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同名2785)_第1页
军事理论(同名2785)_第2页
军事理论(同名2785)_第3页
军事理论(同名2785)_第4页
军事理论(同名278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事理论单项选择1.古代海防建设是从D开始的。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清朝规定,所有B岁以上的满族男子都是兵丁。A.15B.16C.17D.183.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C。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千米,共赔款D万元,白银七亿多两。A.2200B.2400C.2500D.27006.国防是A的全面体现。A.国家综合力量B.国家经济实力C.国家军事力量D.国家科技实力7.按照《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合法服兵役的最高年龄限制是A。A.24岁B.18岁C.22岁D.23岁8.《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D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A.义务兵与民兵B.义务兵与武装警察C.义务兵与预备役D.义务兵与志愿兵26.C是隐身武器研制和发展最快、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A.隐身导弹B.隐身舰船C.隐身飞机D.隐身坦克27.1991年的D,是人类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或者转折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A.科索沃战争B.阿富汗战争C.伊拉克战争D.海湾战争28.信息化战争形成的首要条件是C的长足发展。A.文化B.经济C.高技术D.教育29.A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A.智能机器人B.智能坦克C.智能导弹D.智能地雷30.信息化战争的致胜理念是C,通过破击敌人作战体系,达到巧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A.消耗敌人,摧毁敌人B.监视敌人,控制敌人C.控制敌人,瘫痪敌人D.侦察敌人,摧毁敌人31.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A的竞争。A.人才B.科技C.经济实力D.综合国力32.新安全观的宗旨是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C。A.共同发展B.共同进步C.共同安全D.共同强大33.下列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A.行动时效性强B.行动保障简易C.行动方式多样D.组织指挥复杂34.立正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C。A.30°B.45°C.60°D.90°35.正步脚踢出后高度为距地面B。A.20公分B.25公分C.30公分D.15公分36.A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A.齐步B.正步C.踏步D.跑步37.B是军人常用步法,一般用于分列式及其他礼节性场合。A.齐步B.正步C.踏步D.跑步38.红军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B地区胜利会师结束了伟大的长征。A.贵州遵义B.甘肃会宁C.江西井冈山D.陕西延安39.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约为C多万平方公里。A.960B.260C.300D.36040.3次随神舟系列飞船升空的宇航员是C。A.聂海胜B.杨利伟C.景海鹏D.陈冬41.中国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是D。A.鬼谷子B.孔子C.老子D.孙子42.核武器爆炸后所产生的杀伤破坏因素不包括C。A.光辐射B.冲击波C.病毒性感染D.核电磁辐射43.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C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44.军队指挥信息系统是以D为核心,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报警探测、通信、安全保密、信息对抗等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A.信息获取技术B.信息传递技术C.信息处理技术D.计算机网络45.集国家最高领导人、军事统帅、军事理论家三重身份于一身的是C。A.列宁B.马克思C.毛泽东D.周恩来46.信息战的取胜模式是D。A.大量杀伤对方人员B.大量俘虏对方人员C.占领对方领土D.摧毁对方信息系统和战争意志47.关于军事思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军事思想的本质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B.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C.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D.军事思想超越了阶级、时代,不能继承。48.航空侦察的主要设备不包括D。A.侦察机B.侦察直升机C.预警机D.声纳探测器49.无人侦察机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A.成本低B.体积小C.侦察范围广D.机动灵活50.《孙子兵法》提出的制胜之道不包括D。A.造势B.诡道C.多算D.非攻51.关于毛泽东的历史贡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创造性地把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C.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首创了系统的歼灭战理论。D.确定了积极进攻,只进不退的战略思想。52.信息作战的表现形式不包括D。A.情报战B.电子战C.网络战D.生化战53.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B.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C.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前提。D.当权政党的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54.新概念武器发展至今已饶有成果,下列选项不属于新概念武器的是C。A.定向能武器B.动能武器C.核武器D.基因武器55.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最先发生的是C。A.平津战役(第三个发生)B.淮海战役(第二个发生)C.辽沈战役(第一个发生)D.京沪战役55.战争的最终目的是D。A.领土扩张B.维护主权C.称霸世界D.消灭战争56.导弹按射程分类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A.近程导弹B.远程导弹C.洲际导弹D.远航导弹57.不属于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基本精神是D。A.一起从敌我双方的实际出发B.灵活机动,不拘一格C.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D.打不赢也要顽强拼搏到底58.D不是民兵的特点。A.群众性B.地方性C.分散性D.武装性59.以下那个不是中国拥有原子弹的影响和意义?A。A.彻底地洗去了自1840年以来所遭受的民族耻辱。B.使中华民族终于能够平等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为中国打破美苏两国的双重包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质。D.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取得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60.从世纪之交的几场局部战争看来,今后的现代战争的模式最不可能的趋势是B。A.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B.人海战术C.以精确制导武器为高技术武器D.以远距离空中打击为主要手段61.B不是《孙子兵法》中对“将”的要求。A.智B.武C.信D.严62.D不是恐怖主义的温床。A.霸权主义B.贫富不均C.文化侵略D.武器精锐63.下列关于战略的说法,错误的是C。A.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B.是国家总体方针、路线和政策在军事方面的具体表现。C.是一个国家关于如何备战的指导方针。D.是国家关于军事斗争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以及斗争原则的集中反映。64.D不是当前中国安全最主要的威胁。A.精神缺失、道德沦丧B.汉奸言行盛行C.贫富分化D.经济迅速发展65.C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经济建设B.军队裁员C.和平、发展、合作D.民族国家的崛起66.B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有效途径A.主要依靠台湾人民B.相信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C.