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比较_第1页
米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比较_第2页
米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比较_第3页
米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容器苗和裸根苗生长比较

梅耶属植物属于浮斗科。它从江西赣南到江西北部广泛分布于300860米的丘陵和山脉上。它是江西多年生落叶林的主要树种,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自1980年代以来,人们对米槠更加关注并进行多方面研究,其中包括米槠林种群生态、米槠次生林抚育改造技术。谢大显对福建永春县14年生米槠试验林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挖大穴、回表土、施基肥对米槠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邱凤英等对江西金盆山林区米槠等常绿阔叶林进行了生物量测定。虽然围绕米槠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对江西米槠生长过程以及人工幼林生长状况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江西金盆山林区天然米槠林样地解析木的分析和裸根苗、容器苗造林试验,探讨天然林中米槠生长过程和裸根苗、容器苗工人幼林效应,并比较天然林与人工林米槠的早期生长,为米槠林的人工经营提供技术参考依据。1米林乔木层、草层类型江西信丰金盆山林区地处北纬25°20′~25°25′,东经114°19′~114°34′。该林区属武夷山余脉,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热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雨量1511mm,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4℃,无霜期280d,年平均日照时数1810.7h,植物生长期270d。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砂页岩等构成。现状植被为江西南部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或人工杉木林。该林区米槠林(C.carlesiiforestformation)主要有米槠-少花伯拉木-狗脊(C.carlesii-Blastuspauciflorus-Woodwardiajaponicaforesttype)、米槠-香楠-狗脊(C.carlesii-Randiacanthioides-W.japonicaforesttype)等林型。米槠林乔木层主要有栲树(C.fargesii)、罗浮栲(C.fabri)、木荷(Schimasuperba)、山桐子(Idesiapolycarpa)、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黧塑栲(C.fissa)等树种。灌木层种类有黄丹木姜子(Litseaelongate)、少花伯拉木、香楠、光叶石楠(Photiniaglabra)、杜茎山(Maesajaponica)、网脉酸藤子(Embeliarudis)、弯蒴杜鹃(Rhododendronhenryi)等。草本层种类较为贫乏,生长稀疏,主要种类有、狗脊、苔草(Carexsp.)、里白(Hicriopterisglauca)等。层外植物以藤本为主,如流苏子(Coptosapeltadiffusa)、瓜馥木(Fissistigmaoldhamii)、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等。土壤有机质含量27.02g/kg,速效氮64.46mg/kg,速效磷22.43mg/kg,速效钾100.49mg/kg,全氮1.11g/kg,全磷0.36g/kg,全钾11.44g/kg,pH值为4.25。米槠人工林地处丘陵山地下坡,坡向南,坡度5°~10°;土壤为山地黄红壤,母岩为花岗岩,土壤有机质含量1.84g/kg,速效氮43.64mg/kg,速效磷1.83mg/kg,速效钾37.21mg/kg,全氮0.11g/kg,全磷0.03g/kg,全钾18.01g/kg,pH值为4.33。造林地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枫香(Liguidambarformosana)、木荷、拟赤杨(Alniphyllumfortunei)、杨桐(Adinandramillettii)等树种组成的针阔混交次生林的采伐迹地。2材料和方法2.1测定指标及处理方法选择金盆山林区天然米槠林,设置2个800m2样地,对样地内胸径≥6cm的立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其胸径、树高、冠幅。选取平均标准木1株,进行树干解析。采取2m区分段求带皮与去皮材积。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每个龄阶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通过对标准木的树干解析,研究米槠生长过程。2.2栽植穴的整地及抚育供试苗木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试验苗圃培育的2年生容器苗和场圃裸根苗。2009年冬季进行造林整地,造林密度为166株/667m2(株行距2m×2m),栽植穴规格为60cm×60cm×50cm,栽植穴回表土,每穴施入氮、磷、钾复合肥250g并与回穴土拌匀。