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_第1页
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_第2页
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_第3页
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_第4页
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仪器分析?自学指导书第一节仪器分析的任务、特点和作用一、仪器分析的定义:以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密度、温度、光的特性、电的特性等〕或物理化学性质为根底,探求这些性质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信号与物质组成的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的分析方法。二、仪器分析的特点1.灵敏度高,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2.效率高,可以一次分析样品中多种元素信息;5.准确度相对较低,在5%左右;6.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本钱较高。7.可以进行定性、定量、结构和形态分析三、仪器分析的作用第二节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电化学分析〔电导、电位、电解、库仑极谱、伏安法等〕光谱分析〔发射、吸收、荧光、磷光、激光拉曼、红外等〕色谱分析〔气相、液相、离子、超临界、薄层、毛细管电泳〕其他:热分析;质谱;热分析法、放射化学分析法等第一节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根本概念(2)电磁辐射的能量E=hv=hC/=hCa第二节光学分析法的分类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光谱法光谱:物质(原子或分子)与辐射能作用时,发生能级跃迁,记录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所得到的图谱称为光谱(spectrum)。利用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分析方法称为光谱分析法(spectroscopicanalysis)。包括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和散射光谱法。物质与辐射作用时,不涉及能级的跃迁,仅改变辐射传播方向等物理性质。如折射法、旋光法、X-射线衍射法和圆二色法等。二、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以测量气态原子或离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原子光谱为根底的分析方法,为线状光谱。分子光谱法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为带光谱。三、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发射光谱是指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到辐射能、热能、电能激发后,电子由激发态回至基态所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第三节光谱分析仪器第四节光谱分析法的开展概况·20世纪40年代中期,光电倍增管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原子物理的开展·20世纪60年代,等离子体、傅立叶变换与激光技术的引入·20世纪70年代,激光、微电子学、微波、半导体、自动化、化学计量学等科学技术和各种新材料的应用分析方法名称光谱分析法1(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红外分光光度法(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核磁共振波谱法(2)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3光声光谱1发射光谱法3X-射线法非光谱分析法1浊度法和散射浊度法1折光分析法1X—射线衍射法1旋光法、旋光色散法1.掌握常用根本概念;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特征常数;Lambert—Beer定律及偏离第一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根本原理(1)σ→σ*跃迁处于σ成键轨道上的电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a*反键轨道。饱和烃电子跃迁均为此种类型,吸收波长<150nm。反键轨道跃迁,这种吸收一般在近紫外区(200-400nm),强度小。