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让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1页
崔公让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2页
崔公让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3页
崔公让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崔公让教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

根据河南省中医药秘书处的规定,我与崔功让主任一起在当地血管疾病临床防治工作了一年多。经验如下。崔老师自1962年起对周围血管疾病进行临床研究与治疗,至今已40余年,他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周围血管疾病的建树、经验颇多,归纳起来可概括为:理论、方法与方药3个方面。1中医中药的用药原则崔教授研读了有关中医外科名著,如《刘涓子鬼遗方》、《外科大成》、《外科正宗》、《外科启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等,并收集了大量有关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资料,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病理及现代医学有关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指出中西医结合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研究,必须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始终贯彻祖国医学的宏观辨证;在诊断中,应将中医的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的辨病结合起来。由于周围血管疾病病程长,合并症多,所以在治疗中虽以中医中药为主,但不排除某个阶段的西药切入,在中医中药整体治疗基础上不排除现代医学的手术治疗。同时,中医的内科治疗应与外治相结合。对缺血肢体坏疽,崔师提出了“控制感染、改善循环、分离坏死、促使愈合”的治疗原则。这个原则已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的同仁们所认可。对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崔师提出了“控制血糖是根本,改善循环是关键,营养神经是基础,防治感染很重要”的治疗原则,指导这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坏疽的病机,崔师认为是“以虚为本,以瘀为变,以热为现”,所以在治疗中不能单看到病人现在的临床湿热现象,应想到病变之本为虚,治疗时应标本兼顾,将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才能达到较理想的结果。对痛风性关节炎,崔师认为“湿毒内滞,经络闭阻为标,脾阳虚肾阳虚为本,治疗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才能达到较理想的疗效。崔师指出,静脉血管疾病的病机演变规律是:“先虚后瘀,先虚后实,再虚。”即病变之本为体虚,虚而造成脉络瘀阻,瘀阻热结,故肢体肿胀疼痛,后期肢体乏力,步履艰难又为体虚。强调外周血管疾病“病在脉者,调之于血;病在血者,调之于络”。崔师临证用药精到,处方简练,往往一个处方仅3味~5味药,很少看到有10味以上的处方。他认为,治病如同打仗,要集中兵力对其要害进行猛攻,否则,面面俱到,反而难以奏效。2清除肉芽组织,清除生物利用崔教授规范了历届知名中医外科专家对疮疡的治疗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巧妙地应用到周围血管疾病的防治中。他将动脉缺血性坏疽分为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两类,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崔教授指出,对缺血性坏疽不应采用高刺激药物,应以缓对缓,以湿对湿,即所谓“温和剂”。对干性坏疽的处理提出要尽量使组织变干,干到要“分离”的程度。临床采用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脱,这种方法在几乎无痛苦的情况下,使无活性的组织变软脱离以利于清除。对坏死组织的清除强调:完全失去生机的应全清,部分失去活力的应少清,尚有生机的应不清。清理时要注意:有生机的皮肤应完全保留,肌肉肌腱应多清,骨骼部分应完全清除高价骨,保留低价骨。清理时肌腱不应拉之过紧,神经清理后应使其回到健康组织内。总之要挖肉、去骨、留皮。崔师对“分离”的界定确立了两个标准;①感染控制;②建立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建立,则量化为炎症浸润消失,组织由湿变干,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并看到自然的脱落界限,皮温升高,皮色改变,并看到浅表静脉充盈。对湿性坏疽,应在相对控制感染的基础上进行清除。对感染虽主张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更主张开窗引流、局部清洁处理和局部用药。临床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溶性药物湿敷,分泌物多时采用高渗药,分泌物少肉芽组织鲜红时采用较高浓度湿敷,肉芽组织生长不好可采用保水剂,促使肉芽生长。根据这个原则,创制了“溶脱液”、“仲景药霜”、“抗绿生肌散”、“白色生肌散”等系列药物。对常见的静脉曲张,他改变了以往的高位结扎加剥脱,创制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低位采用硬化剂灌注加垫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对外周皮肤损伤小,无瘢痕,同时又将不同的硬化剂进行了临床与动物试验,选择出了副作用小、并发症少、更为有效的硬化剂。3给药处方崔师临证,法因证立,方从法出,故处方用药灵活多变,难以尽述。现仅就崔师最常用者摘要介绍,以飨同道。3.1一般配方四神勇安汤当归30g,玄参60g,银花60g,甘草30g。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糖尿病坏疽以及急性深静脉栓塞。鸡血藤、甘草当归20g~30g,丹参20g~30g,鸡血藤30g~40g,甘草10g~30g。主治肢体缺血性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黄芪30g,党参30g,鸡血藤30g,石斛30g,当归15g,丹参15g,赤芍15g,牛膝15g,白术15g,甘草10g。本方为肢体缺血性疾病的常用方,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属气虚血瘀的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白意义的鹿角霜熟地30g,黄芪30g,鸡血藤30g,党参30g,当归15g,干姜15g,赤芍15g,怀牛膝15g,肉桂10g,白芥子10g,炙甘草10g,鹿角霜10g,地龙12g,麻黄6g。主治阳虚血瘀型肢体缺血性疾病。水跨叶花、陈皮、甘草茜草20g,泽兰20g,赤芍30g,金银花30g,玄参30g,两头尖20g,陈皮20g,水蛭20g,大黄6g,甘草10g。主治深静脉栓塞的急性期和缓解期、淋巴性水肿。3.2常用药物瘀血充血治疗又名竹节香附,性热,味辛,崔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手足拘挛等症和血栓性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瘀血性疾病。习用量为10g~20g。甘草崔师常用于治疗脉管炎湿热型、热毒型及深静脉栓塞急性期见肢体肿胀发热、舌苔黄、脉数者。崔师习用量为20g~60g。局部与粘连性浅表静脉炎崔师常用于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尚未化脓之前及粘连性浅表静脉炎,局部有红、肿、热、痛或粘连性浅静脉炎炎变期(脓液已成及高血压者不宜)。习用量为30g~60g。大黄崔师常用于治疗阳明实热证、湿热证与热毒型肢体坏疽。习用量为3g~20g。临证应知病情,不可拘泥硬套崔师常用于治疗阳虚型肢体缺血性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