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民工自愿性隔离与社会距离的相关性研究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_第1页
城市农民工自愿性隔离与社会距离的相关性研究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_第2页
城市农民工自愿性隔离与社会距离的相关性研究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_第3页
城市农民工自愿性隔离与社会距离的相关性研究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_第4页
城市农民工自愿性隔离与社会距离的相关性研究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农民工自愿性隔离与社会距离的相关性研究空间隔离与集中化生存方式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研究

一、非自愿性隔离的内涵西方社会学对空间隔离的研究非常丰富。美国芝加哥学派对空间隔离进行了较早的研究,对其进行表达的核心词汇就是社群隔离。社群隔离,是指由于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社会距离而导致社会群体隔阂和疏离的现象。社群隔离分为三种类型:区位性隔离(ecologicalsegregation)、自愿性隔离(voluntarysegregation)、非自愿性隔离(involuntarysegregation)。美国城市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Burgess,1925)的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zonemodel指出,根据同心圆理论,最底层的地位群体生活在城市中心商业区附近,最高层的地位群体则远离市中心而靠近城市边缘。自愿性隔离是群体成员出于自我选择的自愿性因素的结果。因为,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群体有共同的需要面临共同的问题,群体成员生活在一起就能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需要、处理共同的问题,并逐渐形成群体亚文化圈。这一亚文化圈能对年青一代进行群体的语言、文化方面的社会化,从而保证群体亚文化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帕克认为,空间隔离是产生社会距离的重要因素。肯劳奇(GrahamC·Kinloch)也指出,地理孤立(isolation)也对社会距离有很大影响。帕基尼尼(DeannaL.Pagnini)和摩根(S.PhilipMorgan)研究了移民职业隔离和物理距离与结婚对象的选择之间的关系,指出在职业和种族之间有一种很强的对应关系。梯姆斯(Timms)认为,个体的公众认同(Publicidentity)以及他的阶级归属感,是由与他经常互动的群体的特性决定的。因此,人群之间的物理距离(或空间距离)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希望互动的人们愿意成为近邻,这样可以减少互动的时间和开销。对于不希望与之互动的人群,则愿意敬而远之,最好是远远地分开居住,以将彼此见面的机会减至最小(Timms,1971,P100)。区位性隔离虽然是经济因素造成的,却是人们迫于经济压力自觉选择的结果;自愿性隔离则是由于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影响下人们自觉自愿选择的结果。与这两种隔离不同的是,非自愿性隔离是在人们不情愿的情况下产生的。当一个群体被法律或习俗指定生活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就产生了非自愿性隔离,南非曾经实行过的种族隔离就是一个由政府行为而产生社会群体隔离的例证。非自愿性隔离也可以是一个社区内个人性或制度性集合行为产生的结果。所谓的“白色飞行”(whiteflight)现象,即当黑人搬入某一社区时,该社区的白人即搬出该社区,就是个体性行为的例证。当这一行为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就会造成永久性的种族隔离。另外,房地产商在形成永久性隔离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尽管他们的本意并非如此(Galster,1987)。我国社会学家郭星华教授最早在《社群隔离及其测量》一文中研究了社会群体隔离(socialgroupssegregation),或社群隔离。他指出,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文化,他们之间客观地存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社群距离就是这种距离的外显,这主要表现为各社会群体居住地分离,即相同的或相似的社会群体集中地聚居于城市里某一地区,如美国城市里的白人社区、黑人社区、华人社区;北京城的浙江村、新疆村等。有人对职业性别隔离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指出,职业性别隔离是指某一性别的人口在某一类或某一些职业上的高度密集,形成与另一性别人口的职业隔离状态。隔离与聚集是相对应的,隔离的产生源于聚集,正因为某些职业聚集了某一性别的劳动者,所以才产生与另一性别劳动者在不同职业之间的隔离状况。该研究认为,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程度较改革开放前呈加重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与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有关法规政策不健全有密切关系。有人指出,目前实行的歧视性市场机制,造就了所谓的民工行业,民工在建筑、家政等领域内大量聚集,积累起丰富却僵化的社会资源网络,造成工作和生活两方面与城市生活、城市居民的隔离。本研究认为,空间隔离具有职业隔离和居住隔离两种基本形式。所谓职业隔离,就是指某一特征的人口群体在某一类或某一些职业上的高度密集,形成与其他性质的人口群体的职业隔离状态,可称之为“行业裹窝”现象,或“职业集中化”现象。如安徽农民工聚集于室内装修业、新疆农民工聚集于烧烤餐饮业、河南农民工聚集于建筑业、湖南农民工聚集于打字复印业,温州农民工聚集于美容美发业等等。所谓居住隔离就是聚居现象,是指某一特定人口因某种原因而集中在某一区域居住的现象。