(3)红移(长移)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以及溶剂改(4)蓝移(紫移或短移)当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或受溶剂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4.吸收带吸收峰在紫外-可见光谱中的位置。主要有四种类型:(1)位阻的影响(2)溶剂效应〔1〕光学因素光的单色性〔3〕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单色光和稀溶液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波长的校正用镨-钕玻璃(可见光区)和钬玻璃〔紫外光区〕进行校正。2.吸光度的校正采用K2CrO4标准液校正(中国药典2021年版)第三节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2.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3.光源的调节4.狭缝宽度的选择一、定性分析〔比照法〕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吸收峰的波长位置吸收峰的强度相应的吸光系数1.杂质检查2.杂质的限量检查1.吸光吸收法2.标准曲线法3.对照法作业p42思考题和习题1,3,10A.20nmnmBnmnmCnmnmDnmnm③n-π*跃迁:含有杂原子不饱和基团,其非键轨道中的孤对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π*反键轨道跃迁,这种吸收一般在近紫外区(200-400nm),强度小。④n-o*跃迁:含孤对电子的取代基,其杂原子中孤对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键轨道跃迁,吸收波长约在200nm。有机化合物主要发生以上四种类型的跃迁。案例分析1.测定废水中的酚,利用参加过量的有色的显色剂形成有色络合物,并在575nm处测量吸光度。假设溶液中有色络合物的浓度为1.0×10-5mol/I,游离试剂的浓度为1.0×10-4mol/I测得吸光度为0.657:在同一波长下,仅含1.0×10-4mol/I游离试剂的溶液,其吸光度只有0.018,所有测量都在2.0cm吸收池和以水作空白下进行,计算在575nm时,游离试剂的摩尔吸光系数答:由Lambert-Beer定律:当仅含有显色剂c游离1.0×10-4mol/I时,A=0.018,因此,游离的摩尔吸第四章荧光分析法【目的要求】1.掌握荧光的产生;荧光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荧光物质的必要条件;分子结构与荧光;影响荧光的外界因素;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2.熟悉磷光的产生;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各种途径;3.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学习要点】第一节荧光分析法的根本原理1.荧光的定义物质分子接受光子能量而被激发,然后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基态时发射出的光称为荧光。2.荧光光谱法领用物质荧光光谱的特性和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也称荧光光谱法3.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1)激发光谱是荧光强度〔F〕对激发波长(λex)的关系曲线,它表示不同激发波长的辐射引〔2〕发射光谱(也称荧光光谱〕是荧光强度〔F)对cm4.荧光光谱具有如下特征: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6.强荧光物质的分子结构特征:①共轭键结构②刚性平面结构③含有给电子取代基7.影响荧光的外界因素①温度②溶剂③酸度④荧光熄灭剂1.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①激发光源②单色器(两个分别为激发光单色器和发射光单色器)③样品池④检测器3.定量分析法标准曲线法和比例法作业p57思考题和习题:1,2,3,5复习思考题:1.以下对荧光产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2.一种物质能否发出荧光主要取决于()。3.何谓荧光效率?具有哪些分子结构的物质有较高的荧光效率?4.哪些因素会影响荧光波长和强度?答:配位滴定:利用铝与EDTA的配位反响进行滴定分析,因铝与EDTA的反响速率比拟缓慢,而且铝对指示剂有封蔽作用,因此铝的测EDTA第五章红外分光光度法【目的要求】1.掌握红外光谱的区划;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区别;振动形式;2.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的特征;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样品制备;红外光谱解3.