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制度文献编号:XXJY-3-ZD-01~20第5版编制:审核:同意:XXX生效日期:10月26日XX县人民医院检查科目录序号主题内容文件编号页号1检查科各岗位职责XXJY-3-ZD-0152急诊检查管理规定XXJY-3-ZD-0283检查科值班制度XXJY-3-ZD-03104检查科医德规范XXJY-3-ZD-04115实验室内务管理规定XXJY-3-ZD-05126差错事故登记制度XXJY-3-ZD-06137实验室环境设施规定XXJY-3-ZD-07148试剂耗材管理制度XXJY-3-ZD-08169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制度XXJY-3-ZD-091810质量控制管理制度XXJY-3-ZD-101911室内质控作业指导书XXJY-3-ZD-112012计算机管理规定XXJY-3-ZD-122713检查样本收留登记制度XXJY-3-ZD-133214与临床联系制度XXJY-3-ZD-143915科研教学管理制度XXJY-3-ZD-154016检查成果报告与审核制度XXJY-3-ZD-164217危急值报告制度XXJY-3-ZD-174318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XXJY-3-ZD-184419考勤制度XXJY-3-ZD-194720奖惩制度XXJY-3-ZD-2048修订页序号文献编号页码需更改的内容更改内容同意人同意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检查科各岗位职责一、临床化学岗位职责1.岗位设定临床化学室设岗位1,2,3。2.岗位职责:岗位1:负责多个生化检查项目的检查,雅培C8000型、C16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室内质控、操作、日常、维护及填写对应统计以及环境温湿度检测、冰箱温度检测的统计,与岗位2互相审核报告单。与岗位2在生化常规检查标本的编号、离心、标本吸取、标本信息的录入方面互相配合。岗位2:负责日常生化常规检查标本的编号、离心、标本吸取工作、标本信息的录入工作,完毕血气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仪操作、日常维护及填写对应统计,并与岗位1互相审核报告单。完毕体检中心送检标本的检查工作。岗位3:负责急诊标本的检查工作,负责本室所需试剂、耗材的请领工作,无岗位3时该项工作由岗位2代理完毕。二、临床免疫岗位职责1.岗位设定免疫室设岗位1,2,3,4。2.岗位职责:岗位1:负责免疫室每七天的HIV-AB初筛、梅毒抗体检查(涉及上周留下的标本),及以上各项目的室内质控。与岗位2互相审核统计内容,负责标本的接受、统计工作。岗位2:负责甲肝抗体、丙肝抗体、TB-Ab、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工作及室内质控、UranusAE150全自动酶免仪、每日及定时维护及填写对应统计,与岗位1互相审核统计内容。岗位3:负责iSR、i1000SR岗位4:负责免疫室体检项目,每天接受标本并统计。免疫室仪器每日及定时维护及填写对应统计,以及环境温湿度检测、冰箱温度检测的统计,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三、临床基础学检查室岗位职责1.岗位设定血液室设岗位1,2,3,4体液室设岗位1,2。2.岗位职责:血液室岗位1:负责门诊血常规(涉及体检中心)住院凝血、急诊及多个杂项检查项目,Sysmex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MindreyBC-5390CRP全自动血细胞、CRP分析仪每日及定时维护填写对应统计,环境温湿度统计、冰箱温度的统计,与岗位2互相审核统计内容。血液室岗位2:负责住院血常规,并做好复核及危急值的登记工作。做好Mindrey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Ca-8000血凝分析仪、SysmexCS-5100血凝分析仪的室内质控、每日及定时维护填写对应统计,与岗位1互相审核统计内容。血液室岗位3:负责门诊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门诊检查咨询及报告单发放。血液室岗位4:负责门诊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门诊检查咨询及报告单发放。体液室岗位1:负责住院尿液、大便、多个分泌物的检查工作,以及尿液分析仪的室内质控、每日及定时维护及填写对应统计及填写对应统计,与岗位2互相审核统计内容。体液室岗位2:负责门诊尿液、大便、多个分泌物常规的检查及尿液分析仪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填写对应统计。四、微生物室岗位职责1.岗位设定微生物室设岗位1,2。2.岗位职责:岗位1:负责细菌室全部培养物的成果观察,阳性细菌标本的鉴定、药敏及检查成果报告。并与岗位2互相审核发报告单。岗位2:负责细菌室所需培养基的配备、室内质控以及支原体、衣原体培养、肥达氏反映、结核菌涂片染色、标本接受,并与岗位1互相审核发报告单。五、分子生物学室岗位职责1.岗位设定分子生物学室室设岗位1。2.岗位职责:岗位1:负责分子生物学室的实验试剂领取;样本前解决和保存;样本检测;室内质量控制;每日填写对应统计:环境温湿度检测、冰箱温度的统计、实验室保洁工作。六、主任岗位职责1.岗位设定主任岗位1(周一至周六)。2.岗位职责:岗位1:负责科室排班、工作协调、行政管理等。七、中、晚急诊检查岗位职责1.岗位设定中、晚急诊检查设岗位1。2.岗位职责:负责中、晚急诊检查工作。急诊检查管理规定1.急诊检查的规定检查人员接到急诊样本后,要及时地将样本核收入“三佳系统”内,及时进行前解决、检查并精确地报告检查成果。检查科可根据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用急诊检查窗口和有关设备。急诊检查工作在日常工作时间由各实验组完毕,值班时间由值班人员完毕。(1)急诊检查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查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注明“急”或盖“急诊”字样章,申请单和标本原则上由检查科工作人员下科室收取,适值有其它急诊工作时,则由护士送达检查科,检查申请也可用电话等方式告知检查科工作人员。(2)需由检查科采样的,检查人员接到急诊样本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毕。门诊血常规标本由检查人员采集,难以行动的病人,由检查人员到床边采集。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多个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3)标本管理员或检查人员接到标本后,必须先检查检查标本与否符合规定,而后进行检查;特殊紧急样本可直接送交对应实验组进行标记、解决,同时再由标本管理员完毕标本的核对、接受、统计等工作。(4)急诊检查完毕并审核成果后,检查人员应立刻将检查成果报告送检医师,可电话告知送检病区,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统计成果,其检查报告单应于当天或次日早上交给送检病区。2.急诊检查的范畴(1)急诊病人。(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忽然变化者。(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3.急诊检查项目急诊检查项目由检查科和临床科室根据临床需要共同商定。(1)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色素测定,凝血项目测定,血型鉴定,血交叉配合实验,疟原虫等。(2)尿液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实验、尿糖定性实验、酮体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实验、尿胆元实验,尿HCG等。(3)大便常规检查:粪便理学检查、涂片镜检、潜血实验等。(4)脑脊液及多个穿刺液检查:理学检查、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等。(5)生化检查:钾、钠、氯、钙、血清碳酸氢盐、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脂酶测定,AST测定、LDH测定、CK测定、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等。(6)胃液、呕吐物等的潜血实验。(7)其它临床特需项目,由临床科室与检查科主任商定,经同意后可按急诊检查项目解决。检查科值班制度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因工作需要等暂离值班室时,应标明去向和联系电话。2.认真做好班次内的检查工作,急诊优先,做到快速、精确、服务优良。3.值班期间遇有特殊状况,应及时向医院总值班报告,以求妥善解决。4.下班前做好交班统计,办好交接班手续,搞好值班室内务。5.值班人员如有擅离岗位或失职行为应严肃解决。检查科医德规范救死扶伤,实施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痛苦。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力,看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自觉遵纪遵法,不以医谋私。