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基础
1.1工作体系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院校,近年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会议精神,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面
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校统筹、全力落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构建大格局、总统筹、齐协
同、有保障、出成果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的协同效应。
图1学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3
1.1.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
纳入学校规划计划。学校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纳入发展规则和
年度计划,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立德树人行动计划”
中提出“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提出深度构建“课堂中学习、实践中体验、
环境中熏陶”三位一体育人体系,探索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
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为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将课程思政具体举措纳入年度工作
要点的课程建设、评价改革等具体工作中,统筹推进落实。
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专业与课程“两大”改革,将思政育人目标融
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修订、教材编审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近年来《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都将立德树人作为制订培
养方案的根本目标,将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
念,将课程思政元素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1.1.2坚持党委领导,加强部署推动“总统筹”
党委领导,党委书记承担首责。学校在2022年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
长任双组长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书记、校长亲自主抓课程思政工作,
多次组织专题研究课程思想工作,带头落实上好“思政第一课”,定期开展课程
思政建设实施推进情况专项督查。
党建引领,思政聚力铸魂育人。坚持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把党建工作与
“课程思政”相结合,通过“党建+教学”“党建+课程”“党建+教改”“党建+
实践”“党建+项目”五大模式,把党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业务中,形成
了党委主动、党政联动、项目驱动、教师谐动的良好局面。
1.1.3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全员参与“齐协同”
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二级学院为主导、教师为主力的课程思
政建设工作机制。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领导,由教务处牵头、组织人事处、宣
传部,协同所有二级学院成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中
心成立以来,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三机制一平台: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和院部协同配
合的管理机制;构建各专业群间任课教师交流沟通的联动机制;制定课程思政教
学的评价机制;搭建课程思政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挖掘校内外优质思政教学
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1.1.4出台系列制度,推进过程管理“有保障”
4
规范建设标准。根据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
通知要求,学校按照“提前谋划、分层推进、示范引领、均衡发展”的原则,出
台了《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优实施意见》《顺德职业技术学
院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示范中心建设方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项目管理办法》《顺德职业技
术学院课程思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规范并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
全过程的管理,确保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制度依据。
强化督导考核。学校坚持把课程思政工作列入二级学院、学校年度KPI
考核内容中,以课程思政覆盖率达到100%作为二级学院重要建设与考核指标,以
党建、思政研究项目、思政获奖等作为重要驱动,推动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
1.1.5推动理论研究,促进实践探索“出成果”
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教研机制。从横向上,建立行政、教
研、科研“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行政牵头、教研支持、科研引领的协同推
进工作机制。从纵向上,“学校—教学示范中心—二级学院”三级联动推进课程
思政建设工作体系。
探索“实践探索+理论创新”的教研路径。注重理论创新,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
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把着力点聚焦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铸魂育人上来,通过学习推动课程思政的理论创新;注重实践探索,创新途
径、搭建载体,建立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提高课程思政实践能力。
1.2工作措施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主战场”、筑牢“主渠道”、强化“主力军”,
体系化、科学化、特色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打造“高职样本、顺职范式”
的课程思政示范校品牌。主要创新举措有:
5
表1学校课程思政工作举措一览表
工作
打造课程建设“主战场”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强化教师队伍“主力军”
措施
1启动金课领航工程,精准设计教学全过程,制度建设激励教师“深参与”
擦亮课程“新品牌”提高课堂设计效果
2精心遴选思政内容,精准确定思政切入点,组织教师培训促进“全提升”
实现课程“优供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精准改革思政教学法,实施强师工程赋能“硬实力”
拓展课程“新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开发建设隐性课程,精准搭建政校企平台,建立集体教研制度“促成长”
打造浸润“新景观”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5————————健全协同工作制度“促共享”
1.2.1推动高质发展,打造课程建设“主战场”
第一,启动金课领航工程,擦亮课程“新品牌”。学校推动“课程
