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史上的宋君考述_第1页
宋国史上的宋君考述_第2页
宋国史上的宋君考述_第3页
宋国史上的宋君考述_第4页
宋国史上的宋君考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国史上的宋君考述

宋是西汉初年最重要的封国之一。公恒恒姓位于河南省商丘,是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之一。武王灭商后,先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旧都,后武庚勾结管叔、蔡叔发动叛乱,周成王在周公旦的辅佐下平定叛乱,武庚被处死,另封商王帝乙之长庶子微子启于宋,都宋城(今河南商丘),以奉商朝的宗祀。宋国以微子启建国为始,经由西周、春秋和战国,计34代君,历时754年。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伐宋,杀宋王偃,三分其地,宋亡。依《史记》之《宋微子世家》、《六国年表》及《十二诸侯年表》,考之《左传》、《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辅以陈梦家《西周年代考》、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等今人疏证,周代宋国34代君主依次为:微子启、微仲、宋公稽、宋丁公、宋前湣公、宋炀公、宋厉公、宋釐公、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宋穆公、宋殇公、宋庄公、宋后湣公、宋前废公、宋桓公、宋襄公、宋成公、宋后废公、宋前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宋元公、宋景公、宋后昭公、宋悼公、宋休公、宋辟公、宋剔成君、宋康王。一、微子封宋是在武王伐未来五年,且又在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又两所封于宋微子启(前1040—?):宋开国始祖,在位年数未详,据陈梦家《西周年代考》表四《西周诸侯世表》,约在周成王时期55。因其在商代时封国名微(今山东梁山西北),为子爵,故称微子。《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司马贞《索隐》注:“微,国号。爵为子,启,名也。”裴骃《集解》注:“微,畿内国名。子,爵也。为纣卿士。”司马贞《索隐》又注曰:“此以启与纣异母,而郑玄称为同母,依《吕氏春秋》,言母当生启时犹未正立,及生纣时始正为妃,故启大而庶,纣小而嫡。”105《吕氏春秋·当务篇》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596可知,微子、微仲与纣王三人同母,但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身贱为妾,故微子为庶子不得立,纣小因嫡得立为嗣。纣王为政,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行将灭亡,微子屡谏,不被采纳,乃愤而出走,乞降于周。周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宋,都宋城(今河南商丘),把一部分商遗民交给他去统治,以奉商朝之宗祀。《荀子·成相篇》云:“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274《史记·周本纪》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132微子开即为微子启,司马迁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故称。又《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1518微子是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关于宋立国的时间,一般认为应从微子受封之时算起,而微子受封于何时,学界认识尚不统一,其原因是对周武王克商的时间认识不一。微子封宋是在周公平定三监叛乱之后,三监之乱发生于武王崩、周公辅政后。《史记·周本纪》载:“武王已克殷,后二年……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据此可知,武王崩是在伐纣克殷后两年,由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是“三年而毕定”,则微子封宋当在武王伐纣后五年。关于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至今也是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故只能从一家相对可信之说。