为病人保守医密,实施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对的解决同行同事间关系。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停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实验室内务管理规定1.本实验室上岗人员上岗前必需学习内务管理规定。2.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状况须经实验室负人同意后方可进入。3.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需穿工作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工作服必需留在实验室,放在指定区域。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戴手套不能接触“干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适宜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5.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家具等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材料、资料等物品摆放整洁,利于使用。确保走廊和过道畅通。6.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7.严禁在工作区饮食、吸烟、解决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8.与本实验室无关的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9.工作期间不得闲聊、看报、阅读无关书籍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得无端离岗。10.每天下班前对水、电、燃气阀门、门窗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方可拜别。差错事故登记制度1.严格执行检查工作核对制度,涉及: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查目的、检查标本的质量和量;检查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检查结束时的检查成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病房等。2.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检查标本丢失或损坏,特别是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刻登记并检查,避免漏检、错检;生化、检查标本验后应保存48小时,免疫室检查标本输血标本应保存七天以上;避免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避免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避免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叉配合实验等等。3.严格执行检查标本接受制度。病区送检的检查标本和化验单应经检查科有关人员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规定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规定重送。4.发现差错应及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解决,并登记入册。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刻组织急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状况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解决。6.科主任及专业组长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备管理及对检查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实验室环境设施规定实验室位于医院的适宜位置或楼层,便于病人识别、前往,便于与有关医护人员协调工作。夜间急诊处设批示。实验室应设等待区域,配备一定的服务设施,尽量使病人感到舒适和安慰。实验室设采样区域和采样窗口,应使病人感到舒适和安全。实验室应设无障碍通道或特殊操作区域,便于为有特殊规定的人士服务。实验室的工作区和生活辨别开。各实验室空间宽敞、照明充足;有后备能源系统,停电时可支持实验室工作20分钟以上;有完善的供排水系统;有通风装置。各实验室设立洗手池,为感应式水龙头,位置在靠近出口处;洗手池处同时设洗手消毒液。实验室配备消防设施(灭火器、黄沙箱等),做到定时检查,确保使用。各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电脑,科内联网。各实验室配备空调装置,温度控制在10-30℃,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实验室保持清洁,仪器有防尘罩。有规定的实验室噪音应不不不大于70分贝。实验室有仪器、设备的区域应防电磁干扰,防辐射,防震动;仪器设备布局要合理、整洁,便于操作;仪器设备摆放在结实防震的台面上,保持平稳状态,正常使用下不得随意挪动,如有搬动,应重新校验其精确度,以确保检测的有效性,精密仪器均应配备稳压电源,确保仪器分析的规定。实验室内不同的实验区域应分开,并有明显标记;避免交叉污染。实验台表面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有关化学物质。实验室地面为防滑地砖,易于清洁。实验室中的家具牢固,多个家具和设备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表面易于清洁或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各实验室设紫外消毒消毒装置,每日定时自动启动。各实验室有专门放置废弃物的容器,各类废弃物容器有不同标记;废弃物按医院规定运输和解决。有特殊管理规定的实验室如临床微生物室、、HIV实验室,按其对应规定进行设计、布局。无菌室有良好的防菌、防尘和灭菌方法和合理的环境布局。综合室有专门的文献柜进行文献、资料、档案等的保管,确保安全、保密。未能领用完的消耗性材料保存在仓库中,防尘防潮。危险物品的寄存有特定区域,恪守《实验室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试剂耗材管理制度1.检查科所用试剂均执行投标采购的原则。规定试剂供货方有三证;购置试剂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为了确保试剂的质量,要有计划地进购,不得使用过期试剂。2.试剂的寄存要严格按照规定做,以免储存不当造成试剂的失效。3.如发现试剂变质和有质量问题,快速查找因素。为了确保检查成果的精确性,不得使用变质和失效的试剂。4.如果更改试剂厂家,应对试剂质量、价格重复论证,写出书面报告后,请示分管院长,才干更换。5.对日常所用的抗凝剂和自配的试剂,按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确保质量。6.各实验室的试剂要合理使用,妥善保管。每七天都要检查所用的每种试剂的库存量,方便报告主任及时采购。附:试剂药品管理规则1.试剂贮存规则1.1普通试剂1.1.1普通试剂放置原则:固体与液体分开,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开,酸与碱要分开放置,易燃易爆药品要远离电源。1.1.2试剂放置温度要根据试剂所规定,分为常温、4-8℃和4℃下列。1.2危险性化学试剂1.2.1危险性化学药品应有专人负责管理。1.2.2酸和碱,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它能互相作用的药品试剂,不应寄存在一起,以防变质,失效或燃烧。1.2.3挥发性药品应于阴凉避光处保存,严禁日光直接照射。1.2.4强氧化剂不适宜受热与酸类接触,否则会分解放出活泼的氧,造成其它物质燃烧或爆炸。1.2.5易爆炸性的药品应放置在有缓冲液体的容器内,以防撞击和激烈震动而引发爆炸。2.易腐蚀试剂的使用规定2.1使用有挥发性强酸、碱,以及有毒性的气体时,应在通风橱内启动瓶塞,如无通风橱时,应在空气流通处开瓶,人站在上风向,眼应侧视,操作快速,用毕立刻紧塞瓶塞。2.2对液体试剂应观察试剂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以拟定试剂与否变质。2.3取用液体试剂时,应将试剂倒入试管中吸取,原则上不能将吸管直接插入试剂瓶中吸取,用完剩余试剂不能倒回试剂瓶内。2.4倾倒试剂时,左手握住贴有瓶签的瓶体,右手拔出瓶塞,从瓶签的对侧倒出溶液,避免溶液腐蚀标签,瓶塞启动后将塞座放在桌上,塞心朝上不可与任何物品接触,以免污染试剂,更应注意不可使瓶塞张冠李戴。3.受化学药品伤害的解决3.1皮肤受强酸或其它酸性药品伤害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冲洗,最后用盐水洗净,并敷以碳酸氢钠溶液纱布条。3.2皮肤受强碱或其它碱性药品伤害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硼酸冲洗,重者可用2%醋酸湿敷。