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分析与演奏精要姓名:学号:摘要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一部将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的标题性组曲。谭盾独到的构思和独特的创作手法使该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气息。本文旨在通过对这首组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创作特色等方面的研究,以帮助人们在演奏此作品时更好地把握其风格和精神内涵,提升对谭盾钢琴音乐文化的解读。关键词:《八幅水彩画的回忆》;谭盾;钢琴音乐
目录TOC\o"1-3"\h\u21672摘要 124170一、谭盾的简介及其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42209(一)作曲家谭盾的生平、简介 413755(二)《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背景和介绍 425759(三)中国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518703二、《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内容特点与音乐分析 519802(一)《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内容特点 523768(二)《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音乐分析 614531.《秋月》 6163682.《逗》 67183.《山歌》 6300654.《听妈妈讲故事》 7315535.《古葬》 7251756.《荒野》 7200847.《云》 7177158.《欢》 84643三、《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演奏精要总结 812410(一)节奏的把握 815350(二)旋律的把握 817452(三)力度的变化控制 920729(四)八度和八度和弦的处理 1025461.八度的弹奏 1045702.八度和弦的弹奏 1011997(五)音色(触键)的变化 1046241.空旷、飘渺音色的触键 11287822.抒情性音色的触键 11228813.轻巧欢快音色的触键 1232401(六)踏板的使用 12272251.制音踏板的应用 12252572.弱音踏板的使用 137599结语 1415341参考文献 15
一、谭盾的简介及其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一)作曲家谭盾的生平、简介谭盾,当今国际乐坛上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媒体与表演艺术的众多界限,许多作品对世界乐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位“华人音乐大师”于1957年8月出生于湖南长沙茅冲,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院。他自幼深受湖南湘西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湘西文化有较深的印象,高中时下放到农村插队,后在县京剧团开始职业音乐家的生涯,就读于专业的中央音乐学院的经历,使他能够接触到更为专业的音乐知识,在校期间,因其音乐才能被全校师生称为学校的“四大才子”之一,这对他未来多元化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在他的钢琴小品中对现代技法的运用别具一格,是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的典型代表,他将时代的变革与新潮音乐相结合,利用多种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突显大量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具有浓重的民族音乐韵味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来说,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更为多元化,更富有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他的音乐在世界各重要音乐厅、歌剧院、艺术节、电台和电视台广泛演播。(二)《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背景和介绍《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又名《忆》,创作于1978到1979年之间,文革之后,中国音乐呈现出包容开放的新发展态势,这一时期是谭盾迈入专业创作领域的初始阶段,同其他青年作曲家有着相似的成长历程,开始深入学习西方作曲技巧和理论研究,并开始大胆创作新的音乐作品,身处北京的谭盾,为了诉说儿时对家乡的记忆和思乡之情,以自己童年的记忆中的湖南民谣为素材,将湖南民间音乐的调式特性与当时西方先进的现代创作技法有机融合,创作了这部独特音乐形态的钢琴组曲。