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以广西富禄村、平安村为例_第1页
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以广西富禄村、平安村为例_第2页
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以广西富禄村、平安村为例_第3页
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以广西富禄村、平安村为例_第4页
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以广西富禄村、平安村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分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类型以广西富禄村、平安村为例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它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防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然而,回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发展的历程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一直以来,我们整理改造的行为方式是功利性、工具性和短期化的。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拯救工作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拯救行为缺少规范,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失范频频发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断裂、流失现象堪忧。因此,通过研究个案动态,利用失范理论分析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指标,弥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发展行为控制的残缺,将在社会转型时期调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目标、优化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发展机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平安村和三江县富禄村社会变迁对民族传统体育影响的分析,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概念及类型。当然,这种个案比较、分析的说服力一般会因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使得理论的普遍性大打折扣。但全文力求通过个案研究,关注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大环境下生存这一现实问题,关注点落在弄清引起民族传统体育失范与规范背后的真正原因,从实践措施上升到理论规范的角度寻找其普适性。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普遍存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失范”这一概念,可能一些学者会产生质疑,“失范”本是一个社会学的术语,一般只听说“社会失范”,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失范”是否妥当?这种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从“失范”理论发展过程来看,“失范”一词首先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奥提出来的,认为“失范”是一种社会混乱状态,提出了“社会失范”的概念。而后杜尔凯姆在分析迪奥“社会失范”的基础上,认为“失范是所有道德的对立面”和“人类行为的天性就是逾越限制,企盼不可及的目标”,提出了人的“道德失范”和“行为失范”的概念。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发展了杜尔凯姆“失范”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人们越轨行为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提出了“文化失范”和“价值失范”的概念。特别是现当代中西方社会学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将失范内涵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如“教育失范”、“诚信失范”、“学术失范”、“管理失范”、“政府行为失范”等等。“体育”本身属于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故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概念是可以接受的。从社会发展变化来说,我国的社会转型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却在社会发展中举步维艰。如笔者个案研究了广西龙胜县平安村,发现每当社会发生较大变化,或村民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依附于社会土壤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没有在社会变迁中找到新的结合点,而是彻底消失。如打扁担活动,这种原始意义是驱赶野兽,提高村民生存安全的活动,却随着村民生存能力的增强而失支了其存在的基础,并从村民的生活中消失。打师公活动,原始意义是清理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村民们为了生存向死神抗争的活动,然而,一段时期,政府却认为它是封建迷信活动并强行禁止,使得这种活动不久从村民的生活中消失。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打着以旅游促发展的旗号,在迎合一些游客的低级趣味的情况下,被改编成黄色节目或舞台艺术等等。人的主观行为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后带来的文化遗失,带来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畸形发展不是民族传统体育失范吗?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失范”不仅是一个概念的问题,而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普遍存在的事实。结合中西方学者对失范的理解,以及本文个案考察的社会事实,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内部诸因素的相互矛盾,产生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约束力失效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上的行为目标与手段之间缺少平衡、行为目标与意义之间缺少平衡、行为冲突、组织混乱、意义匮乏、核心形式丢失等方面。2中国传统体育的流失类型2.1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同型失范。在权利美国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C.WrigntMills)和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的价值冲突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时代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失范表现在某些群体的价值不能相容共存,以及表现在价值或兴趣的冲突上。”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或从村社生活向城镇都市生活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展必然是一个矛盾与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也充满着矛盾与冲突,旧有的传统价值观念不断地受到新生的价值观念的挑战,不符合社会经济体制转变的价值取向逐步被新的价值取向所取代。