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妇科杂病调之肝脾论治_第1页
黄元御妇科杂病调之肝脾论治_第2页
黄元御妇科杂病调之肝脾论治_第3页
黄元御妇科杂病调之肝脾论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元御妇科杂病调之肝脾论治

黄元玉是清代著名的医生。中医尊重黄黄岩、齐伯、秦岳人和张仲景的四位圣贤。临床上,他注重中部的呼吸,提倡烹饪和补充土壤。从其字坤载,亦可窥见一斑,取《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意,而坤者,土也,长养万物,寓其学术思想于字号之中。在临证中,黄氏继承医圣张仲景“重土崇阳”的医学思想,重视阳气,保护中气。“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阳主阴从。“足太阴以湿土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湿居八九。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此为立论之据,土居中焦,为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而升降的动力则在于人身阳气,然阳易衰而阴易盛也。因而在处方用药时,“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化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抑阴扶阳,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莫妙于此”。基于这种重土崇阳的临床思想,黄氏临证多从阳衰、土湿、水寒、木郁立论,其立足点在于中气之盛衰。黄元御一生著述颇多,对于内伤杂病的独到心得,则体现在其代表著作《四圣心源》里,其中对妇人经脉胎产诸病,从立论到立法、遣方、用药均本崇阳培土之精神,与一般妇科著作迥异,立论独到精当,言简意赅,发《素问》、《灵枢》之微蕴,承《伤寒论》、《金匮要略》之遗风。略述学习黄氏医书之心得,以就正于同道。1气阴阴经,阴血之热—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妇人之经血,化于脾土而藏于肝木,故黄氏特别注重肝脾,强调中气之盛衰。五脏之精气“总由土气所化生”,若“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所以“四维之病,悉因中气”。他指出“经水之原化于己土。脾阳左旋,温升而生营血……血藏于肝而总统于冲任。阴中阳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长养,是以成孕而怀子”,所以强调“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并指出后世庸医“滋阴凉血,泻火伐阳”的流弊。妇人闭经,源于肝气之郁结。经者,血也;血藏于肝,血被黄氏比喻为“木中之津液”。肝木性喜条达,如此则经血畅通,如若抑郁则经血不畅,产生闭经。肝木郁而不升则下焦生热,胆木逆而不降则上焦生热。然而黄氏认为肝胆经脉之热为标,脾肾之阳虚为本。方用桂枝丹皮桃仁汤治疗。该方为《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加甘草、丹参而成:桂枝温经通脉,茯苓、甘草培土泻湿,桃仁、丹皮、芍药、丹参活血养血兼清血中之虚热。崩漏,经血不藏也,黄氏认为是因肝木陷而不升也,然究其根源还是“土败”。“土者,血海之堤防也。堤防坚固则澜安而波平,堤防溃败,故泛滥而倾注”。黄氏立桂枝姜苓汤以治崩漏,该方用茯苓、甘草培土泻湿,干姜温中阳,桂枝达木郁,芍药、丹皮养血活血,首乌温补肝肾。妇人血崩则用桂枝姜苓牡蛎汤(桂枝姜苓汤加牡蛎)以治之。肝木疏泄太过则月经先期而来,肝木郁而不达则月经后期而至。究其根源则“由于脾湿而肝陷”,而且无论先期后期,经血均结涩而不畅也。月经先期,则自拟桂枝姜苓汤(干姜、茯苓、甘草、桂枝、芍药、丹皮、首乌)以温中达木;月经后期,则自拟姜苓阿胶汤(干姜、茯苓、甘草、桂枝、丹皮、丹参、阿胶、首乌)以温中补血养血。月经有瘀血,主要源于寒侵血室,血寒而瘀结成块,“血之为性,温则行,寒则凝”。黄氏总结其病机为土湿、水寒、木郁,木郁生热为标,水土湿寒为本,立苓桂丹参汤以治之:干姜、茯苓、甘草温燥水土之湿寒,桂枝达木郁,丹皮、丹参泻血中之热以顾其标也。妇人痛经,大体皆为木郁而乘土也,然痛经又有经前、经后之别。