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0人格的科学研究教学目的:本章主要讲授本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主要的人格理论、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传统。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会对人格的性质和特征,人格的决定因素,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传统、研究方法以及主要人格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主要内容:人格的界定人格的理论解释人格研究的方法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传统教学重点:掌握人格理论、内隐人格理论、特质、自变量、因变量等重要概念;了解个性、气质、性格与人格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区分人格心理学历史中的两大不同传统;掌握各不同人格理论之间区别与联系。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中唯一从整体的视角探究人性本质的一门学科。▲20世纪初繁荣起来的现代人格心理学研究根植于19世纪的三个理性主题:1、对个人主义的深刻信念2、对非理性和潜意识的普遍关注3、对测量的特别强调▲人格心理学的两大任务:1、关于个体差异或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维度的研究——分析、定量研究;2、将单个的人当作独一无二的、完整的整体进行的研究——结构、定性研究▲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人格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人格的界定生活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注意到有些人天性乐观开朗,而有些人则总是抑郁沉闷;有些人喜欢交际,而有些人则缄默内向;有些人似乎总能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而有些人则似乎天生谨小慎微。什么东西使你与身边的人不同?为什么有人交朋友不费吹灰之力,有人却形单影只?我们能否测出什么人会升至公司高职,什么人事业难成?自从有了心理学尤其是人格心理学以后,人类的这些不同特点就一直成为心理学家们感兴趣的问题。一、西方学者论人格从词的来源分析,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古希腊的“persona”,意指古希腊的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它代表了演员在戏里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相当于我国京剧表演中应剧情需要所画的脸谱。但是问题在于,面具后面是什么或者是谁呢?这就暗示了一个人有两面:公开可见的一面及隐藏于面具后不为人知的一面。沿着这一思路,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CarlJung,1875-1961)指出,人格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层是人格的表层,即“人格面具”,意指一个人按照他认为别人希望他去做的方式行事,也就是角色扮演;另一层是人格的深层,即“真实的自我”,其中包含着人性中的阴暗面或兽性面,例如,荣格提出的原始意象中的“阴影”(shadow)即属人格的深层,它是人类原始性格的遗留(Jung,1921)。麦克金南(Mackinnon,1948)也指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人格:首先是外在的人格,也就是一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式;其次是内在的人格,它涉及一些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在日常用语中,人格通常是指第一种含义,即他人的看法或个体的名声,这是一个人被他人描述的特有方式。而用以描述内部因素的人格,其内涵却成为人格心理学中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在人格科学创立之初,西方学者对人格的界定通常是分解式的,即通过人格的结构来理解人格的内涵,多与其人格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融为一体。在弗洛伊德眼里,人格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之和,它被等同于无意识欲望的冲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人格就是复杂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它是强化基础上形成的“行为习惯系统”。特质论者奥尔波特则假定,人格的基本单元是特质(trait),无数特质按重要程度及等级顺序构成了人格整体,总体而言是指“一个人真正是什么”,具体说来是指“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Allport,1937)。当代颇具影响的“五因素模型”尽管回避了对人格内涵的界定,但其做法则是典型的分析式的。及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还在争论人格的内涵与本质,其代表性人物是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一位叫劳伦斯·普泣,另一位名叫杰里·伯格。前者指出,人格是个体认知、情感及行为过程中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一致性,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与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的共同作用。普汉强调说,人格既包含着过去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建构(Pervin,1995)。虽然一个人的人格通常是指他目前典型的和稳定的行为反应,但过去的经历及其对未来的预期无疑会影响他当下的表现,正如精神分析和社会学习理论所指出的那样。伯格则认为,人格不仅是指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而且也包括个体与他人交往时的人际过程(Burger,1997)。