矛盾与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从无序到有序,最终确立一种新的主导价值观念,也可能是旧的主导价值观念被摧毁,而新的主导价值观念一时又不能确立。因此,便产生其价值认同型失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价值认同型失范主要是就失范的意义而言,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们的价值观念还束缚在旧体制的襁褓中,从而造成其思想与行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要求发生脱序、失衡和矛盾的现象,出现民族传统体育“无用”论,即意义匮乏。其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总体成员价值目标的沉落和价值取向的混沌,从而造成整个民族传统体育组织活动的混乱、无序,人们行为选择的迷茫、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选择、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上的混沌与失范,或者说意义上的混沌与失范是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失范的最直接表现。从富禄村个案看,其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同型失范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村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或是从村社生活向城镇都市生活转变的过程中,村民的价值观念还未转变,村民不太适应新环境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式,出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组织的脱序与失衡。如当地抢花炮活动,在这一时期,不适应市场运作规律,出现活动经费筹措无门和失去实际行政权力的控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组织缺少威信等(在当地村民的价值认同是政府的权力而不是民间的组织)。其间,抢花炮组委会主任张新忠便响应村民的愿望,想将该项活动交回政府,让政府一手包办。于是他在该县第九届人大代表会上,提交了将抢花炮活动交回由政府接管内容的提案。另一方面,通过对富禄村社会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比较发现,富禄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价值选择上发生了变化。传统时期,村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是为追求神灵的福佑,如抢花炮活动,村民是为了花炮的灵验而参加的。如今,村民的这种价值选择,因村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传播,而被认为是无知和愚昧的。便把思想层面的这种满足逐渐转移到物质层面的需求上,出现村民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是暂时行为,是人们在出现行为价值迷茫时的一种短期行为的替代品,也是价值认同失范的一种表现形式。富禄村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同型失范,在一定程度上,被政府和村民们认识到了,目前政府与村民正在做协调方面的努力。如政府考虑村寨有一个经济体制转变的适应期,便以官民共建的形式,让村民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政府全力支持,并在人力、物力等资源上给予配合。村民则在现存的物质利益的价值选择基础上,不断嫁接新的价值认同,包括让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舞台,成为年轻人认识、交流、相聚和择偶的平台;让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盛会,同时也成为村民喜闻乐见的商贸洽谈会。从平安村个案来看,其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同型失范也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村民们以旅游促发展,虽很快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但市场经济所决定的人们的价值认同是经济利益,而与传统时期村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认同为追求英雄情结格格不入。于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认同出现真空,而依附于新的经济形态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又未形成。其二,在村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同发展时期,村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同不是建立在自身需要的目的价值上,而是建立在为满足旅游业需要的工具价值上。如在变革时期出现的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价值取向便是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作为吸引游客入住家庭旅馆,并为家庭带来经济利益的工具。工具价值是不稳定的价值形态,即一旦事物的“有用性”消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物质形态便无存在的基础。如当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被认为能引发村寨旅游业的恶性竞争,有损共同的经济利益,作为工具的手段和手段的工具也就不存在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有用性”马上消失,从而活动消失。平安村寨政府和村民们一直未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认同型失范,也一直未采取有效防止措施。对这种从目的性转移到工具性的价值认同型失范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矫正,其后果便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迅速消亡。2.2政府组织行为随意性的变化利奥·斯罗尔(LeoSrole)和埃米尔·杜尔凯姆(EmileDurkheim)认为:“失范的产生是个体感觉到政府行为逐渐远离目标,具体表现为政府政策系统的异化”;“一个规范只有当人们认为公正而甘受约束时才有真正的效力,如果它只是靠习惯势力和压制来维持,那么平静与和谐只是假象,紊乱和不满就会暗中滋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培育、扶植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政府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政府在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中的行为是政府价值与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政府行为导向则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未来道路。但是,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使得在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行为中政府急功近利,为了尽快出成绩不顾及“行为逐渐远离目标”(斯罗尔的失范理论);政府“依靠习惯势力和压制”(杜尔凯姆的失范理论)来强行干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为了避免对民族传统体育管理的麻烦,采取“一禁永逸”的工作方式;政府以科学精神为标榜,对待包含一些传统迷信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缺少足够的宽容等等。