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梦家先生与殷周铜器研究
陈梦家为研究尹周陶瓷做出了一流的贡献。他是1935年开始接触殷周铜器实物的,全面的整理研究则着手于1939年。当时,他应迁至昆明的北京图书馆约请,将袁同礼从国外带回的一批铜器照片,汇编为《海外中国铜器图录》三集(仅出一集)。该书附载的《中国铜器概述》一文,内容包括时期、地域、国族、分类、形制、文饰、铭辞、文字、铸造、鉴定,共计十章,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殷周铜器概论。陈梦家善于详细地占有资料,这是他治学的突出特点。1944年9月,陈梦家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学。他在讲学和随后逗留的三年当中,造访上百处公私藏家,亲手摩挲千余件铜器,摄取器形照片,打制铭文拓本,记录尺度和流传情况,收集了比较齐全的资料。1947年,他将收集到的资料汇编成《美国收藏中国青铜器全集》,当时仅将英文说明稿打印数份,未及正式出版。此间,陈梦家曾去加拿大的安大略博物馆,收集并记录所藏安阳、洛阳两地出土的铜器。1947年八九月间,他又访问英、法、瑞典、荷兰四国首都,收集流散欧洲的中国铜器资料。在老一辈研究殷周铜器的专家学者中,他是亲手摩挲实物最多的一位。1956年秋着手将所获流散海外的铜器照片分集汇编时,他曾写道:“所录彝器约在2000器以上,较之1933年梅原末治在欧美搜集印行的《支那古铜精华》彝器三册所录的250器,数逾十倍。”如果加上他在国内各地博物馆所见铜器,直接接触实物的总数不下4000器。陈梦家对殷周铜器作过全面的系统研究。他在生前没能全部出版的《中国铜器综录》和没能全部完稿的《西周铜器断代》,是关于殷周铜器的两部互为表里的巨著。除此之外,他还发表过《殷代铜器》一文,对安阳西北冈殷陵所出铜器,殷代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其铸造,以及安阳出土边刃器的形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东周铜器,也有一些论述。陈梦家在国内从事殷周铜器研究的学者中,比较早的根据大量资料进行类型学分析。1945年11月30日,他在纽约举行的全美中国艺术学会第六次会上,作过题为《中国青铜器的形制》的讲演。讲演除对器形研究作概述外,还举卣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他集中了所能获得的250多件卣的器形照片,根据盖、腹和提梁的形态,将其区分为11种形式(有的形式又细分为群,共计19群),进而论证各种形式之间的因袭、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推断各种形式所属年代。1947年6月,他在芝加哥用英文著成的《美国收藏的中国青铜器全集》稿本,对卣类器物的分式大体仍是如此。对于其他数量较多的器物也大多作了详细的分类。每件器物的文字说明包括八项内容:图象著录、铭文著录、器物尺寸、铭文字数和释文、断代、出土流传、藏地、备注;备注项下,常列举与该器同坑或同地出土,同作器者或同族名,以及同形制花文的关联器;末尾又有该书所收器物的重要族组目录,器物所在旧藏简目等附录,翻检起来极为方便。因此,这部铜器全集不同于国内外过去出版的其他铜器图录,不是简单的汇集资料,而是经过科学整理的图谱性著作。陈梦家在1956年秋编定该书时,将其列为《中国铜器综录》第二集,所收器物及文字说明都基本照旧。但是,英文稿中内容丰富的通论性概述(打印500多页),则未能译成中文修订出版。如果说《综录》偏重于汇集铜器资料和进行形制分类,那么《断代》则是从西周的铜器铭文出发,充分注意形制和纹饰的对比,综合地进行断代研究。经过我们整理交付出版的《断代》(未完稿),器铭考释部分包括判定王世的218器(或组)和未完稿29篇,另有29器已定王世未及写作考释;如果加上某些考释中述及的重要关联器,所论西周铜器的总数不下400余件,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前人。陈梦家对西周铜器所作分期,与前人也有较大的不同。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郭沫若、高本汉和容庚将西周铜器分成前、后两期,分期界线划在穆、共二王之间。陈梦家在1940年所写《中国铜器概述》中,也曾采取这样的分期。后来,他通过自己的重新研究,从40年代中期开始将西周铜器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包括武、成、康、昭四世,中期所括穆、共、懿、孝、夷五世,晚期包括厉、共和、宣、幽四世,认为“根据此三期分法,对于研究铜器的变化,是有便利的”(《西周年代考》表三说明)。