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_第1页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_第2页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_第3页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_第4页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1第一节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2第二节辽金元时期的教育3第三节宋元时期的书院目录4第四节宋元时期的蒙学5第五节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6第六节王安石的教育思想7第七节朱熹的教育思想本章导读宋朝以“兴文教,抑武事”为国策,先后发生了三次兴学运动,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设立了武学、画学、道学等新型学校,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学田制度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辽、金、元推行“汉化”政策,同时重视民族学校的设立,促进了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书院萌芽于唐,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兴盛则在宋,其时不仅产生了著名的六大书院,而且形成了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元朝对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书院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使自宋朝以来的官学化倾向更为明显。宋元的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宋元的科举制度有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王安石是北宋重要的教育改革家,领导了著名的“熙宁兴学”。他以崇实尚用为特征的教育思想和系统的人才理论,值得重视。朱熹是南宋最负盛名的大教育家,他精心编撰了《四书章句集注》等多种教材,制定了中国书院史上纲领性的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他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影响很大。1第

节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危害,为了巩固政权,一方面采用政治威慑和物质利诱的手段迫使将帅交出兵权,另一方面重用文人,让他们充任全国各级政权的官吏,军队也受文官节制。开宝五年(972年),宋太祖对宰相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人民深受其害,我今日选用儒臣百余人,分治各大州,纵然他们都是贪婪昏庸之徒,其危害“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正因为政治上迫切需要文人,于是便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大量取士。对于取中者,又给予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由于朝廷对科举考试寄予厚望,宋初每科录取人数之多,大大超过了前代。(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一、文教政策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改革科举考试。第三,创建太学。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具体内容本章第六节将有详述。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第二,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第三,新建辟雍,发展太学。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一、文教政策宋朝推行“兴文教”的政策,势必要尊孔崇儒。在尊孔崇儒的同时,宋朝统治者也大力提倡佛教和道教。宋朝统治者尊孔崇儒,大力提倡佛、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但积极提倡的结果,使儒、佛、道三家在长期而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上了融合的道路,最后终于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成的新的思想体系——理学思想,后经元、明、清统治者的不断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二、教育制度1.国子学、太学、辟雍、小学国子学亦称国子监。它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国子学招收“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学生,称国子生。太学的地位比国子学低,招收八品以下子弟或庶人之俊异者为学生,设立的时间也较迟,但办理得比国子学有成效。辟雍是太学的分校,始建于崇宁元年。小学招收8岁至12岁儿童入学,创办于宋哲宗时期。(一)中央官学二、教育制度二、教育制度2.四门学、广文馆四门学始建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招收“八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广文馆设立于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目的在于“以待四方游士试京师者”,学生曾达2400人。3.专科学校宋朝的专科学校有六所: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4.贵胄学校宋朝专为教育宗室子孙而设立的贵胄学校主要有:资善堂、宗学、诸王宫学和内小学。(一)中央官学二、教育制度宋朝的地方行政分为三级:第一级为路;第二级为州、府、军、监(一般设州或府,特殊情形才设军、监);第三级为县。宋朝地方官学的大发展开始于“庆历兴学”。宋朝地方官学一般都有颇具规模的校舍,分成教学、祭祀、娱乐、膳食、住宿、收藏等几大部分。宋朝地方官学除传统的儒学之外,还增设了武学和道学。宋朝地方官学还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二)地方官学2第