思政+”模式,编制《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建立课程思政教
学体系,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类型课程中全面铺开课程思政的建
设,建成187门品牌性通识课程和通识性选修课程,实现了对1631余门专业课
及实践课开展课程思政设计与建设,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全覆盖。启动金课领航工
程,依据《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方案》将课程思政元素贯彻
到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计、教材选用等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
在全校分两批遴选立项8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一批高质量,辐射广的“金
课”,抓好示范引领。举办“非遗名家进课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
化遗产、民间艺术之美的课程;邀请民俗专家进校园,开展非遗文化、顺德民俗
系列讲座,提升师生技艺技能素养。
第二,精心遴选思政内容,实现课程“优供给”。学校立足地方和
校本特色,整合了“一统三融合”的课程思政内核,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为统领,融合以墨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岭南精神为代表
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文化,确定包括工匠精神、节用
精神、诚信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谐精神等六大内核的课程思政要素框
架,各课程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系统整理和分析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和思
政教育融入点,做好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
6
第三,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课程“新时空”。综合运用第一课
堂和第二课堂,延展课堂教学时空,推进红色之旅、智造强国、美食文化、美丽
乡村等具有行业特色的实践育人活动,形成“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立体评价”
的实践课程体系。以课程思政贯穿思想政治、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体育锻炼、
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各种实践课堂,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新时空,弥补
课堂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学生理论和实
践相结合的能力。开设体育、美育、劳动、创新创业、数学等特色课程,帮助学
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温润心灵、激发创造活力,
在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责任担当,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关注社
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四,开发建设隐性课程,打造浸润“新景观”。在校园建设中体
现具有“顺职特色”的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彰显“一统三融合”的价值引领。通
过富有思政教育元素的校园景观环境打造隐性课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处
可见,潜移默化。编写《校园文化读本》作为新教师、新生教育“必修课”;设
立智慧门等系列文化景点,兴建校史馆、墨子文化馆、工匠雕像文化园、传统文
化墙等文化思政教育场馆,形成极具职教特色的“一馆一园一长廊”思政景观,
打造行走的课程思政,以环境营造实现生活中的浸润熏陶。
图2学校课程建设图
1.2.2实施精准思政,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
第一,精准设计教学全过程,提高课堂设计效果。遵循思想政治工
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甄选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融入到教
7
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案课件制作、课堂授课、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等
课堂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
第二,精准确定思政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紧紧围绕“一统
三融合”的内容主线,以专业故事、大国工匠、时代楷模、职业规范、反面案例
等作为课程思政切入点,激趣启思,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精准改革思政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信息化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举办教学能力大赛、青
年教师比赛等促进“三教改革”,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第四,精准搭建政校企平台,提高协同育人效果。强调知行合一,
以“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理念为指导,建立各级协同育人平台。推动实施
学生研究计划(SRP),让学生在真实职业平台中通过“真刀真枪”的实践训练,
提升学生的专业专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攀登计
划”等,在项目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创造、创业”
能力。
1.2.3启动名师培养计划,强化教师队伍“主力军”
第一,制度建设激励教师“深参与”。着力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
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
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优秀成果、优秀教师的支持
力度。
第二,组织教师培训促进“全提升”。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
在岗培训、师德师风等专题培训,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组
织“国家名师谈教学”课程思政报告会、“金牌教师谈教学活动”、课程思政工
作坊系列活动、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掌握课程思政建设规
律和科学方法,不断提升铸魂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实施强师工程赋能“硬实力”。推动实施“尚贤强师工程”,
依托广东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推动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师型”
名师工作室等,培养各级各类名师、名匠、大师。在学校教学名师中单列评选课
程思政教学名师,推动实施“名城大匠工程”,分梯队培养“大匠—名匠—青匠”。
引进各类型名家、技能大师,成立大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学生培养;深入开展“粤
8
菜师傅”工程,成立顺德厨师学院,聘请46位当地有名的中国烹饪大师为学校
兼职教授,与校内教师结成帮扶团队,为四川凉山等贫困地区开展技能培训15000
多人,受到《焦点访谈》等国家重要媒体专题报导;通过实施“强国青匠导师”
遴选构建高职育人的“智囊团”。推动名家进校,聘请粤剧名伶名家、艺术大家、