如我国大城市的浙江村、新疆村、河南村等聚居区。空间隔离现象是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产生的重要原因。职业隔离的典型特征就是同乡聚居。来自同一地方的农民工出于安全的需要、获取信息的需要、情感需要和社会支持的需要,往往喜欢在同一行业就业。由于职业性质、生活习惯相同等原因,同乡同业农民工的交往呈现“内群体”交往特征,对周围其他群体,如其他省份的农民工和城市当地市民,采取主动疏远的倾向。聚居现象与职业集中化现象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同籍贯的农民工一方面倾向于在同一行业就业,另一方面倾向于在同一城区居住。两种现象的交往特征基本相同,同一籍贯的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社会距离很小,与其他群体(包括市民群体)的社会距离较大。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空间隔离与社会距离的关系。在本研究中,自变量是社会距离,因变量是空间隔离。社会距离包括主观距离和客观距离。主观距离的测量指标包括理解程度、信任程度、情感倾向、交往感受(交往舒适程度)等。客观距离的测量指标主要包括交往频率、社会支持频率和朋友数量。空间隔离的测量指标包括农民工的职业集中化和聚居化程度。在实际测量中,本研究主要是测量农民工和市民对于农民工职业和居住集中化程度的评价。在农民工和市民问卷中,我们都设计了“您工作单位市民(农民工)多吗?”、“您居住的小区农民工多吗?”两个问题。在农民工问卷中设计了“您居住的地方同籍贯的农民工多吗?”一题,来测量在工作单位内部的职业隔离状况和居住隔离状况。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05-2006年在北京、广州、石家庄三大城市的入户问卷调查。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笔者首先在北京市丰台区的花乡、石景山区的四个街道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法采取了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地区的选择主要根据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调查区域确定以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抽样城区的所有街道中随机抽取调查街道,然后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北京市的调查活动共得到市民有效问卷301份,农民工有效问卷306份。2006年4月份在广州市白云区的问卷调查共得到市民有效样本86份,农民工有效样本72份。2006年5月份在石家庄市桥西区的问卷调查共得到市民有效样本66份,农民工有效样本80份。最后共得到市民样本453份,农民工样本458份。二、工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一)农民工居住隔离对于农民工聚居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比如对浙江村、河南村等的研究。三大城市的实证研究显示,农民工确实有聚居现象。在“您居住的小区农民工多吗?”一题中,有36.9%的人回答“很多”,有41.1%的人回答“较多”,只有8.8%的农民工回答“各半”,有13.2%的农民工回答“较少”。“很多”和“较多”共占有49.9%。可见,农民工的聚居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在“您居住的地方同籍贯的农民工多吗?”一题中,有17.2%的农民工回答“很多”,有30.9%的农民工回答“较多”,有30.7%的农民工回答“不太多”,有17.9%的农民工回答“很少”,只有3.3%的农民工回答“没有”。“很多”和“较多”共占有48.1%的比例。从上述数据也可见农民工聚居现象比较明显。聚居于某一城市社区只是农民工居住隔离的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在居住方式上看到农民工与市民的隔离状况。表1的数据显示,农民工租房的比例占63%,居住单位房子的占21.5%,其他居住方式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农民工的居住隔离包括两种情况,其一就是农民工集中居住于某城市社区,其二就是在居住方式上,有63%的农民工居住在出租房里,有20%的农民工住在单位提供的房子里。聚居于城市社区的农民工,由于心理文化上的趋同性,他们一般喜好与居住区内的一起打工的老乡和同事交往,却很少与城市市民交往。在出租房和单位居住的农民工与市民也存在某种程度的隔离状况。尤其是在单位居住的农民工,他们除了与老乡交往外,就是与一起来打工的同事交往。在单位就业的农民工群体与外部的市民群体之间俨然是“我群”与“他群”的关系。“我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较小,他们与“他群”(市民)的社会距离很大。(二)农民工与市民的交往方式农民工的集中化就业指的是同一籍贯的农民工集中在某职业领域工作的现象。由于受自身素质和城市政策等因素的限制,有很多农民工集中在收入比较低、劳动保障水平差、就业环境比较差的职业领域,即次属劳动力市场或非正规职业领域,诸如建筑业、环卫、餐饮服务业、洗浴桑拿服务业、街头个体从业者等。2006年在北京、广州和石家庄三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就业排在第一位的是个体户,占29.3%;其次是零散工,占9.5%;服务业人员占8.2%;临时工占7.3%;管理人员占6.9%;专业技术人员占6.4%;技术工人占6%;家政工人占2%;农业工人占1.1%;私营企业主占0.7%;回收废品人员占0.2%。农民工集中化就业阻碍了农民工与市民的交往,从而产生和扩大了二者之间的社会距离。聚集就业是农民工就业方式的主要形式。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民工是通过老乡和亲戚关系来到城市打工的。来到城市以后,他们大多数在老乡和亲戚就业的行业工作。我们在调查中也观察到这种现象,比如在北京某蔬菜批发市场,以河南人和东北人最多,在废品收购业和保安服务业中,河南人也不少。这是同一籍贯集聚就业的现象。农民工聚集就业的现象不胜枚举。在三大城市调查显示,就“工作单位市民多吗”一题,有59.2%的农民工回答“很少”和“较少”。有32.1%的农民工回答“很多”和“较多”。由此可见,在农民工就业的行业中,就业的市民数量比较少。