这部组曲分为《秋月》《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古葬》《荒野》《云》《欢》八个钢琴小品组成,描绘出作者儿时八个温馨甜美的生活场景。作品清新、自然、情感丰富,彰显出生机勃勃的湖南民间音乐特质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堪称“中国风”钢琴作品的典范。(三)中国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中国钢琴是世界钢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谭盾为代表的我国作曲家已经创作出相当多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被广泛的运用于我国钢琴教学过程中,收到很好的效果。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钢琴作品渗透着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钢琴教育者有责任践行文化自信,推广和运用中国钢琴作品,有义务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让世人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钢琴创作曾经历过一段漫长有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直到80年代,中国钢琴创作的风格才真正开始走向多样。近百年的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使中国人不仅熟悉了钢琴这个乐器之王,同时也掌握了钢琴音乐的创作技法,作曲家们通过运用西方乐器、西方创作技法,结合中国音乐的特征和元素,逐渐地“中国化”“民族化”,形成了自己的专业音乐风格,用它来抒发中国人的情感。在钢琴教学中要进行中国作品的教学,就必须充分了解中国钢琴作品的类型,合理把握演奏风格,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类型,这直接关乎艺术形象的塑造,关乎钢琴教学活动的效果与成败。二、《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内容特点与音乐分析(一)《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内容特点《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由八首各具特色的曲目组成,分别是:《秋月》、《逗》、《山歌》、《听妈妈的故事》、《荒野》、《古葬》、《云》、《欢》。这部作品是作者童年的生活写照,它向听众传递的是作曲家对人生的深切感悟以及思乡时的浓厚情感。谭盾在这首钢琴组曲中融入了民歌的特点,以湖南民间音乐为基础,运用中、西方的创作技法,使八首小曲都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每首乐曲的标题都较为直观的体现乐曲的音乐形象,使听众根据标题进行对应画面的想象,每首乐曲之间的强弱与情绪色彩对比明显,这样的音响效果,使听众能够更加形象地走近作曲家创造的意境中。这样的钢琴音乐,同时融合了谭盾家乡淳朴的民风与他童年美好的回忆,让这部钢琴作品更加温馨、情感丰富。(二)《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音乐分析1.《秋月》这首乐曲是复乐段曲式,引子为1-3小节,节奏是自由的散板。乐曲开始由连续的大二度八分音符由慢到快的逐渐变化。呈示段为1-6小节,4蛐4拍,调式从E羽转为A羽调式。此曲高声部6连音的伴奏音型从始至终贯穿全曲。对比段为7-12小节,插入一个6小节的远关系调#F羽。尾声为散板节奏,重现引子的素材。此曲描绘了大自然中月光、云等流动或静谧的景象,构成一幅光与色交织而成的美丽图画。2.《逗》这首乐曲以民歌曲调为素材,通过自由变奏的手法进行创作。全曲为有变化再现的三段式结构,快板,D羽调式,2蛐4拍。呈示段是3-22小节,第一句为3-12小节,主题以湖南民谣为素材,具有三度上行特点,伴奏在后四小节出现对比的复调因素。中段26-43小节,转入B宫系统,形成调性对比;再现段44-61小节,第二句是第一句高八度的重复,调性回归。尾声为62-65小节,采用的动机是主题材料分裂。这首乐曲情绪变化多端,运用细微、不规则的连、跳的织体,表现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嬉戏的种种神态,呈现孩童般天真形象3.《山歌》的创作是以湖南民歌为素材,乐曲结构是五句一部曲式。调性是A羽调式,节奏伸缩自由。乐曲开始由两小节引子引入,第二小节巧妙运用了调外色彩音,使音乐意趣盎然。3-9小节是双声部叠加的吟唱旋律,音调高亢、自由。9-11小节中右手以切分音的音型作为伴奏声部,衬托出悠远而绵长的旋律。第12—13小节由高至低四组八音列音型带有华彩性。这首乐曲的创作基本保持了湖南山歌音调原貌,旋律不断起伏行进。此曲特性音调结构为“加商音的湘羽体系:La-Do(Re)-Mi-Sol”。