3.3溴水伤害皮肤则以多量甘油按摸,使甘油渗入毛孔,再涂以硼酸软膏。3.4碱性物质溅伤眼睛后,应立刻用生理盐水或大量干净水彻底冲洗眼睛最少10分钟,再用4%硼酸溶液冲洗,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以抗菌素眼药,避免感染。3.5强酸溶液溅伤眼睛,快速用清水冲洗,然后请眼科医生解决。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制度一.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人员在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工作中,应理解和掌握该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和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到对的地操作、保养和维修。二.仪器设备使用人员严格按照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三.操作使用人员要按照仪器设备保养规定的规定,认真做好例行保养。如清洁润滑、紧固、检查外观等。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设备异常,需及时告知设备管理员,得到解决后方可继续使用。例行保养在每次使用设备之后。四.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人员,按规定每天进行仪器设备的一级保养。一级保养涉及:对设备普遍进行清洁、润滑、紧固,并进行内部清洁润滑、局部解体检查和调节及光学部件的擦拭。进行解体和擦拭时,要严格按照具体设备的操作保养规程进行。要认真做好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状况统计。五.每季度,仪器使用保养人员要会同设备科维修人员对用仪器进行一次二级保养,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重要组件进行检查,调节精度,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六.仪器设备按计划定时进行检定和校准。七.在进行各类别保养检查时操作人员不得私自拆卸和调节仪器的重要构造,特别是影响整机性能和精度的零部件。确需调节时,要告知器材科派检修经验的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各实验组应发明条件开展室内质控。生化,血液细胞计数,尿化学,凝血因子检查,乙肝两对半等应每天做室内质控。生化待条件成熟时做双水平。化学发光、特定蛋白、细菌药敏,鉴定及核酸扩增等检查项目,由于试剂成本、标本量及质控品因素,能够不每天测定质控,但必须建立质控体系,在更换试剂批号或校准后进行质控。其它项目不管仪器或手工均应主动争取,根据本身特点,开展室内质控。2.室内质控数据的解决:全部开展质控的项目,不管每日做还是需要时做,均应把数据输入质控管理内软件。质控管理软件涉及定性(半定量),定值,Westgard单水平,Westgard双水平质控,各实验室可按本身质控特点选用。3.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1)统计:每月末,应对当月全部的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解决,并做本月室内质控评价。2)保存:每月5日前将前一月的质控图打印,并存盘。3)上报:每月5日前将前一月的质控图交质控组分析、评价后存档。4.失控解决及失控报告单:碰到失控,应按失控因素分析环节进行分析,并采用对应方法予以纠正。失控后必须填写失控报告单。5.质控日志:每日与质控有关的内容规定统计在本人的工作日志中,可供回忆性分析。6.监督:质量监督员、质控组和科主任将不定时在电脑中抽查室内质控开展执行状况。对未严格执行者按科室有关规定进行批评及经济扣罚。并统计在业务考核内容中,作为各类评审时的材料。室内质控作业指导书术语质量控制(质控):为达成质量规定所采用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涉及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全部阶段中造成不满意的因素,以获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确保的某些活动是互相联系的(GB/T65831994)。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成质量规定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查成果与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全部阶段中造成不满意的的因素。(2)广义上室内质控合用于得出检查成果全部环节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成果。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方法持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实验成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精确性,理解各实验室之间成果的差别,协助其校正,使其成果在含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忆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成果的可比性。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种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畴的上、下限,普通以原则差的倍数表达。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与否合格的判断原则。用符号AL(或A-L)表达,其中A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出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规定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反此规则。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显示测定办法的不精密度、不精确度和已知质量确保水平达成规定质量规定需要采用的质控办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线性图。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成果之间的符合程度,普通表达测量成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精确度:是测量成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达测量成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偏倚:指测定成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变异系数:测定成果的原则差与平均值的比例值,普通用CV%表达。溯源性:通过一条含有规定不拟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成果或测量原则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原则,普通是国标或国际原则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在控:质控成果在控制限之内。失控:质控成果在控制限之外。误差检出概率(Ped):对常规测定过程中分析误差的检出概率称为误差检出概率。假失控概率(Pfr):当测定操作对的进行,除了办法的固有的误差外,在没有其它误差加入状况下如果质控过程中出现了失控信号,称为"假失控",假失控出现的概率称为假失控概率。2.室内质控的目的室内质控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办法,持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查报告与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精确度的变化,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成果的一致性。3.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3.1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人员培训)在开展质控前,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普通办法有较充足的理解,并在质控的实际过程中不停进行培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某些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3.2建立原则操作规程(操作文献的建立)实施质控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原则操作规程文献(SOP)做保障。