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提出_第1页
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提出_第2页
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提出_第3页
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提出_第4页
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提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提出

一、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和“等效论”全球化的提出强调了文化交流的紧迫性,也加强了对翻译的深入探索。这就对翻译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翻译理论的提出,本身也就是文化交往的必然结果。建立在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接受美学基础上的“读者反应论”在奈达于80年代提出后,就受到激烈的批评。钱霖生、刘英凯等人先后撰文,论述了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疑问:一般读者不懂源语,不能看出译文是否忠实原文本,且读者反应各不相同,不能用来衡量译文的优劣。这样,随之而来的“等效论”也就似乎成了空中楼阁。近来也有一些文章对“读者反应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但似乎还是没作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疑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探讨。二、“读者反应论”对译者/译者/译者之间的影响“读者反应论”的提出直接威胁到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给其以致命一击,把译者从宝座上扯了下来。在此之前的翻译理论的背后,都存在一个假定的前提条件:即译者能以一种清明中立的立场面对原文。它隐含着一个朴素的信仰,以为通过正确的方法的使用,就可以达到事物的客观性。因此,从方法上试图排除与翻译活动有关的一切主观因素,认为这样可以成功地获得翻译过程的客观性,获得原文本的等价物。还有一种观点,其实质和上述的看法殊途同归。前一观点认为译者可以超凡脱俗,能脱离那种曾使其自身具有历史性、实在性的传统的持续影响;后一观点是要在翻译活动中尽可能把译者藏在译文背后,或者说是消灭译者,认为最好的翻译是译者从译文中消失,不留痕迹。这一提法看似要把译者的地位降到文本、译文及读者之下,但实质上则肯定了译者高高在上,具有超越文本和译文的能力。“读者反应论”的提出,从两个方面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看法。第一,译者首先必须是读者。他的阅读、理解、阐释过程与机制和其他读者并无两样。他在阅读原文本前也是处于一种先在的理解或知识的状态。在阅读的过程中它积极地向文本开放,相互交流、对话,使文本的理解、意义的产生成为可能。海德格尔(M.Heidegger)在《存在与时间》中写道:“意义是事物可以认作事物的投射‘所在’的东西,它从一个先有、先见和先概念中获得结构。”对于译文的读者而言,译者是作为原文本的第一读者存在的。他对文本的理解、阐释必然影响到译文读者的解读,这种解读是建立在第一读者对原文的理解、阐释之上的繁衍、延伸、叠加。这就导致了对译者的期待和要求——译者必须精确地把握原文本。而译文一方面是译者对原文在一定时期的理解、阐释的必然结果。由于译者先在的理解或知识的状态本身也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状态。随着新的文本不断地纳入,它会不断向外向内延伸、拓展、扩张。另一方面,译文是译者通过对字、词、句子结构等的有意识的选择、运用,使原文本显现的必然性产物。在某种程度上,翻译活动就如原文本的生产(创作)是一种社会性的能动的创造过程。它与创作中的能动性相呼应。翻译也存在着主体的“目的动机”和由社会历史制约的“原因动机”。它最终导致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上面的论述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译者、读者均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系统中,因而以对文本的接受、理解、阐释也必然是动态的。不同时期,同一译者对同一文本给出的译本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与气息。同一时期,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给出的译文也必然会烙上个性人化的审美特征。三、文本的地域性和共时性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需要,也是其必然的结果。文化的存在主要采取一种语言存在的方式。这种语言方式又常常以书面文本的形式表现。一个特定的文本具有三维性:历时性、共时性、地域性。历时性是文本在时间轴上所处的位置,它历史地决定了此文本与他文本的关系;共时性是文本在特定时期横切面上的位置,它表明此文本与同一期的他文本间的关系。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叉表明此文本在文本或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并使此文本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得以理解;地域性是针对翻译活动而言的。它使此文本系统区别于彼文本系统,使此文化系统区别于彼文化系统。它是此文本系统的整体内在性在单个文本中的外在表现。它与共时性、历史性相交,使文本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存在。历时性是具有特定地域性的历时性;共时性也是具有特定地域性的共时性。它们共同决定了此文本在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并在这一体系中动态地获得文本的意义。翻译活动的实质就是要为某一文本在另一个文化体系中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把此文本放到另外一个文化体系中去理解、阐释。