学者们依不同资料及推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有:“根据三统历推算的前1122年说,按照大衍历推算的前1111年说,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前1066年说,据古本《纪年》推算的前1027年说”;张玉哲、张培瑜先生根据《国语·周语》、《淮南子·兵略》、《太平御览》、《新论》等文献中关于天象的记载,用现代科学方法推算的公元前1057年说;赵光贤通过对《尚书》部分篇章、古本《武成》等记载、西周历谱、天象进行综合研究,推算得出的公元前1045年说等。以上诸说,晁福林先生认为,赵光贤的推算结论是可信的。据此说,因微子封宋是在武王伐纣后五年,则微子受封之年当为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伐宋,宋亡。从公元前1040年至公元前286年是为宋国存世之年,则宋享国754年。微仲:名衍,又名泄,微子启之弟,在位年数未详,据陈梦家《西周年代考》表四《西周诸侯世表》,约在周康王时期。《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裴驷《集解》注:“《礼记》曰:‘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郑玄曰:‘微子适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司马贞《索隐》引《孔子家语》曰:“虽迁爵易位,而班级不过其故,故以旧官为称。故二微虽为宋公,犹称微,至于稽乃称宋公也。”微仲,又名泄,《孔子家语·本性解》云:“其(微子)弟曰仲思,名衍,或名泄。嗣微子之后,故号微仲。”421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是沿袭殷商“以弟为主,而以子继辅之”的君统旧制。王国维在考察了殷商先公先王的继承制度后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自汤至于帝辛二十九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其传子者亦多传弟之子,而罕传兄之子,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220微仲之后,宋循周代礼制,王位传承以“父死子继”为先,继以“兄死弟及”。对此,宋宣公曾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1622《汉书·古今人表》在“宋微中(仲)”下注为“启子”895,此为孤证,不可信。宋公稽:微仲之子,名稽,无谥,在位年数未详,据陈梦家《西周年代考》表四《西周诸侯世表》,约在周昭王、周穆王时期。《史记·宋微子世家》曰:“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司马贞《索隐》注引谯周云:“未溢,故名之。”1622宋公稽承微子一脉成为殷之宗子,其制如鲁公伯禽之承周公而为侯于鲁一样,以始封之君名之。自稽开始,宋君方称“宋公”,稽为第一代宋公。宋丁公:宋公稽之子,名申,在位年数未详,据陈梦家《西周年代考》表四《西周诸侯世表》,约在周穆王时期。《史记·宋微子世家》曰:“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汉书·古今人表》无载,当属遗漏。死后宋前湣公即位。宋湣公:宋丁公之子,湣又作闵、愍,名共,在位年数未详,据陈梦家《西周年代考》表四《西周诸侯世表》,约在周共王时期。宋国第16代君宋庄公之子捷,嗣位后亦称“湣公”,则此为宋前湣公。《史记·宋微子世家》曰:“丁公申卒,子湣公共立。”《左传》杜注称“闵公”1252;《汉书·古今人表》作“宋愍公”且注称“共公子”897。宋共公乃宋国第25代君宋文公之子,名固,与湣公相距300多年,《汉书》记载或误。据《左传》、《史记》等典籍,湣公长子曰弗父何,幼子曰鲋祀,湣公卒,弗父何让位于鲋祀,是为厉公。宋炀公:宋湣公之弟,名熙,在位年数未详,据陈梦家《西周年代考》表四《西周诸侯世表》,约在周懿王、周孝王时期。《史记·宋微子世家》曰:“湣公共卒,弟炀公熙立。”时弗父何为宋湣公太子,《左传》昭公七年:“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杜预注:“弗父何,孔父嘉之高祖,宋闵公之子,厉公(鲋祀)之兄。何适嗣当立,以让厉公。”1252《毛诗正义》孔颖达疏曰:“服虔云:‘弗父何,宋湣公世子,厉公之兄。以有宋,言湣公之适嗣,当有宋国,而让与弟厉公也。’《宋世家》称厉公杀炀公而自立,传言弗父何授之者,何是闵公世子,父卒当立,而炀公篡之。盖厉公既杀炀公,将立弗父何,而何让与厉公也。”1432宋厉公:湣公子,名鲋祀,又作鲂祀,在位年数未详,据陈梦家《西周年代考》表四《西周诸侯世表》,约在周夷王时期。《史记·宋微子世家》曰:“炀公即位,湣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司马贞《索隐》注:“徐云一本作‘鲂’,谯周亦作‘鲂祀’,据左氏,即湣公庶子也。弑炀公,欲立太子弗父何,何让不受。”