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1页
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2页
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3页
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阐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阐释

自古以来,信用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深厚的背景,自从今天社会再次出现,它已成为道德约束的顶峰。孔子有“民无信不立”之说,孟子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之辩。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主流社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信是儒家“五常”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重提诚信也是人们对业已冷淡的儒家思想的回归。诚信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从做人到交友所遵循的诚信原则对我们的当今社会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诚信,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在诚信缺失的今天,儒家诚信思想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人生的乐趣和归旨。一、《论语》是研究孔子和原始儒家的重要思想依据,其诚信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修身、孝悌、朋友之信以及祭祀等方面1.“言忠信,行笃敬,实行信”以信为主在《论语》中对修身的语言方面表述则有“巧言令色鲜仁矣”,“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反感巧言之人,他再三告诫弟子们,说话要谨慎,“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并把人的不善言谈看作是一种高尚品质“刚毅木讷近乎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还告诫弟子们,如果轻易许诺却不能践诺,那就是失信,而失信之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古人已经把“信”看作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在当今社会仍然是公理,做生意讲究信,交朋友讲究信,信是人们交往心目中的尺码。“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这句话在《论语》中则是强调诚信是言与行的完美统一。忠信是指言不虚妄,侧重动机和语言方面;笃敬是动机和语言所指向的具体内容,是外部行动方面。儒家认为,只说不做,就是虚妄,就是不忠信;做事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则是不笃敬。言则有物,行则有常,“言忠信,行笃敬”是对完美统一人格的基本要求。春秋时期古人的做人准则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仍不失其价值意义。2.“敬”“诚”为人的孝《论语》中的孝悌是对待父母兄长态度的最高原则。“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传统儒学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核心则是“孝悌”,它是一种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情的自然流露。孟武伯向孔子询问什么是孝时,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即当子女的,如果真爱父母,就要切身为父母考虑,不要让父母整天为自己提心吊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百事孝为先的真实体现。“孝”以“敬”为先,“敬”以“诚”为主。孝是以敬为前提的赡养,缺乏敬的孝,就不是孔子所谓的“孝”了。子游问孝时,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赡养父母而毫无敬意,那么和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的敬是发自内心的,它本身又是一种诚。视死如生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对待死葬的虔诚态度是《论语》中对信的表达的重要方面。孔子不仅提倡三年之丧的礼的形式,而且主张守三年之丧的哀的内容。在孔子看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因此为父母守三年之丧是天经地义之事。并且在居丧期间,严守成规,“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守丧居丧的目的是追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甘”,“不乐”,“不安”,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但时人却把它流于形式,孔子曾叹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即玉帛钟鼓本来是表现礼仪的形式,时人却专注于玉帛钟鼓而抛却它的实质内容。居丧本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时人却专注于礼节而忘却悲伤,孔子把这些视为欺世盗名的虚伪行径。3.“为人谋而不忠”与“传不习”当子路询问孔子的志向时,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们认为诚实无欺是交友的基本准则。孔子言行谨慎,对亲孝,对君忠,对友信,他把信作为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通过自己感化他人,也以此来要求他的弟子们。4.诚绪诚奏,诚优先主体的道德价值对祖先的崇拜,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对孔子来说,祭祀不诚,送葬不戚,礼仪活动再隆重也没有多大意义。在古人心目中,祭祀可获得先族神灵的保护,使国泰民安,所以孔子参加祭祀礼仪时,诚惶诚恐。祭祀之前先斋戒沐浴,“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即斋戒前必沐浴后着上明衣,不饮酒不茹荤,迁坐易常处,以免亵渎神明。祭祀时应竭尽诚意,“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祀祖先时,如同祖先在世,祭祀神灵,如同神灵就在面前。对祖先和神灵的诚意在孔子眼中是不允许有半点虚假的,否则他是不会容忍的。孔子时期的诚信原则还处于萌芽状态之中,它的主要载体是“信”、“忠”、“忠信”。它对后世道德价值的影响主要是伦理方面,如君臣、父子、夫妇、朋友、昆弟等。《论语》诚信思想开儒家诚信思想的先河,而孟子和荀子的诚信观念则丰富和扩展了儒家的诚信思想。二、伦线系的内涵孟子第一次把“信”与“仁”、“义”、”礼”、“智”连接在一起,形成“五伦”说,并认为他们都是“善”的表现形态。所谓“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五种基本道德规范,也就是说,父子之间应讲究骨肉亲情,君臣之间应讲究礼义之道,夫妻之间应体现内外之别,老少之间应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应恪守诚信之道。总而言之,孟子的诚信思想原则是建立在“义”“善”与“孝”原则之上的。1.“义”的解释《孟子》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在这里“义”的地位是高于言行之上的。《孟子》云:“义,人路也。”这两种对“义”的解释都偏重于道德判断。由此可推断孟子是用“义”来对诚信加以诠释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对“义”所作的经典诠释,一直影响了中国人的心态几千年,至今仍发挥着它的光芒。2.不同的“四端”,都有真实无伪《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共同表现了人固有的属性“善”。而“善”的属性是真实无伪的,所以,《孟子》所说的“四端”———“仁”“义”“礼”“智”的属性也是真实无伪的。因此,看到孩子即将落井时,人才会表现出怵惕恻隐等不忍之心。这种“善”及其自然的存在状态“仁”“义”“礼”“智”即是诚的真实表现。3.孟子的道德观“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乐”之中第一乐事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孝悌在孟子眼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孟子生平非常推崇尧舜,而尧舜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业绩,在《孟子》看来就是:“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舜本人非常恪守孝道,在他的道德理念中,孝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只要人人都像尧舜一样尽孝,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孟子》继承了《论语》“仁学”思想,提出“人性本善”的道德观念。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善”的,“信”也是人的本性,这是一种“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人性善说为人们复归诚信找到了依托,孟子继孔子之后发展扩大了诚信的内涵和意义,体现了人们渴望回归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迫切愿望。三、个人价值诚信新视角荀子思想中的诚信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评价个人价值诚信的新视角。它是研究先秦儒家诚信思想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诚信观念主要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的,主要表现在教育、军事与交友等方面。1.人性是诚信缺失的根源,是人之部分心理的产物人性生来是恶的,人生来就有做坏事的可能性,如果不加以教化和限制,人们就会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这也就为他的“化性其伪”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自私的天性是非诚信的根源。“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小人即是无诚信之人,为了一己之私,可以无所不倾。从人性上说,自私就是诚信缺失的根源。如何变自私为无私,那就是教化的作用。“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认为,人的辞让,忠信,礼仪是后天培养而成,要使诚实守信成为人们生活的准则,就要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由此可知,《荀子》是非常重视对人的诚实守信品格培养的。2.“仁人之兵,不可诈也也”当时人们只注重战争的结果,只要能取得胜利,至于使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尔虞我诈,笑里藏刀,背信弃义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在这个时候,荀子提出:“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此提法虽然有违兵法之术,由此却透露出荀子确实是一位彻底的诚信君子,他不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3.世界的未尽事宜,要求我们党在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行互信荀子也不例外,他也相当看重交友守信。荀子认为,应该结交诚实守信的君子做朋友。“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并且他还主张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友者所以相有也”。他的这些观点既有孔孟思想的一脉相承,又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