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作为哲学问题的辩证法
长期以来,主观辩证法一直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主观辩证法的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是最直接的原因。因此,要加强主观辩证法的研究,建立系统而科学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就必须首先对主观辩证法有一个清晰而严格的界定。1什么是主观辩证法?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为了确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之间的反映关系,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以于同样的规律,……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基于恩格斯的论述,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将主观辩证法看作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有人还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把所有作为学说存在的辩证法都看作是主观辩证法。笔者认为这些理解都是极不准确的。首先,让我们对辩证法一词的多重涵义进行一番梳理。辩证法一词主要有三重涵义:第一,辩证法是指一定主体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辩证法的本体论内涵,用著名教授黄楠森的话来说,辩证法的这层涵义最好称之为辩证律。人们习惯上常常把整个世界分为客观世界(自然和历史)和主观世界(思维)两大领域,相应地,辩证律也可以分为客观辩证律和思维辩证律,客观辩证律是指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思维辩证律是指思维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辩证法是关于一定主体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它是一定主体的变化发展规律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这是辩证法的世界观内涵。笔者认为,辩证法的这层涵义最好称之为辩证论。与辩证律的两重划分相对应,辩证论也可以分为客观辩证论和思维辩证论,客观辩证论是对客观辩证律的反映,思维辩证论是对思维辩证律的反映;第三,辩证法是指一种思维方法,即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相对立的用联系的、发展的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从历史的沿革来看,辩证法最初只是一种论辨的技巧和方法,黑格尔第一次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他赋于辩证法以本体论和世界观的双重内涵,并使之成为了对辩证法一词的最基本规定。辩证法涵义的多重性使它往往在不同的意义上被使用,并常常造成人们理解上的分歧与论争,特别是在辩证法是指规律本身(辩证律)还是指关于规律的学说(辩证论)方面。其实,辩证律和辩证论之间所具有的反映关系表明,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例如,当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时,并不意味着辩证法就是指这种学说本身,它只能合理地理解为由这种学说所提示的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明白这一点,辩证法理解上的分歧与论争是不难消除的。—通过对辩证法涵义的梳理不难发现,恩格斯在“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中所使用的辩证法概念在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前者是在辩证律意义上使用的,后者则是在辩证论意义上使用的。这就意味着他在实质上是把客观辩证论等同于主观辩证法。这种对主观辩证法的理解显然是不准确的:第一,辩证法涵义的多重性说明,客观辩证法也具有双重涵义,它可以是指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客观辩证律,也可以是指关于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即客观辩证论。这就说明客观辩证论并不属于主观辩证法的范畴;第二,辩证律和辩证论之间的同一性表明,虽然客观辩证论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它的对象依然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它的内容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客观辩证律而已,这就是说,客观辩证论只不过是客观辩证律的观念形态。可见,客观辩证论并不是主观辩证法。上述观点的失误在于,它只是从存在形态的主观与客观上理解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区别,没有认识到基础与主体的不同,即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思维与存在的不同才是两者之间更为根本的区别,因而它在事实上仅仅是区分了客观辩证法的两重涵义,而没有真正揭示主观辩证法的涵义。那么,什么是主观辩证法呢?如果说,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客观世界的,是关于客观世界这一物质主体的辩证法,那么,主观辩证法就只能而且必须理解为是支配着人的主观世界的,是关于人的主观世界即思维这一主体的辩证法,即思维辩证法;从形式上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在概念的内在矛盾中包含着尔后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的各种形式,这些形式正是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借以展开和实现的形式,因此,主观辩证法也可以称之为概念辩证法。总之,主观辩证法即思维辩证法或概念辩证法,它是指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诸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当然,它可以在两种意义上理解:它可以是指思维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思维辩证律,也可以是指关于思维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即思维辩证论,这两层涵义由于它们之间的反映关系而具有内在的同一性。2也许有人会说,按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主观辩证法所揭示的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也必然是对客观辩证法(律)即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的反映。因此,既使把主观辩证法理解为思维辩证法而不是客观辩证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也是可以成立的。