了解红外光谱的主要用途;红外谱图解析例如。【学习要点】(2)基频峰和泛频峰当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由振动基态(V=0)跃(3)振动的形式(4)红外活性振动和红外非活性振动能引起偶极矩变化而吸收红外线的振动;不能引起(5)特征峰和相关峰:可用于鉴别基团存在的吸收峰;由一个基团产生的一组相互具有(1)红外吸收光谱法的根本原理,即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形式、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第二节红外光谱仪〔略〕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典型红外光谱一、化合物的定性鉴别1.样品的制备2.红外光谱解析程序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找;先否认、后肯定。作业p84思考题和习题:1,2,6合第三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2.分析线3.狭缝宽度谱线简单的元素〔如测碱及碱土金属〕,选较大的狭缝宽度;反之〔如测过渡及稀土金属),宜选较小狭缝宽度。4.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在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辐射光通量的情况下,尽量选较低的电流〔1/2或2/3最大灯5.原子化条件的选择石墨炉原子化:升温程序的优化。具体温度及时间通过实验确定:灰化基体,尤其是有机质的去除。在不损失待测原子时,使用尽可能高的温度原子化通过实验确定何时基态原子浓度达最大值;净化短时间(3~5s)内去除试样残留物,温度应高于原子化温度。二、干扰及其抑制2.基体干扰3.光学干扰4.化学干扰三、灵敏度和检出限(一)灵敏度IUPAC规定,分析标准函数的一次导数,即标准曲线的斜率。S=dx/dC(二).检出限指在一定置信度下,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被测物质时所需被测物的最小浓度或质量。它同时反映方法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检出限〔D〕通常以能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3倍时的测量信号所对应的浓度表示。第四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二、标准参加法:标准参加法主要克服了标样与试样基体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基体效应〕。当试样基体影响较大,又没有适宜的基体空白或测定纯物质中极微量的元素时,可采用标准参加法。考前须知:(1)须线性良好;(2)至少四个点〔在线性范围内可用两点直接计算〕;〔3〕斜率小时误差大。火焰温度、样品雾化率、溶液粘度以及外表张力等)的影响。注意:内标元素和被测作业p99思考题和习题:2,50两条线作在一张图上,直接取差值。V空白=0.2,V样品=0.9143,V实际=V样品-V空白第七章核磁共振波谱法【根本要求】2.熟悉核磁共振波谱仪及其工作原理3.了解核磁共振氢谱解析步骤一、原子核按I数值分类(电荷数)举例信号0有有有三、共振吸收条件第三节化学位移一、化学位移1.屏蔽效应(化学位移产生原因)2.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1)扫频法(Ho固定):(2)扫场法(vo固定):3.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δ降低〔增大〕,向高(低)场移动。(4)氢键效应一般认为,形成氢键时,质子第四节自旋偶合与自旋分裂第五节核磁共振波谱仪第六节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6第七节核磁共振碳谱1.在以下因素中,不会使NMR谱线变宽的因素是()2.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第八章质谱法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分析分子离子峰强弱与分子离子结构稳定性,顺序:芳香环>共轭烯>脂环>烯>直链碳氢化合物>硫醇>酮>胺>醚>酸>支链烃>醇。在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那么分子离子峰相对强度越小。(M+H)+峰(醚,脂,胺等),(M-H)+峰(芳醛、醇等)。一般,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即为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整数局部相等)。顺序:芳香环>共轭烯>脂环>烯>直链碳氢化合物>硫醇>酮>胺>醚>酸>支链烃>醇。在同系物第九章波普综合解析【目的要求】1.掌握运用所学的波普知识,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四种波普法在结构解析中的应2.