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总论_第1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_第2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_第3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_第4页
《中药学》课件-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总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的概念。

2.熟悉中药学、中成药的概念。3.了解本草、本草学、中草药的概念。【德育目标】1.树立爱国情怀,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2.培养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3.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4.培养大医精诚,医者仁心职业精神。【教学时间】2学时。基本概念A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来防病治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制品。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诸药以草为本”,中药是最能体现草木精神价值的载体。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素养和卓越的智慧成果。传承、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精神与文化要素,是新一代医学生的使命。B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基本概念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本草:

因为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但其中以植物药居多,使用也最为普遍,故历代将中药称为“本草”。本草学:记载中药的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基本概念中药的基本特点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我国地大物博、景色秀美,大海、江河、草原、森林、山村物产丰富,其中,中药资源极其丰富,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在有中药资源有12807种之多。其中植物药为11146(约占87%),动物药1581种(约占12%),药用矿物80种(占不足1%)。中药的基本特点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中药的基本特点3.以天然原生药为主及少数人工合成(如:人工牛黄,机制冰片)的药物。

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三.复习自测题【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药的起源。2.熟悉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6本主要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及学术价值。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

由传说故事了解中药起源:《淮南子》:神农氏即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他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传说神农氏为了给子民寻找可食的植物,“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实践文化遗产之一,前人在漫长的生存斗争中敢于尝试,不畏艰辛,实践出真知。第一节中药的起源原始社会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中药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从古书记载和传说来看,可以说明中药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生活实践和早期的医疗实践。

1.原始时代:

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早发现的也是植物药。2.氏族社会初期(渔猎时代):

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人们进入渔猎时代,开始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3.氏族社会后期(农业、畜牧业时代):

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矿物药。总: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故有“药食同源”之说。

目前,人们已经把部分药食同源的中药开发成饮料或保健品,如沙棘饮品、荷叶露,金银花露,起到调理身体,保健和预防、治疗疾病的功效。附:卫生部门公布的87种食药共用的中药材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B)八角茴香、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百合、薄荷。(C)赤小豆。(D)丁香、刀豆、代代花、淡竹叶、淡豆豉。(E)阿胶。(F)佛手、茯苓、蜂蜜、榧子、蝮蛇、覆盆子。(G)甘草、枸杞子、高良姜、葛根。(H)花椒、荷叶、黄芥子、黄精、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藿香(J)决明子、鸡内金、金银花、姜(生姜、干姜)、桔红、桔梗、菊花、菊苣、橘皮。(K)昆布。(L)龙眼肉(桂圆)、罗汉果、莱菔子、莲子。(M)马齿苋、木瓜、火麻仁、牡蛎、麦芽。(P)胖大海、蒲公英。(Q)芡实、青果。(R)肉豆蔻、肉桂。(S)山药、山楂、沙棘、砂仁、桑叶、桑椹、酸枣仁。(T)桃仁。(W)乌梢蛇、乌梅。(X)小茴香、小蓟、杏仁(甜、苦)、香橼、香薷、鲜白茅根、鲜芦根、薤白(Y)玉竹、余甘子、郁李仁、鱼腥草、益智仁、薏苡仁。(Z)枣(大枣、酸枣、黑枣)、枳椇子、栀子、紫苏、紫苏籽。由中药经典串联中药学的发展:

从《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到《本草纲目》等,中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起到重要作用。为写成《本草纲目》,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博览群书,遍访四方,以身试药,不畏艰辛,历时廿七载编纂鸿篇巨著的伟大情怀,体现医药学家身上严谨、求真、仁爱的品质。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

一.夏商周时期(萌芽)二.秦汉时期(形成)三.两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时期

(鼎盛)五.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六.明代七.清代八.民国时期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促进了医药的进步。

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后世用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由于汤剂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并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剂型,留传至今,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一.夏商周时―萌芽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2.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

商代已有“药”字出现西周已有专业的“医师”和记载药物的书籍

一.夏商周时―本草学萌芽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2.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

一.夏商周时―萌芽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7200余行。内容多反映王室诸侯征战、庆典、祭祀、宴请、爱情、婚嫁、思念、民间农事、人民生活的痛苦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诗经》全书提到的动植物名共338种,其中动物名160种,植物名178种。植物中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芳草、染草、瓜果、蔬菜、野菜及野生草木。《诗经》的50余种药用植物有哪些?前述的《中国医学史》第2版列出了51种植物药名可作参考名单如下:

艾(苦艾)、虻(贝母)、芣苢(车前)、卷耳(苍耳)、蓷(益母草)、杞(枸杞子)、荬(泽泻)、茑(桑寄生)、女萝(菟丝子)、蒿(青蒿)、芩(黄芩)、芍药、荼(苦菜)、白茅(白茅根)、茹藘(茜草)、扭(女贞子)、柽(西河柳)、椐(马鞭草)、椒(秦椒、花椒)、漆(漆叶)、木瓜、葛(葛根)、薇(白薇)、苹(大的水苹)、藻(海藻)、蒹葭(初生的苇)、苓(甘草)、茨(蒺藜)、唐(菟丝)、匏(苦叶)、谖草(鹿葱花)、荷、兰(佩兰)、茨(荆葵)、瓜、苴(蔴子)、果羸(栝蒌)、台(香附子)、莞(白芷)、兰(兰染草)、菫(乌头)、桃(桃仁)、桑(桑叶)、枣(大枣)、枸、柏(侧柏)、谷(楮实)、荇、蒌(蒌高)、繁(一名游湖,北人称旁勒)、壶(葫芦)。《山海经》:记载药物126种,并明确指出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性能。

一.夏商周时―萌芽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五十二病方》:记载药物240余种,并有丸、散、汤等剂型。

《黄帝内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用药宜忌等理论有论述,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药学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夏商周时―本草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由“丝路中药”了解秦汉中药学的发展: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最初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通道。

今天,国家已经把“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中医药发展已成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必选和主要内容之一。陆上丝绸之路

输入:根据《汉书》和《后汉书》记载在西汉即传入中国著名的药物有番红花、番石榴、胡桃、番木鳖、番泻叶、番木瓜、胡椒、胡麻仁、苏合香、安息香、乳香、没药、琥珀等,西域地区输入中国药材、食物、水果常被冠以“胡”或“番”之名。输出:中国的大黄、黄连、牛黄、五倍子、麻黄、黄芪、五加皮、花椒、常山等输出到中东和中亚地区、欧洲等地,丰富了该地区药物,促进了医疗事业发展。海上丝绸之路:

输入: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古代中国的主要有乳香、没药、木香、水银、芦荟、藿香、使君子、龙脑(冰片)、厚朴、薏苡仁、丁香、益智子、琥珀、沉香、槟榔、犀角、珍珠、豆蔻、茴香、茱萸等。输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中药主要有大黄、麝香、檀香、川芎、白芷、木香、肉桂、朱砂、白帆、硼砂、砒霜、牛黄、使君子、雄黄、槟榔、姜黄、半夏、远志、鳖甲、桔梗、益智仁、荆三棱、甘草、石斛、黄芪、菖蒲、牛膝、天南星等。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二秦汉时期

简称《本经》,约成书于东汉末年为集体创作,《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概述:载药365种。许多药功用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

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的不同分上、中、下三品,即“三品分类法”:上品(120种):应天养命(君药)中品(120种):应人养生(臣药)下品(125种):应地治病(佐使药)学术价值:1.文献价值:为中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理论价值:初步阐述了中药四气、五味、毒性的基本理论。3.实用价值:所载药物沿用至今,疗效确切。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1次大总结。缺点:1.分类不科学,如水银被例入上品,认为“久服成仙”2.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三、两晋南北朝时期作者: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流传至北宋初即逐渐亡佚,

现仅存敦煌石窟藏本的序录残卷。共七卷,载药730种(多属南方用药)。学术价值: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2.丰富了《本经》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注释、勘误。写作方面,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首创诸病通药。增列“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等。3.确立了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本经》主要讲功效,《本草经集注》总论介绍本草的发展概况,各论一个版块讲药物的形态、产地、鉴别,一个版块讲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是《本经》之后对药物的第2次总结。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四、两晋南北朝时期作者:南朝(公元420-479年)雷敩,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炮炙论》概述:南朝刘宋时期雷斆著,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减低毒性,增强疗效,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学术价值: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五、隋唐时期