1622弗父何乃孔子先公之一,《孔子家语》以后的典籍均认为,弗父何为长子,应当继位,而弗父何不接受,把君位让给鲋祀,自己则甘愿做宋国之卿。今人也有此说:“弗父何,宋闵公的儿子,厉公的长兄,他本应做宋君的。没有做,便让位给他弟弟。”85司马贞《索隐》称鲋祀为湣公庶子,但从鲋祀自称“我当立”来看,鲋祀很有可能是嫡子,弗父何为庶子,因为庶子无资格嗣君位,故有“让位”一说。宋釐公(前858―前831):宋厉公之子,名举,在位28年。《史记·宋微子世家》曰:“厉公卒,子釐公举立。釐公十七年,周厉王出奔彘。”在位期间经过周召共和时期,宋釐公十八年(前841)为周共和元年,该年中国古代始有明确纪年。从宋釐公始,直至春秋末期宋元公,其间宋君在位年数均依《史记》之《宋微子世家》、《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推算而得,春秋时最后一位宋君宋景公及战国时代之宋君年世,《史记》所载颇多脱误,故依从今人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之说。宋惠公(前830―前800):宋釐公之子,名覵,在位30年。《史记·宋微子世家》曰:“釐公卒,子惠公覵立。惠公四年(前827),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据此,惠公在位30年。又《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宣王二十八年(前800),宋惠公薨。”则惠公在位当为31年。此为司马迁记载小误。宋哀公(前800):宋惠公之子,名不详,在位仅1年。《史记·宋微子世家》曰:“惠公卒,子哀公立。”《十二诸侯年表》无载。宋戴公(前799—前766):宋哀公之子,名不详,在位34年。《史记·宋微子世家》曰:“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1622宋戴公在位期间由正考父辅佐,爱民如子,受万民拥戴,在位34年而卒,周宣王特赐谥为“戴”。其子以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二、《汉书今人表》宋武公(前765—前748):宋戴公之子,名司空,在位18年。《史记·宋微子世家》曰:“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宋武公十八年生鲁桓公母。”考之《左传》亦曰:“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在位期间北方游牧部落长狄入侵,宋武公派兄弟司徒皇父率军抵御,在长丘(今河南封丘县南)打败长狄人,俘获首领缘斯。《左传》文公十一年载:“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率师御之,耏班御皇父充石,公子谷甥为右,司寇牛父驷乘,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皇父之二子死焉,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史记·鲁周公世家》亦有相同记载。宋宣公(前747—前729):宋武公之子,名力,在位19年。《史记·宋微子世家》曰:“武公卒,子宣公力立。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1622宋穆公(前728—前720):宋宣公之弟,名和。《汉书·古今人表》作“宋缪公”904。《史记·宋微子世家》曰:“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群臣皆原立公子冯。’穆公曰:‘毋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1623宋穆公传位给宋宣公之子与夷,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冯,被认为是遵循道义的典范。宋殇公(前719—前711):宋宣公之子,名与夷,宋穆公舍公子冯而立其为宋君。殇公在位时任孔父嘉为司马、华督为太宰,共同执政。两人皆为公族大夫,华督为宋戴公之孙,而孔父嘉则为弗父何之后。华督对孔父嘉地位高于己不满,双方矛盾很深。此时天下无霸,宋国与西邻郑国争斗激烈,仅宋殇公在位时期,十年之中两国就发生了11场重大战争,百姓苦不堪言。太宰华督欲利用民怨除掉孔父嘉,乃使人宣言国中:“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遂攻杀孔父并夺取其妻,“殇公怒,遂弑殇公”1623。宋庄公(前710—前692):宋穆公之子,名冯,在位19年。班固为避汉明帝刘庄名讳,于《汉书·古今人表》中称“宋严公”905。宋穆公为报答其兄宣公舍弃太子与夷而立自己为君,后将王位传于其侄与夷,是为殇公,使太子冯“出居于郑”,宋殇公后为太宰华督所杀,“而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1623,华督为太宰。