从稳定的行为方式来看,研究者通常将它们作为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从人际过程方面分析,它与个体的内部过程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的人格必定要通过待人接物方能表现出来,说某个人“诚实”或“狡猾”其实是暗指他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过程,而不只是他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二、中国学者论人格我国古代汉语中只有“人性”、“品格”一类的词,而没有“人格”一词,而现代汉语的“人格”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内涵也相去甚远,其意思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及“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享有的权利或资格”。很显然,汉语中的“人格”并非是个有心理学色彩的中性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逐渐接受了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概念,并尝试将“人格”一词取代解放后从前苏联心理学沿用过来的“个性”一词。从西方学者的“面具式”人格定义出发,我们不难发现人格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来的各种行为,即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二是指个人蕴藏于内且外部未能显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在这里,我们所关注的并不是外显的行为或自我,而是真实的自我。因此,人格可以界定为“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一定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等,1986),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郑雪等,2001)。我国学者黄希庭也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黄希庭,2002)。与西方学者分析式定义不同,我国的研究者往往将人格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面貌。这种观点符合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其早期表现形式即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人性善恶的辩论。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教授在综合中西方研究对人格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人格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以及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此一独特个性系由个体在其遗传、环境、成就、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于需求、动机、兴趣、能力、性向、态度、气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以至行动等身心多方面的特质所组成,由多种特质而形成的人格组织具有相当的统整性、持久性、复杂性与独特性(张春兴,1992)。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此概念一方面用“个性”涵盖了“人格”,既指出了人格的成因,也揭示了人格的结构;另一方面还指出了这种“独特个性”特征。这个概念本身可谓集人格“分析式”和“综合式”定义于一体。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人格的内涵,我国学者提出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虽由多种成分和特质构成(如西方学者所言),这些成分和特质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行为习惯等,但在个体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2)人格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格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亦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但内在的人格特点并不因此发生改变。(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赋予个体一定色彩的东西,是使一个人同周围其他人区分开来的标志。如果说人格是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话,那么除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外,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人格特征相同的人,因为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诸因素不可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4)人格的社会性。一个人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个体,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他就能基本成为一个适应社会要求的个体,包括学习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范,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格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三、我们的结论在这里,我们并不想对人格给予重新定义,这样很可能使原本清晰的概念更混乱。首先,综合中西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到,人格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是一类概念的综合体。如果说个体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智力和人格两个方面的话,那么人格的个体差异比智力差异更复杂。尽管智力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其本质都是决定活动效率的那个东西。人格则不同,它既包括需要、动机和特质单元,也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系统;既包括一个人的态度和看法,也包括他的信念和价值观。正因为如此,研究者才将人格视为一个复杂的组织或系统。其次,从已有的表述中我们感受到,人格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组织。换言之,个体发出某个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需要人格的推动作用。人格的动力性是由其构成的单元如需要、动机等决定的。