武术名师等30多位大师名匠进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职教高品位文化育
人模式;推动名医进校,成立附属中医医院,聘请非遗传承人罗俊卿等为学校客
座教授,共创中医药产学融合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建立集体教研制度“促成长”。充分发挥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
织作用,建立“七有五到位”的集体教研制度,即“有活动计划、有活动时间、
有活动地点、有活动主题、有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有活动考评”和“准备到
位、人员到位、领导指导到位、活动效果到位、活动考评到位”,以集体教研提
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研讨、实施效果。
第五,健全协同工作制度“促共享”。构建“思政导师+专业导师”
的课程思政团队,广泛开展跨学院、跨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和教学研讨活动,
探索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合力育人机制,推动思政导师制,选派马克
思主义学院教师对接双高专业群课程建设,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协同育人。成立“校外导师+校内导师”的专家团队,组建包括产业导师、企业
导师、名匠名家、专业导师、思政导师等在内的课程思政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
发挥课程思政建设智库作用,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学生成长规律,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咨询。
1.3保障措施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打造“四个强化”的保障体
系,在制度保障、师资保障、阵地保障、经费保障四个维度下工夫,为课程思政
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3.1强化制度保障
健全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制度。出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深化课程
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管理办法》《顺
9
德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全面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深入探索培养方案引领、专业群带动、各门专业课程具体落
实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健全课程思政目标考核机制。将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成效纳入各二级学
院目标责任管理与KPI绩效考核指标,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评价,及时督
促整改。
健全课程思政多元评价机制。构建“学生、同行专家、督导队伍”共
同参与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探索创新评价方法,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
培养等目标纳入课程教学评价。
健全课程思政评优激励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工作
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表彰奖励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在各类骨干教师培
养计划等项目中,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充分激发广大教
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
健全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制度。出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
课创新创优实施意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顺德职业技术
学院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试行)》等,通过多方协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1.3.2强化师资保障
持续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修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
政治工作实施方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顺德职
业技术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不断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
修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
动自觉,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重视开展课程思政业务能力培训。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作
用,探索构建广覆盖、常态化、立体式的教师培训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入职培
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比赛观摩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研讨活
动中,通过课堂主讲、现场问答、网络互动、课堂反馈、教学实践等方式,引导
教师进一步掌握课程思政建设规律和科学方法。
10
积极搭建课程思政教学展示平台。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系列
活动,搭建各级教学名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广泛参与的交流研讨平台,
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
用。坚持以赛促建、以赛促教,深化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举办“说专业说课
程”展示活动,评选思政课示范课堂、组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比
赛等,努力打造一批课程思政“样板课堂”。
1.3.3强化阵地保障
对学校的硬件环境进行整体改造升级,并列支专项经费181.8855万元建设
总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的墨子文化馆、列支专项经费502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
1200平方米的校史馆,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育人空间;保障产业学院、大师工
作室、名师工作室的场地建设;保障网课育人空间的维护与运营,对学校的网络
平台进行资源拓展,用好学校各种课程网络平台,实现线上课程与线下课堂的同
步发力。
1.3.4强化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经费开展课程建设,出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资
金管理办法》,每年设立专项资金500万元实施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计划,以项目
形式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支持,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课程思