时郑国国君为郑昭公,名忽,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雍氏之女,雍氏乃宋庄公宠臣,宋庄公出于宋国私利,欲改立公子突,乃“诱祭仲而执之”,声言“不立突,将死”,且执公子突为人质向郑“求赂”,祭仲被迫与宋盟,迎立公子突,是为郑厉功,昭公遂奔卫132。宋湣公(前691—前682):宋庄公之子,湣又作闵、愍,名捷,在位10年。前有宋公稽之子宋湣公,则此为宋后湣公。其在位期间与鲁国多次交战,时南宫万为宋军事将领,在一次作战中为鲁人所俘,后在宋国的求情下被放归本国。公元前682年(宋湣公十年)秋,宋湣公与南宫万一起出猎,双方因作博戏引起争执,湣公感到很没面子,遂以南宫万曾被鲁人俘虏讥讽他:“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南宫万既愧且怒,因起杀机,“遂以局杀湣公于蒙泽”1624。湣公被杀后,群公子逃奔到萧地(今安徽萧县),公子御说逃到亳。南宫万的弟弟南宫牛、猛获等带领军队包围了亳。南宫万立公子游为国君,由此引发宋国一场内乱。湣公《左传》作“闵公”,《传》文庄公十二年载:“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191《汉书·古今人表》作“愍公”907。宋前废公(前682):宋后湣公之堂弟,名游,无谥,在位不足3个月。南宫万弑湣公后立公子游为君。子游君位昙花一现,不久,湣公的公子“萧叔大心及戴、武、宣、穆、庄之族,以曹师伐之”,杀子游,立公子御说,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前681—前651):宋湣公之弟,名御说,在位31年。宋桓公即位后,为感激萧叔大心定立之功,封萧叔大心于萧,立为附庸。此后,宋国政局开始稳定,国家实力渐强。宋桓公一生威名赫赫,随齐桓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为齐国称霸之左膀右臂。齐桓公死后,中原霸主暂时空缺,宋桓公子襄公便开始了图霸大业。《春秋》鲁僖公九年(前651)云:“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春秋经》书宋公为“宋子”,《传》文释其故:“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325宋襄公(前650—前637):宋桓公太子,名兹父,又作兹甫,在位14年。宋襄公是宋桓公之嫡长子,有一庶兄曰目夷,字子鱼。公元前651年,宋桓公病危之际,兹父请求父亲改立目夷为太子:“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目夷不敢受命,当时就推辞说:“能以国让,仁熟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323第二年,宋桓公卒,兹父即位,是为宋襄公。他让目夷做大司马,主管宋国军政。宋襄公因此以“仁义”称道一时。公元前642年(宋襄公九年),齐桓公卒,齐国大乱。宋襄公欲执牛耳,率兵平定齐乱后,遂有代兴之志,次年即展开一系列军事行动:春,“宋人执滕宣公”;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秋,“宋人围曹,讨不服也”。宋襄公在平定齐乱、执滕宣公、杀鄫子、伐曹国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后,图霸之志愈坚。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十三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宋军大败,襄公本人大腿受伤,次年伤发而亡。宋襄公以“让国”而博得“仁义”之名,宋楚泓水之战又以“仁义”而败亡,引发后人诸多评议。宋襄公尚有一事,亦颇受时人訾议,据《礼记·檀弓上》:“宋襄公葬其夫人,酰醢百瓮。曾子曰:‘既曰明器矣,而又实之。’”郑玄注云:“言名之为明器,而与祭器皆实之,是乱鬼器与人器。”237所谓明器,就是鬼器;所谓祭器,就是人器。士的礼仪简略,随葬品中没有祭器,仅仅只有明器,并在里面装满东西。大夫以上尊贵者,礼仪齐全,所以随葬品中鬼器、人器皆有。若既有鬼器又有祭器,那只在祭器里装满东西,而不在明器里装东西。宋襄公既有祭器又有鬼器,并且都在里面装满了东西,所以曾子批评他。宋成公(前636—前620):宋襄公之子,名王臣,在位17年。晋文公重耳曾逃亡至宋国,得到宋成公父亲襄公礼遇,所以,晋、宋相亲,成公时宋叛楚即晋,“(成公)三年,倍楚盟亲晋,以有德于文公也。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于晋”1627。当时,晋大夫先轸谓晋文公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445晋文公听取先轸建议,果断出兵。次年(前632),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宋等中原侯国纷纷附晋,晋国确立中原霸主地位。此后,宋成公积极追随晋文公霸业。