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其需要从最低级的生理需要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实则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已形成的人格反过来又促使个体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理解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原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他一的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这些便构成了他的人格。再次,人格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性从时间上讲就是始终一贯性,从空间上讲就是前后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时间和情境来鉴别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我们预期,今天活泼开朗的人,明天也是活泼开朗的;在工作中喜欢竞争的人,在体育运动中很可能也喜欢竞争。当我们说“这就像是她干的事情”、“他就是他自己”时,就是在承认这种性格上的稳定性。只要人格是存在的,而且行为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对特定情境的反应,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预料到某种稳定性。最后,我们用OldDominion大学德莱加教授(ValerianDerlega)在《人格:当代的理论与研究》一书中对人格的界定来结束对人格内涵的探讨。德莱加认为,“人格是个体持久的、内在的特征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Derle,,1999)。细言之:(1)人格是持久的。心理学家在个体跨时间反应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的基础上通常要对状态与特质作出区分。状态是短暂的,它是个体当前对突发情境的反应,如果我问:“你目前感觉有多紧张?”你的回答反映了你当前紧张或焦虑的状态。特质则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它是个体以某种特定方式作出的一般反应倾向。如果我问:“你通常感觉有多紧张?”你的回答反映了你紧张的特质。(2)人格是个体内在的特征。我们的行为在受外部世界和刺激影响的同时也受内部的特征和过程的影响。反应是基于目标、动机、需要、自我概念、体验及其他内在的因素。若要做到对人类行为的完整理解,行为研究者就必须同时考虑到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格心理学家越来越强调内部心理过程的重要性。(3)人格包含了行为的一致性。这些持久的内部特征组织着人们的行为,并且导致了行为在跨情境中的一致性。为了理解这种意思,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人格将会是什么样子。人格所包含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特征,它还包含这些特征是如何组织和整合的。作为一个系统,人格包括的不仅是特定的成分(如特质),而且还包括一种组织结构和过程,系统通过这一结构和过程起作用并促进其不断发展(Mayer,1993)。知识连接:人格与常识依据我们与他人的直接经验,我们大多数人都已形成了一定的信念,即我们自己关于人格的理论,这些假设有的是正确的,但有的无疑是错误的。无论怎样,它们都影响着我们的感受和行动。下面列举了一些关于人格的常见信念,请判断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1)与智力一般的人相比,天才倾向于古怪和难以适应环境。(2)无论是家庭中的头生儿、中间儿还是末生儿,出生顺序和他们人格有关。(3)大多数为社会作出显著贡献的人,如科学家、作家、作曲家等,他们在年老时所作的贡献最大。(4)攻击性的人倾向于有低自尊心。(5)30岁以后人格变化很小。(6)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倾向于更健康。(7)低自尊导致了人们的心理问题。(8)一个人能够被轻易地归为某种类别或类型。(9)人们受广告、流行音乐和自助录音带中潜藏的无意识信息的影响并不大。(10)大多数人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都有一个极好的观念。第二节人格的理论解释虽然大多数人格理论家同意将人格描述为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行为风格,但是当涉及到如何解释这种稳定行为模式的来源时,他们就分道扬镰了。然而,稳定行为方式产生的根源问题是任何人格理论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人格心理学家已经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指出的那样,“人格心理学从来没有遭受过缺乏用来描述和解释人格现象的理论的饥渴”(Emmons,1995)。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从特质理论到五因素理论,从生物学流派到进化人格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流派,从人本主义到存在主义,围绕人格的本质及稳定行为模式的来源问题,人格理论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人探讨。一、稳定的行为模式的来源(一)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学家声称,人的无意识而不是意识对其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决定作用,这种所谓的深层心理学最关心的是去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由于行为的最终原因来自于无意识且起源于童年期,因此对它们的探求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这一过程需要复杂的手段,如催眠、自由联想、对梦或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进行分析等。按照这种观点,由于无意识领域的东西可以在意识领域中以任何一种形式显示出来,因此不可能仅仅通过研究一个人的意识领域来真正理解这个人。为了理解人格,我们必须将那些无意中表现出来的东西追溯到深层的无意识领域。很显然,精神分析论者关注的是个体为什么那样行动的原因,而行为的真实原因对于行为者来说往往是不知道的。(二)特质论特质心理学家认为,行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核心成分—特质,这是一种以某种特定方式行动的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倾向。特质理论是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集中鉴别、描述及测量个体差异的人格理论。