后覆一层土,避免栽时肥与苗根直接接触。2010年2月造林,造林苗木中的米槠裸根苗在起苗前经疏叶处理栽植时用黄泥、生根粉、钙镁磷肥混合浆根。造林后的3a内每年砍杂和穴状抚育2次。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3次重复。每年年终或次年的早春进行林木生长调查,测量胸径、树高、冠幅等观测指标,并于2014年2月进行造林保存率调查。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判断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生长等指标的差异程度。为对两者造林生长整齐程度进行比较,计算胸径、树高、冠幅值、变异系数并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3结果与分析3.1木材生长过程的分析3.1.1树高生长缓慢期解析木树龄33a,树高为19.2m。28a之前,树高的连年生长值均大于年平均生长值,树龄20a时,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值,为0.m,8~20a间树高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m,30a之后,连年生长量低于平均生长量并大幅度减小,反映米槠树龄30a之后,树高生长进入缓慢期(图1、2)。3.1.2米胸径生长情况33年生米槠带皮胸径为23.6cm,去带胸径为23cm。前10a连年生长量小于0.5cm。10~20a,为米槠胸径生长速生期,其间连年生长量均值达1.1cm,16~18龄阶,达到胸径生长峰值1.4cm。树龄20a后,胸径连年生长值开始小于年平均生长值,连年生长量明显减小,22~30龄阶,其间连年生长的均值为0.6cm。此后连年生长量减小更为明显,表明胸径生长进入缓慢期(图3、4)。3.1.3量大小用量33a生米槠带皮材积为0.3796m3,去皮材积为0.346m3。前10a连年生长量小于0.5cm。14~30龄阶,为米槠材积生长速生期,其间连年生长量均值达0.0169m3,在28龄阶,达到材积生长峰值0.0227m3。树龄至33a时,胸径连年生长值仍大于年平均生长值,表明米槠材积生长还将维持一定水平,尚未到达数量成熟阶段(图5、6)。3.2人工幼树造林效果分析3.2.1观测和差异比较的结果米槠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保存率以及胸径、树高、冠幅生长均值与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见表1。3.2.2容器苗造林保存率试验结果表明(表1),米槠容器苗造林保存率86.2%,裸根苗造林保存率为78.7%,观测数据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两类苗木间的造林保存率差异并不显著,但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保存率高9.5%,表明米槠采用容器苗造林,能够有效地提高造林保存率。3.2.3容器苗和裸根苗幼林生长状况方差分析表明,幼林树龄为6a时,两种苗木造林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差异并不显著(表1)。观测结果反映:米槠容器苗的幼林平均胸径为4.71cm,平均年生长量为0.79cm;裸根苗的幼林平均胸径为4.23cm,平均年生长量为0.71cm,容器苗的幼林平均胸径比裸根苗的幼林平均胸径大11.3%,表明了一定的胸径生长优势。米槠容器苗的幼林平均树高为4.72m,平均年生长量为0.79m;裸根苗的幼林平均树高为4.51m,平均年生长量为0.75m。容器苗的幼林平均树高值比裸根苗的幼林大4.6%。米槠容器苗的幼林平均冠幅为1.85m,平均年生长量为0.31m;裸根苗的幼林平均冠幅为2.01m,平均年生长量为0.34m。裸根苗的幼林平均冠幅比容器苗的幼林大8.6%。树干解析反映,天然林米槠6年生时,树高为3.03m,胸径为1.5cm,米槠容器苗的人工幼林与其相比较,树高、胸径值分别大0.56倍和2.14倍,表明采用适宜的技术措施,人工营造米槠林,可以取得良好的造林效果。3.2.4计算变异系数对试验小区林木胸径、树高、冠幅的观测值进行平均值估计,计算其变异系数(表2)。方差分析反映,两种苗木造林的幼林胸径、树高冠幅值变异系数值(表2)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类苗木造林的林木生长整齐度上并无大的差别。4米材料苗与容器苗造林保存率高,但密度大,资源量较小1)通过树干解析,反映8~20年间树高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7m。树龄30a之后,树高生长进入缓慢期。米槠胸径生长速生期为10~20a,其间连年生长量均值达1.1cm。树龄20a后,胸径生长开始放缓。米槠材积生长速生期为14~30a,其间连年生长量均值为0.0169m3,树龄至33a时,胸径连年生长值仍大于年平均生长值,表明米槠材积生长还将维持一定水平,尚未到达数量成熟阶段。2)造林试验表明,2月间,在赣南林区采用米槠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3a的保存率以及胸径、树高、冠幅、变动系数等指标值虽有所差异,但并不显著。米槠容器苗造林比裸根苗造林的保存率高9.5%,胸径大11.3%,表明容器苗造林是提高米槠造林成活率和早期生长迅速的有效措施。米槠裸根苗根系较发达、在适宜的时间造林并采取疏叶和黄泥、生根粉、钙镁磷肥混合浆根等技术处理,有助于苗木成活且长势恢复较快,这亦是本次造林裸根苗与容器苗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