政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设立专项经费开展课程思政培训,加强培训经费预
算、管理、使用和监督,管好“钱袋子”,确保每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提
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益;设立专项经费开展典型奖励,对于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
成效突出的学院及团队给予奖励;鼓励各二级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
工作有力推进。
1.4建设成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地方区位优势,充分推进产城教融合,联合政校企凝
心聚力,共谋立德树人教育大计,形成了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矩阵,构建了具
有地方高职特色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成效显著。具体建设成效如下:
11
图3学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第一,培树典型示范,筑牢了课程建设“主战场”
探索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途径及有效载体,系统梳理各类课程所蕴含的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营造“一院一模式,一课一特色,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
的三全育人格局。针对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实施专家领衔制,联动名师名家组建
教学团队联合授课。结合地域特色,开设《戏剧表达》《书法艺术》等课程;开
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优化美育课程建设,举办美育现场专场活动(声乐专场、
管乐专场、“龙舟说唱”专场,校园民谣专场)等特色课程。针对专业教育课程,
紧密结合学科特色,充分挖掘顺德制造业、美食业、传统文化等领域相关思政育
人元素,融入家国情怀、地方文化、社会责任、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元素,联
动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建设具有行业特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深入推进企业
文化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兴业报国之志。针对实践类课程,注重知行合一,
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大力拓展实践育人平台,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大熔炉”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第二,深化改革创新,夯实了课堂教学“主渠道”
12
通过出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意见》,推动各
专业基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科视域、理论和方法,将思政元素充
分融入课堂教学、项目研究、实践活动。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及专题会,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大讨论,推进“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全链条深化课程思
政建设的研讨和实践;学校提出“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学
校课堂教育内容与产业经济需求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和
模式供给,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了专业知识功能间的多维转换以及育
人要素与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学校牵手多家知名企业,如美的集团、格兰仕
集团、万和集团等成立“高精专”产业学院11所,培育一种跨界育人创新的共
同体形态和生态系统。通过学生SRP研究项目的开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依托
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积极拓展实践教学落实
课程思政的方法路径,注重弘扬工匠精神、贯通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养。
第三,联动名师名匠,建强了教师队伍“主力军”
联动大城工匠、文化名家、中医名家等,搭建各级教学名师、名匠、名家、
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广泛参与的交流研讨平台,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发
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作用,针对不同课程类型及特点,开展面向学校全
部课程、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训,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等研修活
动,通过专家讲座、会议研讨、专题报告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赛促建、以赛促教,
深化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举办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激
励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大政策引导激励,通
过评选表彰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优秀教案等,健全教师教学荣誉体系。
13
1.5标志性成果
第一,锻造了一支“多元化”名师团队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队伍建设,实施“尚贤强师工程”和”大城名匠工程”,
锻造了一支“思政教师+大城工匠+文化名家+技能大师”的多元化、梯队化名师
团队。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党
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培养出一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
东省教学名师、大城工匠等50多名省级以上人才,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教师、
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最令人感动的教师、顺德区师德标兵、学校金牌教师等先
进典型,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奖项50人次,初步建立起一支德
技双馨的师资队伍。
表22017-2023学年学校获省级以上人才项目情况统计
序号人才项目名称数量
1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
2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3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
4全国技术能手2人
5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
6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
7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4个
8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5个
9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5人