这样做,就必然打破文本的地域性。否则,就不能在另一文化体系中为它找到合适的位置,就不能在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面上把此文本纳入到另一个文化体系中去,理解也就难以实现。但由于地域性是与历时性、共时性相互交错,融合在一起的,要把文本完全吻合在另一个文化体系中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这就导致了直译、意译之争,归化、异化之辩。翻译活动至少可以在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面部分得以实现。由于译文本的纳入,引起文化体系的膨胀、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另一文化系中的文本引入,使此文化体系不断遭到冲击、破坏,它必然会不断地自我调节。这就为在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面接受译文本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也为翻译质量的提高带来必要的前提。四、关于归本文化、归所文化的主张归化者要求译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译者的任务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的交流。其本质目的是要使文本完全纳入到另一个文化体系,在最大限度内打碎文本的地域性。但由于历时性具有地域性特征,共时性也同样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要想打破地域性,就必然会损害到历时性、共时性的存在,从而引起误读。在消除文化隔阂的同时,也在消灭原文本本身。刘英凯对此批评道:“归化是翻译的歧路……是抹杀其民族特殊性……是对原文的歪曲。”持异化论者认为既然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就应该让读者了解原文本内在的异国文化或异域风情。主张以原文本为出发,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把原文本直接纳入到译文所在的文化体系中来理解,纯粹的异化就不符合翻译活动的本质特性。如果读者的前理解与知识不能参与译文的对话、交流,这种译文等于没译。虽然读者会出于对句子的稳定意义的期待,会不断地将它纳入各种假设中获得某种意义,但这种做法已远离异化论者的初衷,且是误读的根源所在。对归化与异化之争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翻译话动中归化和异化同时存在,过分地归化或异化都行不通。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越来越频繁,客观地影响到地域性维面的作用。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必然会不断地吐故纳新。文化的相互融合,文化体系的膨胀导致了全球化的提出,它揭示了文化体系间交叉边缘地带的存在。一大批外来语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丘比特、同性恋等一系列词的出现,替换了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原有的月老、阳袖之好等词的概念,原有的异化也就成了归化。文化交流,翻译活动的深入、发展反过来对翻译的影响在于:异化的值趋向于零,异化与归化的比量永远处于变化中。归化和异化的提出不只是宏观反映了文化体系间的差异。微观上,它具体表现了读者间的不一致。因为归化和异化同时也是对具体读者而言的。不同读者对同一信息源的接受程度不一。由于读者的前理解或知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读者本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的审美观、鉴赏力、理解力也不断变化。个人对归化和异化的要求也就不断变动。因此离开读者谈归化与异化毫无意义,过高估计读者的异化,会增加译文的不透明度,得不到理解原文所需的信息;而低估读者的归化,会导致原语信息不应有的损失。五、理解的相对稳定性和多样性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翻译活动始终是动态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进行研究。首先我们有必要澄清几个概念。A.意义与意味:E·D赫奇(E.D.Hirsch)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他认为:“只有意义本身是不变的,才会有客观存在。”在他看来,意义是文本中既定不变的本义,但也存在着可以变化的意延。也就是说意义是可以再现的,自我同一和内涵明确的。但这种再现、同一、明确是在一定区域的外延中变化,它可以与人共有,而非私有。而意味则是对意义的解释,它打破了意义的框架。用外在的思维方式去解释、讨论、判断文本。它已感觉到文本文字的意义,并且进入与其它事物的关系之中。意义构成理解,而对理解的解释就是阐释。对同一文本而言,读者在阅读译文时,理解和阐释是同时获得的。它们是一个活动的结果的两个方面,不能截然分开。理解意义的同时读者必然也会对其进行阐释,给出自身相应的特有反应。这一概念的区分也说明从文本本身来看,对文本的理解在变化中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翻译话动存在可能性、合理性的基础。否定理解的稳定性,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翻译活动的价值。翻译时,文本意义的稳定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而意味导致多样性的阐释,这使翻译出现偏差。B.阐释共同体:意义与意味概念的区分是从文本出发的。而费史则从读者出发提出“阐释共同体”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一定的文化体系中具有共同阐释策略的群体——具有同一文化背景,接受过同等程度的教育,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等的读者群——的阐释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阅读实践中具有共同的关于写作文本、构造其特性、指定其意图的策略。它一方面为共同体中的个体提供阅读、阐释,同时也会限制个体的理解或阐释行为。