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 省赛获奖_第1页
窃读记 省赛获奖_第2页
窃读记 省赛获奖_第3页
窃读记 省赛获奖_第4页
窃读记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不久又看见一个小孩,他脸上老是有菜色,那天至少是没有吃过东西——他对着酒店的冻肉用眼睛去享受。我想着这个小孩情形必定更苦,这么饿着,想着,这样一个便士也没有,对着烹得精美的好肉空望,他免不了希望他生来没有学会吃东西。一首小诗: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读书好似想一口气读完。开书摊的人看见这样,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你从来没有买过书,所以你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穷人有好多苦痛,富的永远没有尝过。窃读记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林海音(1918—2001)整体感知一.遭受屈辱。(J1-8)二.补叙“窃读”的起因及经验。(J9-15)三.感受关爱。(J16-28)炒菜锅勺踮起脚尖腋下恶狼贪婪惧怕倾盆大雨充足饥肠辘辘支撑屋檐哟皱起眉头一碗书柜依依不舍品味语言作者在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精彩优美的语言幽默自嘲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语言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点评:

沉浸于书的意境之中,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书痴”形象恍若出现在读者眼前。以“吞食智慧”喻咽唾沫,与“精神食粮”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句:当书店里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在日本出生,在北京长大。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代表作品:《城南旧事》《春风》《窗》《林海音自选集》等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的力量……作业:1、积累词语:威风凛凛、众目睽睽、饥肠辘辘、煞有介事、全神贯注、若无其事、废寝忘食、踉踉跄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