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火灾-灾害救护_第1页
地震火灾-灾害救护_第2页
地震火灾-灾害救护_第3页
地震火灾-灾害救护_第4页
地震火灾-灾害救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灾害救护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2002年10月12日,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发生印尼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爆炸案,造成189人死亡,309人受伤。由于死伤者中大多数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总理克拉克14日称:“巴厘岛爆炸案就是澳大利亚遭遇的9·11。”印尼巴厘岛爆炸2003年8月25日,印度最大的商业城市孟买接连发生两起爆炸事件,至少46人死亡,150人受伤。印度孟买爆炸

2003年8月5日,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万豪酒店附近发生爆炸,至少造成14人丧生,另有150人受伤。第一节灾害现场的救护原则一、灾害现场的特点二、实施救护三个阶段三、灾害现场救护原则现场混乱条件艰苦伤员众多伤情复杂交通不便一、灾害现场的特点:二、实施救护三个阶段

现场抢救遵循现场救护原则后送伤员安全转运原则院内救护快速救治原则三、灾害现场救护原则:(一)自救互救(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三)伤员转送(四)复合伤伤员救护原则紧急呼救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后送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必要的创伤救护注意自身防护保护事故现场(一)自救互救(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插表伤员分类的等级和处理原则:I类伤救护区插红色彩旗显示;Ⅱ类伤救护区插黄色彩旗显示;Ⅲ类伤救护区插绿色彩旗显示;0类伤救护区插黑色彩旗显示。救护区标志的设置:①下列情况之一的伤病员应该后送

:后送途中没有生命危险者手术后伤情已稳定者应当实施的医疗处置已全部作完者伤病情有变化已经处置者骨折已固定确实者体温在38.5℃以下者(三)伤员的安全后送(转运):②下列情况之一者暂缓后送:●休克症状未纠正,病情不稳定者●颅脑伤疑有颅内高压,有发生脑疝可能者●颈髓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胸、腹部术后病情不稳定者●骨折固定不确定或未经妥善处理者

1.准确判断伤情2.迅速而安全地使伤员离开现场。3.心搏和呼吸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4.对连伽胸患者,立即予以加压包扎(四)复合伤伤员急救现场救护原则第二节地震一、概述二、救护原则三、现场救护–“黄金救援时间”72小时

四、各种场所的避震方法

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强度大的地震在瞬间就会造成严重灾害。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北京时间),我国唐山发生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震后恢复重建又花了近百亿元一、概述地震強度(震度):以地面震撼或破壞的程度來表示

震度(級)震波加速度

(cm/sec2)震

度0無感0.8以下無感1微震0.8-2.5人靜止時,敏感者可感覺2輕震2.5-8.0門窗搖動,一般人可感覺3弱震8.0-25.0房屋搖動,間窗有振動聲,懸物搖擺4中震25.0-80.0房屋搖動激烈,不穩物傾倒,水會濺出5強震80.0-250.0牆壁龜裂,牌坊倒塌6烈震250~400gal房屋倒塌,山崩地裂,地面斷裂7劇震400gal以上搖晃劇烈以致無法依意志行動。..地震板块运动地壳构造板块通过以下方式运动外延Extensional挤压Compressional转移Transform

地震致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头面部伤和颅脑损伤,骨折一般是多发性的,腹部伤易造成内脏大出血而致死亡、挤压综合症。地震后几天内,因严重的厌氧细菌,伤口极易受感染而发生破伤风气性坏疽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地震(1)学习地震知识学习地震知识。掌握基本的地震防御办法。了解家庭、学校和办公房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注意身边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如何预防地震(2)室内防震措施高柜要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倾倒砸人或堵塞逃生之路。较高的家具上面堆放笨重物品。最危险的是组合家具,可用角铁或结实的木条固定各部分,再和墙体连接,或干脆拆除。固定底座带轮子的家具或物品,如钢琴等。固定桌面上的贵重物品,如计算机等。系紧或加固悬挂物,如灯具、挂钟镜框和厨房用品等。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卧室,尤其是老人或儿童的卧室,尽量少放家具和杂物,尤其不要放高大物品。有条件的家庭,可设计一个室内避震空间。如重点加固一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结实的抗震框架等。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电、水、气阀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不要把易燃、易爆物或农药、有毒物品放在屋内。如何预防地震(3)室外防震措施正门、楼道、走廊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选择疏散避震的安全场地。场地应就近、宽敞,应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砖墙、路灯和变压器。发布临震预报的地区,应按政府安排,按指定地点修建临时防震棚。在外期间注意卫生,防火,储备饮用水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4)准备一个防震包(地震救命包)防震包应足够结实,内装食品、水、急救药品等基本生活用品至少满足72小时(3天)的救命。因为是备用应急,所以应按保质期及时更换食品和水。另外,还应准备小铁铲、钳子、改锥等工具,可以在你自救或救人时发挥作用,准备一哨子,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被埋地点。

二、救护原则

(一)先挖后救,挖救结合(二)先救命、后治伤(三)对开放性伤面给予包扎,骨折应予固定(四)运送伤员要用硬质担架并固定在担架上(五)检伤分类三、现场救护措施–“黄金救援时间”72小时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二)建立通风孔道(三)保护脊柱(四)救出伤员后及时检查伤情,并立即作相应的处理(五)预防猝死(六)防止余震袭击(七)危重伤员的救护四、在各种场所避震

躲避原则:就近选择牢固地点躲避、逃离危险场所、避开易发生次生灾害地点、切断危险源、避免人为事故。

1.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就近在牢固物处蹲伏2.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3.要避免拥挤,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附近或棚栏处(一)在公共场所避震(二)在家庭避震

1.迅速躲在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或内墙墙 根、墙角2.如果离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 方很近可以迅速躲到里面3.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边及靠阳台墙边, 不要到阳台上去(三)在学校避震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3.避开和切断危险物,逃离时不要拥挤,不要跳窗、跳楼和在楼梯间停留。(四)在户外避震1.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2.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特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避开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3.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积处及广告牌、吊车。避开公路、铁路(五)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六)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醇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厨房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七)在行驶的电车、汽车内避震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远离车辆

1.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 危险物2.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3.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 被埋压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 要使用明火5.不要乱叫,保持体力和节约氧气,用敲击声求救6.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要用湿衣物捂 住口鼻7、保护和节约饮用水和食品1.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心肺复苏2.休克伤员取平卧位,对伴胸腹外伤者,要迅速转至医疗单位3.对严重的、开放性的、污染的创面,要除去泥土秽物,用干净物或无菌敷料覆盖第三节火灾

一、概述二、救护原则三、现场救护

一、概述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现代社会使火灾的原因及范畴大大地拓开,家庭使用的电器、煤气、电线等,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大批危险品都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我国1994年共发生火灾4万余起,伤4000人,死亡2600人。其中克拉玛依友谊宫火灾,中小学生死亡280多人,令人触目惊心。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的“蓝极速网络”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图为凌晨3点09分拍摄到的火灾场面。由于网吧的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屋内人员无法逃生。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发生的火灾。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

燃烧中产生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都有很强或较强的毒性,对人的危害极大。

湖南衡阳11•3火灾莫斯科11•24火灾

有人做过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

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上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约占0.06%,当其浓度达到2%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二、救护原则

(一)报警(二)扑救(三)撤离匍匐前进,逃出门外正确撤离记住逃生路线!!!掌握灭火方法1

、一灭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被烧伤者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糗灭火焰。如附近有水汇、河沟,可跳入水中灭火。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2、二查

检查救出火场的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清除口鼻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