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生产与分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1.gif)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生产与分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2.gif)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生产与分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3.gif)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生产与分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5861966d69228723ca0850b2a40bf819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生产与分布
怀河流域的污染、蝗虫焚烧、交通延误和高速公路关闭引起了人们对作物和能源利用的高度重视。作物秸秆作为农业重要的副产品,既是农业及下游产业的重要资源,又有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的可能。它在农业生产环境中扮演主体和客体双重角色。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农副产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既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又是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物流的重要环节;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中,它是农业下游产业的重要物质资源。但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迅猛发展,作物秸秆从品种和产量上发生质的变化,而秸秆利用技术滞后,过剩秸秆正在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非点源污染源。长期以来,把作物秸秆界定为农业附属产品,导致对作物秸秆资源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作物秸秆资源估算的不全面性。从畜牧业家畜利用方面的估算或缺了家畜不可利用部分;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估算只是从特殊环境污染现象分析,同样缺乏对作物秸秆类型的全面性,并有局部放大的可能。本文试图从资源的角度对我国作物秸秆进行全面的估算,分析我国作物秸秆的发展趋势、分布格局和类型特征,从资源的角度剖析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测算结果中国作为世界粮食、油料、棉花生产大国,作物秸秆资源相当丰富。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大豆、豌豆、蚕豆、红薯、土豆等)、油料作物(包括花生、油菜、胡麻、芝麻、向日葵等)、棉花、麻类(包括黄红麻、苎麻、大麻、亚麻等)和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等五大类(表1)。我国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估算从不同利用角度有不同方法和结果。郭双庭从秸秆畜牧业利用方面估算我国作物秸秆的总量为57520×104t;张宝文在有关秸秆焚烧与综合利用的文章中估算中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达到65000×104t;王秋华从秸秆资源还田的角度估算作物秸秆产量为59930×104t;段佐亮、陈同斌等从秸秆焚烧甲烷、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估算我国作物秸秆为68430×104t;钟华平在对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与政策研究中对1994年我国秸秆资源总量估算为68470×104t。上述估算以不同角度对不同时期的秸秆总量的估算,基本反映了我国作物秸秆的生产水平,但仍存在作物秸秆总量测算的不确定性。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和方法是掌握我国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动态发展的关键。农作物秸秆经济指数方法为。ms=∑i=1nbici(1)ms=∑i=1nbici(1)式中:ms为作物秸秆总量,i为某作物品种,bi为i种作物的秸秆经济指数,ci为i种作物产量。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经济指数,对各省区1998年农作物秸秆进行估算(表2),全国作物秸秆总量达到79454.4×104t,其中粮食作物占89.9%,油料作物占7.1%,棉花作物占1.7%,糖料作物占1.2%,麻类作物占0.1%(表3)。2作物秸秆总量及产量通过对自1949年以来我国各类作物秸秆资源的估算和50a来各类作物秸秆动态分析表明:我国作物秸秆资源主要为粮食作物秸秆,占秸秆总量的89.9%。作物秸秆总量的动态变化与粮食作物秸秆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通过回归分析,中国作物秸秆总量和粮食作物秸秆的动态呈线性化增长趋势,它们的方程分别是:y=1251.2x-2419700,R2=0.9352和y=1100.3x-2127000,R2=0.9458(图1)。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作物秸秆总量和粮食作物秸秆平均每年以1251.2×104t和1100.3×104t的速度稳步增长。预计2010年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将达到87500×104t。其它经济类作物秸秆动态呈波动式发展趋势。其中油料和糖料作物秸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线性稳步增长,分别达到年产秸秆6000×104t和900×104t。棉花作物秸秆产量从解放初期的700×104t的水平,到20世纪70年代7000×104t和20世纪90年代13000×104t的水平经历了二个台阶的飞跃发展,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棉花种植技术的提高,棉花作物秸秆得到了迅速发展。而麻类作物受农村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麻类作物秸秆生产在1985年达到了其最高产量750×104t,随后麻类作物秸秆生产在不断萎缩,近年仅有80×104t的水平。3作物秸秆相对重要的分布和种植结构作物秸秆的分布格局与农作物的分布相一致。我国作物秸秆主要分布于东部农区,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到江南和西南各省是我国作物秸秆的主要分布区,其中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四川6省是我国作物秸秆的集中分布区,它们的秸秆产量分别超过4000×104t。