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十七年),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宋后废公(前620):宋襄公之子,宋成公之弟,名御,在位不满1月。按上揭,宋成公卒,其弟子御杀宋成公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国君。后来,宋国人又杀了子御,立宋成公之幼子杵臼为国君,是为宋昭公。关于宋昭公,《史记》之《宋世家》与《年表》所叙不同。对此,杨伯峻于《左传》文公七年考注曰:“《宋世家》云:‘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年表》云:‘宋昭公杵臼,襄公之子。’一则以为成公少子,一则以为襄公之子,是司马迁之存异说。然考之文十六年《传》,宋昭公称襄公夫人为‘君祖母’,则是成公之子,襄公之孙,无疑也。至《宋世家》所述成公弟御杀太子事,不见《左传》,公孙固之死亦与《左传》不合,恐皆是司马迁所采之异闻。”宋昭公(前619—前611):名杵臼,宋成公之子,为宋前昭公,在位9年。宋昭公时似不得民心,《史记·宋世家》云:“昭公无道,国人不附。昭公弟鲍革贤而下士。”1628公元前611年(宋昭公九年),子鲍(鲍革)联合宋襄公夫人杀杵臼于孟诸(今商丘市东北)打猎途中,子鲍遂自立,是为宋文公。此记昭公被弑,乃因其“无道”。“无道”是指昏君、暴君,即《论衡》所谓“恶中之逆者谓之无道”722。但考之史书记载,昭公似无此劣迹。宋昭公谥号为“昭”,非恶谥而是美谥。昭作为谥号有三种含义,《谥法解》:“昭德有劳曰昭,容仪恭美曰昭,圣闻周达曰昭。”668—669“容仪恭美”是对仪表风度的赞美,“昭德有劳”与“圣闻周达”是对人品的褒扬,昭可指外表风度,也可指内在品质,均属于美谥。既然谥为“昭”,又怎会“无道”呢?宋襄之后,公族大宗擅权,宋国内乱不止,昭公即位之初,六卿中或与公室有直接血缘关系,或是强宗大族,昭公“将去群公子”,导致“穆、襄之族率国人以攻公,杀公孙固、公孙郑于公宫”558。后虽公室与六卿联合,但是昭公近党公孙固等被杀,昭公方即位,势力已大削。昭公无法保护亲信,阻止内乱,甚至最后被杀而失君位,可谓“无能力”、“无道术”,即王充所谓“无道者,无道术也”823,而非指昏庸无道之“无道”。宋文公(前610—前589):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名鲍,或作鲍革,在位22年。宋昭公被弑,引起诸侯干预:“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380于是晋国率领郑、卫、陈等联军讨伐宋国,以伸张正义。《史记·宋微子世家》云:“文公元年,晋率诸侯伐宋,责以弑君。”1629国内人民亦蠢蠢欲动。诸侯之师本以责问弑杀昭公而兴兵,但是,这场师出有名的战争最终夭折。原因是自知理亏的公子鲍和襄夫人给各国带兵主帅大送其贿,各国主帅得到贿赂,自然偃旗息鼓。在襄夫人支持下,公子鲍以金钱收买了国内,又收买了国外,坐稳了龙椅,由晋国发起的这场“弑君之责”遂不了了之。文公子鲍“美而艳”,深得宋襄夫人喜爱,“国人奉公子鲍以因夫人”,“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重器备,椁有四阿,棺有翰桧。”杨伯峻注云:“据杜注,翰是棺木旁装饰,桧是棺木上装饰,皆天子所用。究竟形状与材料如何,已不可考。宋文公至明年二月始葬,据死时七阅月。依《礼》,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可见宋文公厚葬,僭用天子之礼。《吕氏春秋·安死篇》云:‘宋未亡而东冢扬。’高诱注以为‘东冢’即宋文公墓。如可信,宋文公墓终因厚葬而被盗发。”宋国第一次实行厚葬,君子讥笑执政华元“于是乎不臣”,即没有尽到为臣的职责。宋共公(前588—前576):宋文公之子,名瑕,在位13年。其间执政大夫华元专国,公元前579年(宋共公十年),“华元善楚将子重,又善晋将栾书,两盟晋楚”1630,促成春秋第一次“弭兵”之会。宋共公时,为避水患,曾将国都宋城迁于相城(又名相子城),后又还都于宋城。汉时宋国都城(今河南商丘)称睢阳,《史记·曹相国世家》张守节《正义》引《舆地志》云:“宋共公自睢阳徙相子城,又还睢阳。”2028公元前576年,宋共公卒。世袭司马荡泽(宋襄公弟公子荡的曾孙)作乱,杀死太子肥。华元诛杀荡泽,“乃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宋平公”1630。宋平公(前575—前532):宋共公少子,名成,在位44年。其间宋大夫向戌执政,善外交,与晋、楚亲善。公元前546年(宋平公三十年),由向戌发起,在宋都举行十四国会议,推晋、楚共为霸主,此为春秋第二次“弭兵”之会。平公在位44年而卒,太子佐继位,是为宋元公。宋平公母乃鲁宣公女、鲁成公之妹伯姬,故宋平公卒后,鲁国专门派遣大夫叔弓至宋参与葬礼,《左传》昭公十一年载:“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平公也。”1322宋元公(前531—前517):宋平公之子,名佐,在位15年。