10广东省高职教育技能大师工作室3人
11广东省高职教育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10人
12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1人
13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
14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团队1个
15聘请名匠名师70人
16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25个
17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1个
(数据来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
14
第二,选树了一批“典型化”示范课程
学校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示范引领,健全优质资源共享
机制和平台建设,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构建国家、省、学校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
示范体系,全面打造一批高质量课程思政“典型化”示范课程。学校现有国家级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1门、省级精品课程63门,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2个、省级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43
项。推动全校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总格局,切实营造良好的思政课
建设生态和文化氛围。
表3学校精品课程立项情况
序号项目类别数量
1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1门
2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
4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
省级精品课程(含精品在线开放课
563门
程)
6课堂革命典型案例4个
第三,打造了一批“特色化”品牌活动
学校注重以文化人,建设了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龙舟传承基地、顺
德粤剧曲艺学院、顺德永春拳(武术)学院、顺德厨师学院等传承平台,推动“名
家进校”,开设特色文化课程,学校美育中心举办的“顺职美育现场”“经典诵
读大赛”“葫芦丝音乐会”等活动,每场都紧扣时代主题,从老师到学生,全员
参与,受到各界好评,现已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美育活动品牌。学校举办的“传
承•创新•化育-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葫芦丝音乐会”,创造了1589名学子齐奏葫
芦丝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外,学校还打造“经典诵读与解读”“青年企业家与学
子面对面”“墨子科技节”“顺商文化大讲堂”“顺德历史文化民俗系列讲座”
“百团下乡”等12项品牌性活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连续8年获评广东省“三
下乡”优秀单位。2022年的“百团千人下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
会实践优秀单位,打造了“顺小旅”“河小青”“粤顺厨”等社会实践品牌队伍,
得到新华网、中青网、焦点访谈、团中央等媒体报道360篇,产生了积极广泛的
社会影响。2020年1月学校龙舟项目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15
基地”。
第四,培养了一批“标杆化”优秀学生
学校在今年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中,培养了一批具有标杆作用的榜样学
生,他们在专业发展、技术技能、思想道德、综合素养等方面展示了模范示范作
用。学生中涌现出“最美大学生”梁荣浩(10名上榜学子中唯一一位来自职业院
校的学生,也是广东唯一入选者),该生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家奖学金、第
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冠军、广东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广东大学
生年度人物、广东省2022年度励志学生成长成才典型等荣誉;2018-2020年度连
续三年均有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0年陈伊烁,2019年杨琼思、
2018年王坤彬,获评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校友徐文华、获评2021年广东
省劳动模范的校友欧阳凯华,成为世界五百强副总裁的林灿荣、“醒狮酥”网红
达人陈小东,白天鹅宾馆“金牌实习生”梁均毅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更有大批学
生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佳绩,学校学生荣获国家、省、市、
区表彰1500余人次,树立了德技兼修的新时代大学生典范。
第五,塑造了一个“思政化”浸润环境
学校作为第一批“全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非常重视人文环境打
造。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墨子文化馆建设项目入选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学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182万元建成墨子文化馆,展厅面积350㎡,以“弘墨开
新”为线索,分为“原墨”“寻墨”“研墨”“行墨”“弘墨”五个板块,采用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声光电手段和信息设备,突出展示墨子
作为“科圣”的实践成就。学校还将墨子像,鲁班像、黄道婆像、爱迪生像等国
内外一批重要的能工巧匠雕像请进校园,建成一条的特色雕塑艺术长廊,与周边
校园绿色生态、灯影效果等相互映照,构成极具特色的工匠雕像文化园,形成极
具职教特色的“一馆一园一长廊”思政景观。此外,智慧门、传统文化墙、日景、
天鹅湖、智园等典型校园文化景观,成为学生驻足打卡、闲暇散步必经之地,学
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教育。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高校美育优秀案例一等
奖、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奖“特
等奖”、“广东省高校美育工作示范校”等多项荣誉;2018年我校作为唯一高职
院校入选《广东省美育蓝皮书》;2021年2月学校入选广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高校,并作为牵头高校统筹全省高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调研工作。
16
2.建设方案概述
2.1建设目标
图4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及重点内容
2.1.1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神,在科技、教育、人才统筹部署下,以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为契
机,健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体系2.0版本,打造大场域的“主战场”,加强大融
入的“主渠道”,强化大先生的“主力军”,在现有课程思政建设基础上,优化
建设一系列高标准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打造一批高水平课程思政名师、形成一批
高质量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建设一个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形成一批