这一切由于政府的导向性失误,必然带来民族传统体育的政府导向型失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政府导向型失范是就失范的组织因素而言的。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政府组织行为的随意性。即政府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决策上很少经过实践调查,主观臆断,随意性很大,而且决策一经出台,不会考虑它的持续性。其二,政府组织行为的不协调性。即上级政府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上强行干预,独断专行,下级政府则又仅仅服务于上级政府,或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三,政府组织行为短期化。即政府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制定宏观指导计划和实施宏观管理行为时,没有着眼长远的发展目标,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缺乏战略性。富禄村民族传统体育的政府导向型失范主要出现在最近几年。2003-2004年,政府为了彰显政绩,便凭借当地抢花炮活动为宣传舞台,花钱从外地请来大量歌舞表演的艺人,也包括从广西艺校请来大量参加歌舞表演的学生参与抢花炮活动前的表演活动。而普通村民在三月三抢花炮当天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村民们是参与活动的主角,如今他们成了观众;以前整个活动是突出以抢花炮活动为中心,其它活动为陪衬,如今从外地请来大量艺人的表演冲淡了”抢花炮”活动的氛围,村民从参与活动的主角身份变成配角后,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减弱。村民观看外地艺人表演的情绪是高昂的,因为闭塞的村寨很难看到大城市的现场歌舞表演。在调查中发现,村民们普遍把每年有新鲜节目和花钱请更多的艺人来表演的三月三抢花炮活动,认定为筹办得最成功的活动。当笔者随机调查30个普通村民,问及如果歌舞表演和抢花炮同时进行,他们会选择哪一方。结果出人意料,竟然100%的村民选择看歌舞表演。抢花炮活动的主战场慢慢退让给了外地艺人,成为他们表演做秀的舞台。就这种情况笔者调查了当时的主管政府领导,询问他们怕不怕抢花炮活动被边缘化的问题。答案却是:“当时我们的初衷只是想把三月三‘花炮节’这个节日搞热闹一点,没有想到它会对‘抢花炮’产生冲击。”然而,可喜的是,在当地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导向型失误的一两年里,政府领导和抢花炮组委会委员在听取了一些学者的意见下,及时地调整了这种导向型失范,而未让当地传统的“花炮节”渐行渐远。从平安村个案来看,民族传统体育的政府导向型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将民间自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搬上了舞台,变成了表演艺术,脱离了传统体育的本质。自2001年以来,政府决定在龙脊十三寨搞体育旅游开发,当时笔者和广西师范大学的一些教师们也参与其中,并认为这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思路将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突破发展的瓶颈。然而,在政府的导向下,并未在本地扎根,而是到一个个集中的地点,如平安村寨的跳师公、板鞋竞技、抛绣球、打扁担、跳竹杠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均改编进了桂林民俗风情园,龙胜民俗风情园等旅游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项目变成了仅供游客观看的舞台表演节目,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表演者实质上也是在从事强制性的生产劳动,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了畸形变异的发展道路。其二,政府组织行为短期化,即短期行为。按照孙立平(1996)的说法,是指“放弃长期利益的前提下,追逐短期利益目标的行为模式”,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在制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下,未考虑其长远的发展目标,而是急功近利。如平安村寨的体育旅游开发,政府不是立足于长远的发展,为村寨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为村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营造环境。而是直接从村寨中抽调出精通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把他们集中到一地,让他们从事表演,并向因好奇前来观看的游客收取数额不菲的门票。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村寨中能组织和会玩的人走了,村寨没有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表演也因游客的无限好奇心与项目表演的有限新奇性矛盾发展日益荒疏,表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风情园很少人问津。为了生存,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表演的团队开始了走乡窜镇跳脱衣舞表演。其三,一禁永逸,缺少宽容。政府为避免上级部门认为村寨联谊式体育竞赛有搞宗教派别之嫌、认为打师公活动是封建迷信活动而在村寨中明令禁止,2.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整理改造型失范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的行为偏差失范理论认为:“社会问题违反规范期望,其行为或状况脱离规范者即是偏差。偏差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其主要发生在行为初级阶段,表现为文化目标被过于强调,而获取这些目标的合法机会受到阻碍,失范对某些特定区域的人便成为平常事。”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给予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极大的关怀。不仅极力推动全国民运会的开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而且在整理改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上(民族传统体育整理改造的过程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形式服务于社会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也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来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在市场经济及变迁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出现了多元性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行为初级阶段”,即在改造和整理上,出现了单纯的功利性偏差和服务型偏差等。如一些体育学者、民族文化工作者仅关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再现,而不关心它是以何种形式传承和再现的;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味追求“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管其对文化的伤害;社会上一些人士对待民族传统体育只热衷于“发思古之幽情”,却很少有人去考虑复古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是否有生存的根基和土壤。“过于强调文化目标”、“昙花一现”式的改造与整理,其实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大的伤害,也必然带来其整理改造型失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整理改造型失范主要是就失范的形式而言的。