熟悉各种谱图提供的根本信息【学习重点】第一节波普综合解析的程序应用UV,IR,NMR,MS进行结构分析分辨质谱中的分子离子峰和M+1,M+2同位素峰的相对丰度比,查Beynon表来推算分子式。(3)由核磁共振13CNMR宽带去偶谱的峰数和峰的强度估算碳原子数,结合分子量,判断分子对称性。由偏共振去偶谱第二节波谱综合解析例如复习思考题:0答:λ=253+302+53+55=353nm(355nm)案例分析:1.由质谱得分子式为C4H8O,计算不饱和度为1。在UV谱中有max295nm。在IR中,1715cm-1强吸收,为酮羰基,因2820,2740cm-1处无吸收。亚甲基。6综上所述,该化合物为2-丁酮。第十章色谱分析法根本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色谱法的有关概念(术语)和各种参数的计算公式,包括保存值〔保存时间、保存体积、调整保存时间及体积、死时间及死体积、保存指数),区域宽度(标准差、半峰宽和峰宽);分配系数和保存因子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保存时间与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2.熟悉色谱过程;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空间排阻色谱四类根本类型色谱的别【学习重点】分配系数与色谱别离。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分子(空间)排阻色谱法。这些方第一节色谱法概述2.色谱法的特点组分在色谱柱的保存时间包括了组分在流动相中并随之通过色谱柱所需色谱柱的流动相(载气)体积。流动相流速大,保存时间短,但二者的乘积不变,因此V与流动相流(11)相对保存值:(12)保存指数:(14)半峰宽(peakwidthathalfheight;Wiz):峰高一半处的峰宽(强调是整个峰宽)。(15)峰宽(peakwidth;W):通过色谱峰两侧拐点作切线在基线上所截得的距离。(17)峰面积:色谱曲线与基线间包围的面积。〔19〕分配系数(K):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平(20)容量因子〔k〕: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平衡时,分配在固定相和流2.根本公式(1)保存时间和分配系数、保存因子之间的关系:(2)相对保存值和保存因子的关系:第二节根本类型色谱方法及其别离机制一、根本方法根本类型色谱法可分为液一固吸附柱色谱法,液一液分配柱色谱法,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和空间排吸附色谱过程实质上是样品中被别离的组分分子与流动相分子竞争占据吸附剂外表活性吸附中(2)吸附剂吸附柱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和聚酰胺等。(3)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吸附剂的选择:别离极性小的物质,选择吸附活性大的吸附剂,反(2)离子交换树脂及其性能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网状立体物,在其网状结构的骨架上有许多可电离、可被交换的基团,如磺酸基(-SO₃H)、羧基(-COOH)及季胺基(-NR₃'OH)等,正由于这些基团的存在,才使树脂具有交换能力。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3)影响保存行为的因素3.液一液分配柱色谱法(1)别离机制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别离组分在固定相或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异〔导致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别离。溶于流动相与溶于固定相的溶质分子处于动态平衡,平衡时浓度之比(严格应为活度不具吸附性(流动相和组分);必须纯洁,颗粒大小适宜,使用前应精制。常用载体:硅胶、纤维素、例如,以水饱和的硅胶为固定相(硅胶为载体,水为固定液),可选择丙酮,正丁醇第三节色谱法根本理论2.色谱流出曲线方程:3.塔板高度和塔板数(1)塔板数n(numberofplate)的公式:(2)塔板高度H(plateheight):H=L/n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VanDeemter方程式):以动力学观点〔速度〕来研究各种动力学因素对柱效(1)涡流扩散(A项)常数A为涡流扩散系数,说明由于填充不均匀而引起的峰展宽。(2)纵向扩散(B/u项)常数B称为纵向扩散系数或分子扩散系数。在色谱过程中,组分"塞子"(3)传质阻抗(C项);常数C为液相传质阻抗系数(Ci)及气相传质阻抗系数(Cg)之和。3.流动相线速度(u)对塔板高度的影响5.色谱柱柱温6.色谱别离方程7.柱长的选择8.系统适用性试验第四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一、定性分析1.纯物质(对照品)对照法定性(保存值定性)2.