特质论者认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特质,例如某人之所以经常打人或骂人,那是因为这个人有攻击性特质。但是,正如奥尔波特自己承认的那样,特质论有其局限性,行为肯定要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用特质准确地预测个体的行为。试图用简单的几种特质来概括人类复杂的行为表现,这种做法未免太过肤浅。稳定的行为既来源于特质,那么特质又来源于何处呢?(三)遗传决定论对于人格最大众化的解释莫过于遗传决定论了,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认为,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决定了人格的个别差异。如果问一个过路的行人,他的回答肯定是:“人格的来源嘛,其道理同皮肤、眼睛、头发颜色的来源一样。”这同问一个人为什么害羞与问他为什么长得高是一回事。按照这种观点,人格特征与生理特征都是由遗传决定的。通常的说法如“他有东北人的脾气”、“他像他爸一样冲动”等,这些都暗示了人格的遗传解释。事实上,不只是外行人将人格视为先天遗传,许多卓越的人格理论家都将稳定的行为模式归于先天遗传,几乎所有的人格理论都是基于某种先天因素的假设,无论是无意识理论(如弗洛伊德)还是特质理论(如奥尔波特),抑或是自我实现倾向说(如罗杰斯),莫不如此。如此看来,问题已不再是基因是否影响人格了,而是在何种程度上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人格。(四)行为主义与学习理论行为主义与学习论者将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如果说人格的遗传决定论者属于天赋论一派的话,那么他们则属于经验论一派,其核心主张是,人格由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所构成,它是行为的习惯系统,而行为则是由环境造就的。如果我们的经历和遭遇不同,我们的人格也不相同。按照学习论的观点,一个成功的人与不成功的人其区别是基于他们的经历而不是他们的基因。行为的获得和经验的形成必须有强化的作用,一种行为若受奖励,则此类行为倾向于保持(即变得稳定),另有一些行为若被忽视或禁止,则倾向于取消。根据学习论,语言的获得和发展为解释稳定行为方式的来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由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说话,所以当孩子发出的声音类似于真实词的语音时,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得某种形式的奖励,就这样,正确言语行为逐渐得到发展。(五)人本-存在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一群势力不断增长的人格理论家,他们不是降低人格起源问题的重要性就是完全忽视人格来源的意义,认为要回答人的本质问题,首先必须探讨人的存在。人本-存在主义者强调“你的存在意味着什么”,而不是“你是怎样存在的”。他们也探讨整个人类存在的意义,例如他们会问:“死亡有何意义呢?人类的预测与安全的需要是怎样同冒险与自由的需要相联系的?”人本-存在主义者关注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至此,你看到稳定的行为方式来自哪里了吗?抑或这形形色色的理论解释使你变得越发糊涂了。由于每一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因而最适合的方式是把人格理解为所有这些理论的相关物,强调哪一方面更重要完全取决于你当下的用途与目的。尽管如此,前面的每个理论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每个人成为自己”。知识连接:各派心理学的视角与局限一个由五位知识渊博的心理学家组成的小组来看一只大象,他们的方法都是盲目的。一位精神分析学信徒径直走到大象的身后,看着这个选定的部位,解释大象的行为;行为主义者去敲大象的膝盖骨,被踢得老远,他坐在那里,想为大象设计一个建设性的强化方案;认知心理学家开始哄大象做点什么,好确定它的发展阶段;人本主义者抚摸大象的耳朵,试图让大象相信自己会飞。(资料来源:Labinowicz,1985)二、攻击性:人格的理论解释举例对于稳定行为方式的来源,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为了更好地理解各自的观点,我们可以举攻击性行为的例子,看看不同人格理论在解释同一种行为时有何分歧。尽管攻击性行为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行为表现之一,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比别人更富于攻击性呢?精神分析论通常从无意识过程来解释行为。对于攻击性,经典的精神分析解释是,每个人都就具有攻击性,而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每个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成人。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间题,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如果儿童形成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解决的办法是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温暖和尊重需要的环境。与人本主义不同的是,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论认为,人们像学习其他稳定的行为方式一样习得攻击性行为。在游戏场所称王称霸的孩子发现,会打架能得到奖赏,他们先挥舞棍棒,然后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因为别的孩子怕他们。解释行为的关键在于,得到奖赏的行为将会重复出现。因此,在游戏场所称霸的孩子,攻击行为就会持续出现,而且还有可能在其他场合出现。当儿童看到别人用攻击行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也能懂得攻击性被奖赏的道理。好打架的孩子给别的孩子起了“榜样”作用,这使他们明白打人有时是有用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亡本能—一种自我毁灭的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毁灭的,所以这种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以攻击别人或外部的方式表达出来。新的精神分析学家解释说,当个体在达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一个处于巨大挫折体验中的人,就可能出现比较持久的攻击行为。特质论强调攻击性行为个体差异的稳定性。有个研究小组测量了8岁儿童的攻击特性,他们在几所小学询问小学生诸如“谁最爱推、撞别的孩子”的问题。22年以后,研究者又同当年参加研究、现已30岁的人进行了面谈。研究发现,在小学时被认为攻击性较强的人,长大以后也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那些喜欢推、撞别人的孩子,成人后常出现虐待配偶和暴力犯罪行为(Huesmann,1987)。