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意象的景观人文解读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_第1页
乡村环境意象的景观人文解读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_第2页
乡村环境意象的景观人文解读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_第3页
乡村环境意象的景观人文解读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_第4页
乡村环境意象的景观人文解读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环境意象的景观人文解读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

过去,由于城市发展的快速发展,规划人员往往集中在城市建设,而对村庄则更不重视。随着农村建设的新发展,改造农村落后面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的迫切性又要求设计与改造能跟上产业调整和建筑改造的步伐,确保建成现代化、生态化的乡村环境。1营造环境意象与城市环境意象相对应,乡村环境意象是乡村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人们脑海中所留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它是大众公认的“可印象”和“可识别”的乡村环境。概括起来,乡村环境意象则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的景观意象和人文意象。乡村环境意象与城市环境意象的区别,首先在于景观意象本身的不同,即乡村聚落形态、建筑和环境风貌给人们的直接印象差异;其次在于由此营造出的人文意象的不同,即乡村环境的景观意象既表现出了迥异的乡土风格,又反映出了乡村生活的某些方面,见证了乡村发展的历史。一方面,乡土建筑形式与农业劳作方式、乡土民俗等软硬环境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它们共同体现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对于建筑选址特别关注,赋予了周围环境一定的人文涵义,乡村通过这些朴实的乡土建筑展现其独特的精神追求,表达出对“天人合一”的深刻理解。脱离这些物质与文化的基础,乡村环境意象就如无根之萍,无从谈起。2注重改造成果与城市环境、乡村环境的匹配对于乡村环境意象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给予充分考虑,使改造所得成果区别于城市环境而更加贴合乡村环境。本文以国家4A级风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的建设改造为例,对其景观设计方法做初步探讨。2.1大力发展抓产业,突出当地文化特色(1)明确农村发展定位。乡村环境景观意象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就是乡村聚落的形态与分布特点,而乡村聚落形成与生长的基础就是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在农村环境改造中,首先要明确该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当前的现代新农村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基地,它们也可以是新的旅游目的地或农耕文化技术的展示场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了乡村环境景观改造的目标。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占地12km2,由原红砂村、幸福村、万福村、驸马村、江家堰村五村组成,形成了以“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命名的以“五朵金花”为品牌的观光休闲农业区,现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其现今良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最初规划定位时提出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经营规模化、产业专门化的休闲观光农业思路。围绕这一主导产业,五个景区明确“一区一景一业错位发展”的定位,采取连片联户开发,降低农民单家独户的创业风险,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农村建设发展之路。改造前的红砂村种花历史悠久,村民世代以种花为生,规划的“花香农居”定位以建设中国花卉基地为重点,全方位深度开发符合观光产业要求的现代化农业。现在已发展成为以观光、赏花为主题,对花卉的科研、生产、包装、旅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的复合型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当地经常主办各种花卉艺术节,促进人流集聚。景区内的万福村地形为浅丘台地,陡沟河从区域内穿过,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合进行水产品养植,当地村民长期从事荷花莲藕的种植,规划改造后的“荷塘月色”以原有近千亩荷花种植水面为基础,大力发展水岸经济,建设融水、莲、蛙于一体的乡土产业。景区内的驸马村面积为3000余亩,村民世代都以种植菊花为生,建设的“东篱菊园”依托丘陵地貌,因势利导构建菊文化村,引导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幸福村所植梅花品种数仅次于武汉,位居全国第二,其所在的“幸福梅林”则被定位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返璞归真的农业休闲旅游观光胜地,用3000亩坡地培育20万株梅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梅林风景。江家堰村是城市蔬菜种植基地,当地村民长期从事蔬菜种植,经验非常丰富,改造的“江家菜地”把500余亩土地平整成以0.1亩为一小块的菜地,以每块每年800元的价格租给城市居民种植,以时令蔬菜、水果种植为主体,以“休闲、劳作、收获”为形式,提高了市民和儿童对发展绿色产业的兴趣。由于成都市“五朵金花”景区整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清晰,各个村落“一区一景一业”错位互补发展定位明确,连片联户经营模式鲜明有效,从而使当地农村焕发出活力,获得了较大发展。(2)改造乡土建筑外观。乡村中的建筑物如民居、宗祠建筑和其他建筑形式往往都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乡村建筑区别于城市建筑那种高开发强度、大体量的形式,通常较为贴近人的尺度且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如南方的吊脚楼、天井院、客家的土楼、华北地区的四合院、藏区的碉楼等,均具有各异的乡土风格。同时,乡村宗庙祠堂建筑,如祠堂、文笔塔、寺庙等,也反映了村民生活的某一侧面,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但现存的乡村建筑中历史较久的建筑一般都比较破败,近几年农民新建的民居因缺乏统一的规划或控制而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景观设计与改造时应对其进行梳理和协调,通过统一风格来塑造和谐且有特色的乡土建筑环境。在成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中,改造农宅风貌,赋予农宅新的生命力,整治农家大院,注入新功能,为体现四川当地的民居风格,建筑基本采用民族与现代相结合的外立面形式,或依山势变化围合成院,或临水蜿蜒设置小品,形成精品蜀中民居群落。整体风格统一之外又有着丰富的细节差异,其中“荷塘月色”吸引、鼓励民俗画家在外立面绘制各种风格质朴、内容喜庆的图案,十分鲜明地表达出该村以“荷、画”为主题的村庄特色,成为新农村建设改造的典型案例(图1)。此外,在进行景观改造时将供奉传统图腾的牛王庙重新翻修,将村中古井保留下来并加盖草亭,使之仍然成为村民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为保存、保护传统乡土建筑所进行的有效实践(图2)。(3)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环境区别于城市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田园野趣和自然地貌。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农村环境改造中定然要注重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生态环境,尊重地形地貌、水体、动植物等原有的生态资源。