节辽金元时期的教育辽朝的教育制度草创于辽太祖时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依靠武力建国的。神册元年(916年)立国之后,为了巩固统治,他积极推行“汉化”政策,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太宗在南京设立国子学,又称南京太学。圣宗统和十三年(995年),因学生数额增多,“特赐水硙庄一区”,以供所需。辽朝地方官学有府学、州学和县学。辽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贵族子弟教育,曾专门创立“诸王文学馆”,设有“诸王伴读”和“诸王教授”。一、辽朝的教育制度二、金朝的教育制度1.国子监国子监系金朝最高学府,始设于海陵天德三年(1151年)。小学附设于国子监。两学都以宗室、外戚皇后大功以上亲属以及诸功臣和三品以上官员的兄弟或子孙为招收对象。2.太学太学始设于大定六年(1166年),学生来源有两类:一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兄弟及子孙;二是地方各府推荐的生员以及终场举人。(一)中央官学二、金朝的教育制度3.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女真太学大定十三年(1173年),金朝正式建立女真国子学,设女真进士科,以策、诗取士,有27人登第,在女真族的历史上产生了第一批进士。为了使年龄较小的女真族贵族子弟也能及时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同年又成立女真小学。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又创建女真太学,规定教授必以宿儒高才者充任。金朝的中央官学,除了国子监、小学和太学以外,又建立了专门以培养女真族人才为目的的女真国子学、女真小学和女真太学,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颇具特色。中央学校除上述6所之外,还有司天台办学和宫女学校。(一)中央官学二、金朝的教育制度1.府、镇、州学由政府下令普遍设立府学,则始于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金史·世宗本纪》载:是年四月,诏京府设学养士。于是,京府设立府学共十七处,学生千人。随后又置州学。至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又接受户部尚书邓俨等的建议,诏令在全国京、府、节镇、防御州普遍设立学校,并根据各府、节镇、州人口的多寡,规定设学规模。(二)地方官学二、金朝的教育制度2.女真府、州学大定十三年(1173年),金朝在中央设立女真国子学的同时,又在女真人居住集中的中都、上京、胡里改、恤频、合懒、蒲与、婆速、咸平、泰州、临潢、北京、冀州、开州、丰州、西京、东京、盖州、隆州、东平、益都、河南、陕西设置女真府、州学22处,以这一年新科女真进士为教授。(二)地方官学二、金朝的教育制度3.地方医学地方医学分为十科,学生数多寡不同,大兴府为30人,其余京府为20人,散府节镇16人,防御州10人。金朝学校教育制度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女真族教育体系。第二,学生入学资格的规定更为严格。(二)地方官学三、元朝的教育制度1.国子学这是专门学习汉文化的学校。始创于至元六年(1269年)。翌年,即命侍臣子弟11人入学肄业,其中年龄稍大的4人从学于许衡,童子7人从学于王恂。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定制,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给等职。元朝国子学的重要特点是,在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采纳集贤学士赵孟、礼部尚书元明善等的建议,实行“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一)中央官学三、元朝的教育制度2.蒙古国子学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立京师蒙古国子学,教习诸生,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及宿卫官员,选子弟俊秀者入学。3.回回国子学这是专门学习亦思替非文字的学校。始设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当年五月间,“尚书省臣言:‘亦思替非文字宜施于用,今翰林院益福的哈鲁丁能通其字学,乞授以学士之职,凡公卿大夫与夫富民之子,皆依汉人入学之制,日肄习之。’帝可其奏”。于是,同年八月,在国都正式设立。学官有博士、助教等。学生来源为公卿大夫与富民之子。(一)中央官学三、元朝的教育制度1.路学创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路学学官设教授、学正、学录。府学、州学设教授、学正。县学设教谕。教授由朝廷任命,学正、学录、教谕则由礼部、行省或宣慰司任命。凡在路学、府学、州学和县学肄业的生徒,学成后,经守令举荐,台宪考核,或用为教官,或取为吏属。2.小学始设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附设于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选老成之士为教师。(二)地方官学三、元朝的教育制度3.社学创办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社学是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以农家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它对于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意义。4.蒙古字学地方上学习蒙古文字的学校,创建于至元六年(1269年),目的在于普及蒙古文字,培养懂得蒙古文的人才。(二)地方官学三、元朝的教育制度5.医学中统二年(1261年)根据太医院使王猷的建议创设。学生主要招收在籍医户及开设药铺人家的子弟。一般良家子弟,若愿意就读,且资质亦可学医者,经考选也可入学肄业。学官有教授、学正、学录等。6.阴阳学学习天文、算历的学校,创设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地方上设立培养天文、算历人才的学校,这是元朝的创新,对后来的明朝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地方官学三、元朝的教育制度元朝在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的同时,设置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在中央,国子学隶属于国子监。国子监创立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令史、译史、知印、典吏等。蒙古国子学隶于蒙古国子监。蒙古国子监,创设于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祭酒、司业、监丞、令史等,归蒙古翰林院管辖。回回国子学隶于回回国子监。回回国子监建于延祐元年(1314年),归翰林兼国史院管辖。天文、星历学生归司天台管辖。(三)教育管理机构三、元朝的教育制度3第