遗传论者也对稳定的攻击行为方式感兴趣。他们认为,遗传素质是稳定的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有证据表明,有些人天生就比别人更爱攻击。虽然要确认哪些行为是天生的,哪些是后天获得的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确实有些人在出生时就具有攻击性的素质,加之后天的教养环境,自然就变成了富于攻击性的成人。另外还有一些生理学变量,如睾丸激素的多少也会影响攻击性行为。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家以另一种方式解释攻击行为。他们不承认有些人生来我们不禁要问:哪种理解解释是正确的呢?有一种可能是,上述理论解释并不互相矛盾,只是它们强调的重点不同。富于攻击性的男孩表现出的敌意是攻击特质的表现,这种特质在不同情境和时间是相对稳定的(特质论);但也可能这个男孩将模棱两可的事件解释为威胁事件(认知论),因为过去他们就这样被人打过(行为论和学习论)。些男孩可能生而具有以攻击方式对待威胁的倾向(遗传论),但是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不经常受挫的环境里(精神分析论),或生不同的人格理论对抑郁有不同的解释活在一个基本需要能得到满足的家庭里(人本一存在论),他们将会克服自己的攻击天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每种解释都提供了一个理解攻击行为的出发点。三、人格理论的分析与比较没有哪个统一的人格理论是主流心理学家都认可的,在考察不同的人格理论时,我们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的假设来认识人格理论的差异,并据此分析其科学性。(一)遗传与环境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格有多少是遗传素质影响的结果,又有多少是环境影响的结果?遗传与环境的差异也被称为先天与后天的差异,对于人格发展来说,哪一个更加重要?是基因、生理差异,还是环境的影响?特质理论回避了这个问题,遗传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遗传,人本主义、社会学习、认知流派则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是经验主义的。(二)过去、现在与将来人格是指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呢?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时,我们指的是他当下的表现。实际上,人格既包含了过去经历的影响,也预示了对未来的建构。精神分析论指出,童年时的经历如恋父(母)情结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行为主义强调过去的强化作用和现在的偶然性对行为获得的影响;社会认知学习论认为,个体对未来的预期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表现;特质论强调无论是先天还是学习,现在都是过去的结果,我们可以借助于目前的表现(人格特质)来预测未来的行为;人本主义认为,当前的现实和将来的目标影响了个体潜能的发挥;认知学派则强调过去和现在,将来则通过目标的设置来体现。(三)意识与无意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很多行为受无意识力量的控制,斯金纳则将这种无意识定义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认为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是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的,而实际上并没有意识到。与此相反,特质论者和认知理论家靠自我报告的资料来发展他们的理论和研究。他们假设,个体可以清楚地报告出他们的社会焦虑水平以及他们是如何组织信息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所有流派都不采取绝对化态度。特质理论家经常像生物学流派的心理学家一样谈论行为的遗传因素;认知行为治疗专家也承认,人们不清楚导致他们问题的认知过程。人本主义理论家在这一问题上通常采取折衷主义立场,他们承认,没有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同时也认为,许多人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那样做。(四)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控制我们的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心理学中一个起源于哲学和神学的老问题。其中处于一个极端的是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包括社会学习论,而最直露的恐怕要数斯金纳了。这位行为科学家指出,行为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它是我们面对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斯金纳声称,自由不过是一个神话。精神分析学家在这个问题上一般不采取绝对化的立场,但是他们强调与生俱来的需要和无意识机制,这些东西使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自我控制。处于另一个极端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家,他们更多地考察个人的选择和责任感,并把这些看作心理健康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专家经常鼓励患者认识并接受自己,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有比社会使他们相信的更多的直接责任。不同的理论对我们理解人格的本质与内涵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无论这些理论的科学性如何,我们都能据此真实地感受到人格的存在。如果将一个人比作一部汽车,那么特质理论提供了人格的部件和结构;精神分析理论提供了动力引擎和燃料;人本主义理论把人请到了驾驶座上;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车轮、指示信号和其他操作仪器;认知理论则为旅行加上种种注释,使有计划、有组织的旅行方式符合人们为实现目标所选择的心理地图;最后,自我理论提醒驾驶员考虑他的驾驶对后座人员和行为负责。四、人格心理学家的兴趣及其面临的问题人格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与其他心理学家的兴趣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又有不同:其一,人格心理学家重视的是个体的差异而不是人的共同之处;其二,人格心理学家更强调将人看作是“整合”的全体而不是许多部分的机能;其三,人格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是稳定的特征而不是决定当时行为的外部刺激与情境。