首先,乡村景观不应只有单一的人工农田,乡村中除了大片的农田耕地外,还有大量的林地和湿地。设计时要依据生态学原理,以绿为主,结合水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生态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地被植被等都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设计时,绝不可使品种单一化。乡村中的树林、湿地不仅担负着经济产出和环境保护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景观效应,对它们的培植应从大自然中吸取经验,向立体化发展,构造丰富的、多层次的植被体系,使各类生物相互依存,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达到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丰富,在地势低洼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将其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既可减轻水患、改善生态,又能在塘基上种桑养蚕,形成湿地循环经济,其本身也成为典型的南方乡村景观意象。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在进行改造建设时,利用现有的两条水渠、滨水路和田埂等形成基本的生态网络骨架,保持其水网的活性,整治打造注入新的功能(如排水、景观、灌溉等),形成水系生态网。同时,充分保护田间现有的水塘,设置水车、水榭、观水长廊、亲水平台等,在保留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了水与人的关系,增加了亲水性和可达性,充分体现了四川地区乡村土地的基本肌理。此外,乡村景观中的绿化种植应当鼓励利用丰富的乡土植被和特色物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景观地的尽快形成;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这些植被所展现的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使整体景观与当地气候环境和地域特点相适应。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包含五个主题景区村落,围绕“一区一景一业”的主旨,大力发展乡土绿化和主题特色种植,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例如,花香农居的花卉苗圃形成了特色绿化;幸福梅林中各品种梅花与山水结合,形成了云蒸霞蔚的梅林景观;荷塘月色中以种植各类观赏性荷花为主,也能形成大面积的生态荷塘景观;东篱菊园内大田栽种了春、夏、秋、冬四季菊花,四季都有菊,可供人们观赏;江家菜地中的各色时令果蔬自然形成了农田景观(图3)。(4)创造特色重点景观。新农村的建设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在改造时势必要尽快形成特色,突出重点。对一个村落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整个村庄的形象,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改造中,应重视主要通道和节点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要节点优先可能恰恰是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取得最佳效果的一种有效选择。具体方法有很多,如重点建设村落的出入口、村中的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等,使它们成为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先选择。同时,重点特色景观元素的多次出现也将强化该村的景观“可识别性”。这就需要在进行村庄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在相应地段重点考量,围绕村庄发展的目标建设有标志性、吸引人的景观节点。成都“五朵金花”景区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从而迅速改变了人们对当地乡村环境景观的初始印象,使建设改造的外部效益最大化。“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幸福梅林”景区主入口处的景观设计集广场、标志物、景观雕塑、接待中心于一体,既体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定位,又昭示出了此地农业旅游与他处的不同,并且通过重点设计使得该村落的旅游品牌信息能被到此休闲游玩的游客迅速了解和获取,形成对整体村庄良好的最初印象。而在其中的“幸福梅林”景区,用3000亩坡地培育20万株梅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梅林风景,充分诠释了“梅”的特色主题,使游人印象深刻(图4)。2.2挖掘历史文化遗迹,打造现代文化品牌(1)挖掘历史特点,传承乡土传统文化。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有其特定的环境氛围和区域地位。挖掘由当地文脉、历史因素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体现乡村特色和生活风情,是景观设计成功的基础,也是获得环境“认同感”的基本要素。例如,可以通过规划设计修复与再现当地的传统民居、特色风貌、风俗宗庙等历史文化痕迹;同时,通过营建物质性景观,诸如景墙、壁画、雕塑、石刻、植物造景等来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因素。此外,对传统生产资料的保存和利用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都“五朵金花”休闲农业观光区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注重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如保护并修复了代表农耕社会图腾崇拜的牛王庙、赋有传奇色彩的驸马桥景观;以传统工艺建造土坯草舍,展示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树立代表地方风俗的雕塑;设立花卉节、传统民俗节等(图5)。(2)发扬人文特色,打造乡土文化品牌。“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规划中虽确定了五个景区“一区一景一业”的错位式发展思路,但景区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这种农村发展方式蕴含着浓郁的文化品味,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品格,打造出了国内外知名的观光休闲农业品牌,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产生的长远规模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用独有的文化特色提升景区的底蕴和内涵,始终坚持人文先行,注重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提升景区品味和内涵,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5个艺术村(江家菜地的雕塑村、荷塘月色的画家村、东篱菊园的摄影村、“幸福梅林”的民俗村和花香农居的创意村),给游客提供了更丰富、更高尚的休闲观光新景致,从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不断提升了休闲观光农业区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水平,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由此可见,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与改造已不是简单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还需要改变农业经济模式,创造多样化的乡村文化和特色文化。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在发展和提升过程中,以文化为出发点,打造出了环境更加优美、更富有趣味的新农村。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思路与以往传统的农村发展思路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其做法尚存争议,但其发扬人文特色、树立本土品牌的意识对其他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