节宋元时期的书院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以来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始出现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例如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在私人设立的书院中,出现了授徒讲学的活动。从事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唐萌芽,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由于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其次,因为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再次,受佛教禅林的影响。一、书院的萌芽二、宋朝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在江西星子县北(今江西九江市)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年间(785—80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隐居庐山读书,“谓其所居曰白鹿洞”。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书院洞主明起被任蔡州褒信县主簿,随后书院逐渐衰落。皇祐五年(1053年),礼部郎中孙琛在书院旧址建学舍10间,“俾弟子居而学”,时称“白鹿洞之书堂”。翌年,毁于兵火,后长期废弃。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重新加以修复,八年(1181年),朝廷又赐国子监经书,白鹿洞书院便重又扬名于世。(一)白鹿洞书院二、宋朝的书院岳麓书院在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西岳麓山抱黄洞下,原为智璿等僧所建佛寺。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此基础上“因袭增拓”,建讲堂5间,斋舍52间,创建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真宗接见周式,任命其为国子监主簿,仍归书院教授,真宗并亲书“岳麓书院”匾额以褒奖,“于是书院之称闻天下”。(二)岳麓书院二、宋朝的书院应天府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县),所以应天府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民曹诚于名儒戚同文旧居旁,建造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曹诚愿以所建学舍捐赠入官,府奏其事,诏赐“应天府书院”匾额,命戚同文孙子奉礼郎戚舜宾主持,曹诚为助教。景祐二年(1035年),书院改为应天府学,给学田十顷。(三)应天府书院二、宋朝的书院嵩阳书院在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即嵩山)南麓。北魏时为嵩阳寺,唐代为嵩阳观,五代后周时改为太室书院。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赐“太室书院”匾额及印本《九经注疏》。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复赐《九经》。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秘书著作郎王曾奏置书院院长,赐学田一顷,诏更名嵩阳书院,名闻天下。南宋时衰废无闻。(四)嵩阳书院二、宋朝的书院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县(今衡阳市)北石鼓山,原为寻真观。唐刺史齐映曾建合江亭于山之右麓。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衡阳士人李宽因寻真观之旧址,构屋读书其中。刺史吕温慕其名,曾上山访之。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李宽族人李士真,援李宽故事,呈请郡守在李宽读书故址创建书院,以居衡阳学者。景祐二年(1035年),集贤校理刘沆为衡阳太守,他请于朝廷,赐额“石鼓书院”并学田。《衡州府志》记载:于是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岳麓称四大书院焉”。当时衡阳尚未设立州学,即以石鼓书院为州学。(五)石鼓书院二、宋朝的书院茅山书院坐落在江苏江宁府茅山(今江苏金坛县境内),为宋初处士侯遗(字仲遣)所建。据《茅山志》云:他“营创书院,教授生徒,兼饮食之,积十有余岁”。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光禄卿王随知江宁府,上奏朝廷,请于三茅斋粮庄田内赐学田三顷,以充书院赡用。上从其请。后来书院废弛。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金坛知县孙子秀在旧址重建书院,不久亦斋空徒散,地为宗禧观占据。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书院徙建于金坛县南顾龙山麓。茅山书院在获得朝廷赐田时,曾名闻一时,但不久即衰落,后来又兴废无常,影响不大。(六)茅山书院二、宋朝的书院宋朝的书院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第二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第三书院官学化倾向已经出现。元朝统治者对于书院采取保护、提倡和加强控制的政策。早在太宗八年(1236年),就在燕京(即后来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灭亡,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元朝书院发展出现两种动向:一是在一些热心“地方教化”人士的倡议和筹划下,全国不少路、府、州、县开始了书院的重建工作。二是南宋灭亡后,有些士人不仕新朝,纷纷避居山林,自建书院,专事教授和学术研究;有的则应聘在地方缙绅、豪富所建书院中任主讲。元朝政府在积极提倡办书院的同时,也加强对书院的控制,使自宋朝以来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更为明显。元朝书院传授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书和理学家的著作。三、元朝的书院4第

