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历史概念: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党政治、宋教仁案、北洋军阀、中国国民党、二次革命、“训政”、《训政纲领》、“国民大会”“宪政”、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三三制”原则、《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依法治国。(2)从时空观念角度梳理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认识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3)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近代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制度的探索进行评价,认识其创新之处与缺陷。教学重难点重点: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共和制的过程;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及其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和“宪政”;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制度;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制度;解放区的大行政区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训政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和制度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课前准备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但清王朝以良弼为首的顽固派不甘失败,组织“宗社党”反对革命。为了扫清革命阻碍,彭家珍自告奋勇,决定舍身前往刺杀“宗社党”领袖良粥。1912年1月26日晚,在良弼乘车回到府邸时,彭家珍向他投出炸弹,良弼重伤,于两天后毙命。23岁的彭家珍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爆炸行动前,彭家珍在绝命书中写道:“共和成,虽死亦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与其生受辱,不如死得荣。”与彭家珍一样秋瑾、林觉民、徐锡麟、陈天华、邹容、黄兴等为了共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彭家珍说“共和成,虽死亦荣”,那么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共和就真的成了吗?志士们的心愿达成了吗?让我们走进课堂《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新课讲授】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通过教材学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意义等内容。(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①时间:1912年1月1日②临时大总统:孙中山③国旗:五色旗④纪年:采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⑤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五色旗【师】:孙中山为何要让位给袁世凯?又为何急着颁布《临时约法》?【生】:资产阶级实力不足,主观妥协。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师】:《临时约法》为中国设计了怎样的“共和制”?它有何价值?(2)《临时约法》的颁布①时间:1912年3月11日②机构:临时参议院③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民主共和(根本)④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⑤政权结构: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命令需要国务员副署才可生效。⑥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⑦意义: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法制史上的里程碑。1912年3月8日,参议院通过了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师】:结合《临时约法》出台的背景,概括它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生】:存在“因人设法”的局限;总统府和国务院职权不明,无法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双行政中枢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师】: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因为共和“徒有虚名”,其实际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2.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的尝试)【师】: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通过“历史纵横”了解民国初期的党派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其中,同盟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为三大党,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1)主要表现: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宋教仁极具政治抱负,他主张中国应如西方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组成“强大真正之政党”,以两大党轮流角逐内阁首领而使政治进入良性竞争。……(宋教仁)同盟会改组。——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1913年2月国会议席,参众两院870个席位中国民党占292席。国民党以绝对优势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孙中山主张立即研究由本党组织“政党内阁问题”宋教仁说“大局已定,政党责任内阁一定可以成功”并表示将转道沪宁赴京,准备以多数党党魁身份出面组织中国第一届责任内阁。——汪林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师】:想一想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会不会成功?(2)失败:宋教仁的当选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之后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但很快被镇压下去。此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就任大总统后,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这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多党竞争性民主尝试被袁世凯扼杀,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宋教仁被刺杀【师】: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帝制之路。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以及筹安会,都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不久,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1916.1.1袁世凯正式称帝,去世后北洋军阀混战国民党建立1913年初1914年1月1914年5月1915年8月1916.1.1袁世凯正式称帝,去世后北洋军阀混战国民党建立“筹安会”成立“筹安会”成立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国民党大选获胜【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1914年《中华革命总章》中正式提出实现宪政民主须经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此后革命实践的艰难曲折更让孙中山坚信“三阶段”方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晚年的他一再重申并做了集中的阐发。(1)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军政:以党建国,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后来指武装打倒军阀,实现国家和独立。训政:以党治国的维权统治时期,开启民智,培养民众民主意识。政府派出人员到各县筹备自治,对人民进行民权训练。宪政:还政于民,人民行使直接民权。(2)国民党的一党专制:“训政时期”(1928年国民党完成形式上的统一至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出示材料: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24)“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训政纲领》(1928)【师】:对比阅读两个纲领,该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生】: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3)宪政时期(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之后):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国民党从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外衣。出示材料:1948年3月,“行宪国大”在南京召开,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在“戡乱时期”,总统“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定,为紧急处分”,而“动员戡乱时期之终止,由总统宣告”。也就是说,总统实际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决定一切重大事宜,等于拥有几乎无限的权力;只要总统愿意,就可以无限期地拥有“紧急处分权”。“临时条款”的通过,满足了蒋介石继续独揽大权、个人独裁的愿望。——《中国近代史·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内政外交》【师】:为什么国民党的“宪政”意味着为其独裁统治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生】:国民党实行宪政是还汤不换药的,中国并没有因此走上真正的民主宪政之路,部分民主党派逐渐与国民党决裂而投向共产党,随着国民党在政治上独裁,内战,国统区的经济逐渐崩溃等,最终导致国民党的宪政崩溃。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创建人民政权——苏维埃政府(土地革命时期)(1)背景:背景:1927—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苏维埃,俄语意即“代表会议”或“委员会”,是指俄国无产阶级于1905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工人和农民的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和更换。(2)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权的建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①最高权力机关: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②颁布法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③建立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④政府主席:毛泽东;⑤政权归属: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⑥政权性质: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⑦成立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2.建设抗日民主政权——边区政府(抗日战争时期)(1)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2)目的: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3)措施:①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何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③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实行“三三制”原则。【学思之窗】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师】:阅读材料,谈一谈你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政权性质、作用和意义)【生】:三三制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战而采取的政权组织原则,突出体现了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和中共与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民主合作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参政议政的群众基础,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3.建立解放区人民政权——解放区政府(解放战争时期)(1)背景:解放战争占据变化和解放区日益扩大;巩固新兴人民政权的需要。(2)措施:设置六大行政区,在行政区设置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3)意义: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4.新政权的理论建设——《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内容: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2)意义:《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师】:通过表格学习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探索。时期背景探索意义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1931年11月,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宪法大纲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解放战争时期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通过教材梳理我国根本制度的发展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1)核心: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2)发展过程:①初步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正式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正式建立起来。③遭到破坏: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④恢复完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如改进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固定任期;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师】:结合【史料阅读】谈一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如何体现?【生】: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集中力量办大事。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材料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代表共662人,其中团体代表235人、区城代表116人,党派代表165人、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充分体现了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体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师】:通过材料和教材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地位?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正式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初步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根据我国阶级状况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3)遭到破坏:“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4)恢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的理论与政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人宪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走上了制度化轨道。比较项人民大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战线组织职能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产生与组织方式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各方协商产生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师】:通过教材思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什么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什么决定,这个决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怎样体现的?同学们带着问题学习这一知识点。(1)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2)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核心内容:大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怎样体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医药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前沿与创业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dule9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媒体策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力传动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俄罗斯概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TC税收遵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游戏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肢创伤影像(X线)诊断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
-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区规范资料汇编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静疗相关血管解剖知识课件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康复运动治疗技术
-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