另外此曲运用了升高的商和徽色彩音,加以钢琴织体,构成了一首具有浓郁的湖南山歌音乐特征和地域特征的钢琴作品。4.《听妈妈讲故事》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行板,2/4拍,呈示段为1-16小节,E羽调式。前两句伴奏采用填充性手法,左手低八度卡农,显得趣味盎然。中段为17-32小节,转为A羽调式,后两句是前两句高八度的完全重复。中段音乐更加连贯流畅,独具魅力。再现段33-44小节,经过一小节的紧缩再现左手主题进入,右手做自由模仿。这是一首线条型音乐思维的作品,谭盾借鉴古老的欧洲复调音乐体裁,同湖南民族音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相结合,使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5.《古葬》采用多种调式交替的创作手法,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缓板,4/4拍。呈示段1-8小节,开始由大二度交替进行。中段9-18小节,旋律开始在中声部,随后在高音区做大二度模仿。再现段19-26小节,完全再现呈示段内容。这首乐曲简洁短小,如同音乐格言,采用简短的旋律线条作素材加以重复,戏剧性的变化贯穿全曲。其音乐充满了神秘色彩,体现了湘楚文化精髓中的神鬼崇拜,且灵异之气特别浓郁。6.《荒野》为再现单三部曲式,A羽调式,4/4拍,有表情的慢板。呈示段1-12小节,乐曲开始是单声部旋律织体形态,以五声调式音(SolLaDo)为动机,调式清晰,旋律明朗。中段13-20小节,作者运用了大量三度叠置的和弦进行,此段是乐曲的高潮,主题形象精神饱满,音乐奔放、气势磅礴。再现段21-27小节,结尾材料缩减再现。这首乐曲通过描写故乡野外荒凉空旷的土地,从而引发作者无尽的遐想,也表达内心踌躇满志的情怀。7.《云》为带尾声的单二部曲式,呈示段2-13小节,调性为E宫系统,4蛐4拍。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组成的分解和弦音型贯穿始终。再现段14-24小节,调性为A宫,尾声25-30小节,左手采用相同材料在不同调式上位移。乐曲采用丰富的调式背景变化,左手流动的音型与巧妙的和声相结合,描绘出云彩变化万千的奇异景象。8.《欢》《欢》是再现单三部曲式,G徵调式,快板。引子1-6小节,在钢琴上模仿民间锣鼓乐开场。呈示段7-29小节,主题热烈、活跃。17-27小节采用相同主题材料的高八度重复,声部增多,音区拉宽,情绪更加热烈。中段30-47小节,音乐达到高潮,主题材料运用重复、移位、分裂、推进的创作手法。再现段48-55小节,减缩再现。这是一首神采飞扬、狂放不羁的快板乐章,谭盾通过鲜明的节奏,向人们展示了锣鼓喧天的热烈场面。三、《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演奏精要总结(一)节奏的把握在组曲中,根据作曲家的创作和音乐表现的需求,Rubato的音乐术语会经常出现在谱面上。在演奏过程中应当注意,它是速度伸缩处理的一种方法,但要用得适当,不能过多、随意,如果用的过多,音乐的情感表达就会受到影响。在这部组曲中还有常见的rit.、piùmosso.和accel.这三个速度表情记号,在演奏中要熟知每个音乐术语所表达的含义。如第四首《听妈妈讲故事》中第17小节标注的piùmosso.这个术语,在演奏中速度较前面要稍渐快,这样的处理可以使旋律具有一定的走向性,使音乐流动起来。(二)旋律的把握旋律是音乐作品中最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极具表现力。要弹好旋律,首先应该要认真的读谱,并且反复练习,去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内涵表现和音乐风格等。但是旋律也有主次之分和强弱之分,应该有情绪上的起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演奏中,演奏者应该按照乐谱,遵循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注意段落乐句的前后关系,准确把握乐曲乐句之间的停顿与连接。把握主要旋律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每一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都不同,因此弹奏出来的音乐也是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反复推敲音乐感、揣摩作者的创作心理,将自己带入作者的生活经历,再经过自己的加工处理,进行二度创作去完成演奏,这样才能使演奏出的旋律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笔者认为,弹奏一首作品必须要有整体感,不仅要横向地分析每首曲子的旋律线条,而且也要纵向地从整部套曲中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没有乐曲间情绪与意境的衔接,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整体。即使片段弹奏得很精彩,那作品也是缺乏整体感的。(三)力度的变化控制力度标记,就像是人们说话一样,常常带有情绪,像是大声、轻声,语气的减弱、加重等。