节宋元时期的蒙学宋元时期,在全国城乡设立了不少蒙学。统治者重视蒙学教育,曾多次下令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小学。就其设立的性质而言,不仅有民间办的私学,而且有政府办的官学。由政府办的蒙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设在京城宫廷内的贵胄小学。另一种是设在地方上的庶民小学。宋元时期另外一类蒙学是民间设立的私学。它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有的称为“小学”。如苏轼自称:他8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一起受业的学童有几百人。在农村地区农家子弟利用冬闲时节读书的蒙学,则称为“冬学”。此外,还有称作“乡校”、“家塾”、“私塾”、“蒙馆”等。一、蒙学教育的发展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学习两方面。朱熹说得很明确,小学的任务是“教以事”,即“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宋元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最突出的有以下三点。第一,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第三,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蒙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我国古代一直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西汉时,以史游所作的《急就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顾炎武曾说:“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自东汉至隋唐,也编写了多种蒙学教材。宋元时期的蒙学教材,按其内容的侧重点,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五类。三、蒙学教材第一类是识字教学的教材。第二类是伦理道德教材。第三类是历史教学的教材第四类是诗歌教学的教材第五类是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5第

节宋元时期的科举制度一、宋朝的科举制度唐朝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据《唐代进士科举年表》统计,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近300年间,进士科共开考262次,录取6656人,平均每榜不到26人。宋太祖时录取人数更少,平均每榜不到13人。但自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大为扩张,每榜多达数百人。宋朝科举考试除按照常例录取正奏名之外,还增设特奏名。在扩张录取名额的同时,又提高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宋朝科举考试制度如此优渥士人,对广大士人,尤其是寒门子弟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一)扩大科举名额一、宋朝的科举制度宋朝科举考试的时间,最初没有明确的规定。宋太祖时沿袭唐制,也是一年开考一次。自宋太宗以后,开考时间没有规律,间隔2年,3年,4年,甚至5年,长短不一,对士人备考应举很不方便。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后,曾固定为“间岁一贡举”,同时将每科录取名额减少一半。实施结果虽缓和了士人因开考时间无常而产生的不满,但同时也因为间隔时间太短,开科过于频繁而造成士人疲于奔波,官场穷于应付。有鉴于此,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确定科举考试时间为“三年一贡举”。这一改革,不仅在当时效果很好,“恩典不增而贡举期缓,士得休息,官不以烦”。而且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三年一科举成为定制,一直延续到清末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二)确定“三年一贡举”一、宋朝的科举制度殿试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开宝六年(973年),落第考生徐士廉等告发考官录取不公,宋太祖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从此,形成三级科举考试制度:州试(由地方官主持)——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殿试(由皇帝主持)。(三)殿试成为定制一、宋朝的科举制度为了维护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逐渐建立了一些新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四)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04创立誊录制01建立锁院制02实行别头试03采用糊名法二、元朝的科举制度元朝统治者将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回回等少数民族);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及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汉人);第四等是南人(原南宋所辖的南方汉人及西南少数民族)。四等人在考试科目、答题要求、考试结果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一)民族歧视明显二、元朝的科举制度《四书》中《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儒程颢、程颐对其特别推重,故而与《论语》、《孟子》两书并行,合称《四书》。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下诏:规定科举考试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从此《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答题标准,取得了与《五经》的同等地位,成为广大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二)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二、元朝的科举制度《元史·选举志一》记载:凡倡优之家及患废疾、犯十恶奸盗之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考生与主考官有五服内亲者,自应回避,另由同试官主持考试;考生入贡院时进行严格的搜检,除规定的书籍之外,不许夹带任何其他文字资料;考生违反考场纪律,在考场内大声喧哗,取消下两次考试资格;夹带或找人代考者,汉人、南人居父母丧而应举者,也取消下两次考试资格;考生谤毁主司,率众喧哗,不服制约者,治罪;实行试卷弥封、誊录制,建立严格的试卷处理流程;规定监试官、知贡举官、同试官、阅卷官、收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以及帘内官、帘外官的职责,有越轨者治罪。(三)科举制度日趋严密出于立国之初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宋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科举制度,而且每榜录取人数之多,大大超过前代,录取者待遇之优,也为前代所未有。这样做,虽然适应了宋初对于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统治,但对学校教育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其一,学校教育受到冷落。其二,助长了士人名利之心,侥幸奔竞之风,不尚实才,不务实学,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元朝的科举制度,对提高官僚阶层文化素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加快政权封建化进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同样不可低估。三、宋元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6第