就类型分配而言,粮食作物秸秆为71433.7×104t,占总量的89.9%,油料作物秸秆为5608.5×104t,占7.1%,棉花秸秆为1350.3×104t,占1.7%,糖料作物秸秆为979.0×104t,占1.2%,麻类作物秸秆为82.9×104t,占0.1%(表3)。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社会文化、传统习惯的不同,各地区的作物秸秆结构组成有所不同。在地处热带、亚热带的江南,大米是当地群众传统饮食的主要食品,水稻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作物品种;地处温带的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玉米是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而位于高寒地区的西藏,藏族群众习惯于以青稞酒、藏粑为主的藏族饮食文化,形成了西藏特有的以青稞为主的种植结构。不同的种植结构,带来各地区之间作物秸秆品种和类型结构的差异。东北地区(黑龙江)以玉米和大豆为主,占67.01%;在华北(河北)以玉米秆和麦秆为主,占77.25%;在华东(江苏)以稻草和麦秆为主,占68.41%;在华南(广东)以稻草和甘蔗为主,占75.61%,在西北(新疆)以玉米秆、麦秆和棉花为主,占82.97%(表4)。4中国作物杆资源的利用4.1作物秸秆覆盖方式我国作物秸秆年产量79454.4×104t,相当每年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水平。每年如此大量的秸秆生产,能在农业生态环境中能及时处理,不致造成严重的堆积,有其特殊的消化方式。主要利用途径有:(1)用作燃料:主要有稻草、棉花秆、玉米秆、高梁秆、黄豆秆、油菜秆、葵花秆等。(2)用作饲料:主要有麦秆、玉米秆、蚕豆秆、红薯藤、花生藤、瓜藤、瓜叶等。(3)用作肥料:一是直接还田;二是将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还田;三是用作牲畜垫圈与畜禽粪便一起堆沤发酵后还田。主要有稻草、麦秆、玉米等。(4)用作工业原料:麦秆、稻草、麻秆等用于造纸、建筑等,以及手工纺织材料。有关作物秸秆利用状况有许多报道。宋蕺苞认为我国50%的秸秆用为燃料或在田头焚烧,28.44%用于家畜垫圈,15.02%用于直接还田;段佐亮认为我国农作物秸秆燃烧主要是作为燃料补充农村能源的不足,这部分占秸秆总量的45%~47%,作为烧荒形式燃烧的农作物秸秆约占总量的15%,达到60%以上;王秋华认为全国平均约有20%~30%的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有30%用于饲料过腹还田,其余30%则焚烧。根据典型调查分析,我国作物秸秆在4种利用方式上的分配大体是:燃料40%~50%,饲料25%~35%,肥料15%~20%,工业原料1%~5%。每年有90%以上作物秸秆资源通过不同的利用途径而转化成其他的形式,逐步被分解,而每年滞留环境中的作物秸秆约为5%~9%。4.2加强作物秸秆加工技术研究和推广我国作物秸秆资源虽有79454.4×104t,但人均拥有量仅600kg左右。而我国作物秸秆尚处于松散的利用状态,甚至部分地区由于秸秆利用技术不完善,有时来不及利用和处理,出现暂时的过剩而被就地焚烧,造成作物秸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对生态环境带来污染。为了充分高效利用我国作物秸秆资源,应围绕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二个基本点,调整作物秸秆的利用结构,加大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扩大秸秆利用渠道,促进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1)加速农村能源建设,用新的能源来替代作物秸秆,尽量减少作物秸秆燃烧利用量。同时应加强节能灶的研究和推广,提高作物秸秆的能效。加快作物秸秆生物质能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作物秸秆的气化技术,开展作物秸秆气化气的开发和利用;开展作物秸秆燃料加工技术的研究,如作物秸秆燃料块和成型炭块的加工技术,促进作物秸秆生物质能向商品化发展。(2)加快作物秸秆资源有机还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结合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和覆盖免耕技术,制定作物秸秆还田的技术规程,避免过量还田的浪费,以及还田不当带来的环境负作用。加快作物秸秆与化肥配合施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作物秸秆还田效率,降低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开展作秸秆肥料工业化的研究。(3)在作物秸秆饲料开发技术方面应积极推广现有成熟的一些技术,如秸秆氨化技术、碱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青贮技术等;同时,加强作物秸秆饲料化新技术的研究,如EM技术、膨化饲料技术和复合化学处理压块技术,加快秸秆向饲料工业化发展。(4)大力加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运用秸秆作无土栽培原料,发展秸秆的多层次利用,推广秸秆粉碎栽培食用菌,菌渣喂猪,猪粪发酵产沼气,沼渣沼液肥田技术,形成作物秸秆的多层次利用。(5)加强作物秸秆造纸的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作物秸秆制浆造纸是我国利用秸秆资源的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制浆后的黑液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对制浆后的废水处理技术应加速研究。如利用制浆后的糖矿浆处理作物秸秆作粗饲料,可以提高秸秆的营养成分和适口性。(6)秸秆发酵生产沼气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的结构荷载》课件
- 如何招聘人才课件
- 《库存管理案例》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学生笔记本电脑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卧式干湿多用蒸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1.1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精研】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沟通与交流的礼仪》课件
- 《财务报表编制教学》课件
- 《copd的评估及治疗》课件
- GB/T 18109-2024冻鱼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 《西安交通大学》课件
- 重庆市2024-205学年秋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康德卷
- 设备维修绩效考核方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计算题共4165题
- 一氧化碳中毒培训
- 初二上册好的数学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工作计划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