例如仪器的使用、维护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的使用操作规程等。全部实验室都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SOP。3.3仪器的检定与校准(仪器的校准和保养)对所用分光光度计、量具要定时进行计量检定。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规定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适宜的(配套的)原则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办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3.4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是确保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可有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可有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状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但做为较抱负的质控品最少应含有下列某些特性:(1)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2)无传染性;(3)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4)瓶间变异小;(5)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等)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应不大于2%;(6)到实验室后的使用期应在1年以上。判断质控血清质量的具体技术指标可参见附录3。3.5质控品的对的使用与保存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1)严格按质控品阐明书操作;(2)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3)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精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4)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激烈振摇;(5)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阐明书规定的办法保存,不使用超出保质期的质控品;(6)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4.室内质控办法的设计各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状况及测定项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室内质控办法。5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5.1设定靶值5.1.1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靶值。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拟定靶值。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办法进行拟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做为拟定靶值的参考。5.1.1.1暂定靶值的设定为了拟定靶值,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目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最少20次质控测定成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以此暂定靶值作为下一种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一种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成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成果聚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种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做为下一种月质控图的靶值。重复上述操作过程,持续三至五个月。5.1.1.2惯用靶值的设立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聚集的全部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使用期内的惯用靶值,并以此作为后来室内质控图的平均数。对个别在使用期内浓度水平不停变化的项目,则需不停调节靶值。5.1.2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原则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原则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5.1.3外围值的剔除在初次靶值设立时,当某次的测定值与均值之差不不大于或等于2.75倍的原则差时,该次测定值应予剔除(为外围值)。其它数据再重新计算。5.2设定控制限对新批号质控品应拟定控制限,控制限普通以原则差倍数表达。5.2.1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5.2.1.1暂定原则差的设定为了拟定原则差,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目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最少20次质控测定成果,计算出原则差,并作为暂定原则差。以此暂定原则差作为下一种月室内质控图的原则差进行室内质控;一种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成果与前20次质控测定成果聚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原则差(第一种月),以此累积的原则差作为下一种月质控图的原则差。重复上述操作过程,持续三至五个月。5.2.1.2惯用原则差的设定以最初20次质控测定成果和三至五个月在控质控成果聚集的全部数据计算的累积原则差作为质控品使用期内的惯用原则差,并以此作为后来室内质控图的原则差。5.2.2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至于原则差,使用的数据量越大,其原则差预计值将更加好。由于这个因素,不推荐使用5.2.1中的重复数据来建立新的原则差。而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预计新的原则差。以前的原则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朴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原则差。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原则差等于5.2.1的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5.2.3控制限的设定控制限普通是以原则差的倍数表达。临床实验室不同项目(定量测定)的控制限的设定要根据其采用的控制规则来决定。5.3特殊状况的解决(Crubbs氏法)对于某些不是每天开展的项目、使用期较短的试剂盒的项目,用上述办法计算获得平均数和原则差有很大的难度。采用Crubbs氏法,只需持续测定3次,即可对第3次检查成果进行检查和控制。具体计算办法以下:(1)计算出测定成果(最少3次)的平均值(x)和原则差(s)。(2)计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SI上限=(x最大值–x)/sSI下限=(x-x最小值)/s(3)查表3,将SI上限和SI下限与SI值表中的数值进行比较。表3SI值表Nn3sn2snn3sn2s31.151.15122.552.2941.491.46132.612.3351.751.67142.662.3761.941.82152.702.4172.101.94162.752.4482.222.03172.792.4792.322.11182.822.50102.412.18192.852.53112.482.23202.882.56当SI上限和SI下限值〈n2s时,表达处在控制范畴之内,能够继续进行测定,并重复以上计算;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在n2s和n3s值之间时,阐明该值在2s–3s范畴,处在“警告”状态;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n3s时,阐明该值已在3s范畴之外,属“失控”。数字处在“警告”和“失控”状态应舍去,重新测定该项质控品和病人样本。舍去的只是失控的这次数值,其它次测定值仍可继续使用。