又名《唐本草》,唐·苏敬、李勣等编写,成书于公元659年。本书现仅存残卷的影刻、影印本。学术价值:1.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2.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它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萨药典》(1498年出版)早839年,比1535年颁发的世界医学史上有名的《纽伦堡药典》早876年,比俄国第一部国家药典(1778年)早1119年!!!3.收载了大量外来药(阿片、乳香、没药、曼陀罗),并开始使用动物的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为本草学历史上第3次大总结。同期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本草拾遗》

作者:陈藏器。

成书年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

学术价值:1.增补大量民间药物,而且辨识品类也极审慎。2.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六、宋代作者,唐慎微,成书于公元1082年,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学术价值:1.编写体例采用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方式。2.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保存了宋以前许多已经亡佚的本草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为本草学历史上第4次大总结。1.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由政府经营,主要出售丸、散、膏、丹等,它所创制的许多有名中成药,诸如苏合香丸、紫雪丹、至宝丹等,经过700多年的医疗实践检验,迄今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合药所(和剂局)及卖药所(惠民局)。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其它:2.“秋石”是从人小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于《苏沈良方》。而在欧洲,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小便中有性激素。3.宋代用升华法制取龙脑、樟脑,蒸馏法制酒等,皆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药制剂所取得的成就。金元时期(略)1.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这一时期的本草多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2.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3.食疗专著: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专著,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中外医药交流:元代中外医药交流更加广泛,在药物相互贸易中,政府还派遣人员去各国采购。阿拉伯人、法兰西人开始来华行医。回回药物院的建立,更促进了中国医药和阿拉伯医药的交流。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七、明代作者:明代李时珍,成书于公元1578年,共52卷,载药1892种,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学术价值:1.学术价值:集16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以《证类本草》为蓝本,以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各论分16纲(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鱗、介、禽、兽、人)60类,按照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的方法分类,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2.被达尔文誉为“东方百科全书”,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为本草学发展史上第5次大总结。1工匠精神《本草纲目》1892种药物中有330味药物载有炮制,为此专列一项“修治”谨工艺,循法度,充实了炮制理论。详细记录了“修治”的方法及品种、炮制的“制毒”理论、升降浮沉理论、辅料作用理论、“因病殊治”的炮制方法、炮制工艺及标准、以及对前人错误炮制方法的纠正,体现了一代医药大家的工匠精神。为中药制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发扬光大提供基础资料,更为现代中医药继承人提供精神力量。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本草纲目》的文墨体现了其雄厚的文学素养、精深的文学造诣。其间寓文于药、寓诗于药、寓史于药、寓故事于药、寓谚语于药等这些文学手法和技巧流露笔端。

《本草纲目》全书使用汉字5690多个,远远超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从语言文字角度看,《本草纲目》堪比一部独具特色的中国语言文字库,从中可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内蕴,可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文学素养2人文精神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李时珍祖辈即把修身齐家作为家训。祖父以医为业,父亲李言闻也博学精医。自李时珍开始,其家族“非儒即医”,做到了修其身,齐其家,格物致知,这也成为李时珍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34实践精神

实践出真知,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数十年外出实地考察,为了证实药物的功用,不惜以身试药,遍尝本草,甚至一些烈性药物,以掌握其使用剂量。为了证实曼陀罗花“令人舞,令人笑”的作用,进行服药尝试。再如过食姜、胡椒的害处,都是他亲身体验和观察后所得出的结论。同时,他批判了历代本草中受方士和宗教的影响,存在服食“金丹仙药”以长生、成仙的谬论。5继承与创新精神

批判继承和调查是李时珍研究的重要方法。对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果,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记载枸杞之名,没注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李时珍说枸杞苗叶味苦甘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不同,则功用当别。李时珍经过研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活动中。在本草以外,李时珍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首创了用冰外敷降温、蒸汽消毒防瘟疫等方法。大医仁心6医药是济世救民的仁术,《本草纲目》的浩大编著工程体现了李时珍仁术的精神实质,以及身负的社会责任。

如《本草纲目》序记载:“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另有记载他“愈病多不取值,远或千里就药于门”也反映李时珍医德高尚,为人仁善,常为贫苦人民免费治病。作为“大医仁心”的医药学家,他献出毕生精力,造福苍生。明代专题本草:《救荒本草》:朱橚[sù](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dì的胞弟