让美国认清中国统一大势不可逆转D.从台湾人民的利益出发,做好和平的选择,同时也做好战争的准备67.B不属于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早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举措?A.在全民族大力加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国防教育、尚武精神的教育B.加强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价值的宣传C.团结党的队伍、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D.维护宪法的权威性、维护公民的应有权利68.C不是高技术的主要特征A.高创造性B.高增值性C.高危险性D.高竞争性69.侦察监视过程不包括以下C环节或阶段A.获取信息B.传递信息C.选择潜伏的位置D.分析处理信息70.C不属于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A.高技术B.高精度C.高造价D.高性能71.下列关于导弹的说法,错误的是C。A.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B.由制导系统指引C.自身不具备动力系统D.收到制导系统控制飞向既定目标72.C是生物武器的发展趋势A.杀伤规模扩大化B.杀伤性能持久化C.基因武器D.杀伤效果永久化73.C不属于化学武器的发展趋势A.杀伤高效化B.使用常规化C.杀伤性能持久化D.存储二元化74.D不是新概念武器的特征A.创新的工作原理B.独特的毁伤机理C.特有的作战方式D.部署方式新75.A不属于高功率微波武器的杀伤机理A.冲击波B.热效应C.干扰D.失能76.B不属于粒子束武器的杀伤破坏效能A.烧蚀熔洞B.致盲效果C.引爆D.毁坏目标电子元器件77.D不属于针对战斗人员的非致命性武器A.声波武器B.情绪控制武器C.光弹D.超级润滑剂78.信息战的取胜模式是CA.大量杀伤对方人员B.占领敌军领土C.摧毁对方信息系统D.消灭敌军的最高统帅79.B不是传统战争的特点A.火力杀伤为主B.以获取制信息权为主C.机动为主D.以杀敌方有生力量为主80.A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核心A.结构的力量B.兵种间的默契度C.目标的一致性D.武器装备的高精度81.1991年的海湾战争,其导火索是CA.美军制裁科威特B.科威特独立C.伊拉克入侵科威特D.科威特石油超产82.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霹雳计划”的打击重心是AA.作战指挥系统B.能源系统C.交通系统D.战场军事力量83.D不是海湾战争给中国国防建设的启示A.“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但是过程曲折B.注意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的控制C.加强对作战理论研究,提高战略决策指导能力D.扩充军队实力,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84.国防的主体是BA.政府B.国家C.公民D.军队85.国防是随着C而产生的A.阶级B.军队C.国家D.法规制度86.国防目的中居第一位的是AA.主权B.领土C.统一D.安全87.古代战争中,战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是C,且有“城破则国亡”之谈A.抢夺土地B.奴役人口C.攻守城池D.颠覆皇权88.1931年,日本人制造了D,暴露了其首先占领我国东北进而灭全国的野心A.甲午战争B.炸死张作霖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89.D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A.政治教育B.人生观教育C.健康教育D.国防教育90.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叫CA.国防预警B.国防战备C.国防动员D.国防建设91.国家将军队及其他武装力量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所采取的措施叫AA.人民武装动员B.国民经济动员C.人民防空动员D.交通战备动员92.国家将经济部门、经济活动和相应的体制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措施叫BA.人民武装动员B.国民经济动员C.人民防空动员D.交通战备动员93.国家战时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突袭所采取的措施叫CA.人民武装动员B.国民经济动员C.人民防空动员D.交通战备动员94.国民经济动员是战争动员的BA.前提B.基础C.保证D.条件95.人民武装动员是战争动员的CA.前提B.基础C.核心D.保证96.香港于B回归A.1996年7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8年7月1日D.1999年7月1日97.美国的国防类型是DA.自卫型B.联盟型C.防御型D.扩张型98.瑞士的国防类型是BA.自卫型B.中立型C.防御型D.扩张型99.人们对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就是AA.军事思想B.军事问题C.军事科学D.军事实践100.建议将《孙子兵法》作为世界军事教材的外国人是CA.拿破仑B.德皇威廉二世C.蒙哥马利D.利德尔▪哈特10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的领导人是BA.周恩来B.毛泽东C.朱德D.邓小平102.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形成于BA.土地革命战争的前中期B.土地革命战争的末期和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建立初期103.毛泽东指出,人民战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DA.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和物B.工农武装割据和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斗争D.战争的正义性和广泛的群众性104.毛泽东的军事艺术和军事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发挥的时期是D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105.“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体现了毛泽东A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B.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C.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D.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106.邓小平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的实质是AA.从立足于旱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B.从过去的革命与战争转到新时期的和平与发展C.从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转到积极进攻的军事战略D.从过去的人海战术转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107.新时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重心是AA.实施科技强军战略B.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C.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D.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108.《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军事观点是CA.知己知彼,百战百胜B.知己知彼,百战不败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知人知彼,百战不殆109.西方近代著名军事著作《战争论》的作者是BA.瑞士军事理论家若米尼B.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C.法国军事家拿破仑D.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110.当今国际战略格局是DA.单极格局B.两极格局C.多极格局D.一超多强111.美国的安全战略是追求绝对安全的A战略A.“先发制人”B.“专守防卫”C.“主动防卫”D.“基于威胁”112.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奉行的军事战略方针是CA.被动防御战略方针B.主动出击战略方针C.积极防御战略方针D.军事扩张战略方针113.在我国历来被称为“东南之锁钥”、“腹地之屏蔽”的是CA.海南岛B.钓鱼岛C.台湾D.厦门114.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的B中,明确指出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战后必须归还中国.A.德黑兰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议D.波茨坦公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