、D【题目详解】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受到了重力、支持力和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B.运动员下滑到山底开始减速时,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所受合力方向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重力方向不会改变,故C错误;D.由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知道,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假如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22、C【题目详解】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约50000g,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正常体温约37℃,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此,约为40℃,故B不符合题意;C.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500g,根据ρ=可得体积约V===500cm3=500mL故C符合题意;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跑百米的时间在16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B【题目详解】A.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调节电视机的音量,即改变声音大小,实质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C.医生借助“B超”诊断疾病,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D.中考期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24、B【题目详解】A.冬天气温很低,“白气”是口中呼出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错误;B.在寒冷的南极地区,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低于南极的最低温度,故B正确;C.瓶壁上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错误;D.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B。25、C【题目详解】A.由于玻璃缸的折射,光线只能在空气和玻璃缸的界面上传播路径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介质,混合液体如果是均匀的,传播路径仍是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C.白糖水放置久了后,就变的不均匀了,越深密度越大,光线在里面传播时就会发生折射,故C符合题意;D.激光笔发出的光是单色光,不能色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D【题目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广场上的欢呼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战车上的战士与战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战车与威风凛凛的战士是相对静止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观众看到战车上的战士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了观众的眼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行驶的战车与路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相对路面,战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27、D【题目详解】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低于水的凝固点,水会从液态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能够把水管胀裂.故D符合题意.28、C【题目详解】物体走全程需要的时间:t=4s+6s=10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5m/s.故选C.29、C【题目详解】A属于小孔成像,B、C都是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其后形成的影子,它们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只有C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故C是正确的.30、C【题目详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9025【题目详解】汽车的速度表以为km/h单位,图示速度为90km/h,合.32、OBON∠2∠3【题目详解】[1]从平面镜反射出来的光线叫反射光线,图中OB是反射光线。[2]过O点与平面镜垂直的线,是法线,法线用虚线表示。图中ON是法线。[3]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图中∠2是入射角。[4]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图中∠3是反射角。33、凝固熔化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题目详解】[1]“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是水的凝固过程,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凝固过程.[2]“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是冰的熔化过程,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3]水凝固和冰熔化共同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34、折射虚【题目详解】[1][2]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双太阳”实际是光的折射现象而形成的虚像。35、动车501.【题目详解】[1]小明以动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动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观察到树木是运动的.[2]动车的速度[3]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000m+150m=1150m由得,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36、熔化吸收【题目详解】[1][2]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37、电阻为零单向导电【题目详解】[1]超导体电阻为零,所以不需要考虑增大横截面积的方法来减小电阻,可以用细导线输送电流。[2]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电流只有从它的长脚流进、短脚流出它才可以发光,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可以用来判断电流方向。38、液化【题目详解】发动机排出的暖湿热气体遇到高空冷空气,暖湿热气体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白色雾气,此过程属于液化现象。39、21【题目详解】温度计上20到30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一个小格代表1℃,即此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资产过户合同样本
- 冷餐制作合同标准文本
- 宋代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平民化倾向研究
- 临沂房地产抵押合同样本
- 保险代扣合同标准文本
- 买卖销售合同样本
- 出让宠物衣服合同标准文本
- 创业园运营合同样本
- 办证服务支付合同样本
- 刻纸合同样本
- 2024年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陕西办事处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经济学原理中级押题及答案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GB/T 12689.1-2010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CAS分光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
- GB/T 11344-2021无损检测超声测厚
- 生涯适应力量表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新)
- 正压空气呼吸器检查使用实操考评表
- 《严重创伤》课件
- 跨道施工保通方案(门洞式)
- LNG加气站质量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