)撰,选择可供灾荒时食用之物414种,编成食疗专著。《滇南本草》:兰茂撰,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本草原始》:李中立撰,偏重于生药学研究。

《炮炙大法》:缪希雍撰,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

《神农本草经》辑复本:卢复所辑《神农本草经》3卷,为该书现存最早的辑复本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八、清代

作者,赵学敏,成书于公元1765年。共十卷,药921味,在《本草纲目》基础上新增药物716种,是新增药物最多的古代本草之一。学术价值:1.补充了大量疗效确切的民间药、临床常用药、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内容。2.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治疗未备、根实未详者加以补充,错误之处加以订正。3.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为本草学发展史上第6次大总结。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九、当代

成书于1999年,几乎涵盖了当今中药学的全部内容,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中药学成就,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等内容,超过了以往的本草文献,可以说该书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卫生部的安排和建议,积极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除了《中华本草》,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复习自测题】

1.简述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一、产地由道地文化引入道地药材:“道”字原为少数民族的集聚地,至唐代初年将国家进行行政区划,分为10个道。比如四川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所以命名“剑南道”。宝贵的中药资源深藏于祖国大好河山,福泽于天下黎民百姓,好山好药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诠释。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一、产地道地药材:具有明确地域性的优质药材。举例四川——黄连、川芎、附子江苏——薄荷、苍术广东——砂仁、陈皮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阿胶中药的产地、采集时间直接影响到药物的性味及功用,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哲学智慧。几乎所的中药,野生与人工培育或饲养,都是孕育于大自然。采集时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二、采集采集时间矿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全草叶类树皮、根皮根、根茎果实、种子花花粉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花朵盛开时采集果实成熟时采收阴历二月、八月采收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三、养护方法1.干燥2.冷藏3.化学药剂4.对抗同贮(不同性能的中药或物质同贮具有相互协同,抵制虫蛀、发霉、走油)5.气调(降低氧浓度)由“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中药炮制技术:2006年5月,中药炮制成为我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载项目,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有着深厚文化的历史积淀。作为中医药学子,应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中医药学,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一、炮制的定义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一节炮制目的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案例:2015年9月10日人民网的一则新闻“6人吃草乌炖猪脚后身亡”。分析原因:乌头蒸煮时间不够导致中毒吸取教训:如果使用,需要先加工炮制。对法律的敬畏:事发之前,当地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曾发布《关于预防食用草乌附子中毒的预警公告》。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第一节炮制的目的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五.净选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六.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七.引药入经,定向用药。中药炮制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药品管理法》《中国药典》《中药饮片质量通则》《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修治——纯净、粉碎、切制。炮制起源于用药实践,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服用药物,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打碎、用牙齿咬成碎粒等,这样就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二节炮制的方法火制(炙)——炒、炙、烫、煅、煨。《诗经·小雅·瓠叶传》:“炕火曰炙。”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逐步从生食过渡到熟食。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其也有了生、熟之分,如炮、烧等。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火制)。液体辅料药性功用常制药物酒(黄酒、白酒)甘辛大热①有机溶媒,助有效成分溶出;②通血脉、行药势、活血、升提;③既增散寒,又制寒药之性;④矫味矫臭黄连、黄芩、大黄、白芍、白花蛇、山茱萸、女贞子等醋(米醋)酸苦性温①有机溶媒,使药物所含游离生物碱成分发生变化,增加溶解度,易于煎出;②引药入肝经,增散瘀止血、理气止痛之力;③解毒、利水消肿;④矫味矫臭;⑤使药物酥脆、易于粉碎青皮、延胡索、香附、乳香、没药、甘遂、芫花等蜂蜜(炼蜜)甘平①补气、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以增补益滋润;②解毒、矫味矫臭、缓急止痛等黄芪、甘草、桑白皮、枇杷叶、款冬花、紫菀、麻黄等生姜汁辛温①发汗解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温肺化痰、解毒;②制后能减其寒性,降低毒性黄连、半夏、竹茹、厚朴、天南星等甘草汁甘平①补脾润肺、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解毒;②制后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半夏、远志、吴茱萸等黑豆汁甘平①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活血、利水、解毒;②制后增强滋补肝肾之功,降低毒性或副作用何首乌。取何首乌片或块,照炖法(通则0213)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或照蒸法(通则0213),清蒸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或晒至半干,切片,干燥。