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深生态学讨论:环境行动主义:合法与非法科学和哲学中的局限:抽象与简化如何影响和指导公共政策如何影响民众的意识经济学家眼中的环境问题有关环境问题的法律纠纷(官司)民众的行为:游行、集会、请愿、经济抵制法律行为的有效性环境保护行动中的两个非法律手段civildisobedienceecosabotage或ecoterrorismcivildisobedience(文明抵抗法律)行为的历史代表:Socrates、Jesus、Thoreau、Ganhdi及MartinLutherKing绿色和平组织驾船驶入核试验禁区爬上烟囱悬挂谴责污染的标语大多数公众并不知道或者不承认危害的程度无知者无畏信息表达:吸引公众注意并激发公众行为对于文明抵抗,大家比较能够接受,但对于有伤害或潜在伤害行为的生态恐怖主义我们怎么看呢?TheMonkeyWrenchGang--EdwardAbbeyMonkeyWrenchingEarthFirst!的出版物对MonkeyWrenching行为大加赞赏BillDevall定义故意捣乱行为是:在具体区域针对环境破坏行为而言的行为,一般将使用的人工设施进行拆除使之无法工作,比如拆除渔具或伐木工具。而ecosabotage或ecotage为:为了某人的立场而使一个技术性的或政府性的操作无法运行
例如:将大金属钉钉入树中以阻止伐木,往营地和伐木机的油箱中扔沙子,拔掉立标桩,切掉电源等动物解放组织闯入实验室,有时甚至毁掉实验室以拯救其中的动物1986,SeaShepherdConservationSociety搞沉了两只来自冰岛停泊在港口的捕鲸船法国政府派出情报人员持假护照进入新西兰,搞沉了彩虹船,导致船员全部遇难。在1995年秋,法国海军再次强迫扣押了几艘绿色和平组织的船,原因是不让法国在公海进行核试验谁在搞恐怖?西方的习惯,政府经常会为维护主要的社会目标而动用暴力甚至不惜杀戮。正义战争理论及自卫原则是两个认为暴力是伦理上正当的途径。有时,作为最后手段,西方文化接受用暴力保护无辜生命的行为。那么反对个别人以保护非人类的生命形式而使用暴力是否也是正当的呢?这种正义战争或自卫的论断可否拓展到生态问题中来呢?《五灯会元》记载禅宗公案:
宣州刺史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鹅,鹅渐长大,出瓶不得。如今不得毁瓶,不得损鹅,和尚作么生出得?”泉召大夫,陆应诺。泉曰:“出也。”陆从此开解,即礼谢!如何跳出自己设计的网?11.1概述“深生态学”这一术语主要指由Naess、BillDevall及GeorgeSessions的作品中提出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ArneNaess于1973年首先介绍了“深”、“浅”环境观点的区别:浅生态运动:旨在“反对污染和资源消耗”,其中心主题在于保护“发达国家人民的健康和财富”。深生态学:采取”理性的、全景(total-field)”的观点,它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处于环境的中心的形象”,而采用更整体的和非人类中心的方法浅理论主要考虑如污染和能源损耗问题,它只注重环境危机的短期效应表证与里证,西医与中医的区别“深生态学”指的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想“治疗”目前的危机就必须在哲学见解(outlook)上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包括个人的和文化的转变,它会“影响基本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结构(ideologicalstructures)”要从个人角度和文化角度转变自己唤醒一些非常古老的东西。”它包括对“生态意识”的培养,要认识到“人类、植物、动物以及地球乃是个整体”作为一种哲学运动,深生态学代表着对可称为主流世界观的一种批判主流世界观被认为要对环境破坏负责。这种批判的基础是前面提到的两种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深生态学家寻求替代的哲学上的世界观是整体主义的和非人类中心的人们如何步出其自身的和文化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并与另一极其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较呢?深生态学家用了许多策略来对付这些挑战,包括依靠诗歌、佛教、虚无主义(精神主义)及政治行为,还包括文明抵抗行为及故意捣蛋行为11.2深生态学平台世界观上根本的转变从两方面往前发展:寻求需要改变成的类型提出并明确替代哲学以取代现在的世界观奈斯(Naess)将关注此类问题且寻求替代的世界观的领域称为生态哲学,所有从事替代世界观工作的都可归入生态学科(ecosophy)奈斯(Naess)和塞申斯(Sessions)提出的平台包括8个原则:1.地球上人类与其它形式生命的繁荣有其内在的价值。非人类的其它形式生命的价值独立于它们可能有的狭义的供人类之有用性。2.丰富的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本身有价值,它使地球上人类与非人类的生命更为繁荣。3.人类无权减少这种丰富的多样性,除非为满足重大需要。4.目前人类对非人类世界的干涉过多,情况正在迅速恶化。5.繁荣人类生命和文化要与人口的持续降低相匹配,为繁荣非人类生命,这种降低是必要的。6.政策要跟上显著的生活条件的改善。这又影响到基本的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结构。7.意识形态的变化主要在于注重生活质量(相对于内在价值情况)而非高标准的生活方式。要明确大与伟大之间的区别。8.同意上述观点的人有直接或间接的义务加入到完成这一转变的任务行列中来11.3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