弹奏乐曲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可能用同样的力度去弹奏一首乐曲,那就使得音乐失去了活力,显得呆板、无趣。相反,如果按照乐谱的力度标记弹奏,并且使用得当,那弹奏出来的音乐就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力度的一般表现形式可分为:强-弱、渐强-渐弱。演奏者在演奏时,应该特别注意谱面上的强弱标记,如第二首《逗》中的41-44这四个小节中,谱面上标记的力度由sf-f-fff-ppp快速变化,这在演奏中要格外注意,需要较好的手指控制力,弹出夸张的强弱对比,表达出生动的旋律线条和儿童天性喜好玩闹、情绪变化无常的画面感。(详见谱例10)(谱例10)(四)八度和八度和弦的处理八度弹奏是钢琴演奏技法中高难度的技巧之一。通常用1、4指或者1、5指弹奏,弹奏时手腕放松,手指要自然伸直且富有弹性,手掌支撑起掌关节,力量通过手臂传送到手指,使弹出来的音色集中、饱满和结实。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作品中会碰到很多的八度及八度和弦的演奏音型,在演奏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技巧练习。1.八度的弹奏在弹奏八度时,要以手肘为支撑点,手腕用力,同时,大小臂也要放松。控制均衡好大臂和手指的力量,快速落键且力量集中,确保力量直接到达指尖。2.八度和弦的弹奏谭盾在作品中使用大量的八度和弦,使钢琴的音色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声也更加丰满立体。在弹奏时,演奏者聆听自己所弹和弦的和声音效,同时要正确把握触键力度和触键的深度,指尖下键速度要整齐一致、集中清晰。在演奏时,例如第五首《荒野》中出现的大量和声变化频繁的八度和弦时,在演奏时应该注意手腕放松,且手指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贴着琴键,手腕带动手指弹奏。作品中有的强音八度模进,例如《古葬》B段,弹奏者一定要注意不可“砸琴”,这样会使得弹出来的音色很刺耳,声音会很干。演奏者可以尝试在弹奏时使用大臂的力量,以手臂的肘部为轴心,尽可能的做到手指、手掌、手腕、小臂融为一体的弹奏,再使用腰部的推动力,这样弹出来的音色能给听者传递一种激动、震撼的感觉。(五)音色(触键)的变化“音色,又称‘音的色彩’,是由于声音变化使人产生如同色彩般丰富的联想而引起不同层次的对比感受”①,在钢琴演奏中音色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部组曲中,作曲家为听众绘出八幅不同的水彩画,在演奏时为了诠释这些画面,应根据音乐需要奏出不同的音乐色彩,这就要求演奏者注意触键的方法,运用不同的触键方式,从而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更好地营造出水彩画的的意境,使音乐更有表情与变化。1.空旷、飘渺音色的触键如在《秋月》中的引子部分,月亮隐匿于云中,时而清明时而朦胧,给人以飘渺、朦胧的灵动感。在音色塑造时即触键时,不要只是手指在机械的敲击琴键的弹方法,而是需要借助手腕将每个音都连接起来,用指腹贴键“拂过”琴键,音色是朦胧而深沉,而不是僵硬而尖锐。在谱面上有pp、ppp,在演奏时是需要弱奏的,在弱奏时,触键一定要深一些,让声音可以传的更远,这样才会有夜空中秋月悠远的韵味。(详见谱例2)(谱例2)2.抒情性音色的触键《听妈妈讲故事》是取材于家乡民歌曲调来进行二度创作,在A段的两个乐句中,作曲家采用右手旋律和左手轮唱的复调创作手法,此曲旋律优美,如妈妈在讲故事般温暖。在弹奏时,要注意这种抒情性乐句的处理,注意句子的语气,同时触键不能过于强调指尖,要适当的运用指腹,运用身体与手臂的力量,通过手腕传送到指尖,把每个音符有准备地“推”进琴键中去,触键要深。3.轻巧欢快音色的触键在第二首《逗》中,描写的是儿童在嬉戏时欢快跳跃的情景,需要弹奏出明亮、灵动俏皮的通透音色。要注意手的触键点不再是指腹,而是指尖。在弹奏断奏时,触键的力度较为大一些,同时要加入手臂的力量,触键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在弹奏跳音时,力度较轻,音色较为轻巧活泼灵动,会采用贴键弹奏跳音的触键方式。这样的音响效果听起来使音乐画面感十足。(详见谱例5)(谱例5)在第八首《欢》中,刻画的是节日里孩子们欢快热闹兴奋的情景,描绘出一个欢腾热闹的场面。在1-2小节中四个fff强音和弦的断奏,第7小节开始的跳音组合,在演奏时需要采用自上而下弹奏的跳音的方式,将身体和手臂的力量的融合,并通过结实有力的手指传送至琴键,奏出像击鼓般的具有爆发力的音色效果。(六)踏板的使用钢琴的踏板曾被美国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称之为“钢琴的灵魂"。它的运用是一门艺术,成为了诸多演奏家和教育学者们专门研究的内容。踏板的合理运用才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反之,则会起到反作用。1.制音踏板的应用制音踏板,又称右踏板,其主要功能是让弹奏者把手指弹奏时不能保持的音延长。制音踏板的使用,常见的技术类型可分为:节奏踏板、切分踏板和特殊音效踏板等。在谭盾的钢琴组曲中,作曲家并没有在乐曲的谱面上作详细的制音踏板标记,这需要弹奏者在充分理解作品之后,进行二度创作,根据演奏需要,加入踏板,对每一个踏板的使用做仔细的琢磨和深入的探究。(1)节奏踏板节奏踏板又可以叫做重音踏板。