米泔水甘寒①清热凉血、利小便,吸附油脂;②浸泡含油脂较多的药物,除去部分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之功苍术等盐水咸寒①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味矫臭;②引药入肾;③制后增补肾固精、利尿、治疝之功杜仲、小茴香、益智、车前子、橘核等胆汁苦大寒①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润燥;②备制胆南星,降低其毒性、改变性能天南星固体辅料药性功用常制药物稻米(大米、糯米)甘平①健脾益胃、除烦止渴、止泻痢;②与药物共制,增效,降低刺激性、毒性红娘子、斑蝥、党参等麦麸甘淡平①功能健脾开胃、和中化滞;②缓和燥性;③借香气除腥劣气味,以利服用枳壳、苍术、白术、僵蚕等白矾酸寒①功能解毒杀虫、收敛燥湿、祛痰、防腐;②与药共制,防止药物腐烂,减毒增效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豆腐甘平①功能益气和中、清热解毒、生津润燥;②与药共制,解毒,去除污垢藤黄、硫黄、珍珠等土(伏龙肝、黄土或赤石脂)辛温①功能温中和胃止呕、止血、涩肠止泻;②与药共制,降低刺激性,增强补脾安胃,止呕,止血,止泻等作用白术、山药、当归等蛤粉咸寒①功能清热化痰、软坚散结;②与药共制,除腥味,增疗效,易粉碎烫制阿胶滑石粉甘寒①功能利水通淋、清热解暑;②拌炒药物,使其受热均匀,质变松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和制剂粉碎,杀死动物表面微生物及虫卵鱼鳔、水蛭、刺猬皮等河沙做中间体①温度高,受热均匀,拌炒药物,使坚硬药物质变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②降低毒性,易除非药用部分马钱子、穿山甲、狗脊、龟甲、鳖甲等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二节炮制的方法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蒸法: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肉苁蓉、五味子、人参、天麻1.天麻、白及、红参(人参)、狗脊等品种都含淀粉、浆汁或糖类比较多,在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需要经过蒸制后,便更容易干燥2.五倍子、桑螵蛸需要蒸制杀死虫卵,以免其继续生长,并保存药效3.黄芩经高温蒸制使能够水解苷的酶失活,以保证有效成分—苷不被水解,保证药效4.玉竹、黄精、女贞子等中药材,经过蒸制方便干燥还后可以加强滋补的功效。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二节炮制的方法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九蒸九晒:黑芝麻、黄精、熟地黄等几种滋补中药在本草典籍中强调要九蒸九晒,因为次数越多,可以蒸掉黑芝麻中的油性,中医认为经过太阳晒了之后,可以让中药吸收更多养分,使经过蒸和晒中药具有“阴中之阳”,更具滋补的功效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二节炮制的方法水火共制——煮法、蒸法、炖法、潬法、淬法。煮法:川乌、草乌、附子潬法:苦杏仁其他制法——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发芽。此外,饮食文化的影响,如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用药经验,酒作为辅料被应用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制)。此时,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第二节炮制的方法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四章药性(A)【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6.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7.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教学时间】4学时。第四章药性概述一.中药的性能与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1.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祛邪除因扶正固本二.中药防病治病的原理三.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由朱熹“理气论”了解四气“理气论”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在理气关系问题上,朱熹认为可以用“气”来解释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因此,古代中医药学家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将中药“四气”也称为中药“四性”。“气”(物象)的寒、凉、温、热之“性”是中药的临床治疗表达,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能够治疗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疾病的本质因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中医药家在秦汉时期就运用这种通识性的知识构建了中药四气理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对中药四气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宋代至金元时期,中药四性已经成为中药药性理论中的核心理论。明清时期,中医药学家们在继承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断深化对中药四性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和研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第四章药性第一节四气一.含义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二.四气的确定主要有二种学说:其一为禀受于天说,李中梓云:“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揭示了药物的自然之气,认为药物的四气禀受于天,是由四时季节气候的差异而引起的。其二为入腹知性说。徐大椿云:“入腹则知其性”。药性寒温的确定,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入腹知性说揭示了药物的性能之气,后者是四气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石。第一节四气第一节四气举例说明: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黄芩板蓝根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附子干姜2.四气的性质(分类)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宜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平应入性。)第一节四气三.作用与适应证寒凉药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等适应证:实热烦渴、血热吐衄等阳热证第一节四气寒凉性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可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苦瓜茶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温热药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等适应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阴寒证第一节四气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如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之类食物,以及羊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由饮食文化引入五味:五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着重要地位,它将饮食赋予了美味与健康的双重意义,使饮食与养生关系密切。中药五味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五行思想,是在五行文化“背衬”下形成的。无论在中医或饮食上,五味都有着其重要意义,它是古代哲学在中医与饮食领域上的拓展。第四章药性一.含义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第二节五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第二节五味二.五味的确定1.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即口尝。