节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晚年受封荆国公,故亦称王荆公。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22岁,“擢进士上第”,从此开始仕途生涯。一直至嘉祐三年(1058年),他主要在州县官任上,先后担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职。嘉祐三年,他写成《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倡言变法。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主持“熙宁兴学”(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01扩增太学校舍。02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03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简称“三舍法”。二、主持“熙宁兴学”(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北宋普遍设立州县地方学校,始于“庆历兴学”。但是,范仲淹不久即被挤出中央,兴学夭折,州县学徒有其名,而无其实。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安石执政后,即奏请恢复和整顿地方学校。宋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先在京东、京西、陕西、河东、河北五路设置学官,接着又在三月,“诏诸路置学官”,“使之教导”,即专司地方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命诸州皆设学校,每州学给学田“四十顷以赡士”,并设立小学教授。为了保证教师的质量,熙宁八年(1075年),又下诏各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考试,“取优通者选差”。这样,在“庆历兴学”后沉寂了一个时期的北宋地方学校,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二、主持“熙宁兴学”(三)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熙宁五年(1072年),在京师武成王庙旧址恢复了已废近30年的武学。熙宁六年,在朝集院创立律学,并规定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同一时期,又对医学进行了整顿。以上这些措施,使北宋的专科学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主持“熙宁兴学”(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为了统一思想,改变“谈经者人人殊”的局面,熙宁六年三月,宋神宗下诏设置经义局,训释儒家三部经书:《诗经》、《尚书》和《周礼》,命王安石主持,吕惠卿和王安石儿子王雱同修撰。王安石对此十分重视,亲自训释《周礼》,并为其他两书撰写序言。熙宁八年六月书成,“遂颁于学官,号曰《三经新义》”。自此,在“熙宁兴学”期间,《三经新义》不仅成为士子必须学习的官定统一教材,而且也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和标准答案。三、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王安石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明确提出国家兴学设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为天下国家之用”的人才。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写道:“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其材亦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这种人才具体来说,应该是“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就是说,应该具有实际的治国才能。王安石主张学校应该培养“有实才可用者”,以“致用于天下”。(一)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三、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1.经术王安石指出:“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儒家经学并非是用来空谈“性命”、“天理”的,而是为了“经世务”。因此,学校要培养治国安民的人才,就必须学习儒家经学。这就是王安石所谓“以经术造士”的思想。同时,为了“知经”,他也主张要读“百家之书”,要博学多问。(二)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三、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2.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王安石认为,懂得“朝廷礼乐刑政之事”,这是为官从政的基本条件。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存在着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严重弊端。一方面,“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士人也误以为“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朝夕从事于学习课试文章。另一方面,一旦他们为官从政,则又“责之以天下国家之事”。(二)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三、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3.