随后,他在《综录》和《断代》二书中,始终坚持这种三期分法。50年代中期以后,陈梦家在《断代》已经发表部分所作眉批中,又曾将西周中期进一步分作前、后两段,前段包括穆、共二世,后段包括懿、孝、夷三世。现在,经过有关学者多年的研讨,陈梦家首先提出的西周铜器三期分法得到较为普遍的承认,直到近年不断发现新的西周中晚期标准器以后,方才有学者对中晚期之间的年代界限发表不同意见。陈梦家在研究铜器断代的时候,采取一种交互证成的方法,就是“先选取那些由铭辞而可决定年代的某些器”,再用这些器的铭辞及其相伴的花纹、形制作为判断其他器的年代标准。这实际仍是郭沫若创立的标准器断代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又有重大的发展。陈梦家研究铜器断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所考器物的多方面联系,力求使考察、分析做得比较全面。他曾指出,“铜器内部的联系(即铭文的形制、花纹)在断代上是最要紧的”,并且强调,“不可以单凭一方面的关联而下判断,应该联系一切方面的关系”。关于铭文内部的联系,他还列举同作器者,同时人、同父祖关系、同族名、同官名、同事、同地名、同时等项,进行具体的说明。从理论上讲,陈梦家所说研究方法是很对的。他的《断代》一书,正是本此方法进行研究,时常从不同方面列举可能收集到的关联资料,作为判断年代的根据。从同坑出土、同作器者的器物,到铭文内容、字形和书体的联系,以至器形和花纹的一致,列举得相当详尽。过去从来没有人像陈梦家这样,对西周铜器进行如此彻底的清理。当然,由于他对资料的掌握和理解仍有局限,在具体器物的断代上不免有未必允当之处,但他系统整理的功力非常可贵,为西周铜器的断代研究进一步开辟了道路。陈梦家判定的西周铜器所属王世,往往同其他几位著名学者的意见颇不一致。被他定为成康时期的铜器为数较多,这同郭沫若的看法大体相合,而与唐兰的意见则出入较大。特别是与唐兰晚年写成的遗稿《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有明显的分歧,主要对于“王姜”是谁的后妃,“周公子明保”是否伯禽(或君陈),“伯懋父”是否康伯髦,以及“康宫”能否理解为康王宗庙等问题,彼此的看法完全不同。陈梦家基本赞同郭沫若的一些看法,把令簋、令方彝、明公簋、小臣宅簋、乍册寰卣和班簋等器定为成王时器,把安州六器和麦组四器等定为康王时器,而不像唐兰那样把它们定为昭王时器(班簋被定为穆王时器)。这些问题尚需进一步讨论,目前并未完全肯定,陈梦家本人对自己判定的铜器王世也曾有所调整,但他所定成康之器毕竟太多(成王51,成康12,康王28),而昭穆之器则嫌过少(昭王9,穆王3)。关于西周中期的铜器,特别是共王时期,陈梦家和郭、唐二家的意见几乎完全一致,懿孝时期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至于年代较晚的夷王和厉宣时期,陈梦家又有自己的看法,他把一般为厉王的克组、函皇父组和禹鼎、虢叔旅钟等器,一般定为宣王的毛公鼎、井人钟等器,都改定为夷王时器。于是,又形成共、懿、孝、夷四世之器较多(每一王世二三十器),而厉、宣和幽王时器甚少(共计十余器)的不尽合理的现象。毋庸讳言,《断代》是陈梦家在十多年间陆续撰写的,既没有全部完稿,更没有通盘校订,某些断代失当之处是可以理解的。陈梦家谈到铜器铭文的内部联系时说过,这种联系与组合,“不但可作为断代的标准,并从而使分散的铭文内容互相补充前后连串起来。经过这样的组织以后,金文材料才能成为史料”。例如,他所定的成王时器,就分成克商、伐东夷、伐东国、伐去林楚及白懋父、明保、燕召、毕公等组,结合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分别说明周初金文所见重要史实和人物事迹。有的器铭考释,又列举西周金文中的周公、鲁侯、大保、应公等人物,南征楚荆、伐南淮夷等史事。他还将金文中的“大保”区分为生称、追称和族名,将商末周初的族名“亚矢匕”和西周早中期的氏名“井”分出不同的写法,使问题探讨得更加深入。陈梦家对西周金文所见典章制度十分注意,除《断代》的总论部分详细论述西周策命、赏赐制度的篇章外,器铭和考释中随处都有涉及。例如:根据令方彝等器铭探讨西周宫和庙的分别,根据小盂鼎讨论周初的门朝之制和献俘之礼,根据琱生簋讨论侯伯朝见臣属之礼,等等。他又指出,辅师嫠簋中三命所赐命服服色的不同,说明《礼记·玉藻》的有关记载应有所本;一些西周中期和少数晚期金文中的“师”,“可证今所见《周礼》六官的隶属,乃战国晚期的编制,与西周制系统不尽符合”。这都颇有一些新意。他原准备在礼制方面写一章“周因于殷礼”,专门讨论殷周之间的因革关系,可惜未能着笔。