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乌梅、木瓜之酸,芒硝、海藻之咸等。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2.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因此,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第二节五味三.五味作用能散辛味解表、透疹、通经脉祛风邪活血行气、除胀止痛消郁散结能行第二节、五味麻黄荆芥川芎延胡索二.作用第二节、五味补益气血阴阳缓和拘急疼痛甘味能补能缓能和调和药性缓解毒性山药甘草淡味:能渗湿利尿

茯苓薏苡仁第二节、五味苦味能泄能燥坚阴通泄——泻下积滞清泄——清热泻火降泄——降逆气、止呕寒湿——苦温燥湿湿热——苦寒燥湿泻火存阴第二节五味苦能坚:“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后世举知母、黄柏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亢盛的痿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坚阴”之理解释之。而泻火与存阴乃属因果关系,故“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而“苦能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栀子大黄敛肺止咳收敛止汗固精缩尿能收酸味能敛收敛固脱止血止带涩肠止泻第二节五味山茱萸五味子涩味:涩附于酸,酸涩并称

石榴皮第二节五味第二节五味能软咸味软坚散结泻下通便能下芒硝昆布气与味的关系气与味必须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应用。药味相同,药性不同,功效不同。药性相同,药味不同,功效不同。药性与药味偏重与取舍:偏重于药性。(如附子)偏重于药味。(如乌梅)与药物的功效相结合应用。紫苏辛温凉发散风寒风寒表证发散风热风热表证薄荷麦冬黄芪甘温凉温补中气养阴生津附:性味结合药味之间的结合: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药物性味之间的结合:甘温益气甘寒养阴苦寒清热燥湿解毒观察自然之道认识药物升降浮沉:植物之根为生长之本,其根入药多有升举上行之功,而有升清益气的作用,如葛根、柴胡、升麻等。子者植物之果实,历经四季孕育成熟后多回落大地,其为药用多有降气、降逆下行之效,如苏子、葶苈子、白芥子、车前子等。介壳类药物则多有突破,软坚化结之功,如牡蛎等。矿石类药物取其重而有降逆沉降之功,如磁石、代赭石之类。植物枝条入药多走四肢而治疗四肢疾患,如桂枝、桑枝等。叶入药其质轻多走人体皮毛而治疗外感表证、皮肤之疾,如桑叶、荷叶、大青叶等。中药形态内实者多用于治疗内实证,如扁豆、芡实、薏苡仁等。中药外实里虚中空者多有发表的作用,以治外感表证,如芦根、薄荷等。药观之枯燥者多有行气理气作用,如木香、生黄芪、枳壳等。药观其润泽而有光者多善于入血而治疗血分病证。如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等。真乃观药之外观可知药之功效。药物生于阴暗潮湿处,多药性寒凉,可清热养阴,生于向阳干燥之地多性偏温而有驱寒温阳之功。海洋水产品做药用多可滋阴潜阳,虫类药多搜风走窜,动物类药则多强身壮体、补阳益元,此皆自然之大道也。第四章药性第三节升降浮沉一.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势。1.升降浮沉的释义:升----上升提举(向上)

降-----下达降逆(向下)

浮-----向外发散(向外)

沉-----收敛固藏(向内)

泄利二便(向下)

第三节升降浮沉2.药物升降浮沉趋向性的认定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

向上--如呕吐、喘咳;

向下--如泄利、脱肛;

