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版中基-养生治则_第1页
七版中基-养生治则_第2页
七版中基-养生治则_第3页
七版中基-养生治则_第4页
七版中基-养生治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theory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防治原则

(principleofpreventandtherapy)

广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GXTCMUBasictheoryoftraditionalofstaffroom)

第九章防治原则【目的要求】

1、掌握养生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了解养生的主要方法3、了解早治防变的治疗原则4、掌握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基本原则5、掌握调理气血、调理脏腑的治疗原则概说

1、预防的基本概念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养生(healthpromotion),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的意思。第一节预防(prevention)

2、养生与预防的关系

通过养生可以提高正气,增强体质,从而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御病邪的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养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理论上相互交融,在使用上互为补充,相互为用。预防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一、未病先防(preventionbeforediseaseonset)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害两方面入手。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1.顺应自然即遵循“

”观,顺时摄养。2.养性调神(1)避免不良刺激营造良好环境,主动避开外源性不良刺激积极治疗躯体性疾病,防止内源性不良刺激产生(2)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天人相应寻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选择

世外桃源”人与自然的和谐3.护肾保精重视适当的性生活;节制房事,防止早衰。4.体魄锻炼

要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动静结合,形劳不倦。流水不腐,户枢不蠹5.调摄饮食(1)注意饮食宜忌提倡饮食定时定量注意饮食卫生克服饮食偏嗜(2)药膳保健

药膳的含义: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药物以及食物的辅调料等相配合,通过药物的炮制加工与仪器烹调加工制作而成的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作用的美味食品。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药食结合因时制宜辨证施膳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长期服食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药物,平调体内阴阳,达到健身防病益寿的目的。

对象:体弱多病或体质偏差较大者

推拿1、运用原则:辨证施术2、推拿作用机理:

系统功能的改变生物信息的调整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针刺作用机理:通过针刺手法激发穴位特异作用,通过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和调节机能平衡的功能,发挥治疗保健效力。灸法作用机理:利用灸火作用于俞穴部位的物理热效应,促进气血运行、散寒止痛、化瘀消肿、培补正气、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二)防止病邪侵害避其邪气

邪气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还要注意避免病邪的侵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躲避外邪侵害,防止疾病的发生如: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避疫毒,防疠气之染易;防止外伤与虫兽伤等。药物预防

事先服食某些药物,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防止病邪的侵袭

如: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中草药预防疾病亦有良好效果:用板兰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用茵陈、贯众预防肝炎二、既病防变(preventiondiseasefromexacerbating)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一)早期诊治早期诊治:疾病处于初期病位较浅病情多轻正气未衰疾病易治不及时诊治:病邪深入病情愈趋复杂、深重疾病难治(二)防止传变

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防止传变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1.阻截病传途径伤寒的早期治疗(重在太阳病)伤寒──指一类感受风寒之邪的外感热病。传变规律:循经传(早治在太阳病)肌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例: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治:发散表邪(辛温解表法)太阳病温病的早期治疗(重在卫分证)温病──是一类感受温热之邪所致的急性热病。传变规律:顺传: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例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治:辛凉解表法卫分证2.先安未受邪之地

根据不同病变的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的治疗,当可控制其病理传变。

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常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可收到良效第二节治则(therapeuticprinciple)概说治则:治疗疾病时所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法(therapeuticmethod):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与证侯的具体治疗大法及治疗方法。例:扶正──益气、补血、滋阴、壮阳

祛邪──发汗、涌吐、清里、攻下治则治法扶正祛邪治法的层次关系

治疗大法:在治法中层次较高,多是针对一类相同病机而确立的,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治疗方法:在治疗大法限定的范围,针对具体病证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健脾利湿等。治疗措施:在治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指导治法的总原则,具有原则性和普遍性意义。治法是从属于一定治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及措施,其针对性及可操作性较强,较为具体而灵活。概念: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本:此指疾病的病因病机,包括病原,机体体质因素及其反应性,其要素为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等。治病求本(treatingdiseasefromtheroot)一、正治与反治(一)正治(routinetreatment)概念指采用与疾病证侯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主要指症状及体征)与疾病的本质相一致时的病证。(二)反治(contrarytreatment)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反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想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反治法用药顺从病证的假象,却是逆反病证的本质,故治疗仍是治病求本。1.热因热用(heattreatedwithwarm)

概念:指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又称为“以热治热”。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例:阴寒内盛──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里真寒)微欲绝阳气浮越──身反不恶寒,面赤如(外假热)妆。

《伤寒论》37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格阳证2.寒因寒用(coldtreatedwithcool)

概念:指用寒凉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又称为”以寒治寒“。它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例:热邪深伏,阳热内郁──壮热恶热,烦渴饮冷(里真热)小便短赤,舌绛苔黄里热极盛,阳气不能外达──手足厥冷,脉沉(外假寒)病例:《续名医类案》李中梓治“韩某,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咸谓阴证。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皱眉作楚,按趺阳,大而有力,以大承气汤下出燥屎六七枚,其病始愈”3.塞因塞用(obstructiontreatedwithtonification)