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新经验、新模式,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课程思
政示范高职院校品牌,形成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地方优势、彰显高职教育
特色的课程思政“高职样本、顺职模式”。
2.1.2具体目标
第一,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激发全员参与动力活力
在现有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修订、升级、落实学校课
17
程思政建设的制度与方案,以专业群为依托,制定和推进《专业群课程思政三年
行动计划》,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评价方案》,进一步补充课程思政质量
评价体系、监督检查机制、考核激励体系等,探索课程思政增值评价机制,制定
课程思政满意度评价指标等,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主战场”进一步扩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面向经济主战场,进一步扩展课程思政主战场。服务佛山市制造业当家的发
展战略,在学校产城教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下,形成“一中心、一孵化、两围绕、
两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即以“产城教融合发展”为中心,孵化一批
“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1个,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应用技术项
目开发服务”,在教学计划制定、师资互聘、专业教师企业挂职、学生SRP项目
开展等方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师生搭建更多成长成
才的“大场域”平台。
第三,“主渠道”进一步拓宽,提高课程思政融入水平
建设课程思政元素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引导教师进一步找准课程思政切入
点,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项目研究+实践体验+环境熏陶”中,形成
四位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化“大融入”的课程思政格局,提升育人效果。
第四,“主力军”进一步强大,确保课程思政见功见效
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开展覆盖全体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开展集
体教研等协同工作机制,逐步推进“学校—学院—专业群—课程组”课程思政全
链条,形成“一院一品牌,一课一特色,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浓厚氛围;
立项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高水平教学团队,打造一批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
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大先生”。
2.2重点建设任务
2.2.1健全质量评价工作体系,强化激励机制“聚合力”
结合教育评价改革,制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评价方案》,将课程思政内
容纳入课程评价、金课建设指标体系中,强化对课程思政的增值性评价。制定《顺
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导师评选及管理规定》评选具有较强课程思政能力的专
兼职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导师,为教师提供专业化指导,切实提升广
18
大教师思政育人水平。将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职称评聘、
评先评优、突出贡献等考核体系中。营造“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全程”
参与课程思政评价,提升教师的“育人活力”,凝聚教师的“育人合力”,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2.2.2打造产城教融合“大场域”,扩展立德树人“大课堂”
在当前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基础上,以突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
进一步研究整理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同时扩展传统课堂概念,进一步挖掘技能
报国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探索创新的工程思维等,凸显职业教育
特色。
第一,深入开展“引企入教”工程。组建混编式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持续推进“大城名匠工程”“大师进校工程”,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流动站”,
健全专业教师企业挂职机制,以人才共同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师资队
伍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实训基地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开发、横向
课题共同研究的七个共同为基础,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第二,实施校企合作“一十百千”计划。3年建设期内,每个专业对
接1个企业,实现深度融合;每个二级学院与10家以上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稳
定合作关系,开展深层次合作;学校与100家以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质
性合作。
第三,扩大特色产业学院建设规模。秉承“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
升级”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扩大产业学院建设规模,建设高水平产教
融合职教集团,通过与企业、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知识、懂技术、有素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产业
人才。
第四,实施“三个一百”资源建设工程。打造“课程思政”百个好案
例、百个好故事、百个示范课堂。编制《墨子精神与职业教育》《可怕的顺德人
——顺商精神典型案例集》《100个案例:工匠精神在专业教学中的呈现》《顺
德传统民俗中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汇编》等系列丛书及教辅书籍。
2.2.3深化四位一体“大融入”,拓宽课程思政“主渠道”
依托学校“课堂教学+项目研究+实践体验+环境熏陶”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课程思政元素的全方位融入,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
19
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第一,深化课堂教学全程融入。推动各专业群基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
目标,立足专业大类特征特点,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教案课件设计、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
第二,深化学生研究项目计划SRP项目。探索形成“以平台为依托、
以项目为纽带、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形成创新精神、科学思维
等品格素养。建立SRP项目库,以项目为纽带,企业人员、教师与学生SRP项目