利用相对保存值定性保存指数是一种重现性及准确性〔相对误差<1%〕较其他保存数据都好的定性4.利用化学反响定性(基团分类测定法)收集色谱流出组分,通过基团分类试剂,根据化学反响现象〔二、定量分析方法3.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1)归一化法(4)标准参加法:复习思考题1.流动相线速度(u)对塔板高度是如何影响的?柱效较低,色谱峰将展宽。(1)涡流扩散项A与流速u无关;(2)低流速区(u小),B/u大,纵向扩散项占A—涡流扩散系数B—纵向扩散系数4.描述一个色谱峰需要哪些参数?5.色谱系统的别离选择性指标?6.什么是别离度?7.什么是纯物质〔对照品〕对照法定性?根据同一物质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相同的原理进行定性。使用条件:必须有纯物质(对照品),最常8.色谱定量依据是什么?原理,计算样品中溶质的含量(浓度或质量)。9.什么是外标工作曲线法?用试样的对照品配制系列对照液,定量进样,作峰面积(或峰高)—对照品浓度曲线,即工作曲线。在第十一章经典液相色谱法【目的要求】【学习重点】色谱法的根本原理和经典液相柱色谱法中四种第一节色谱法第二节平面色谱法一、分类和原理1.平面色谱法:色谱过程在固定相构成的平面状层内进行(1)比移值(Retardationfactor,R)定性根本参数Rr=Rri/Rrs)=(L;LoLsLoLiLs(3)别离度(Resolution;R)(3)展开(4)斑点定位(显色)(1)定性分析定性依据:在固定的色谱条件下,相同物质的Rf值相同。度不高,10%;薄层扫描法:用薄层扫描仪扫描测量斑点对光产生的吸收强弱进行定量,精密度高,可达5%。别离原理:依据溶质在两相间的K的不同而到达别离的目的。第四节薄层扫描法简介比移值是平面色谱法的定性根本参数,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又称Rr值,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r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根据化合物的Rr值鉴定化合物。(1)高别离效能:理论塔板数10³~10⁶(2)噪声和漂移(3)检测限素,羰基,氰基、硝基等的物质)的检测有很高灵敏度(检测下限约10g/ml)。5.数据记录和处理系统1.气-液色谱固定相(分配色谱)固定相:固定液(高沸点物质)+载体(惰性固体微粒,作支持物)对固定液的要求:在操作温度下蒸气压要低,最高使用温度下20℃;热稳定性好,在高柱温下不中等极性的试样应首先选用中等极性固定液(诱导力和色散力)。出峰顺序:沸点和极性。假设组先流出)别离极性物质,应选用极性固定液(主要为静电力)。组分一般按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流出,非极对于能够形成氢键的试样,可以选择氢键型固定液(氢键力)。按组分与固定液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外表呈化学惰性(与组分和固定液不发生化学反响),没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二、气一固色谱固定相第四节别离条件的选择一、色谱柱的选择k增大,可增大R,它与固定液的用量和K有关,并受T的影响。固定液按照相似性2.载体和粒度的选择3.载气及流速选择(提高n)5.柱长的选择由于R正比于L的平方根,所以增加L对别离是有利的。但增加L会使各组分的t增加,延长6.其他条件的选择进样时间和进样量:进样速度快(初始宽度),进样量适量。7.样品的预处理第五节毛细管气相色谱法1957年Golay提出:把固定液直接涂在毛细管管壁上,而创造了空心毛细管柱,标志着毛细管气1.毛细管GC的特点(与填充柱比拟)(1)别离效能高可采用长柱,柱效可达104-106塔板数。液膜薄〔传质阻抗小〕;开管柱〔A=0〕。〔2〕柱渗透性好毛细管柱为开管柱,阻力小,流速快,分析速度快。(3)柱容量小柱体积小,液膜薄;进样量少,特殊进样装置。(4)易实现气一质联用高真空度2.毛细管GC的分类1.什么是检测器?2.检测器的类型是什么?K主要由蒸气压决定。非极性固定相中各组分根本上按沸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流出色谱柱;假设样品4.如何按主要差异选择固定液?5.对固定液有何要求?(1)在操作温度下蒸气压要低,最高使用温度下20℃(3)对被别离组分的选择性要高,即K有较大差异;8.对于宽沸程试样,如何选择柱温?案例分析:1.气相色谱法分析某废水中机组分时,取水样500ml以有机浴剂分次萃取,最后定容至25.00ml供色谱分析用,进样5ul测得峰高为同烟75.0mm标准液峰高69.0mm,标准液浓度20.0mg/L,试求水样中被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目的要求】1.掌握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别离机制、保存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别离条件选2.