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对同一文本的理解具有意义阐释的相对稳定性,“等效论”的提出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阐释群体对一特定文本会有相似或相近的反应。当然这种稳定性是暂时的。因为共同的阐释策略是在社会生活的长期过程中习得并接受和采纳的,因而也是可以改变的。从上述概念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动态中存在静态,多样性中也可有一定的共性。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有运动的一面,也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这是翻译话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翻译研究、翻译批评的基础。基于这种辩证的静态和共性概念存在的可能性,我们的翻译研究可以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六、统计规律和专家型读者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的研究中都已采用了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以期在定性的基础上,对这些人文学科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社会统计学、教育统计学、实验心理语言学的出现为我们翻译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翻译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抑或两者兼而有之?理论界为此争论不休,但这并不妨碍科学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尤其当我们把目光转向读者时,避免了对翻译活动过程的探讨,把注意力集中在翻译活动的结果上。这也就避开了回答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尴尬的问题。统计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事物发展变化具有不同可能性的随机现象。它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发展进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读者反应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一个特定文本的读者由大量成员所组成,每个成员对文本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变化发展都是“无规则的”、不确定的,但却呈现出概率的性质。因此,人们只能探求整个集合的规律性。通过运用概率统计对不同读者的反应进行处理和描述,可以看出大势所趋,得出统计规律。统计规律或概率规律不同于以“纯粹的形态”表现的必然性。它从整体上表征该集合的属性、特点和趋势。为了便于统计调查,有必要把读者划分为不同的读者群。笔者认为可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普通读者群,指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大众读者;二、专家读者群,指对于文本所述内容有专长的读者;三、翻译读者群,指翻译批评工作者,或其他与译者同处于一个群体的翻译工作者。第一、二类读者是译文本的消费者,他们决定了翻译活动的价值所在。翻译活动始终应该指向他们。虽然他们不懂原语,但不能据此认为他们无权判断译文的优劣。离开他们的评判,译文会变得毫无价值。实际上,这些读者可以从另一角度对翻译作出评价。翻译活动中对原文本地域性维面的破坏,导致了译文中归化和异化的内在张力的存在。当异化过量时,文化障碍的存在必然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当归化过量时,读者就不能从中看出原文的异域情调。专家型读者对文本的相关内容有很深的了解,阅读过较多的相关译文,必然要求异化更多些。这样会增加译文的可信度,减少译文信息的流失。而普通型读者由于对文本的相关内容、背景了解较少,且相关的译文阅读较少,异化过多会导致阅读困难,甚至读不下去,因此必然要求归化更多些。通过对字、词、句、段落、篇章直至文本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数据进行计算处理。由于同一读者群内对异化的接受也存在差异。群体对内异化的要求大致是两极少,中间部分多,呈常态分布。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普通型读者情况和专家型读者情况用统计学上的一种常见的分布曲线模型表示。如(图1)其中Y轴表示人数,X轴表示异化程度,朝箭头所指方向X值增大,对异化的要求或接受程度随之增大。Y1表示普通型读者的情况;Y2表示专家型读者情况,L为两类读者对异化接受差异的大小。从以上高斯曲线图看,如果两个函数不相交(如图2),则说明译文本只能为某一类型读者接受,而完全不能为另一类型读者接受。但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两个函数相交(图1),在X轴上的一段为L表示的是两类读者均能接受的程度。当L=0时,Y1、Y2将重合,即普通型读者和专家型读者对归化、异化的要求相同。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对于译者而言,L值的大小反映了译文在不同读者间的可接受程度。L的值越小反映了译文可接受程度高。反之,则说明译文可接受程度低。对于能阅读原文本的第三类读者而言,他们是理想型读者,可以从两文本的对照中直接得出结论,译文是否忠实原文本。事实上,在现在的翻译研究中有很多人已在着手从事翻译批评工作。通过借鉴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数学统计,我们可以在对翻译活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建立样态模型。使翻译研究科学化。这应当是翻译研究必然的趋势。七、“读者反应论”的提出由于读者反应并非完全杂乱无序,而是有共同点存在。因此读者反应可以进行定量测量,但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之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