第一个差别是讲着重点,而不是排除共同点,因为人格心理学家对于人格的其他方面或规律也要进行研究。人格心理学家也不否定人格某些共同的方面或规律,例如,从出生到成熟,人的心理过程都存在不断分化、日益复杂的趋向,而这种发展上的变化在研究人格时极为重要。人格的个性与共性,正如汽车的引擎与外观,人格心理学家注重的是人格这一个体内部的“发动机”。第二个差别是关于整合的全体问题。人格心理学家力图了解个别心理机能如知觉、学习、思维及情感等如何有机地结合并构成人格的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又是如何适应各种内外刺激环境的。虽然普通心理学教科书通常都是在各章节分门别类地讨论心理的各个机能,但是人格心理学家要求把它们整合起来,将个体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了解和研究。第三个差别是强调内部稳定性。人格心理学家承认,人在环境中会对刺激作出反应,不论是自然界的(如狂风暴雨的袭击)还是社会性的(如友人对自己的期望)环境,都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然而,人格心理学家还要寻求内部的稳定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因为甚至是新生婴儿的反应也表现出许多重要的个别差异和变化。但对人格心理学家而言,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揭示个体的内在特性,并将它们与有关外部刺激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理解并成功地预测个体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人格心理学家都在试图以各自的方式将心理学不同领域中各种有用的知识综合成一个连贯而统一的整体。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大量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但每种人格理论都就下面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作出了某种回答:(1)行为目的。人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是由未来指导而不是由过去决定?如果目的性行为被认为是目标定向或未来定向,那么人的行为是否至少部分取决于未来事件或我们对未来事件的理解?(2)无意识机制。精神分析学家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特别强调无意识的重要性,这其中必然面临这样的问题:无意识与意识的关系如何?如何理解意识?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无意识动机吗?如果能,怎样才能意识到?(3)早期经验。在这里,主要问题是儿童的早期经验如何与成人人格相关。相应的问题是:人格是否存在不可逆的发展阶段?早期经验的影响能否被彻底去除?弗洛伊德认为基本人格在5岁前就定型了,而荣格认为最重要的人格发展要到40岁才出现。(4)人格信息的来源。通过观察、访谈、测试,我们能够获得多少关于被试的人格信息?早期的研究通常采用内省的方法,后来,人格研究者又编制了大量的人格测试量表,直到今天,人格信息来源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未能顺利解决。(5)个性与共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为没有两个人的遗传素质和经验环境是完全相同的。然而也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所有的人都存在共性。我们和周围大多数人都有相同的感官与文化,这意味着我们以相同的方式对许多情况作出反应。在相当大的一个范围内,引起我们美感的东西以及使得我们发笑或悲哀的事情,都是由我们的文化决定的。不难发现,有一些共同的行为规律适合所有的人。因此,无论强调人的个性还是共性,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作为人格的科学研究,人格理论家应当在该问题上作出取舍。第三节人格研究的方法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探索;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人格研究专家,在对人格积极关注方面,他们与人格心理学家别无二致。然而,古人也好,现代人也罢,都很难真正揭示人格的本质与内涵,他们或者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待人格,或者从世俗意义上理解人格。正如其他领域的研究那样,人格的科学研究必须借助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尽管人格心理学的诞生是20世纪30年代末的事情,但其科学研究在其诞生前的一个世纪就已开始了,尤其是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人格的科学研究进程。一、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又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途径广泛收集材料,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从而系统、深人地研究人格,其特点是对单个人或单个群体进行深层的考察。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个体或群体是被心理失调困扰的行为异常者,而他们的失调正是研究人员的兴趣所在。研究者详细记录这些人的经历、当前行为以及在持续数年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从传统意义上讲,人格心理学家比其他领域的心理学家更偏爱这种方法。临床研究的资料一般是描述性的,研究者通常不报告多少数字和统计分析结果,而是描述他们对被研究者的印象及其临床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研究人员偶尔也作一些定量的评价,但是一般不对研究结果作比较分析。临床研究较早源于精神病学领域,后来被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继承和发展。法国医生沙可(JeanCharcot,1825-1893)对前来巴黎神经病诊所就诊的瘾病患者的问题,如无解剖意义上的瘫痪症、有健康的视觉器官却不能正常地看、无缘无故地短期昏厥以及无法解释的健忘症等特别感兴趣,同时对这些症状进行分类,并用催眠术进行治疗。这种方法被他的学生、著名的精神分析的代言人弗洛伊德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精神分析疗法。弗洛伊德在创立其人格理论之初,几乎全部依赖于他自己对患者的深层分析。以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1902-1987)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是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价提出了关于人类本性的独特见解。