向外--如自汗、盗汗;

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第三节升降浮沉第三节升降浮沉二.升降浮沉影响因素四气五味药物质地炮制配伍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升浮沉降药:酸、苦、咸、寒多属沉降升浮药:花、叶、皮、枝等多属升浮沉降药:种子、果实、贝壳等多沉降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三.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1.药性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2.药性沉降--大多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第三节升降浮沉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又有的药物则存在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第三节升降浮沉南瓜子麻黄四.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

顺病位逆病势

1.就病位而言:

病位在上在表者――宜升不宜降。

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疏散;

病位在下在里者――宜降不宜升。

如大便秘结者用大黄、芒硝泻下2.就病势而言:

病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

如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当用半夏、生姜降逆止呕;

病势陷下者――宜升不宜降。

如久泻、脱肛当用升麻、柴胡等益气升阳第三节升降浮沉“归经”名称的确立:由《内经》到清以前,就有归经的认识,直到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的归经作了较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归经的名称,如“引经”、“响导”、“行经”、“入”、“走”、“归”等名词,统称为“归经”。在他的《要药分剂》一书中,每药专列了“归经”一项,后世学者大多采用了他的这一提法。至此,归经学说也就基本趋于完备了。第四章药性第四节归经一.含义: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即某药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第四节归经二.归经理论的形成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前人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第四节归经第四节归经三.归经的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临床实践,从药物的实际疗效观察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脏腑学说:

如心主神志(前提),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故昏迷、癫狂、痴呆、健忘等,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入心经。第四节归经2.经络学说:

临床发现,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经络辨证认为,足太阳膀胱经主表,故羌活归膀胱经。此归经依据经络学说。

第四节归经3.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对比:

临床发现,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经络辨证认为,足太阳膀胱经主表,故羌活归膀胱经。此归经依据经络学说。

临床发现,泽泻利水渗湿,而脏腑辩证认为,膀胱为水液代谢之腑。故泽泻归膀胱经。此为归经依据脏腑学说。

羌活、泽泻两者皆归膀胱经,但理论依据不同。第四节归经四.归经意义1.便于临床辩证用药肺热壅盛-泻肺热(桑白皮、地骨皮)心火上炎-泻心火(朱砂、丹参)肝火上炎-泻肝火(龙胆草、夏枯草)胃火炽盛-泻胃火(石膏、黄连)。

第四节归经2.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太阳经头痛--羌活;阳明经头痛--白芷;少阳经头痛--柴胡;厥阴经头痛--吴茱萸;少阴经头痛--细辛。

第四节归经从“毒药”文化认识毒性:在我国,中药一开始就被称作“毒药”。《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类经·卷十四》指出:“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时代的发展至今,迫切要求毒性概念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明示“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为中药应用与临床医生掌握提出合理用药指导。第四章药性第五节毒性一.定义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1.西汉以前,“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毒性即偏性。

古代毒药概念一方面反映了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

《周礼·天官》: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第五节毒性2.东汉以后,“毒药”主要是指对机体有损害性的有毒之药。

东汉时代,《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内经》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论述。

《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毒有大小”。第五节毒性朱砂砒石马钱子二.中药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剂量过大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因此,使用有毒药物应从上述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第五节毒性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大多数中药品种是安全的,这是中药的一大优势。2.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

第五节毒性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认真总结经验,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重视临床经验,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4.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应特别注意。第五节毒性第五节毒性2017-10-22

Science子刊证明:马兜铃酸和肝癌发生相关。在此之前,已知马兜铃酸不但可以导致尿毒症,还会导致肾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肿瘤等一系列肿瘤。含有一种叫“马兜铃酸”的草药:关木通、广防已、青木香、马兜铃、寻骨风、细辛、南木香、管南香、三管筒、朱砂莲、天仙藤、通城虎、藤香、淮通、背蛇生、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假大薯。【复习自测题】1.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2.分别叙述四气五味的内容和作用,并举例说明性味合参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要掌握药物的归经?试述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5.简述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药配伍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2.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内容。