当检测的数字超出20次后来,可转入使用常规的质控办法进行质控。5.5更换质控品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与“旧”批号质控品一起测定,重复5.1和5.2的过程,设立新的靶值和控制限。5.5绘制质控图及统计质控成果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绘制Levey-Jennings控制图(单一浓度水平),或将不同浓度水平绘制在同一图上的Z-分数图,或Youden图。将原始质控成果统计在质控图表上。保存打印的原始质控统计。5.6质控办法(规则)的应用将设计的质控规则应用于质控数据,判断每一分析批是在控还是失控。5.7失控状况解决及因素分析5.7.1失控状况解决操作者在测定质控时,如发现质控数据违反了控制规则,应填写失控报告单,上交实验组主管(组长),由实验组主管(组长)做出与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有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检查报告的决定。5.7.2失控因素分析失控信号的出现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操作上的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控制限范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等等。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有关的那批病人标本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造成的因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原则判断先前测定成果与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为真失控的状况,应当在重做质控成果在控后来,对对应的全部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能够按原先测定成果发出,不必重做。当得到失控信号时,能够采用以下环节去寻找因素:(1)立刻重测定同一质控品。此步是重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每一步都认真认真得操作,以查明质控的因素;另外,这一步还能够查出偶然误差,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成果应在允许范畴内(在控)。如果重测成果仍不在允许范畴,则能够进行下一步操作。(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成果正常,那么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成果仍不在允许范畴,则进行下一步。(3)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与否需要更换,比色杯与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因素。如果成果仍不在允许范畴,则进行下一步。(4)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的因素。(5)请专家协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成果,那可能是仪器或试剂的因素,只有和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增援了。6.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6.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解决每月的月末,应对当月的全部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解决,计算的内容最少应涉及:(1)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的平均数、原则差和变异系数。(2)当月每个测定项目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原则差和变异系数。(3)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全部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原则差和变异系数。6.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每月的月末,应将当月的全部质控数据汇总整顿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涉及:(1)当月全部项目原始质控数据。(2)当月全部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3)5.1项内全部计算的数据(涉及平均数、原则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原则差、变异系数等)。(4)当月的失控报告单(涉及违反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因素,采用的纠正方法)。6.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每月的月末,将当月的全部质控数据汇总整顿后,应将下列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1)当月全部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2)全部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状况汇总表。6.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每月的月末,都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原则差、变异系数及累积平均数、原则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原则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与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明显性的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均值、原则差进行修改,并要对质控办法重新进行设计。计算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计算机使用权限第三章计算机环境规定第四章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管理第五章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第六章计算机操作守则第七章计算机主机房管理制度第八章磁盘、文档管理制度第九章计算机维修养护制度第十章计算机管理人员职责(兼职)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百八十七条)国家保密局有关印发《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的告知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检查科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充足发挥计算机在检查工作的作用,确保明验室信息系统(LIS)数据/信息的高度完整性,根据本检查科实际状况,特制订该制度。本制度是指对分布在各实验室和办公室,并联成网络传输的计算机、储存数据的单机及有关设备作出统一、全方面的管理,并以此作为计算机管理、操作人员的工作制度。计算机管理人员,对计算机使用状况起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按院内有关规定予以解决,后果严重的按国家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执行。第二章计算机使用权限科主任授权各级人员使用计算机。只有本科室工作人员可使用检查科的计算机设备。本科室工作人员能够凭个人密码进入网络系统,访问患者数据,输入数据。授权审核人员能够更改数据,应予以统计并阐明更改数据的因素。只有计算机管理人员能够更改系统。第三章计算机环境规定计算机设备放置在稳固的台面,防震、防尘、防磁、防潮。计算机寄存区有随时可用的灭火设备。含有不间断电源供应(UPS)。工作人员定时对通行区内的电线和计算机缆线进行检查、维护并统计。第四章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管理实验室管理层负责组织对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定时评审。定时将报告以及视频材料中的患者数据与原始输入数据相比较,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并检查在数据传输、存储以及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果在一种系统内保存着表格的多份备份(犹如时寄存于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医院信息系统内的生物参考区间表),应定时对这些备份进行比较,以确保所使用的各备份之间的一致性。