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u型联合支护技术研究_第1页
煤矿井下u型联合支护技术研究_第2页
煤矿井下u型联合支护技术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井下u型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河南威斯龙煤矿集团洛阳新疆龙煤矿集团生产2号煤矿,属于煤炭和砖瓦突出采区。井田范围内地质构造复杂,顶、底板及煤层松软、破碎,属典型的三软不稳定煤层。该矿1974年建井,1978年投产。建矿以来,井下一直采用刚性被动支护形式。主要巷道采用料石砌碹,工作面两巷采用矿用工字钢支护。由于被动支护接顶性较差,不能产生初撑力,使得顶板在承受到支撑力之前就出现离层、断裂现象。巷道在初期尚能维持基本形态,但经过一定时间后,顶板便逐渐出现离层、裂隙和脱落现象,顶板压力增大,支护失修。每年都必须安排大量的人力、物力维修巷道,即便如此,巷道失修依然十分严重。因巷道断面收缩变形影响通风,瓦斯问题成为制约生产的主要因素;而顶板控制严重影响矿井安全。为此,大众公司借鉴兄弟单位的支护技术,先后推广了可缩性U型钢、锚+网+喷+索、锚+网+喷+索+U型钢联合支护,已摸索出一条适合该矿特点的软岩支护技术,巷道支护质量大幅度提高。1几种形式的保护(1)局部破碎顶板该支护缺点主要是,支护处于一种等待顶板下沉的状态,顶板受压后容易离层,且巷道上部顶板因与顶部支护存在一个夹角,支护与顶板不可能完全接触而造成局部顶板悬空,巷道两帮也因破碎出现凹凸面。这样,就破坏了煤岩巷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同时,因为顶帮煤岩层的风化,加速了围岩的破坏,增大了顶帮的压力。巷道压力又通过两帮柱(碹)腿传递到底板,使底板岩层松动破碎,发生变形,出现位移、底鼓现象,影响支护效果。此种支护形式优点是: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施工方便。若用于坚硬煤(岩)体尚可,但用于松软破碎煤(岩)体,则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2)拱梁支护下缩支护该支护形式虽仍属被动支护。但在压力作用下,拱梁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柱腿曲率半径逐渐变小。当巷道压力达到某一限定值后,拱梁即沿着柱腿弯曲部分产生微小滑移,支架下缩,从而缓解围岩对支架的压力。此支护形式遵循了软岩支护“以柔克刚、缓冲让压、稳定支护”的基本准则。该矿属三软煤层,原巷道又翻修多次,顶、帮松散破碎,仅依靠锚、网、喷、索锚固困难,很难起到悬吊、组合梁和加固拱作用,因此,维修巷道采用可缩性U型钢支护是可行的。(3)煤岩体加强锚喷支护后,锚杆较短该支护形式属主动支护。但煤巷或半煤岩巷,特别是三软煤层,由于煤岩体松软、破碎,受压后位移变形量大,如果只采取锚喷支护,受压后,喷浆面易和煤岩体松动脱落,因锚杆较短,加之锚杆外端锚空失去锚固作用,达不到预期的支护效果。(4)煤岩锚杆、锚网悬吊组合支护主要参数这种支护不破坏巷道顶帮,巷道成型好,爆破后煤岩表面直接与喷浆体结合,对煤岩体破坏小,确保了煤岩顶帮的稳定性。并通过锚索、锚杆、锚网悬吊组合补强作用,改变了围岩的应力状态。同时,由于喷射混凝土有加固和防止风化作用,该支护形式把消极的被动支护形式改变为主动的支护形式,充分发挥了围岩及煤体的自身支撑作用。把煤(岩)从荷载变成承载。变被动受力为主动承压,从而克服了上述支护形式存在的问题。此种支护形式,适合煤(岩)巷一次成巷。同时,对于地质构造带外加U型钢加固,并复喷混凝土,效果较好。2完善前后整体效果分析(1)工作面进回风巷运输巷该矿原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用料石砌碹支护,工作面两巷采用工字钢支护。由于该矿(突出矿井)巷道掘进速度慢,采掘接替紧张,巷道保护煤柱留设不足或未留设,加之煤岩层松软破碎等问题,造成巷道压力增大。每年主要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均需翻修。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掘进时,前掘后修,员工主要精力耗费在维修巷道上。2005年以前,员工最多达2700人,年生产原煤仅30多万t。(2)锚网+喷+u型钢联合支护巷道支护效果2008年初,该矿对支护形式进行改革,结合该矿煤(岩)性和巷道特点,岩巷采用锚+网+喷+索联合支护,地质构造带采用锚+网+喷+索+U型钢联合支护。翻修巷道采用U型钢支护+喷浆,地质构造带采用锚喷+U型钢联合支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暂采用对棚矿工钢支护,逐步改为U型钢),均收到了较好效果,巷道面貌明显改观。并且自改革支护以来,新掘巷道和翻修巷道均未发现失修和严重变形,保证了安全生产。通过支护形式的改革,该矿原材料消耗降低,原煤产量大幅度提高。3问题通过对支护形式的改革,支护技术也随之提高,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适时封底时机选择不当经分析认为:翻修巷道时,仅采用U型钢支护外加喷射混凝土,虽起到了加固和防止风化作用,但对于软岩支护,特别是巷道修复,应适时封底,选择最佳封底时机。可选择在围岩初期的急剧变形期后,即大约在0.5个月,采用柔性的锚喷封底结构。如果停3~6个月,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选择时机,采用较高强度与封闭性的底拱结构。(2)成巷和支护构造带掘进时,必须采用浅眼小炮、光爆等控制爆破,应预留光面层,采用风镐或手镐等人工成型掘进,并采用临时超前锚杆、注浆或化学加固技术,保证成巷效果和围岩稳定。同时,要尽早喷浆,封闭围岩。然后打锚杆、金属网、复喷,并架可缩性U型钢支护。同时要进行支护变形监测,如果出现喷体开裂、脱落现象,可多次复喷、薄喷。(3)对锚索和抗拉对于大断面和三岔口跨度大、支护薄弱地带,必须加强支护。此处要求支护强度更高,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除执行(2)中要求外,还应视情况采用桁架、钢带和补强锚索,并适时进行二次支护。此外,还可进行巷道内卸压。如:在底板或巷帮打卸压孔、开卸压槽,进行压力转移等。4固结支护体式通过对支护形式分析和矿支护改革前后效果比较,对于三软煤层,采用主动支护与联合支护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