3.掌握“十八反”内容熟悉“十九畏”内容4.熟悉中药量效关系、煎煮时间与方法【教学时间】

2学时第五章中药的应用临床使用中药不仅要掌握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还要掌握中药应用的一般原则,即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用法等相关内容。学习和掌握这些原则,按照病情、药性和治疗要求予以正确应用,对于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第五章中药的应用由中药“安全性”了解配伍:“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大好机遇,中药安全性关系到中药乃至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中药的配伍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应与时俱进地看待中药安全性形势,让中医药宝库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加伟大的贡献。从健康事业角度看,“健康中国”是一个发展目标,是指人民健康、长寿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从人民生活角度看,“健康中国”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人拥有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家家享有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的生活方式;从国家发展角度看,“健康中国”是一种发展模式,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模式。一.含义: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按照用药法度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应用中药的主要形式。第一节:配伍1.照顾全面,适应疾病的复杂性。2.加强药物作用,增强疗效,扩大治疗范围。3.相互制约减少毒性和副作用。二.目的第一节:配伍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之为药物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最早提出“七情”的当推《神农本草经》。

三.配伍关系第一节:配伍配伍关系1.单行:不经配伍,用单味药物治病。如清金散、至圣丹、独参汤。第一节:配伍黄芩鸦胆子配伍关系第一节:配伍单行配伍关系2.相须: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合用,能明显增强其原有疗效。“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第一节:配伍知母石膏配伍关系第一节:配伍附子干姜配伍关系第一节:配伍麦冬天冬配伍关系3.相使:指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合用,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第一节:配伍配伍关系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畏者,受彼之制也”。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毒性或副作用。“相杀者,制彼之毒也”。第一节:配伍生姜半夏相杀相畏配伍关系6.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恶者,夺我之能也”。人参补气莱菔子降气恶第一节:配伍配伍关系6.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恶者,夺我之能也”。恶生姜温肺黄芩清肺第一节:配伍配伍关系7.相反:两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相反者,两者不合也”。如十八反药物。第一节:配伍芍药藜芦相反四.配伍应用原则1.相须、相使协同增疗,充分利用2.相畏,相杀减轻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用毒剧药时考虑;3.相恶可能互相拮抗、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加以注意;4.相反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属配伍禁忌,避免应用。第一节:配伍第二节中药的用药禁忌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一、配伍禁忌第二节中药的用药禁忌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一、配伍禁忌乌头半夏贝母瓜蒌白蔹白及甘草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人参细辛芍药《本草经集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诸参主要指:人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第二节中药的用药禁忌十九畏硫黄畏朴(po)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一、配伍禁忌至今被公认为是“十八反”的主要内容,基本药物有19种,乌头、半夏、白蔹、瓜蒌、白及、贝母;甘草、甘遂、芫花、大戟、海藻;藜芦、细辛、芍药、苦参、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结合当代临床常用中药,其中芍药分白芍药与赤芍药,沙参分南沙参与北沙参,乌头分川乌头、草乌头并包括附子,瓜蒌包括瓜蒌实、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贝母分川贝母和浙贝母,则共为27种。第二节中药的用药禁忌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一、配伍禁忌硫磺朴硝水银砒霜狼毒密陀僧功效: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结核、疥癣、痔瘘。狼毒,顾名思义其毒性猛烈似狼。牧民们因其含毒的汁液而命名。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警示灯”。而在高原上狼毒的泛滥,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放牧过度,其他物种少了,狼毒乘虚而入。药名本身也警示医者必须慎用这些药物。密陀僧(PbO)是在唐代从波斯传入的。外用有杀虫、消积、消肿毒等功效;内服能镇心治惊巴豆牵牛丁香郁金乌头犀角牙硝三棱官桂赤石脂人参五灵脂由中医药发展现状理解十八反、十九畏: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研究应当立眼于安全、有效,不断补充和丰富中药配伍禁忌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科学的中药合理用药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怎样正确对待“十八反”、“十九畏”?(1)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2)由于十八反、十九畏牵涉的问题较多,各地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存在差异,使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简单的毒性试验大多得到负结果或互相矛盾的结果。早期的研究结果趋向于全盘否定;近年来,观察逐渐深入,“不宜轻易否定”的呼声渐高。

(3)目前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凡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第二节中药的用药禁忌二、证候禁忌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有所禁忌,称为“证候禁忌”。一般药物都有证候禁忌,其内容详见每味药物之下

“使用注意”。由中药经典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