应有适宜的复制或比较程序。定时审核由计算机对患者数据进行的计算并统计。实验室负责人应对系统设定的实验室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审核、同意,以确保将实验室成果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并符合其需要。定时审核由人工或自动化方式输入计算机的数据,以在最后接受并由计算机进行报告之前确认其对的性。在最后接受及由计算机发出报告之前,应当按照某项检查预先拟定的数值范畴对全部输入的成果进行检查,以发现不合理或不可能的成果。报告系统应提供可能会影响检查成果精确性的样本质量的备注(如乳糜血、溶血样品等),以及有关成果解释的备注。建立审核机制,使实验室能够识别接触或修改正患者数据、控制文献或计算机程序的全部人员。年内存储的患者成果数据和档案信息等可快速检索查询。系统能够完全复现存档的检查成果,涉及为某项检查最初给定的生物参考区间和成果所附的任何警示、脚注或解释性备注,及实施测量时的不拟定度。根据各机构的不同规定,在规定的时限内,应当能够“在线”检索患者和实验室数据。对数据存储媒体,如磁带、磁盘等对的标记、妥善保存并避免被损坏或被未授权者使用。有有效的备份以避免硬件或软件出现故障时丢失患者成果数据。对计算机报警系统(检测硬件和软件运行的主计算机控制台)进行监督,并定时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第五章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网络服务器要妥善保护,定时清理、维护,保持清洁,准时开机和关机。普通于每月初下班时间(18:00后,次晨8:00前)停机维护一次,由计算机管理人员进行并统计。服务器停机维护期间,应关闭全部工作站计算机,停止数据传输,待重新启动系统运行正常后再开机工作。各使用人员要保持机器清洁,严格控制机器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的使用,以防病毒侵入网络系统,管理人员作定时检查,定时清理。外来软件需经计算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后,方可进网运行,非网上使用软件,未经允许,不得随旨在网络上安装。各计算机操作人员须严格恪守《计算机操作守则》,如出现网络故障随时报告,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程序。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错误日志统计,服务器软、硬件故障统计,数据库扩充、更改统计,日志去除异常统计。计算机上使用的各级工作口令需经常更换,严格保密,不得告诉非有关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向网上追加、检索数据时,如发生故障,不得重新启动或关闭计算机,应立刻告知计算机管理人员。第六章计算机操作守则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操作计算机及有关设备。严禁在计算机上删、拷系统文献和应用软件,及变化计算机的系统设立。放有碍计算机运行的物品,以免损伤计算机。除计算机管理人员外,任何人不得私自移动计算机及有关设备,插拔有关连接线,严禁拆装计算机及有关设备。严禁在计算机上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有关操作口令不得告诉无关人员,自己的工作口令由个人保管,如有泄密,应及时更改否则如发生纠纷和损失,将追究当事人责任。出现故障及时报告计算机管理人员,不得私自解决。保持计算机及有关设备的清洁。操作人员开关机及有关操作必须按操作程序进行,不得随意开关机。操作人员临时离机必须退出应用软件或将计算机锁定。第七章计算机主机房管理制度未经允许,非计算机管理人员不得进入主机房,不得对机房内任何机器进行操作。条未经计算机管理人员检查的软盘、光盘及其它媒体,不得上机安装并使用,使用完毕后需经管理人员进一步检测病毒及有关安全状况。主机房内严禁饮食、吸烟,会客、或随意摆放物品。重要的资料及原始磁盘,光盘专人保管,如外借,一定要作登记,并及时催还。保持机房整洁干燥,并注意环境温度及正常工作温度。第八章磁盘、文档管理制度计算机全部磁盘、文献必须有完整标记,必须登记并存档。存档的磁盘、文档设专人管理,专柜加锁,外借时须经领导同意,并进行登记。磁盘、文献建档,备份应有专人负责,科室研制开发的软件,研制者须将源程序备份,从外单位引进的磁盘、文献由引进者负责怪份。网络数据由计算机管理人员定时进行备份及存档。每次备份或恢复数据文献后检查系统,以确保未发生意外更改。服务器设两个以上硬盘,如系统备份时检查到错误,采用另一种未发生错误的硬盘进行备份及恢复数据。存档的磁盘、文献,需六个月清查一次,以避免破坏或遗失。计算机管理人员每年年初须将上一年全部信息数据及时拷贝存盘移交综合室存档。第九章计算机维修养护制度严禁操作人员在操作时饮食、吸烟,严禁在计算机及有关设备旁摆计算机管理人员在接到计算机故障告知后,须及时进行维修。拆装硬件设备时,须按次序进行,不可野蛮操作。未经管理人员允许,任何人不得拆装计算机及有关设备,及删除系统文献、应用软件,改动计算机的系统设立。凡拆装、更换任一计算机及有关设备硬件后,须登记在册,以备查询。管理人员需定时巡逻各科室计算机及有关设备的运行状况,查看计算机系统文献、应用软件有否改动和删除。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任何更改均应验证、确认,以拟定其实用性及可靠性。计算机管理人员定时对单机、网络进行测试,杀毒。计算机管理人员需备好惯用工具软件,在单机、网络出现故障时能立刻驱动或重新安装。外来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工作时,须有管理人员陪伴或承认。如计算机故障临时难以修复,影响检查报告发放,应告知客户,获得延迟发放报告的谅解;如客户规定立刻获得报告,能够手工填写,应确保数据对的、完整,并具体统计,在系统故障修复后再将计算机内数据与统计数据核对。当出现火灾等意外事故时,应立刻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将计算机等设备搬离现场,方便维修和恢复。第十章计算机管理人员职责(兼职)管理员需在完毕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对本科室计算机及有关设备的管理。管理员需督促、指导本科室计算机操作人员对的使用计算机及有关设备。兼职管理员经管理人员授权后,可进行某些日常的维护工作,如定时检测计算机病毒等。管理员所使用的某些系统口令,需严格保密,不得告诉非有关人员。协助医院信息科、防保科做好本科室资料统计工作检查标本收留登记制度(一)检查标本管理制度(总则)1.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检查标本,对的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2.检查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查项目的规定,涉及容器、采用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3.接受标本严格实施核对制度,涉及姓名、性别、年纪、门诊号/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记、检查目的等,所送标本必须与检查项目相符。不合规定者退回重送。在核对检查标本的同时,应核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检查申请单与否对的,完整,规范,如有不符规定者,应予退回,规定在纠正后来,再予接受。4.向外单位送检或接受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专门统计。5.急诊检查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检查、报告。6.检测后的多个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特别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液、胃液等标本,检查后应保存一周,以备核对。(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解决制度一血液标本采血管分普通管、抗凝管和促凝管三类。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选用适宜的抗凝剂。血沉取106mmol/L的枸橼酸钠0.4ml,抽1.6ml血;凝血机制取0.2ml,抽1.8ml血;血常规用EDTA抗凝管抽1.5ml血;血生化用无抗凝管抽血。采集末梢采血时,务必清洁消毒,待干燥后穿刺,用1次性采血器。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发误差。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成果为基数,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并及时分离血清,如需隔日检查,应封口后冰箱储存。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贴上检查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采样后须立刻送检的常规项目:血氨、血沉、血气分析、酸性磷酸酶、乳酸以及多个细菌培养,特别是厌氧菌培养。