宋元公时,华、向两族势力强大,引起元公不满,华、向氏族中华定、华亥和向宁恐元公杀己,遂预先作乱,“杀公子寅、公子御戎、公子朱、公子固、公孙援、公孙丁,拘向胜、向行于其廪”1423,此八子皆元公党,又劫持元公。此即春秋宋国历史上著名的“华向之乱”。从公元前522年(宋元公十年)华、向作乱开始,至公元前520年(宋元公十二年)宋国依靠齐师等外力援助,将华、向两族叛党驱赶至楚,历时三年,内乱始告平息。此次华、向之乱以公族的失败而告终,华、向势力被严重削弱,尤其是华氏,叛乱平定之后,再没有担任宋国的任何官职。“乱定以后之六卿,庄族一人,平族二人,戴族虽仍三人,但乐氏非华氏耳。”154此事件亦说明公族之间的权力斗争虽然非常激烈,卿大夫向公室夺权,但是宋公室未完全被卿大夫所控制,故史称“诸侯唯宋事其君”1430。宋景公(前516—前469):宋元公之子。关于宋景公,有四个问题需要进行探讨。一是关于宋景公之名。景公之名,文献记载多不一致:一名栾。据《左传》昭公二十年(前522),宋华、向作乱,“取(元公)太子栾与母弟辰、公子地以为质。”杜预注:“栾,景公也。”1450考古出土青铜器中,铭文多有称“宋公龻”者,如《宋公龻簠》铭文:“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龻乍(作)其妹勾敔夫人季子媵簠。”1936年安徽寿县出土的《宋公龻戈》铭文有“宋公龻造戈”(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一名头曼。《史记·宋微子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皆记“景公头曼”。一名兜栾。《汉书·古今人表》记有“宋景公兜栾”929。关于这三种不同的称谓,顾炎武考证曰:“《金石录》有宋公龻鼎铭云,按《史记·宋世家》宋公无名龻者,莫知其为何人。今考《左传》宋元公之太子栾嗣位为景公。《汉书·古今人表》有宋景公兜栾,而《史记·宋世家》元公卒,子景公头曼立,是兜栾之音讹为头曼,而宋公龻即景公栾。”1221—1222古“龻”为“栾”之本字,后世文献加木字旁写作“栾”,“头曼”与“兜栾”音近,两者合音读为“栾”。二是宋景公在位年数。史籍记载不一:《左传》记其在位48年(前516至前469),《史记》之《宋微子世家》和《十二诸侯年表》载为64年,而《六国年表》记宋景公卒于公元前451年,则其在位66年。裴骃《集解》注《六国年表》曰:“徐广曰:‘案《左传》景公死至此九十九年。’”697司马贞《索隐》案:“徐广云‘案《左传》景公死至此九十九年’,谬矣。景公立六十四年卒公子特杀太子自立,号昭公,与前昭公杵臼又历五君,相去略九十年,故误也。昭公四十七年,悼公购立。”698杨宽对此加以辑证曰:“据《左传》,宋景公四十八年卒,《宋世家》作六十四年,《六国表》作六十六年,误后十八年。梁玉绳《史记志疑》据此将此后宋君年世依次移前十八年。孙诒让作《墨子年表》,增多昭公年世十八年,不将昭公以后年世移前。孙说是也。宋景公为四十八年,宋昭公为六十五年,《史记》误作景公六十六年,昭公四十九年。”67今从杨宽据《左传》说。三是宋景公之“仁政”。宋景公时,为取信于民,效法先王宋襄公,对内奉行“仁政”,宋国又一度在诸侯中扬名。关于宋景公的仁政表现,《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讲了一个宋景公以仁善之心感动上天的故事:“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1631“荧惑守心”为自然现象,所谓“荧惑”乃指火星,“守心”是说火星运行到“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而停滞不前,此处正属于宋国的分野,依星相学说,这是主刀兵灾祸的凶事,预示灾祸将要降临到君王身上,宋景公为此非常忧虑。主管观测星相的司星子韦建议把灾祸转移到宰相、民众或者是年岁的收成上,君主即可避祸。但是景公以苍生为念,不愿意转移灾祸,其德行感动了上天,“荧惑”为之“徙三舍”。对此宋代司马光评曰:“昔楚昭王、宋景公不忍移灾于卿佐,曰:‘移腹心之疾,寘诸股肱,何益也!’藉其灾可移,仁君犹不肯为,况不可乎!”1051《太平御览》卷10引《庄子》佚文,记载了一个故事,也体现了宋景公的“仁爱”思想:“宋景公时,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人;今杀人,不可。将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宋景公体恤民生,不愿意杀生祭祀以求雨,其仁爱之德感动上苍终得甘霖,解救苍生于倒悬之苦,故受到后人推崇。四是宋景公之“小霸”。宋景公时,对内修行仁政,对外结好大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有了一定增长。于是,对弱小国家开始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蛮横姿态与武力进攻并举。公元前510年,诸侯营建成周城墙,宋“不受功”,而以“滕、薛、郳,吾役也”为借口,强使三小国代役。因而引起了薛国太宰的抱怨:“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而宋国却理直气壮地认为:“为宋役,亦其职也。”