节奏踏板的使用较好掌握,它与弹奏的音是同时进行的,在手指弹下键的同时踩下制音踏板,在手指落键结束时抬起踏板。这个动作一般都是用在较短线条的乐句中,对节奏具有一定的强调作用。它的使用可以加强突出乐曲中部分的重音和节奏点。例如:第二首《逗》和第八首《欢》中大量音程和和弦的弹奏需要运用节奏踏板,来表现出热闹、欢快的场景。(2)切分踏板切分踏板又名跟随踏板,是为了起到两个音或和弦之间的连接作用。使用方法是手指先触键,再踩制音踏板。切分踏板依据所需的音响效果不同,用法也不同,常见的有旋律切分踏板以及和声切分踏板。旋律切分踏板与乐曲的旋律有关系,踏板的变化要按照旋律线条的变化而变化。如第七首《云》中踏板的使用,在弹奏时依据右手旋律线条的发展而转换制音踏板。和声切分踏板是根据乐曲和声的变化来切换制音踏板。如果在相同的和声内,根音的位置发生改变,也应该要随之换一次踏板。例如第六首《古葬》,由于该曲子调性游移,和声变化频繁,因此在弹奏时,要依据和声的进行去切换制音踏板,使出现的新和声能够清晰,乐曲的前后线条也能自然顺畅。(3)长踏板长踏板,最常用的就是在乐曲比较长的段落或者是高潮部分,以达到和声的重叠效果,更大程度地渲染了乐曲磅礴宏大的气势。例如:第三首《山歌》中第9小节,为了模仿古筝的刮奏,这里需要长踏板的处理方式,营造出似高山流水的意境。2.弱音踏板的使用弱音踏板也称左踏板,其功能是让弹奏者弹出很弱很细小的声音,用来取消弹奏中键盘敲击的声音杂质,以提高声音的柔和程度。虽然乐曲谱面没有标注弱音踏板的使用,但笔者认为在作品的音乐处理中适当的加入弱音踏板,能更好地体现出谭盾钢琴作品的意境。因此,正确的把握和使用弱音踏板,才能使乐曲的音色产生丰富的变化。例如:第一首《秋月》,散板引子中ppp和尾声pppp的音乐效果,就需要使用弱音踏板来营造那种缥缈似梦的画面。再如第三首《山歌》第9小节由pp到mf的弹奏,笔者认为可以加入弱音踏板的使用,这样强弱对比会更明显,使音乐更有表情,更富变化。(详见谱例14)(谱例14)结语谭盾在《八幅水彩画的回忆》这部钢琴组曲中融汇了民歌的特点,以湖南民间音乐为基础,运用中、西方的创作技法,使每首乐曲都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每首乐曲之间的强弱与情绪色彩对比明显,这样的音响效果,让这部钢琴作品情感丰富,充满着人文气息,有着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笔者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演奏、体会三个层面,分别从结构上把握作品的基本框架,从音乐特色分析上体会中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融合。笔者在演奏实践中,发现有许多技术与音乐处理上的不足之处,通过对节奏的把握、旋律的把握、力度的变化控制、八度与八度和弦的奏法以及踏板的使用这五个方面来探析演奏特点,提高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使得能够更好的进行二度创作,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可以为钢琴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为该作品的演奏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参考文献[1]孙然.谭盾钢琴作品《八幅水彩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VFP考试横向对比试题及答案
- 机器学习与2025年ACCESS考试试题及答案融合
- JAVA扩展与插件技术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医院-信息及数字化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 DB32-T 5095.2-2025 医防融合数据传输接口规范 第2部分:法定传染病
- 软件国际化的技术实现考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测试市场的机遇与风险分析试题及答案
- 高效wps操作步骤总结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产品质量标准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中的关键性能指标设定试题及答案
- 公司外聘法人协议书
-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 经济学中的时间价值试题及答案解读
- 2025年平面设计师专业能力测试卷:平面设计作品集制作与展示策略分析技巧试题
- 承包矿山运输协议书
- 员工持股协议书合同
- 2025年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招聘(5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扣件螺栓涂油作业
- 初三班级学生中考加油家长会课件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地沟更换管线专项施工方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