采样后0.5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血糖、电解质、血液、体液细胞学等。采样后1~2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多个蛋白质类、色素类、激素类、脂类、酶类、抗原、抗体测定等。采样后2h以上才干送检者,则常对标本采用必要的保存手段。对血糖或乳酸可直接分离血清后冷冻保存,或用NaF作稳定剂2~8℃密封保存;K+必须分离血清后密封2~8℃寄存;ACP须加稳定剂后分离血清冷冻保存;对其它普通项目,可加盖密封后直接2~8℃寄存,但血沉和细胞学检查不能采用此办法。标本保存1个月:普通对检测物分离后,-20℃寄存。标本需长久保存(3个月以上者):对检测物分离后(涉及菌种)-70℃保存,应避免重复冻融。二、尿液标本初次晨尿:即留取清晨第一次尿,因较浓缩、条件恒定,便于对比,适合住院病人,能真实地反映肾脏病状况。随机尿:不为条件所限,适于门诊、急诊病人,但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有形成分的浓度较低。午后尿:午餐后2h尿中尿胆原和糖含量高,适于这两种成分的检查,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应用清洁、有盖、干燥一次性容器,避免日照与污染。采集尿液量:尿常规与普通定性检查留取尿液约10ml。尿标本要新鲜,留取后立刻送检。放置4h以上尿中成分可发生变化,如红细胞、白细胞溶解等。尿标本要避免月经血、白带、精液、前列腺液、粪便、烟灰等异物混入。普通检查留取晨起第一次清洁中段尿,作细菌培养者应先做尿道口局部消毒解决并注意无菌操作。尿胆原等化学物质因光分解或氧化,需要避光。尿液排出后即逐步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因此,尿标本收集后应立刻检查,不能及时检查或需留取大量标本时,应适宜防腐。惯用办法有:(1)冷藏:尿标本放4℃冰箱可保存6~8h,高浓度无定形磷酸盐即使在冷藏状况下也可析出结晶。(2)化学防腐法:甲醛:用于管型和细胞防腐,不适于尿糖等化学成分检查。按400g/L甲醛5ml/L尿加入。甲苯:用于尿酸、蛋白、钠、钾、氯、钙、磷等防腐,按5ml/L尿加入。三、粪便标本1.普通采集自然排出的粪便。2.多个检查用的粪便标本中不得混有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3.采集待检粪便时,应取粘液、脓血等病理部分,日本血吸虫孵化毛蚴时最少留取30g粪便尽快解决。4.留作隐血实验的标本,检查前3日禁食肉类及动物血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四、痰液标本的采集1.留取痰液标本的办法有自然咯痰法、气管穿刺吸取法、经支气管镜抽吸法等。根据检查目的而异:2.普通检查以清晨用清水漱口后咯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为宜;作细菌培养,应先用灭菌水漱口,咳痰后置无菌容器及时送检,以免细菌和细胞自溶;作漂浮或浓集结核杆菌检查时,需留12~24h痰液;对于小儿,可用消毒棉拭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反射,用棉拭子刮取标本送检。五、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1.做妇科检查时,用消毒棉签取少量分泌物置于已准备好的生理盐水试管中送检。2.取阴道分泌物之前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和上药。取材后,应立刻送检。湿涂片检查阴道毛滴虫时标本应注意保温。六、关节腔积液标本采集在无菌条件下由医生行关节腔穿刺术采集标本,立刻送检。标本可分为三份,分别置于:1.透明玻璃管:观察普通性状和凝固性。2.抗凝管内(肝素抗凝):进行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3.无菌管内: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七、临床培养标本的采集:1.血液及骨髓标本应在病人发热早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普通状况下,要选择在抗菌药品治疗之前,对已用药品而不能中断的病人,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集。2.以无菌办法取病人静脉血5ml,立刻注入培养基中(约50ml),轻摇混匀。骨髓采集应在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1~2ml。3.采血量普通为培养基的1/10,婴幼儿采血1~2ml;对已用药的病人,血:培养基为1:20或更高;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杆菌病,要多次采血和增加采血量,并主张此种病人应从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4.中段尿采集法:是临床上最多采用的办法,女性病人先以肥皂水或1:1000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病人应翻转包皮,用肥皂水或1:1000苯扎溴铵冲洗或消毒尿道口,再用灭菌纱布擦干,让病人排尿,弃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10~20ml,盛于无菌容器内立刻加盖送检。5.导尿法:采用导尿管导尿法,是一种较好的无菌采集法。获得10~15ml尿液盛于无菌容器中送检。6.尿液标本的采集和培养中的问题是污染杂菌,故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7.尿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刻送检或寄存于4℃冰箱,因搁置时间稍长,尿中病原菌可在室温中增殖,而影响细菌计数的对的性。8.普通应取晨起第一次尿送检,宜在用药迈进行。标本中不得加防腐剂,否则会影响检出的阳性率。9.自然排便后,可挑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液体粪便取絮状物,盛于灭菌的广口瓶或蜡纸盒中送检。排便困难可采用直肠拭子法采便。10.由医生无菌操作采集脑脊液3~5ml,盛于无菌试管或瓶中立刻送检。由于脑膜炎奈瑟菌离体后极易自溶,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链球菌也易死亡,。标本应注意保温(25~27℃)、避免干燥和避免日光直射。八、生殖系统标本的采集1.分泌物标本:尿道及尿道口标本,先用生理盐水局部清洗,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口1~2cm,停留10余秒钟,轻轻旋转采集标本;外阴部糜烂、溃疡,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无菌棉拭子擦取边沿的分泌物;阴道及宫颈口分泌物则在窥阴器下操作,用长的无菌棉签采集分泌物;前列腺则需进行前列腺按摩获取。2.穿刺液标本:生殖器疱疹应先用碘酒、乙醇消毒后应用无菌皮试注射器刺入采用疱疹液;女性盆腔脓肿则在阴道局部消毒后,由直肠、子宫凹陷处进针抽取;子宫内分泌物用无菌导管抽取,导管外套一层保护膜插入子宫后再刺穿保护膜抽取分泌物。3.组织标本:锋利湿疣或假性湿疣,可切取组织块进行组织印片或制备病理切片。4.阴道内有许多正常菌群,采集标本应尽量不触及阴道壁。5.衣原体和病毒均为细胞内寄生微生物,采集标本时应在取材部位(移行上皮处稍内)停留几十秒钟,并擦取内壁细胞。6.淋病奈瑟菌抵抗力低,故采集标本后要尽快送检。九.标本运输解决1.每天早上由病房护士采集、收集标本,由导诊护士将全部标本放在标本架内送检查科。双方三查三对后签名验收标本。2.门诊病人由抽血室护士采集多个血液标本交检查科。3.病人需采未梢血的由检查人员按原则操作采集。4.接受标本后专人负责将收集的标本分别送到各室进行检测。不能及时检测的需按原则规定寄存。完毕化验后检查科派人送报告单到病房,并规定核对签字,特殊状况可协同临床解决。(三)标本接受及解决流程接受标本核对(姓名、标本及检测项目等) 不合格 退单、退标本 合格建议开单医生或抽血者(血液)复核 基础学检查化学检查微生物检查免疫检查其它检查患者凭检查交费单据领取报告单(四)标本接受制度认真做好各类标本接受核对,核对内容为患者姓名、性别、科别、住院号、床号等。各类标本收集都有登记簿。每日由专人负责下病房各科集中收集各类标本(上午两次下午一次),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然后分送各专业组进行检测。门诊标本由各专业组负责接受,核对无误后与抽血者双方签名。对不合格的标本,如血量局限性、未对的使用抗凝剂、未做到无菌解决的多个培养标本、严重溶血、严重脂血等标本应拒收。对拒检的不合格标本应在不合格标本登记簿上统计,并及时与临床联系以重新留取。(五)标本及检查成果核对制度1.各类标本检测前均应严格核对,其内容涉及病人姓名、性别、年纪、科别、住院号、床号、检查项目、检查单联号等。2.每日各专业组安排一名人员负责标本接受、核对并登记,并对其别人员的检查成果进行复核,并签上核对者姓名。遇疑难报告应有高年资技师共同分析解决。3.检查成果发出前后,应认真核对检查目的、成果、与否缺项等。4.发现生化成果严重异常时,应重新测定,并在报告单注明,及时电话联系经治医师。5.若血常规:HB低于70g/LWBC>1.5万或<3.0、提示警告及峰形异常者应进行手工计数和分类。PLT<8万或>40万者应进行手工复查。并电话告知临床科室。6.若其它项目严重异常,作重复检测解决后及时给临床反馈。8.为必要时复查,需保存标本的项目(血型、血交叉、痰片、淋病涂片等)应按照规定予以保存。(六)标本登记制度1.多个检查成果必须严格实施登记制度。2.