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民族传统体育形式的庸俗化。即人们在整理改造民族传统体育时,带着功利性的目的或在利益驱动下,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编成金钱味极浓的或迎合某类人的低级趣味的活动。其二,民族传统体育“奴化”。即人们在整理改造本民族的体育项目时,不是立足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整理发展,而是怀疑、否定自己的东西,模仿西方现代体育的模式整理改造。其三,民族传统体育本质的缺失。即经过人们整理改造后的民族传统体育已经变性,或注重了艺术性成为舞台表演艺术,或注重了经济效益成为劳动生产性工具,而失去其体育之本质。从富禄村个案来看,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整理改造型失范主要表现在对抢花炮活动整理的“奴化”。自1982年以来,富禄村在顺应全国拯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号召和全国民运会的竞赛需要下,对当地已经消亡的抢花炮活动进行整理改造。整理改造以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一种是民间以自己的方式,依据村赛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另一种则是官方以“科学规范化”的方式,依据美国橄榄球竞赛的形式进行改编。当时官方认为富禄村民间抢花炮活动太土气,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便一切向人们崇拜的美国现代体育看齐。抢花炮活动“奴化”的结果便是:因为这种活动缺乏民族性,很快为中外人士所不耻。“奴化”后的抢花炮活动因无存在根基也很快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人们把目光重新锁定在民间的抢花炮活动上。从平安村个案来看,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整理改造型失范主要表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形式改编的庸俗化和整理后民族传统体育本质的缺失上。以平安村抛绣球为例,传统抛绣球是一项激烈的竞技性体育活动,活动中不但能体现人们的奔跑能力,同时还能体现人们的灵敏性、柔韧性及抛接的准确性技能。随着抛绣球的发展没有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该活动在20世纪70-80年代消失了。直到21世纪初期,村民在旅游开发利益的驱使下对抛绣球活动进行了整理改造,整理后的抛绣球活动变成了当地婚俗的庸俗化表演。即先由一位中年妇女组织几个村寨姑娘和男性游客玩抛绣球活动,被绣球抛中的游客便成为选中的“新郎”,并在那位中年妇女的组织下和村寨中的一位姑娘举行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这位“新郎”要时不时地为“新娘”买嫁妆和首饰(即变相收取游客的金钱)。有时游客在骑虎难下的情况下,为顾及面子也只好忍痛“挨宰”。游客在上了一次当之后,以后也就不会上当,不久这种整理改造的抛绣球活动在村寨中消失了。而村寨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打师公”被整理改造出来后,则变成了需要收取一定表演费才能观看的民族歌舞表演,虽其目前仍然存在,但其存在的形式是舞台艺术,是生产性的劳动,不属于体育的本质范畴,有违整理改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初衷。2.4过度商业化,导致社会服务功能弱化我国社会学家高兆明认为:“现代人类价值精神之一的实利精神在价值目的性问题上表现为淡漠动机,注意效果,以具体目的性代替终极目的性,以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以效益规定一切意义,这可能是人类行为失范的最深刻表现形式。”实施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业,也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为此,我国学者和政府作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上,采取了“发展、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工作思路,拯救了大量的濒临灭绝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实利精神”这种作用在民族传统体育上的工作思路,必然带来人们行为在价值目的性问题上的失范。这时如果人们认识不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何利用与保护,而是“以具体目的性代替终极目的性,以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以效益规定一切意义”,民族传统体育就将失衡和变异。如目前在政府和一些体育学者的倡导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出现过度追求效益,让民族传统体育不堪重负;在单纯性保护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物,脱离社会,没有在服务于社会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在某些人的主观选择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过度地商业化利用或保护的结果是只具其形而失其实等等。这些,也必然带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利用与保护型失范。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利用与保护型失范是就失范的动机因素和目标因素而言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买椟还珠。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利用与保护的过程中徒具形式,淡化了终极目标,丢失了宝贵的内核。其二,过度商业化。即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以迎合消费需求或游客趣味性为动机进行发展与利用,改造与改编,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可贵的守护精神,最后降低了体育价值,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商品。其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载体的消失。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利用与保护的过程中没有依附于当地的文化社会土壤,没有在为社会服务中寻求自身的发展。从富禄村个案来看,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利用与保护型失范几乎不存在,源于其在利用与保护的过程中没有丢失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核,没有过度地商业化,更没有脱离本土社会丢失文化载体。如当地抢花炮活动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其一,形式虽经常变化,但没有动摇该文化内核。即活动中依据社会发展情况增减活动过程、时间,增减仪式过程、内容等等,但活动的主体内容即内核始终没有变,始终在活动中体现人们身体的威力,能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其二,虽然也向商人拉赞助、拉广告,但它没有变成依据商人的价值取向进行改造或改编的商品。即活动经费虽都是向商人和村民募捐的,但活动没有被商人控制,活动的主动权在村民手上,人们不用担心参与时付出经济成本,所有活动都是人们自由参加,而活动中唯一回报商人的途径则是在活动场地为商人的产品打广告。其三,虽活动的载体受社会转型的影响出现变化,但活动本身始终在寻求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即活动早期是依附于当地三月三这个民俗节日。为村民农闲提供最后的休息娱乐日,为参加农忙劳作前提供农产品交流及劳动工具交换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