组入驻平台,推进以项目为纽带的教学改革;落实学生SRP项目成果认定、积累
与转换学分制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依托
项目孵化一批高级别、高水平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转化一批学生SRP项目创新
成果,促进优质就业。
第三,落实学分互换制度拓展实践课程形式。进一步推行《顺德职
业技术学院学分认定与替换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
活动,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以免修免考、以考代修两种形式进行学分替换
或者学分互换,项目成果对接“1+X”证书制度,开展学分替换。积极推动师生
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大学生科技战略创新专项资金(“攀登计划”)、国
家、省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参赛等项目;以项目成果为桥梁,对接学分银行、“1+X”
证书制度,推动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第四,优化学校文化育人环境。启动“主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建设明理学园、增信学园、崇德学园、力行学园。启动“主题+校园微景观”建
设。推动二级文化氛围建设工程,形成“主题+文化长廊”、“主题+文化墙”、
“主题+文化角”等环境熏陶。开展“主题+文化展览”活动。协同原有的墨子馆、
校史馆、工匠雕像长廊孟,共同构成“宏观大环境+微观小景观”的浸润熏陶场
域,开展“墨子文化”研讨沙龙、“工匠精神”研讨沙龙、“顺商精神”研讨沙
龙等,凝练探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如何推动墨子文化、顺商精神、
工匠精神等融入到课堂、课程、教材中,掀起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示范课程建设、
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案例研讨等大讨论,形成一系列示范课程、课程资源、课程
案例成果。
20
2.2.4打造传道授业“大先生”,强化课程思政“主力军”
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开展覆盖全体专任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立
项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高水平教学团队,打造一批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
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大先生”。
第一,实施“千百十“师资培养工程:培训一千名课程思政教师,创
建一百个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岗、遴选十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建设十个具有示范
引领作用的“教学名师工作室”。
第二,实施“尚技”工匠型教师引育计划。修订《顺德职业技术学
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聘任管理办法》,加大对工匠型教师招聘引进
力度。研究制订《校企人员“互聘互兼”实施办法》,形成“双师”素质培养和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三,实施“尚能”双师能力提升计划。健全校企专兼教师双向流动
机制,完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出台《顺德职业技术
学院教师创业管理暂行办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干部、教师兼职管理办法》,
鼓励教师以自身专业知识服务企业和创新创业;研究制订《校企人员“互聘互兼”
实施办法》,形成“双师”素质培养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长效机
制。
第四,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每学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
作推进会及专题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大讨论,推进“学校—学院—专业群—课
程组”全链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研讨和实践。确定一个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月、
组织课程思政专项能力提升培训、立项一批课程思政项目、建设一套课程思政教
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3建设进度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方案自2023年进行方案设计,
实施周期为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根据“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
的建设要求,对建设周期的进度安排如图:
21
图5建设周期的进度表
第一阶段:2023年,明确目标、建设模式升级期
完成课程思政建设体系2.0版本升级,完成示范校申报立项与工作方案可行
性论证工作,分析存在问题,明确提升空间,落实具化建设计划和工作方案,制
定完善项目建设的相关制度,部署落实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
建设系列工作,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上争取示范影响效应。
第二阶段:2024年,把握核心、示范效应初显期
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建设有序推进,细化项目任务书,建立和完善相关项
目管理、经费管理机制,推动建设项目有序实施,课程思政相关项目取得标志性
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新经验、新模式,在广东省内具
有示范效应。
第三阶段:2025年,深化内涵、全国示范见显效
深化相关改革,建设计划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更为凸显。通过各类平台
向全国高校推广辐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形成能发挥高职院校
特色、彰显地方优势的课程思政“高职样本、顺职模式”,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
的课程思政示范院校品牌。
22
2.4经费预算
计划2023—2025年,总计投入1550万元用于课程思政示范高职院校相关建
设。主要用于开展课程思政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教学中心日常运作、
课程思政共享平台建设、课程思政浸润环境建设等。支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开展
课程建设、资源开发、课题研究、业务培训、教学改革等工作。具体预算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薯条美食课程设计
- 我为集团做贡献主题演讲稿(6篇)
- 春季运动会闭幕词
- 2024年国际游学组织与实施合同3篇
- 戴头盔安全横幅标语(80句)
- 电解铜课程设计
- 弘扬师德师风,做新时代好老师演讲稿范文(8篇)
- 物流装备与技巧课程设计
- 思念的短句关于爱情
- 2025年山东济宁汶上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选聘工作人员1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二章自我认知
- 气压治疗仪的使用方法课件
- 最新营销中心物业服务可视化操作指引说明详解新实用手册
- 食材配送投标服务方案
- 医疗医学医生护士工作PPT模板
- 排污许可证守法承诺书(2篇)
- 矩形顶管施工方案28
- 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课程设计
- 说明性语段的压缩(课堂PPT)
- 装配式钢板筒仓安装技术经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