(见表2)日常观察中,我们经常发现,在同一行业就业的农民工,他们一般喜好居住在同一社区。这就出现了聚集就业与集中居住合二为一的现象。聚集就业和集中居住现象进一步缩小了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社会距离,但是又进一步扩大了他们与周围市民群体的心理隔膜和情感疏离度。三、空间隔离与社会距离的相关分析(一)职业隔离对农民工与市民关系的影响职业隔离既是社会距离的结果,又是导致社会距离产生的重要因素。职业隔离与社会距离互为因果。由于某一群体在某一单位或行业就业人数较少,导致在该行业就业的某一群体与外部群体之间产生心理隔膜和交往稀少。比如,由于缺乏接触机会,集中就业的农民工与市民的相互理解程度就非常低,与社区居民感情淡漠,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不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娱乐活动。职业隔离程度越深,朋友圈中对方成员比例越小,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越疏远。(见表3)再者,职业隔离还将导致单位内部不同性质社会群体之间社会距离的产生和扩大。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就业的单位,市民越多,他们与市民同事的关系越密切,社会距离越小。由于接触机会较多,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还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这样,在行为层次上,市民就会与农民工一起参与一些娱乐活动,并能够帮助农民工找工作,向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并可以在农民工出现经济困难时,向农民工提供经济支持。(见表4)最后,职业隔离对农民工与市民的冲突也有相关性。(1)职业隔离对社会冲突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农民工与市民的主观心理状态,进而影响客观行为造成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对职业隔离与社会冲突的相关性,来判断城市社会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原因。(二)居住隔离对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影响居住隔离本身就是社会距离的象征。居住隔离不仅影响了农民工与市民的主观距离,还影响了农民工与市民的交往行为。小区农民工数量越多,市民与农民工交往的机会就会越多,相互之间了解程度就越高,相互信任程度就越高,心理距离就越小。由于心理距离较小,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就会逐渐消失,对农民工的歧视程度就越小。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二者的交往频率就会增加,市民就会有可能为农民工提供就业、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居住隔离对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1)居住隔离影响了市民与租房户的关系。小区的农民工数量越多,市民与租房户的关系越融洽。此外,由于农民工与市民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存在着相互满足的关系,所以,农民工与社区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反之,如果小区农民工人数较少,农民工与社区市民的关系就会较差,二者之间的融合程度就不会很高。(2)居住隔离还会影响农民工与单位同事的社会关系。如果农民工能够在社区中与市民相互适应与融合,必然会改变农民工和市民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双方心理隔膜和情感对立就会趋于缓和,社会距离就会逐渐缩小。相反,如果农民工在社区的适应失败,就会影响他们对市民的看法,同样,也会加剧市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程度。(见表5)(3)居住隔离除了影响农民工与市民在公共领域(工作单位、娱乐场所)的社会距离外,还将对私人领域社会距离产生影响。二者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宽容,必将增加双方私人领域的交往频率。私人领域交往频率的增加是双方社会融合的最终状态和最佳状态。(见表5)(4)居住隔离还将对农民工与市民的冲突行为产生影响。居住隔离不利于加深农民工群体与市民群体的相互了解程度和信任程度,并从整体上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四、文化差异与空间隔离之间的关系(一)农民工与市民的关系西方社会学在研究社群隔离时指出,社群隔离有四种影响因素:经济、文化、心理和政策。我国三大城市调查数据显示,居住隔离与文化程度具有相关性。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居住的社区农民工数量比较少,反之,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所居住的社区,农民工比较多。对于市民来说,文化程度较高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市民所居住的社区,农民工数量较少;反之,文化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市民所居住的社区,农民工较多。(见表6)从上述分析可见,聚居的农民工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而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也较高。他们一般就会选择在城市购房,或在环境比较好、交通便利和房租价位高的社区居住。文化水平较低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多集中居住在环境条件、交通条件和房租价位低的社区居住。也就是说,与农民工接触比较多的市民,主要是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都比较低的市民。