自称是人格研究中最注重科学严谨性的行为主义者,也主要仰仗临床研究来说明其行为理论与治疗方法,如华生对孤儿“艾伯特”的恐惧获得的研究就是一个经典的临床个案,该研究常用于说明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临床研究的利弊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个案的推广性问题。一个人以某种方式行动,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按这种方式行动。实际上,当人格理论家寻找心理治疗方案时,很多临床获得的资料都引起了他们的思,这是因为他们感觉到每一个患者的问题都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第二个问题是确定因果关系的问题。例如,一个恐水症患者可能回忆起儿时险些被水淹死的创伤经历,虽然我们可以推断这种早期经历可能是他患上恐水症的原因,但是我们并不能肯定没有这种早期经历他就不会患恐水症。第三个问题是,在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的主观推断往往会妨碍研究的客观性,研究者的期望可能使他们只注意那些能够证实研究假设的材料,而忽略那些不能证实假设的材料。尽管如此,有一些人格理论家还是偏爱临床研究,正如特质论的首创者奥尔波特指出的那样,如果不对单个人进行深人分析,我们就不可能理解整个人格的本质。事实上,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对人格或人性作出比较科学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的临床经验和个案分析。一些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家指出,如果把一个人降低到仅仅用纸上的几个数字来描述,那么很可能使我们失去完整的、真实的人格。临床法的运用,能够提供对多种多样的现象和整体人的机能的观察机会,能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对于一些罕见的个案,临床研究更有其优势。例如,你打算研究政治谋杀者的人格,符合这一标准的人数量极少,而你在调查他们的背景及其现在的行为表现时可能会受到限制,此时临床研究无疑是首选。二、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在多种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情况。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验与统计分析确定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自我概念与考试焦虑程度等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与强调观察的临床研究途径不同的是,相关研究重在测量;临床途径注重对一个或几个被试的研究,而相关途径则强调从大量被试中获得数据;人格的临床研究强调整体,而相关研究却强调人格功能的各个元素间的关系。人格的相关研究起源于英国学者高尔顿(FrancesGalton,1822-1911),在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的影响下,高尔顿开创性地研究了人类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遗传的关系。他坚信人类特性是遗传下来的,而且这些特性是可以系统测量的。研究中高尔顿特别强调三个因素,即个体差异、测量和遗传,同时在被试中运用测验、评估、问卷等考察手段,提出了相关系数的概念,用以确定各组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做法至今仍然是人格相关研究的主要特征。在研究智力问题的过程中,斯皮尔曼(CharlesSpearman,1863-1945)还发明了一种称为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据此人们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找到共同的因素。人格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不同的基本特征或组成因素,如果我们对许多人格特征进行测量,那么测得的许多差异果真可以归为几组吗?后面我们将看到,人格的因素分析法不仅是相关研究的基础,而且也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基石。相关研究的结论充其量只能表明事物之间有无关系或联系,它无法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看似相关的两组变量很可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相关或假相关,或者它们可能同时受第三个变量的共同影响,即两组变量只是构成一种共变关系。例如,气质的体型说认为,人的气质与体型有关,事实上,气质与体型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关系,无论是气质表现还是身体长相,两者都受制于遗传素质。另外相关研究大多依赖测量,尤其是被试的自陈报告,如16PF,EPQ,MMPI一类的问卷,这样又难免要牵涉到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如果测量的结果无效或不可靠,那么依据这一结果所作出的相关分析显然是毫无意义的。但是,相关研究往往以其简洁、经济、易操作取胜。其一,相关研究一般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更节省时间,因为它可以同时测试或调查成批被试,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其二,由于相关研究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这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如性别、年龄以及家庭出身等,例如在道德上我们不能教育或培训一个杀手来研究环境教育对人格和犯罪行为的影响。其四,在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它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三、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一直被当成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据此作出因果性的推论。例如,我们可以操纵作业的难度或时间限制,考察不同人格特质(如内向与外向或情绪稳定与不稳定特质)被试作业成绩的变化,以了解作业难度与紧张程度对不同人格特质被试的影响。与强调个体和整体的临床研究不同,实验研究一般要求较多被试;与强调个体差异和测量的相关研究不同,实验研究强调探讨适用于所有人的心理机能的普遍规律;与临床和相关研究都不同,实验研究要求对自变量进行操纵,由此得出因果性的结论。人格的实验研究传统源于实验心理学的缔造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大约与沙可在法国进行临床研究和高尔顿在英国进行相关研究的同时,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特别强调将心理学建成如物理学、化学一样的自然科学,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这些无疑跟冯特早期的化学和生物学专业的训练有关。