与土地伦理一样,深生态学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生态科学。生态科学提供自然生态系统如何运作的信息,帮助我们分析环境的问题并开出相应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生态科学让我们理解自然生态系统,这种理解反过来是制定评价和提出建议的基础生态科学也反对任何对环境问题的快速修复式的技术解决方案奈斯写到,“科学家几乎不可能预测出某种新的化学物质对即使是个小的生态系统确切的影响”。面对着这样一个科学上的不可知,举证责任就落在推行会干涉自然环境的人的身上我们所干预的生态系统一般地是处于特定的平衡状态的,相对于受到干预及考虑到干扰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深远的影响,有理由假设这种平衡状态对人类更有利。一般而言,干预产生严重的不期望的后果后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状态奈斯(Naess)也警告反对过分依赖生态科学“生态学主义”的观点是有危险的,该观点认为生态科学是最终的科学两个相应的危险:“全方位世界观”的危险。过分普遍化和普适化了生态学概念将生态学看作另一种科学,它可以对具体的问题给出科学的回答11.4形而上学的生态学深生态学要将环境危机的根源追溯到基本的哲学原因。解决方法只能是转变根本的世界观和实践基本的问题包括“人性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真理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传统上被定义为形而上学问题深生态学家将目前许多问题追溯到形而上学问题形而上学哲学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主流哲学深生态学更注重形而上学生态学而不是科学的生态学主流形而上学基本上是个体论的和简约论的这种观点认为只有个体的才是真实的,它通过将物体分解为更基本的单元以达到更基本层次的真实。不管这些最基本的单元是什么,它们根据严格的物理法则相互联系深生态学形而上学从生态学中得到启示,它反对个体的人脱离自然,即持所谓人在自然中的观点。深生态学家致力于形而上学整体论的观点。我们人类根本就是我们环境的一部分,不能与环境分开。我们人类在环境中与其它构成成份相互关联。在一定的意义上,环境,即深生态学意义上生物的和非生物的成份,决定了人类没有人类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会从字面上成为不同种的存在(beings)将人类分解为有别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个体的哲学是极具误导性的澳大利亚哲学家,深生态学家沃里克·福克斯(WarwickFox)明确表达了这一点:在存在上我们不能作断然的本体论划分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事实上人与非人王国之间并无本质区别。就我们的感知边界来讲,我们缺乏深生态学意识。深生态学家否认个体的真实性(reality)——至少是在西方哲学中那样理解的真实性。在一个系统中没有游离于联系之外的个体。人的本性(nature)不能与自然分离。主流世界观过去将人类看作是孤立的,它已违背了现实,是危险而有误导性的形而上学。奈斯(Naess)的话说,科学生态学“建议,授意且强迫”了形而上学的结论,即个体生物由它们与其它群体的联系构成考虑说个体生物是活着的这句话的含义至少只有在发生了某些化学和生物反应时,一个个体的生物才是活着的。一旦这些过程停止,生物也就不再存活了。这样这种过程对生物的生存来讲是必要条件。过程存在,生命就存在。这样,过程对生命来讲是充分的。由于化学和生物过程对生命的存在都是必要而充分的,我们有理由说过程若不是比个体活的生物更真实的话,至少它们一样真实(实在)从现代生态学的观点看,每个有生命的物体都是个耗散结构,即,它不能自保持(endure)自身,而是系统的能量流的结果。以此看来,个体的存在是成问题的,因为它们只是作为这一普遍的能量流中的局部扰动而存在。举例来说,考虑水流中的一个漩涡,漩涡是由不断变化的水分子群构成。在经典西方观点看来它并不存在,它只有在水流经这里时才存在。若流动停止,则漩涡消失。同样意义上,脱离生物群体的结构是虚幻的(transient),不稳定的,其结构中由依赖于正常能量流的变化的分子构成,它们维持其生存形式与结构[16]。