熟悉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和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及其别离条件的选择;高效液相色【学习重点】第一节概述HPLC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别离分第二节高效液相色谱仪略一般由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过滤器、压力脉动阻力器等组成。输液三、别离和进样系统1.检测器色谱洗脱液中组分的量(或浓度)转变成电信号2.两种根本类型(按其适用范围)〔1〕通用型检测器对一般物质均具有的物理或化学特性有响应,有示差折光,蒸发光检测器等。〔2〕专属型检测器只能检测某类物质的某一特性,有紫外和荧光检测器等。4.荧光检测器第三节HPLC的固定相和流动相(4)弱极性键合相氰基键合相:质子接受体别离选择性与硅胶相似对双键异构体或含双键不同的环状化合物有较氨基键合相:氢键接受和给予在糖(羟基)的别离中广泛使用;酸性介质下弱阴离子交换剂,(4)柱效高,别离选择性好,适用于梯度淋洗,特别适用于别离k值范围宽的样品。(1)键合型离子交换剂:以硅胶为载体,在其外表用化学方法键合上各种离子交换基团,耐压化学和热稳定性好别离效率高〔5〕使用前过微孔滤膜〔除去固体颗粒〕,脱气(1)沸点:大局部溶剂沸点较低,便于回收(3)互溶性:混合溶剂要考虑溶剂的互溶性,防止分层。3.流动相对别离度的影响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中性离子对中性离子对十固定相:极性键合相,如氰基(含双键化合物)、氨基键合相(多官能团化合物)。力。短链烷基键合相极性化合物;苯基键合相芳香化合物,多羟基化合物。常用体系:甲醇一水(205nm)乙腈一水(190nm)选择弱酸、弱碱或缓冲盐作为抑制剂,调节pH,抑制组分分解,增强保存。3.反相离子抑制色谱法的选择用50mmol/L磷酸缓冲溶液和1%乙酸溶液(50mmol/L磷酸缓冲溶液和30mmol/L三乙胺溶液)。pH值应在24.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的别离条件6.洗脱方式选择〔1〕液体样品处理方法:液-液萃取有机溶剂毒性低,挥发性好,杂质少,对样品有良好的溶解(2)固体样品处理方法: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索氏提取、超声及浸提等;超临界流体萃取等第六节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2.比拟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GCHPLC受挥发性和热稳定的限制,不受挥发性和热稳定的限(300万种有机物的20%)制,应用范国广流动相可途用不同性质的各种溶和力,即不产生相互作用为流动相,而且流动相力,仅起运载作用。对分高的造择性有很大作温度高柱温用,因此分高选择性高。4.什么是等度洗脱?5.什么是梯度洗脱?它的优缺点如何?6.什么是化学键合相?7.化学键合相按照键合相基团的极性可以分为哪几类?8.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的保存和别离的一般规律是什么?9.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保存和别离的一般规律是什么?10.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流动相对溶质的保存有何影响?11.什么是正相色谱的别离条件?固定相:极性键合相,如氰基(含双键化合物)、氨基键合相(多官能团化合物)。短链烷基键合相极性化合物;苯基键合相芳香化合物,多羟基化合物。常用体系:甲醇一水〔205nm〕,乙腈一水(190nm)流动相pH值和离子强度的调整可以改善别离结果(减弱剩余硅醇基的干扰作用)。选择弱酸、弱碱或缓冲盐作为抑制剂,调节pH,抑制组分分解,增强保存。1.试讨论影响HPLC别离度的各种因素,如何提高别离度?第十四章毛细管电泳法【根本要求】【学习重点】本章内容包括毛细管电泳的根底理论:电泳和电泳淌度,电渗和电渗淌度第一节概述〔略〕第二节毛细管电泳仪动进样的控制参数是电场强度E和进样时间。2.压力进样境中时,管中溶液即能流动相,将样品带入。可用3种方法产生:正压、负压〔管尾抽吸〕或重力(虹吸)。压力进样没有组分偏向问题,进样量几乎与试样基质无关第三节毛细管电泳法的根本原理2.电渗:电渗是一种液体相对于带电的管壁移动的3.电泳淌度:溶质在给定缓冲液中单位时间和用了色谱的塔板高度H和理论塔板数n的概念,用以表示柱效。2.谱带展宽3.别离度别离度是指将淌度相近的组分分开的能力,毛细管电泳仍然沿用色谱别离的R来衡量两组分别离第四节毛细管电泳的主要别离模式毛细管区带电泳(CZE)也称为毛细管自由溶液区带电泳,是毛细管电泳最这样毛细管区带电泳中不能别离的中性化合物,在MECC中可以别离。第五节毛细管电泳别离条件的选择一、别离电压的选择度,缓冲溶液的pH至少必须比被分析物质的等电点(PI)高或低1个pH单位,例如,pH8.5的缓冲溶液可以用来分析等电点低于7.5或高于9.5的蛋白质。⑤只要条件允许就尽可能采用酸性溶液,在低pH下,吸附和电渗流值都很小,毛细管涂层的寿命较长。冲溶液〔表21-3〕也特别有用,因为它们的离子质量都很大,可采用高浓度而不产生大电流。2.缓冲溶液的pH对于两性电解质来说,它的表观电荷数受到缓冲溶液的影响,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