概念:指使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又称为“以补开塞”。例:脾气虚──纳差,体倦乏力,舌淡脉虚假实症──脘腹胀痛,时重时减,大便不畅《伤寒论》“太阴虚寒腹满”──理中汤《金匮要略》“妇人转胞不得尿”──肾气丸《管见良方》”妇人风秘,产后便秘“──四物汤《医宗金鉴》”血枯经闭”──人参养营汤健脾益气4.通因通用(diarrheatreatedwithpurgation)概念:指使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又称为“以通治通”。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例:食滞泄泻──腹痛肠鸣,泻下物臭如败卵,苔垢脉滑瘀血崩漏──下血淋漓不断或突然量多,夹有瘀块,腹痛拒按消食导滞攻下法活血化瘀调经法《伤寒论》“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治疗二、治标与治本(treatmentfromtheroot

andfromthebranch)

概念: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疾病的本质,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标与本作为对举概念,不同情况下标与本之所指不同标本,是用来概括说明及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因果关系,以及病变过程中矛盾主次关系的相对概念。

本──《辞源》“凡草木之根,皆曰本。”概括事物的本质。

标──《辞源》“木之末也”。概括事物的表面现象。正气──本邪气──标病因──本症状──标先病(原发病)──本后病(继发病)──标脏腑病(里)──本肌表经络病(表)──标邪正关系病因与症状先后病证表里病位

例:痨病肺肾阴虚

咳嗽(一)缓则治本多用在病情缓和,病势迁延,暂无急重病状的情况下。肺肾阴虚(本)咳嗽(标)滋养肺肾以治本,本病得愈,咳嗽亦会自然消除Totreatfromtherootwhentheconditionofthediseasepermit)气虚自汗气虚不摄(本)出汗(标)补气以治其本,气足则自能收摄汗液(二)急则治标(totreatfromthebranchunderurgentsituation)病证急重时的标本取舍原则是标病急重,则当先治、急治其标。例如:肝病(本)+腹水(标急)──先化瘀利水,后治肝病。例:高热清热剧烈呕吐止呕剧痛止痛大出血止血尿闭危及生命利尿抽搐急则治其标镇惊喘促平喘昏迷芳香开窍虚脱固脱(三)标本兼治

(totreatfromtherootandthebranchatthesametime)当标本并重或标本均不太急时,当标本兼治。

例:

邪热里结─大便不通阴液耗伤─口渴,尿少,便结

温热病泻热攻下滋阴通便

治疗三、扶正祛邪(strengtheningthehealthyqiandeliminatingpathogenicfactors)扶正──指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及康复能力。主要适用于各种虚证。例:气虚——益气血虚——养血“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阴虚——滋阴阳虚——温阳(一)扶正祛邪的概念祛邪——指祛除邪气,消解病邪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主要适用于各种实证。例:“邪气盛则实”—实则泻之表实——发汗解表里实热——清热泻下里实寒——温里散寒痰壅上焦──吐法食积中焦──消食导滞(二)扶正祛邪的运用1、运用原则①攻补应用合理,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

②把握先后主次,根据正邪在斗争中的地位及邪正盛衰情况决定运用方式、先后与主次。③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2、运用方式(1)单独运用扶正──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运用时应掌握虚的性质,程度、部位及用药的峻缓量度,虚证一般宜缓图,少用峻补,免成药害。祛邪──适用于实证或真实假虚证。运用时应辨清病邪的性质、强弱、所在的部位,注意中病则止,以免用药太过而伤正。(2)同时运用抉正祛邪合并使用,体现为攻补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证。抉正兼祛邪──适用于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祛邪兼抉正──适用于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虚实夹杂证攻补兼施(3)先后运用抉正祛邪先后使用,也主要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为主,机体不耐受攻伐者。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邪盛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二是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四、调整阴阳(regulationyinandyang)调整阴阳是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主要包括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一)损其有余(removingtheexcess)概念:又称损其偏盛,指阴或阳的一方有余的病证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1.泻其阳盛“阳胜则热”——用寒凉药物以泻其偏盛之阳热,“热者寒之”“阳胜则阴病”——阳偏盛易致阴气亏减,清热的同时配以滋阴之品。2.损其阴盛“阴盛则寒”——用温热药物以消解其偏盛之阴寒。“寒者热之”“阴胜则阳病”——阴偏盛易致阳气不足,散寒的同时,配以扶阳之品。(二)补其不足(invigoratingthedeficiency)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任何一方不足的病证。原理阴阳相互制约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济之调补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

滋阴以制阳──对阴虚无以制阳则阳亢的虚热证,采用滋阴的方法以制约阳亢,又称为“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扶阳以制阴——对阳虚无以制阴则阴盛的虚寒证,采用扶阳的方法以消退阴盛,又称为“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

阴中求阳──根据阴阳互根原理,补阳时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称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根据阴阳互根原理,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源泉不渴”,称为“阳中求阴”。

3.阴阳并补对阴阳互损所表现的阴阳两虚证,应分清主次进行双补。4.回阳救阴适用于阴阳亡失者。亡阳———益气回阳固脱亡阴———益气救阴固脱亡阳与亡阴实际上都是一身之气的突然大量脱失,故治疗时要兼以峻剂补气,常用人参等药。阴阳格拒的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