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思维辩证法并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对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律)的关系作更深一层的分析。就其内容和实质来说,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这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因而也必须承认,在思维辩证法也客观辩证法(律)之间存在着同客观辩证认和客观辩证律之间相类似的反映关系。由于这种反映关系的存在,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必然具有相似性,逻辑历史必然具有一致性。然而,就思维的整体而言,它的这种同客观世界相一致的辩证发展规律仅仅表现为思维的内容的规律,而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并不能仅仅归结为内容的规律。当思维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凝结为概念的时候,作为对象的外部客观世界经过思维的抽象变成了思维的客观内容,这样,认识过程中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也就内化而成为思维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矛盾,并成为思维辩证发展的直接的动力和源泉;由此开始,人的思维在直接的意义上就不再表现为一个被动地依存于外部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而是表现为一个“不可遏止的、纯粹的、无求于外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思维自己构成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自组织过程。而由其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矛盾所决定的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正是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或者说,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也就是思维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矛盾的展开。笔者认为,思维的这种辩证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客观辩证法(律)的反映:首先,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不仅包括内容的规律,而且包括形式的规律,即思维从概念、判断到推理的形式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说思维的内容的规律是对客观世界中先在存在的辩证发展规律的反映,但不能说思维的形式的规律也是对客观世界中某种先在存在的规律的反映,因为在作为思维对象的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这种规律的“原型”。固然,同内容的规律一样,形式的规律也不能脱离外部的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而存在,但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并不是反映关系,正如人的思维过程依赖于人脑的生理过程,但不能认为人的思维过程就是对人脑生理过程的反映一样。思维的形式的规律只能理解为是高级的思维运动形式所特有的规律。其次,以动态的角度来看,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并不是由孤立的内容的规律和形式的规律所决定的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它是内容规律和形式规律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内容和形式的相关律,这种规律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是“思维自身给定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事物”,因为我们不能说决定思维辩证发展及其规律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矛盾也是某种客观存在的矛盾的反映。如前所述,思维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矛盾乃是思维与存在的矛盾的内化形式,这一矛盾的真实存在性必须以承认思维对于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可还原性为前提,否则,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从而思维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矛盾就是虚假的,最终由这一矛盾所决定的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也就无从谈起了。再次,当思维的客观对象通过抽象被内化为思维的客观内容时,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就表现为一个思维形式对思维内容的加工、选择和建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形式是积极的、能动的因素,表现为一种“自由的、创造的活动”而思维的内容则表现为一种消极的、被动的质料。因此,在思维的内容规律和形式规律中,内容的规律固然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但形式的规律才是思维辩证发展的真正主导;与此相联系,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就是作为基础的内容规律和作为主导的形式规律的统一,而不仅仅是对客观辩证法(律)的反映。可见,把思维辩证法仅仅看作是对客观辩证法(律)的反映的观点是一种过于片面和简单化的观点。以上的分析还表明,思维的形式规律乃是理解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律)之间的关系,从而也是理解主观辩证法的关键,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以来不能正确理解主观辩证法,根源亦在于此,而这一点在经典作家那里也长期被忽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不仅坚持主观辩证法(或称头脑的辩证法)只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而且一再强调思维过程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到了晚年,恩格斯即明确地意识到了这种理解的不足。他在1893年7月给梅林的信中指出:“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也强调不够,在这方面我们两个都有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说,我们最初是把重点放在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探索出政治观念、法权观念和其它思想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所制约的行动,而当时是应当这样做的。