陈梦家在《断代》的总论部分,原拟用相当的篇幅集中讨论西周铜器的形制花纹,但仅写作了一些片断,再是在一些器铭的考释中偶有论及。即便如此,已经提出许多可贵的见解。关于形制,他曾论述的问题有:西周初期方鼎、素圆鼎和簋的演变,尊卣同名的组合关系及其形制变化,昭穆时代的瓦纹簋,西周中期后半和夷厉时代的三种鼎,从器物组合上判明方彝必属酒器,以及甬钟的发展、盈须的出现、般与盉的关系,等等。关于花纹,则讨论过成康时期的乌纹,共懿时期的瓦纹,夷王前后的主要花纹等问题。陈梦家研究铜器的形制花纹,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为前人所不及。此外,他还在具体考释器铭中许多地名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了“西周金文中的都邑”和燕、虢等重要历史地理问题。又曾计划论述西周金文中的年历、土地制度、经济以及铭文常语,但都未能实现。关于东周铜器的研究,陈梦家在《中国铜器概述》和《中国青铜器的形制》二文中,曾特别强调铜器区域分组的重要性,将东周铜器地域分为五系:中土系、东土系、西土系、北土系、南土系。当时,他并未看到多少出土地明确的东周铜器实物,有相当的推想成分。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喀左等地的周边燕器、唐山贾各庄的战国初期燕器与浑源李峪村的晋赵铜器,寿县蔡侯墓铜器与新郑铜器、寿县楚器,分别进行比较研究,基本看法有较大的改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陈梦家提出:“我们不可以过分强调地域性,而应从其所经历的发展过程中所保存的主要的共同来源,见其大同小异。”他又说:“我们今后对于铜器的研究,应该着重于断代的分析,注意到不同国别铜器在同一时期内的共同点,留心寻找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铜器的前后延续与彼此相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避免割裂了在历史上、邦族间本相延续与本相关连的文化面貌。”这些意见都颇有道理。对于东周铜器地域性和共同来源问题,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分析,他本人由于一直忙于西周铜器和汉简方面的研究,未暇进行东周铜器的全面探讨。《寿县蔡侯墓铜器》是陈梦家专论东周铜器的得意之作。他用较多的篇幅,结合各地东周墓的随葬陶器和《仪礼》等书的有关记载,考订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相关规定解析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学习资源分享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考试复习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职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 神经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的沟通方式与考试表现分析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技能要求概要试题及答案
- 了解2025年公共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定价策略考试题及答案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创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计量器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正定矩阵的应用分析》1400字
- 挂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 CNAS-CC190-202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牧运通备案办理流程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三单元3.2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课件: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