可见在一些小国之间,宋国的气势是何等嚣张。宋景公在对周边小国颐指气使、大摆派头的同时,又采取一系列军事行动。公元前493年,宋执小邾子,从此拉开了景公时代对外战争的序幕。宋国对郑国的侵伐战争最频繁,宋景公时,宋国在六年内连续五次发动对郑国的侵伐战争。公元前488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公元前486年春,“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同年秋,“宋公伐郑”1639。公元前485年,“宋人伐郑”1654。公元前483年秋,“宋向巢帅师伐郑”1669。宋连续伐郑,其力量不容小觑。景公时宋国最大的军事行动则是出兵灭曹。曹国离宋国最近,且两国积怨颇深。宋景公时,宋曹交恶的关系并没有改善,公元前492年,“宋乐髡帅师伐”1645。曹伯阳即位后,宠信公孙强,让他担任司城以主政。公孙强执政后,向曹伯阳大谈称霸之道,曹伯阳言听计从,于是曹国背弃了盟主晋国,对身边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宋国,也经常加以冒犯,史称“强言霸说于曹伯,曹伯从之,乃背晋而奸宋。”1645宋景公于是攻击曹国,晋国因曹国主动断交而不予援助。公元前487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彊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1573。宋灭曹、侵郑、拘执小邾子,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使周边弱小侯国无不震恐,遂成为春秋末期的一方小霸。宋景公在位48年而卒,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三、宋作用与宋作用宋昭公(前468—前404):宋元公曾孙,公子褍秦之孙,公孙周之子,宋景公之养子,名特,一名得。《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与启,畜诸公宫,未有立焉。”杜注:“得,昭公也。启,得弟。畜,养也。”孔颖达疏引《正义》曰:“《宋世家》云:‘景公卒。公子得杀大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者,元公之曾孙也。昭公父元公孙纠,纠父公子褍秦,褍秦即元公小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贼杀大子而自立。’其说杀昭公得立之所由,与此不合,亦以得为昭公也。”1712此为宋后昭公。宋后昭公时,曾邀请墨子到宋国参政,拜为宋大夫,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445。晚年任用戴欢为大宰,司城皇专政,二人互相残杀。后司城子罕击败戴欢,又将昭公驱逐,出亡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宋昭公潜心改过,三年后复位。《史记·宋世家》云:“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1631按前揭杨宽辑考,此为司马迁误载,宋后昭公在位实为65年,是宋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宋悼公(前403—前385):宋后昭公之子,名购由,在位18年。《史记·宋世家》载:“悼公八年卒,子休公田立。”司马贞《索隐》注:“按《纪年》为十八年。”又据《史记·韩世家》,韩文侯二年(前385),“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1868《六国表》与《韩世家》所载同,列于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历史学家杨宽案:“据《纪年》,宋悼公为十八年。韩文侯二年即宋悼公十九年,盖悼公被执,休公于立年改元,因而悼公为十八年。”“悼公盖被韩所执而死.,此其所以谥悼。《史记》盖短少十年。因此休公元年当移后十年,当周安王十七年。”据此,宋悼公在位18年当无疑问。宋悼公时,宋国已经衰落,宋都可能迁至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悼公有可能曾被俘虏,也可能被杀,故谥法为“悼”。宋休公(前385—前363):宋悼公之子,名田,在位23年。《史记·宋世家》载:“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休公时,宋国首都已在彭城,前引《史记·韩世家》所载,在彭城被执“宋君”,可能是宋休公,也可能是宋悼公。但可能性比较大者是宋悼公,因为宋悼公一死,宋休公便即位,并于当年改元。宋辟公(前362—前356):宋休公之子,又称宋桓侯、宋后桓公,子姓,名辟兵,或璧兵。《史记·宋世家》:“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司马贞《索隐》按:“《纪年》作‘桓侯璧兵’,则璧兵谥桓也。