“缘其水土湿寒,乙木抑遏,血脉凝涩不畅,月满血盈,经水不利,木气壅迫,疏泄莫遂,郁勃冲突,克伤脾脏,是以腹痛”,此为经前腹痛,用苓桂丹参汤以温燥水土,通经达木。经后痛者,以血虚居多,“以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贼伤土气,是以痛作也”,以归芍地黄汤温经养血。茯苓、甘草培土泄湿,桂枝温通经脉,当归、芍药补血养血兼活血,首乌温补肝肾,地黄润肝木之燥也。妇人经水适来,而外感中风,称为热入血室。黄氏认为“盖经下之时,血室新虚,风伤卫气,卫气闭敛,营郁热发,热自经络,而入血室,势所自然”,据仲景小柴胡汤而化裁成柴胡地黄汤:柴胡、黄芩、甘草和解少阳以清解肝胆之经,芍药、丹皮、地黄泻热而凉血也。2从肾阴虚论治“夜热”妇科杂病,多求解于肝脾两经,黄氏认为其根本病机为“土湿木郁,生气不达”,病症表现有标本之异,燥热在肝胆为标宜清,湿寒在脾肾为本宜温。妇人带下,“任脉之阴旺,带脉之不引也”。由于下焦相火不足,肾水失其收藏之令,肝木疏泄,导致阴精淫泆下流而为带。任脉与带脉与之关系最密切,“五脏之阴精皆统于任脉,任中阳秘,带脉横束,环腰如带,为之收引,故精敛而不泄”。若任脉与带脉中的阳气不足,肾水不温,则收摄之力不足,精华流溢而为带下之疾。然而“水下泄则火上炎”,故妇人带下多兼有夜热汗多,心烦口燥之证。“土湿则脾胃不运,阴阳莫交,阳上郁而热生于气,阴下郁而寒生于血,血寒,故凝涩而瘀结也。”病机在于中焦脾胃之湿,上有热而下有寒,因寒而常有血瘀也。黄氏尊仲景温经汤为圣法:人参、甘草、干姜、茯苓、吴茱萸温中祛湿,桂枝、芍药、半夏、麦冬清金荣木,当归、川芎、阿胶、丹皮活血行瘀。温经汤不仅治妇人带下,且治少腹寒冷,久不受孕,或崩漏下血,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骨蒸之证,医家多从肾阴虚立论,治以潜阳封髓、滋阴泻热。黄氏则认为“缘于水寒土湿,肝木之不达”。肝木郁而不达,陷于肾水则生下热,而肾主骨生髓,故有骨蒸夜热之证。立苓桂柴胡汤(茯苓、甘草、半夏、桂枝、柴胡、芍药、丹皮)以培土泻湿、升达木气以退骨蒸,蒸退然后用干姜、附子以温水土。3胎漏为患,变证百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胎儿之长养,全靠母体之气血,然“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化之根,总原于土”,脾胃为滋生气血、培养胎妊的根本所在。关于胎妊之生理,黄氏认为“胎妊之结,生长资乎木火,收成藉乎金水,土者四象之母,其絪缊变化,煦濡滋养,全赖乎土。脾以己土而主升,升则化阳而善消,胃以戊土而主降,降则化阴而善受”。胎之初结,孕妇有妊娠恶阻之证,俗所谓“害喜”,主要由于中气乍而堙郁,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有恶心呕吐,食不能下。所以在治法上,宜行郁理气为主,不可妄用填补之剂。黄氏自拟豆蔻苓砂汤(白豆蔻、砂仁、橘皮、杏仁、茯苓、甘草、芍药、丹皮)以治胎孕初结,恶心呕吐,昏晕燥渴之证。堕胎即妇人小产也。胎儿的生长发育全靠母体旺盛的气血,中焦脾胃既是气血生化之源,又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土中阳旺,则胎气发育,十月满足,不至于堕”。“土生于火而克于木,火旺则土燥而木达,火衰则土湿而木郁,乙木郁陷,而克己土,土气困败,胎妊失养,是以善堕。”并且妇人之胎妊靠命门之火的温养,命门之火乃生命之火也。黄氏认为堕胎之根源在于“命门阳败,肾水澌寒,侮土灭火,不生肝木,木气郁陷,而贼脾土”,所以立姜桂苓参汤以温燥水土:茯苓、甘草培土泻湿,干姜温中阳,人参补元气,桂枝达肝木,丹皮祛瘀浊。结胎之后,经血滋养子宫中之胎儿,无有盈余,是以经断而不行。胎漏为患,黄氏认为有两种原因:其一,因于瘀血阻碍经络,主要由于“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养胎之余,易致堙瘀”,用桂枝茯苓丸加减以治妊娠下血,腹有癥块者;其二因于肝脾下陷,肝气克脾,则经血陷漏,拟桂枝地黄阿胶汤,地黄、阿胶、当归、芍药养血而风燥,茯苓、甘草培土泻湿,桂枝、丹皮疏木达郁。至于产后,以虚证多见,“血虚气惫,诸病丛生”。养胎之时,易致气滞血瘀;然“气血亏乏,脾虚肝燥,郁而克土,腹痛食减者,亦复不少”,而病痉、冒、便难者,更为易得,此谓产后三病。脾胃虚而肝木贼之,则为诸病之根本,所以黄氏说“土气不亏,不成大病也”。至于调养产后诸证,由于对病机的深刻认识,黄氏处方自是得心应手:桃仁鳖甲汤(桃仁、鳖甲、丹皮、丹参、桂枝、甘草)以治瘀血蓄积、木郁腹痛者,桂枝丹皮地黄汤(桂枝、芍药、甘草、丹皮、当归、地黄)以治脾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