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气候资源 2、农业区划的研究领域_第1页
第三章 气候资源 2、农业区划的研究领域_第2页
第三章 气候资源 2、农业区划的研究领域_第3页
第三章 气候资源 2、农业区划的研究领域_第4页
第三章 气候资源 2、农业区划的研究领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区划概念2.研究对象3.农业区划的内容和分级4.农业区划学科性质5.农业区划基本特征和特点6.中国近代农业区划的发展与成就一、农业区划的研究领域农业资源与区划界定:

在查明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农业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规律,研究区域资源的优势、劣势、生产发展的潜力,按市场需要论证其生产方向和任务,调整农业的结构和布局,合理配置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农业区划的实质就是这种区内一致性和区间差异性加以系统揭示和归纳,用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指导农业生产。1.农业区划概念(AgriculturalRegionalization/Zoning)意义:为因地制宜地更充分、更有效而合理地利用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发挥地区优势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为因地制宜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提供科学依据。农业发展成“气候”才能有效益。为因地制宜实行农业技术改革和采取技术、经济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制订农业生产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的两个条件—-比较稳定的地域差异的现象—-地域差异不是偶然出现、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四大类对象——农业领域内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对象基本可归纳为四类,对应四大类区划。

农业的各种自然资源————————农业自然区划农业各部门和各主要作物布局————农业部门区划农业的各种重要技术、途径和措施——农业技术区划农业生产自然、经济和技术各要素——综合农业区划2.研究对象农业的各种自然资源——农业自然区划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异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可进行各种单项的、综合的农业自然区划。例如单因子地貌区划、气候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也可以是多因子综合自然区划。农业自然区划----单因子气候区划以农业的生产部门或作物的地域分布进行区划。例如种植业区划、某作物区划、林业区划、畜牧业区划的等。

从生态条件来说,任何一个农业部门或作物都可以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农业各部门和各主要作物布局————农业部门区划农业部门区划门类用材林区划经济林区划防护林区划特种经济林区划针叶树区划阔叶树区划第一性生产部门区划第二性生产部门区划种植业区划粮食作物区划经济作物区划林种区划林业区划树种区划水稻区划小麦区划玉米区划薯类区划大豆区划杂粮区划棉花、麻、丝区划油料区划糖料区划蔬菜区划烟叶区划茶叶区划中草药区划农业部门区划农业部门区划----种植业区划-----某作物区划农业部门区划

---畜牧业区划农业的各种重要技术、途径和措施——农业技术区划不同地区可以采取不同的耕作制度、机械化、土壤改良、良种推广等。例如农业机械化区划、水利化区划、土壤改良区划等。农业生产自然、经济和技术各要素——综合农业区划

农业生产必须统筹考虑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和经济基础,研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合理结合,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制订综合农业区划。从研究对象角度出发,可以分为四大类区划内容(上述)全国性、省级、县级多级农业区划体系。按照工作的进程,农业区划研究内容有五个有序结构体系

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数量、质量、时空分布、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现状调查和分析。

农业分区:根据一定分区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自然、部门、措施、综合各种农业区划/经济区划。

农业区域研究:现状特点、发展方向、农业结构和布局、存在主要问题与采取的关键技术等。区划成果应用:区域开发战略、区域开发规划、开发试验区研究等。

理论方法研究:资源评价体系、农业分区划类指标体系与方法3.农业区划的内容和分级4.农业区划学科性质农业区划是一门交叉和边缘学科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多种技术的横跨自然、技术、社会经济多学科的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交叉边缘学科。

属于宏观经济管理范畴和组织生产力要素的一门软科学。综合地宏观研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问题,为农业规划和决策提供基本科学依据。属于应用基础性的软科学。调查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和劳动地域分异(基础性);紧密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应用性)。是区划有用、可行。基本特征地域性:地域差异分异综合型:自然、经济和技术多方面综合研究宏观性:农业区小到几个村、几个乡,大到若干县,甚至几个省特点长期性:农业生产空间差异、资源、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过程。超前性:着眼未来。研究重心在农业区域的发展方向、生产结构与布局的合理调整以及采取关键措施的拟定上。是对未来农业的一种策划。战略性:侧重研究带有整体性、关键性、宏观性的问题。,抓住影响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带有根本性、关键性殷素,深入分析以明确区域农业发展战屡目标、方针和措施。5.农业区划基本特征和特点1978年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了1978~1985年100项全国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列为第一项。1979年2月12日成立了全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委员会,启动了包括11各大课题和40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八五”期间有”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农业区划和区域开发研究计划“,三大部分49个专题。主要成就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北“防护林地区自然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我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饲料区划其他成果: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国林业区划、中国畜牧业区划等等。6.中国近代农业区划的发展与成就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定性分析分区法(主导因素分析法、区域对比法、地图叠置法、综合平衡法等)与定量分区法(聚类分析法、模糊聚类法等)相结合——应用航天航空遥感和计算机技术和手段——研究方法采用资料分析与实地调查结合、单因子分析与综合研究结合、点线面调查结合、地图表示与方案报告和统计报表结合等叠置法:先作单因子分区,然后再投影重叠,构成严格隶属关系的等级区划,这种方法是单因子分区的机械混合,本质属于单因子分析范围,没有反映各因子间交互匹配作用。主导因素法:采用主导因素与辅助因素相结合。主导因素作为“主导标志”作为区分界限的主导依据,辅助因素作为“参考标志”进行局部修正。聚类分析:采用数理方法中方差分析思路,把组内离差最小和组间离差最大作为合理分区的判别准则。属于多因素“组合因子”整体功能聚类分区的先进方法。专著:1)中国农业区划方法论研究,1960年,邓静中主编。提出农业区划实质区别差异性、归纳共同性提出农业区划的六项原则保证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需求相结合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并足够地估计到改革自然的可能性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与区内综合发展相结合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并注意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