又《庄子》云:‘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蒙人止之,后为狂也。’司马彪云:‘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1632据《史记·宋世家》,宋辟公在位3年而卒,子剔成立。《史记·魏世家》载:“(魏惠王)十五年,鲁、魏、宋、郑君来朝。”司马贞《索隐》按:“《纪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朝,皆在十四年,是也。郑釐侯者,韩昭侯也。韩哀侯灭郑而徙都之,改号曰郑。”魏惠王十四年是为公元前356年。杨宽进一步考证曰:“据《魏世家·索隐》引《纪年》,魏惠王十四年(前356)宋桓侯与鲁、卫、韩君来朝,则宋桓侯之被杀,司城子罕自立,当在此年之后,其确切年代尚不能考定,最早在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或稍后。”68据此,则宋桓侯即宋辟公在位至少7年。宋剔成君(前355—前329):宋辟公之子,剔成一名剔成盱,又说为司城子罕,名喜,字子罕,曾任宋国司城,为宋戴公之子子文之后,在位27年。《史记》云“辟兵三年卒,子剔成立”,认为子剔立为国君,是父子传位。其实不然。司马贞《索隐》王劭按:“《纪年》云‘宋易成盱废其君璧而自立也。’”1632《韩非子·说疑》曰:“司城子罕取宋。”又《韩非子·内储说下》:“戴欢为宋太宰,皇喜重于君,二人者争事而相害也,皇喜遂杀宋君而夺其政。”634《竹书纪年》云:“宋易成盱废其君璧而自立。”综合以上记载可知,“易成盱”即《史记》之“剔成”,“君璧”即《史记》之“辟公辟兵”,“司城”为“剔成”一声之转,“罕”与“盱”同声通假,韩非所云“子罕”、“皇喜”就是易城盱。清人苏时学对此也进行了考证,认为“戴氏之篡宋固然矣,然则其篡宋当以何时欤?按《纪年》云:‘宋易城盱废其君璧而自立。’璧者宋桓侯,而易城盱殆即司城子罕欤?”《史记·宋世家》载:“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偃自立为宋君。”1632但《六国年表》列剔成(即司城子罕)元年在周显王十四年,即公元前355年,列宋君偃元年在周显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328年,据此,“则剔成在位不过二十七年,非四十一年”。宋康王(前328—前286):宋剔成君之弟(一作剔成君之子),或称宋王偃,《荀子·王霸篇》作宋献王,《史记·龟策列传》又称宋元王,原名戴偃。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戴偃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宋剔成君逃至齐国。关于宋康王,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进行探讨。一是宋康王推行“王政”的问题。战国末期,在宋王偃(宋康王)前期的经略下,宋国出现了复兴的景象。宋王偃年少即位,国政由太后与太宰戴驩(又名戴不胜)主持。戴驩辅佐宋王偃实行政治改革,推行“王政”(即仁政)。孟轲在齐时听说宋王偃推行“王政”,还曾应邀前去拜见宋王。《孟子·滕文公下》载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147又载孟子谓戴不胜曰:“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151杨宽据此疏证曰:“可知孟子游宋时,正当君偃称王时,正以侧‘将行王政’相号召。”68但是关于宋王偃行修“仁政”之实,史籍缺乏记载,钱穆先生曾慨叹:“宋以国亡无史,其仁义之设施,已不足自传于后世。”371就现有史料看,宋王偃推行“王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于战国时期的苛税采取比较宽松的轻税政策。宋国的大夫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147戴盈之建议减轻宋国租税,宽缓待民,没有宋王旨意,自己是不敢贸然提出的。贤者当政,使宋国出现一时之盛。在军事上,宋国“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1632,并“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1219,使宋的国境深入山东南部,疆域大大扩展,一跃成为五千乘的“大国”,人称“五千乘之劲宋”。《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1632宋王偃是宋国历史上唯一的宋王,他以前的宋君皆称公。宋以小国称王,势必引起大国诸侯的不满和攻伐。在大国夹击中求生存的宋国,对外政策缺乏自主权,处处为大国所牵制,尤其是齐、楚两国。针对宋国这种情势,时人作剖析曰:“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