登记内容涉及: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年纪、科别、住院号、床号、检查成果。3.科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及时做好登记工作,登记精确、清晰、完整。4.因未按上述规定操作而造成医疗纠纷者,责任由责任者自负(七)不合格标本拒检制度多个标本凡出现下列情形者,应予拒检,并及时反馈临床科室重新留取,同时在不合格标本拒检登记簿上具体统计。未对的使用抗凝剂的标本。严重溶血及静脉营养时严重脂血并影响检测成果的血标本。血量局限性于检查需要量的标本。需要空腹抽血而未空腹的标本。需要特殊解决而没有做到的血标本。需防腐解决而未加防腐剂的尿标本。24小时标本无注明尿量的标本要补注明。未做到无菌解决的多个培养标本。经核对标本的病人姓名、年纪、性别、住院号、床号、及检查号联等不相符者。采集的标本将严重影响检查成果者。与临床联系制度1.旨在不停改善检查工作,及时理解临床科室对检查工作的需求、建议或意见,以增进检查工作的全方面提高。2.工作中碰到问题,须通过电话、三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发送消息、直接到临床科室沟通等方式进行临床联系。3.每月由专人到住院部、门诊部各临床科室进行一次巡访,征求其对本科工作的建议或意见并具体统计。4.针对临床科室的建议或意见,科室组织讨论,并提出改善方法。5.对改善方法一周内反馈回该科室,所联系的有关科室必须有该科室主任(护士长)或住院医师亲笔签名。6.针对临床科室通过任何形式提出的咨询,均应统计并及时解决问题。科研教学管理制度(一)教育培训制度1.全科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政治时事、业务技术,不停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2.坚持以结合专业在职学习和自学为主,定时组织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3.根据专业需要及工作体现,科室不定时选派专业人员参加省内外学习班或学术交流会。必要时,选派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回科后向全科传达、交流。4.为加紧及增进科室业务发展,主动参加全国及省市临床检查中心举办的各级各类临床实验室资格证书学习班及各专业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学习班,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对进修、实习生要有进修、实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定时检查、考核。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规定。进修实习人员要虚心学习,认真工作,不停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及技术水平。6.科主任每年制订教学培训计划,定时检查、考核及总结,增进计划贯彻。7.对进修实习人员的业务小授课,每月不少于1次。8.主动参加国家级或省市级继续教育学习,中级以上人员每年不少于1次。9.激励低年资、低学历人员参加学历考试和学习。10.科室新购进的大型仪器,人员上岗前必须先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机工作(二)继续教育制度1.主动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类时事政治及业务学习。2.科室每月召开最少一次科务会及业务学习,除值班、出差、事假在外及病假外一律参加。3.科室应制订年度学习计划,有职称者一年上业务课一次(技师以上职称最少一次)。4.严格执行医德规范,恪守医务人员守则,加强医德医风建设。5.主动参加院科组织的业务技能考试考核,不参加者不得参加当年职称晋升。6.全年业务学习累计五次不参加者不得参加当年职称晋升。7.激励检查人员参加院外的培训学习、进修及继续教育,但必须经院、科同意与安排。8.科主任出县须经院领导同意,科室其别人员出县须报知科主任。(三)实习生管理制度1、科室该实习大纲安排实习时间表,如遇特殊状况科室统一安排。2、实习生必须服从实习单位和科室的直接管理,恪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参加实习单位的政治、业务学习和有关活动、会议。3、实习生必须加强医德医风修养,文明行医,礼貌待人,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4、实习生应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实习和工作,一切实验成果均须指导老师签名后方能发出报告。不得私自签名发出报告,指导老师应严格把关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5、严格请假制度,学生普通状况下不得请事假,节假日由科室安排休息,请假一律写报告,一天内经指导老师同意,科主任同意;三天内经医教科同意,三天以上经学校同意。6、实习生必须准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得随意离岗。7.实习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项实验,科室贵重仪器必须在指导老师具体指导下进行操作。检查成果报告及审核制度检查报告单应涉及以下信息:实验室名称、惟一性编号、日期、检查项目、办法及其成果、参考值、实验室声明等;定性成果必须以中文形式报告,不得以符号表达;检测者和审核者签全名或盖章。报告单格式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规定执行;可将申请单和报告单分开。检查成果报告发出原则:所测标本符合检测规定;室内质控“在控”,检测成果可靠;各成果填写(打印)对的、完整、清晰、无涂改;有审核者签字。检查成果报告时间:(1)临床基础检查:尿、血、大便、白带、前列腺常规,30分钟内;网织红细胞、凝血项目、精液常规:1个小时内。(2)临床化学检查:急查项目60分钟内;常规检查1个工作日。(3)临床免疫检查:1个工作日,或结合工作实际按拟定工作时间。(4)临床微生物检查:细菌培养+药敏,3个工作日,期间应有分级报告;支原体两个工作日。出现下列“特殊”异常成果,应行复核或复查:异常偏高或偏低的成果;与临床诊疗不符的成果;与以往成果相差过大的成果;与有关实验成果不符的成果;关系较大的成果(如抗-HIV阳性,初诊白血病或肿瘤的成果)等。检查报告必须有审核签字方可发出,审核者须含有中级以上职称资格或科室指定人员签字。审核内容涉及:临床所具申请单的检查项目有否漏项检查;检查成果的填写(打印)清晰、对的与否及决定与否需要复查;有无非常异常的、难以解释的成果等。在危急状况下或单独一人值班时可一人签发。实习生、进修人员和见习期工作人员无报告权,需由带教老师签发;检查专业毕业生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经同意可获得对应的报告权。全部报告的原始数据及申请单应保存2年。危急值报告制度某些检查成果出现异常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发现这类检查成果,操作者应紧急告知负责治疗的医护人员并统计。1.发现异常成果后,应对此成果进行复核或复查。2.确证无误后,立刻紧急告知经治医师或其它医护人员。成果报告单于当天或次日早上(夜班)送出。3.在危急值登记簿上统计该病人有关资料、成果及报告联系方式、联系时间及联系人并签名。4.危急值的检查标本经复核后,必须保存原标本以待复查。附:部分检查项目危急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农业大学《大数据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量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英语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泰安市长城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文理)语文试题含解析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行业创业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护理职业学院《数学史与数学思想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中学2025届高三生物试题一模试卷含解析
- 1.2 《离骚(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51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建筑空间组合论
- 特种工作作业人员体格检查表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广州国际文化中心详细勘察报告正文-171229end
- 警察礼仪(PPT53页)
-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解读
- 《尚艺发型标准剪裁》PPT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00537
-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共107页)
- 年产万吨碳酸饮料厂的工艺设计
- 流砂过滤器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