武事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先王之时,士之所学者,文武之道也。士之才,有可以为公卿大夫,有可以为士。其才之大小、宜不宜则有矣,至于武事,则随其才之大小,未有不学者也。”明确提出“武事”也是应该学习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视“文武异事”,“重文轻武”的偏向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当时边患频繁,“愢愢然常抱边疆之忧,而虞宿卫之不足恃”的北宋来说,尤为切实有用。(二)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四、系统的人才理论所谓“教之之道”,即是人才的教育培养问题。王安石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学校,并严格挑选学官。第二,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准则,凡是对国家有实际用处的知识,“则无不在于学”;反之,凡是对国家没有实际用处的内容,则一律“不教也”。第三,以造就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为培养目标。王安石的这些主张是指导他从事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在“熙宁兴学”中得到了实现。(一)“教之之道”四、系统的人才理论所谓“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管理问题。王安石提出三条具体措施:第一,“饶之以财”,就是各级官吏应该有较高的俸禄,“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第二,“约之以礼”,就是明确规定各级官吏有关衣、食、住、用,以及婚丧、祭养等的标准,以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防止发生放荡、奢侈的事情。第三,“裁之以法”,就是在上面两条的基础上,若有的官吏仍违反法律,则依法严罚。(二)“养之之道”四、系统的人才理论所谓“取之之道”,即是人才的选拔问题。王安石提出三点主张:第一,选拔人才应该自下而上推荐。“必于乡党,必于庠序,使众人推其所谓贤能,出之以告于上而察之。”第二,对于推荐上来确是贤能者,则应根据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授以相应的官职。第三,考察人才不能偏听偏信,而应该察其言,观其行,试之以事。(三)“取之之道”四、系统的人才理论所谓“任之之道”,即是人才的使用问题。王安石的思想主要有两点:其一,“任其所宜”。由于各人的专长不一,德行之高下,才能之大小不同,因此,使用人才时应该做到用其所长,任其所宜。其二,“久其任”,即任职要相对稳定。(四)“任之之道”7第

节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现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他18岁中举人,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学生多达几千人。一、生平和教育活动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发挥“气质之性”中所具有的“善性”,去蔽明善,就好比下功夫把浊水中的明珠揩拭干净,恢复宝珠原有的光泽一样。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二、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三、论“小学”和“大学”教育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指出,因为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朱熹认为,志是心之所向,对人的成长至为重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直是无著力处”。(一)立志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朱熹强调“居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见,“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二)居敬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从另一方面来说,“存养”又是为了不使本心丧失。“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同时,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三)存养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省”是反省,“察”是检查。“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为了使人心不“沦于亡”,做事不“陷于恶”,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朱熹认为,在两种情况之下,应该加强“省察”。一是“省察于将发之际”,即在不良念头刚刚露头时,就应进行反省和检查,将其消灭在“始萌”之中;二是“省察于已发之后”,即在不良言行已经暴露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和纠正,不让其继续滋长。(四)省察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朱熹十分重视“力行”。“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他所说的“力行”,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反对知而不行,认为这“与不学无异”。同时,他又反对不知而行,以及知之不深而行,指出“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穷理不深,则安知所行之可否哉?”而且他还认为,“行”有检验“知”的作用。(五)力行五、论读书法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又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量力所至而谨守之。”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一)循序渐进五、论读书法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他说有些人读书“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朱熹过于强调读书遍数,则未免陷于机械。熟读的目的是为了精思。朱熹提出精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