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市民,一般在城市拥有两套以上的房子,他们往往将旧房租出去,以收取的房租来偿还新房的房贷。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市民则与农民工租房户在同一社区生活。这样,文化程度和收入程度较高的市民与农民工冲突较少,自然与农民工的矛盾就少些。而那些经常与农民工接触的低收入市民,则与农民工正面冲突就多一些,社会距离就大一些。总之,经济地位对居住隔离具有根本的影响。居住隔离既有农民工自愿选择的成分,也有市民自愿迁出的成分。居住隔离的形成过程恰似“腾笼还鸟”。原来的人搬迁到了更好的地方,而将旧笼子留给了新来的人。市民的迁出并不像西方白人躲避黑人一样的“白色飞行”,他们迁走的重要原因则是换取经济利益。其实,对于经济地位较高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也会在条件较好的地方租房子,和市民在同一社区生活。因此,这种居住隔离主要属于自愿性隔离。(二)从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分布看,主要是文化、技术、文化水平从职业隔离的角度看,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就业的单位,市民人数比较多。而对于市民来说,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市民就业的单位,农民工就少,反之亦然。可见,在市场机制下,职业分层的标准主要是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在文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或职业,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是没有机会进入的。经过这种筛选机制的选择,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市民只能与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在一起工作。(见表7)依照上述推理,大部分农民工就业的行业,比如建筑业,环保业,餐饮娱乐业,高收入、高文化程度的市民所占数量是很少的。在这些行业工作的市民也大多数是社会资本较贫乏的市民。换一个角度看,在首属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者则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在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者则是低素质劳动者。城市社会距离主要以低素质劳动者内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为主。五、关于讨论和政治建议(一)农民工集中化对城市管理状况的影响根据西方社会学对隔离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我国大城市农民工的隔离现象基本属于自愿性隔离。较早时期城市政府对农民工采取的就业限制可能对农民工就业和居住方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基本生存所需的安全因素是农民工集中化的重要原因,农民工的集中化基本上属于自愿性隔离类型。农民工的职业集中化和聚居现象的确对于加强农民工群体的边界感,加强内部联系与沟通,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农民工高密度的人口集中现象扩大了他们与市民的社会距离,这影响了他们与市民的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滞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民工群体和农村地区的传播,从而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农民工居住区和行业领域的人口集中现象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我们目前没有数据证明农民工的人口集中现象与城市较高犯罪率之间的相关性,但是,从经验层面上观察,农民工的集中化的确给城市治安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等带来较大压力。由于管理真空的存在,除了生活条件简陋导致的卫生问题和火灾隐患等安全问题外,还经常出现卖淫嫖娼、藏匿犯罪分子、聚众赌博、非法集会等社会治安问题。而农民工的就业集中化现象也为群体性治安事件等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处理对策和建议1.农民工就业集中化的潜功能农民工就业集中化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提供了安全保障。从农村到城市打工,意味着农民离开了赖以栖息的社会生存网络,离开了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经济支持的熟人环境,到了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城市社会。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在信息供给不足和对城市社会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往往采取原始的“裹窝”生存方式———集中就业和聚居。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和居住环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形态,这是一种组织化程度较为松散的社会。这种聚居生存方式可以有效地抗拒来自未知世界的各种生存风险,比如失业、贫困、侵害、疾病等等。从农民工就业集中化的现象出发,我们看到这种职业聚集对于农民工的生存安全具有正向功能,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的社会群体,在外界的种种诱惑下,很有可能被利用从事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农民工就业集中化的潜功能。这种现象是一种最为原始的人类生存方式。针对这种方式,我们不能采取专项措施,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