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影响_第1页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影响_第2页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影响_第3页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影响

j.s.bruner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也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他主要从事心理学的认知和发展研究。他吸取了德国“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的理论和瑞士皮亚杰(Piaget.J.)发展心理学的学说,在批判继承杜威(Dewey.J.)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发现学习”(discoverylearning)的模式和理论,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发现学习”作为布鲁纳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方法的精髓,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布鲁纳的中心思想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结果。”他还指出,“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他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发现知识并不是要学生去寻求那些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他说:“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因此,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理论的中心思想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如果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结构,这种理解就会使他不断地发现知识,独立前进。在布鲁纳看来,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基本结构(即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由于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知识的范围和深度都是有限的,所以只有让他们理解了知识的基本机构,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在一生当中都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其二,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就可以推断所学知识的个别属性。也就是利用学习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境地。其三,学生不需要在头脑里记住大量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就自然会使他获得大量的知识。布鲁纳特别重视人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把学生当作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根据这个中心思想,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模式。教师不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一系列的发现行为去发现并获得所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必须经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和寻找,从而获得知识的答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二、“学习”理论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澄清(一)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把人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良好的人格。而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为核心,注重教师讲授;课堂气氛呆板僵化,模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重复、再现教师教授的内容;以统一的教科书为标准,注重精确,不容超越;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智力和能力的相应开发,不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环境下成长,不利于青少年培养丰富多彩的个性、活跃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也不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改革日渐发展、多种教育理念和方法蓬勃兴起的今天,很有必要引入“发现法”的合理内涵,注重“发现教学”与“发现学习”并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和丰富个性,大胆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谨慎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能,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育目标,并最终实现教育价值在人的个体上实现。(二)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主动的认知和发现,也就是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过程)。在我国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第一,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使学生感兴趣;第二,提出来的问题要让学生体验到对该问题的某种层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反射”,即好奇心;第三,由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的假设;第四,协助学生查阅和搜集可靠的信息资料;第五,组织学生审查这些信息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第六,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去证实结论,最后使该问题得到解决。虽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正确结合了我们的教学实际,运用适当,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的。(三)关注围环境的反馈,形成“发现”教育的习惯布鲁纳不主张利用外部动机(如精神刺激、物质刺激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做法,而是大力提倡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提高,帮助学生摆脱周围环境所给予的奖惩的直接控制,以“发现”作为学生取得学习成绩的奖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逐渐养成具有方向性、选择性和持久性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注意利用知识的不确定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维持学习探索活动的热情。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第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四)先试先导,逐步构建“发现法”教学体系“发现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意和创造力,通过选择、重组,循序渐进走近目标。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加强指导,加强对全过程的监控,及时注意反馈,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同时各级相关部门和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增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硬件设施,为教学实验创造条件,为教师和学生适当采用“发现法”服务。在小范围形成经验和结论后,及时总结、提炼,稳步推广和再实验,予以完善。(五)完善评价体系,形成“三自”教育格局“发现法”的应用引发了我们在教育评价方式方法上的探索。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要改变单纯以学业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好坏的观念和方法,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全面、合理、公平的评价、衡量学生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倾向、个性能充分发挥,培养规格多样、丰富多彩、各尽所能的人才,逐渐杜绝简单划一的培养和评价模式。还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他人评价的局面,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评价的全过程来,成为评价体系的主体之一。同时,要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方法,指导学生合理运用自我评价,产生内在需要,关注、了解和把握自身学习、成长的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及时反馈,不断矫正自我行为,形成自我激励机制,把学业压力向含有适时愉悦、成就感的合力转化,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并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实现积极主动的学习,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学习进度、方法和状态,改变盲目等待,反应滞后,主动性差、依赖教师和社会,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地评价和判断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缺陷。三、实践运用的改革建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深、难度大,又受应试教育的羁绊,学时安排非常紧张,注重相关考试科目的设置;学生忙于应付学习知识内容和训练考试技巧,难以抽出时间有效地进行课堂内外的新方法的探索和应用,易与教学实践发生冲突。教师也迫于现实压力,更担心一旦失败耽误学生,不愿大胆地对新方法、新理念实验和运用。再加上方法本身尚待完善,包括“发现法”在内的很多方法的应用往往流于形式。如在理科课程学习中,由于很多结论的探索过程本身难度就很高,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发现法”学习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全过程,自己获得经验,这在时间上很难控制,再加上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指导方法若不当,很可能劳而无功,“发现法”就无法成为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和畏难情绪,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尤其要注意方法和过程的设计,因材施教,注重差异,及时指导,做到恰到好处地运用,切勿盲目。“发现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要由教师来引导和制约。教师本身对“发现法”的认识程度、操作水平、驾驭能力,对“发现法”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而很多基础教育战线的教师没有机会接受相关培训,接触相关资料,无法取得实践经验,甚至觉得在实践中应用和探索干扰了日常教学工作,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难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这些都成为新方法运用的重要“瓶颈”。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强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创造实际条件,减轻教师负担,稳步推广是实践运用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既蕴含着积极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