------生物物理学家哈罗德·摩罗威茨(HaroldMorowitz)11.5从形而上学到伦理学环境问题不仅仅要求新的伦理,而且要求新的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最普遍和基本的区别之一是客体与主体的区别。西方的主流形而上学,尤其是本体论的目标在于考查存在物的本质。现实世界被认为是独立于人类及人类理解的存在,是个客观的世界,归纳其实在是科学的目的。科学的断言是“真实”和“客观”的,因为它们反映了实在。另一方面,人类(“主体”,subjects)解释了这个世界,对它进行了判断、感知、评价,对它产生感情。这些人为因素是主观的,因为它们依赖于人这个主体。就是因为它们依赖于人类这个主体,它们不应被错误地当作客观的“真理”深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区别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评价自然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认识论角度看,对自然的客观描述可通过测量、校验和检测等手段。但主观性的判断则是武断的、不可预测的、有偏的和无法检验的。客观性描述是理性的、真实的,主观性判断则不是。在伦理上,价值的主观判断(“应当”)不能由事实的客观性描述(“是”)中导出。一些科学上的常识测量:以已知的物理量度量未知的物理量长度:米、英尺、市尺质量:千克、磅、市斤、两时间:年、月、日、时辰、时、分、秒电流:安培温度:开尔文光度:坎德拉物质的量:摩尔认识到的真理只能依赖于已知真理与认识到的“真理”真理是客观的认识到的“真理”有主观性的特点,能够反映客观则可依赖,否则需要改进、修正甚至否定环境决策和人的伦理判断依据不是真理,只能算认识上的真理联系的观点——认识到的真理不能否认其存在,必须纳入决策和伦理判断联系是复杂的对联系的认识过程是渐进的:无知知认识到的真理的相对性决定了环境伦理的相对性:环境伦理理论不可能成为终极理论,它随着认识到的真理的进步而进步为仔细推敲这一区别,17世纪哲学家对物质客体的主要及次要特性进行了比较物体的主要特性存在于该物体内部,可用于表示该物体实际上和真正地是什么尺寸、形状、质量、处延和运动被认为是物体的主要特性,它们就存在于该物体中次要特性则是作为物体与观查者之间的关联而存在。物体的颜色、质地、味道及气味是次要属性,因为它们只有在有感受者时才存在,是主观的,不能真正成为物体本身的一部分。认知者与被认知者之间的联系被认为不客观??沿着这个17世纪的观点,科学的矛盾在于完全描述物体的主要属性“真正”的世界成为数学化的物理和机械的世界“颜色”----反射的光波重量----质量对自然物体更复杂的描述,称之为第三级(tertiary)特性就比次要特性的判断更不客观和不真实“雄伟”、“美丽”或“威武”---个人意见当人的主观性被认为是自然世界中重要的一部分时,正如深生态学家所持的见解,客观与主观、实在与感受、事实与评价之间严格的界限就大大削弱了“真实”的世界不再是与我们无关地孤立地存在,我们在真实的世界中存在,我们的知觉、判断及评价就如抽象的科学判断一样真实。同样重要地,这些判断和评价与科学判断同样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法学》第六章行政许可
- XXXXupdated血糖检测及糖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临床本)
- 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深度解析
- 雨污管网错接混接及源头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Unit 7 Are you going away for the holiday?Lesson 24(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京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校园礼仪提升之路
- 消费需求演变与创新设计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 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 小满节气与环保实践
- 林业种植工作总结
- 幼儿园园长专题讲座艺术创造与审美观培养
- 何威新书《吵出好婚姻》一场重构亲密关系冒险之旅
- 第7课《珍视亲情+学会感恩》第2框《理解父母+学会感恩》【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及大纲
- 自费药品知情同意书
- 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硬笔书法考试专用纸-(123级)
- 山东省各地市地图课件
- 全套IATF16949内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 基础工程量计算表
- 设备报修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