但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和歪曲。”恩格斯之后,列宁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而强调要重视和探明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认为这是真实的认识的内存的辩证发展道路,是人类认识现实的内在发展辩证法。遗憾的是,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并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因而对主观辩证法的片面而简单化的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了。总之,一方面必须承认在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律)之间存在着同客观辩证论与客观辩证律之间相似的反映关系,这是坚持主观辩证法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又不能对这种关系做简单的直观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揭示和把握主观辩证法的涵义。3要正确地理解主观辩证法,还必须正确理解主观辩证法与同样以思维为研究对象的认识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因为把主观辩证法混同于认为辩证法,又把认识辩证法归结为地客观辩证法的直观反映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主观辩证法理解上的又一误区,这一误区所造成的后果正如将主观辩证法混同于客观辩证论一样,在事实上取消了主观辩证法存在的资格,也堵塞了主观辩证法研究的道路。作为认识论重要内容的认识辩证法是关于人的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的学说。虽然认识也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并且从这一点上来看与思维是同义的,但认识论及其认识辩证法的侧重点在于说明认识内容的客观根源,揭示认识内容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发展规律,形式只被看作是一种与内容的积极运动无关的消极被动的条件。这就是说相对于思维的总体而言,认识辩证法主要是从思维的客观内容方面揭示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的;形式逻辑则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撇开具体的个别的思维内容,只从其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概念、判断、推理及其正确联系的规律,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才能使思维具有确定性和一贯性,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可见,认识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只是就其内容和形式之一端来研究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的,并且从这一点上来看它们都具有片面性。而主观辩证法则主要是研究和揭示由其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矛盾所决定的思维的辩证发展规律,因此,它“不仅要考察那通常算作外在形式的东西,而且也要考察内容”,这就是说,不仅要考察思维的内容的规律,而且也要考察思维的形式的规律;更进一步说,主观辩证法不是把思维的内容和形式作为两个孤立的对象加以研究,而是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一方面,它是结合形式来研究内容,并把形式看作是与内容的积极运动直接关联的“自由的创造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结合内容来研究形式,因而它不象形式逻辑那样“满足于把各种思维运动形式,即各种不同的判断和推理形式列举出来和毫无关联地排列起来”,相反地,它是“由此及彼地推出这些形式,不把它们互相并列起来,而使它们互相隶属,从低级形式发展到高级形式。”在这种意义上,主观辩证法不同于认识辩证法,更不同于形式逻辑,它是认识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有机结合,是客观逻辑与主观逻辑的辩证统一。在哲学史上,认识论转向之后的西方近代哲学对思维的研究正是体现了这种只就其内容或形式之一端来研究思维的片面化倾向。18世纪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只就其内容之一端来研究思维,它“只限于证明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应当起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且又都提出了下面这个命题:凡是感觉中未曾有过的东西,即不存在于理智中”。这种倾向由于缺乏形式逻辑的规范和支撑最终导致了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只就其形式之一端来研究思维的形式逻辑则在唯理论那里得到极端的运用和发展。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以形式逻辑的演绎法为主要工具,满足于从先验的“自明公理”、“天赋观念”推演知识,最终由于缺乏认识的内容而导致了独断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预示着认识论和形式逻辑相结合的新的哲学方面。康德一次尝试认识论与形式逻辑的结合,从而开辟了辩证逻辑的新思路。黑格尔承袭了这一新思路,并最终建立起系统而完备的辩证逻辑体系,实现了认识论和形式逻辑的结合。从哲学史中不难看出,作为认识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相统一的主观辩证法,也就是在克服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辩证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鲜电商水果采购与销售合同(2024年)3篇
- 2024年学校扩建砌墙工程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绿化垃圾清运运输合同2篇
- 2024年肉鸡交易合同
- 2024年度电影拍摄项目群众演员人力资源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书店承包管理合同模板2篇
- 上海市二手住宅买卖合同(2024年度版)3篇
- 项目融资中介合同(2024年生效)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国际汽车销售与代理合同3篇
- 2024年股权转让保密合同样本3篇
- 管理英语4写作
- 短路接地线技术标准SD332-89
- 船体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 初一上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PPT
- 彼得德鲁克的主要理论
- 课程设计_数字电子钟设计报告.doc
- (完整版)土地整理工程监理大纲
- 模具专业英语术语(超全)
- 2021高考诚信考试的承诺书(6篇)
- 西宁市房屋租赁合同通用范本_0
- 23.父亲、树林和鸟(课堂实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