与此同时,德国的另一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ns,1850-1909)以自己为被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高级心理过程—记忆的可研究性。不过,在心理学史上,最为经典的实验研究当数行为主义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实验研究一般从提出假设开始,通过对自变量的操纵以及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借以考察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有效的预测。例如,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个别差异很感兴趣,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一些人经常被孤独感困扰,而另一些人则很少感到孤独。为此,他们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假设:孤独的人缺乏社会技能,因此不能发展和保持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从这一假设出发可以提出许多相关的预测:首先,具有稳定的孤独特征的人比不孤独的人更少主动与别人谈话;其次,在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的问题上,孤独者比不孤独者自我感觉差;再次,在与他们交谈时,孤独者比不孤独者会说出更多不恰当的话。上述预测都可以通过实验加以检验。实验研究具有某些临床研究和相关研究不可比拟的优点,它不依赖自陈报告材料,力求客观准确,对变量的控制严密,能够操纵变量,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实验研究常因其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而被视为理想的科学研究。但为什么并非所有的人格心理学家都采用实验研究呢?很显然,实验情境下人格研究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实验室里研究像幻想与恋情关系一类的人格现象呢?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将实验室里的发现用于推断个体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呢?由于实验情境本身的限制,使得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其结论难以直接推广到日常生活中。然而,对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而言,实验研究最棘手的地方还在于它对众多人格因素之间复杂关系的处理上。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进行严格控制,而且一次只能对某个或某几个少数变量进行研究,这不仅不能把握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的人格因素,而且会对许多主观的、复杂而又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为了严谨性与客观性而牺牲主观性与意义性。鉴于此,即使在确定了具体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后,人格心理学家仍然面临各个部分和各种因素如何整合的任务,即将人格分解成部分之后,便要解决怎样将分解后的部分加以复原的问题。实验研究以客观性著称,但作为实验对象的人具有高度的主观性、能动性与独特性,因此实验的方法难以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污染。知识连接:A-B-A设计中儿童的攻击性A-B-A设计是由一位持有这样假设的研究者使用的:只要有环境提供机会,当儿童感到不会被人知道的时候,他们的攻击水平就会提高。学校的学生被邀请参加万圣节聚会,在那里他们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既有诱发攻击性的,也有不诱发攻击性的。在基线条件下(A1),儿童不穿万圣节的服装进行玩耍;在处理情境下(B),他们穿上服装继续进行他们所选择的游戏;最后,回到墓线条件下(A2)‘,他们被告知,这些服装需要归还,但是他们可以在没有服装的情况下继续玩。实验结果支持了研究者的假设,即在其他条件一致的三种情况下,同样的孩子在匿名的时候(B)比在可以认出的时候(A1或A2)更具有攻击性。(资料来源:Gerrig&Zimbardo,2002)四、多种研究方法并用临床、相关与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用是人格研究的趋势,从上述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对其利弊的分析可以看出,各种方法之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在实际研究中完全可以做到取长补短。我们再来看看两个近期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例子。第一个研究涉及A型行为模式的概念发展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最初,人格特征与心脏疾病有某种联系的看法是由两个心脏病学家基于临床观察提出来的(Friedman&Rosenman,1974)。这两个心脏病学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患心脏疾病的年轻人都有某种并发的行为特征,如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富有攻击性。临床访谈观察到的这一模式,通过结构访谈进一步测定个体在这方面的差异。访谈所问的标准问题旨在获得竞争性、急躁性和敌对性方面的情况。除内容外,还对表达风格特征,如语速、音量、爆破等进行测量。随后,其他研究者还设计了一个问卷来测定与A型行为模式相关的人格特征差异。对A型行为模式的研究和测定及其与心脏疾病关系的考察持续了20多年。在这期间,实验室的研究主要用来确定通过结构访谈或问卷界定出的A型个体是否在各种不同的任务上与非A型个体的行为有差异。研究发现,相对于那些在A型行为测量上得分低的个体而言,那些得分高的人往往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能在接近于忍耐极限的水平上工作而较少感到疲倦。在一项自然情境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那些在问卷上得分高的美国和印度的汽车司机比得分低的司机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驾驶行为更急躁,出车祸的可能性也更大(Evans,1987)。像A型行为模式的研究那样,人格领域的大多数研究起源于临床的观察,由临床观察进一步导致结构性访谈测定和个体在相关人格特征模式间差异的问卷测定,通过这些测量手段获得的个体差异再与实验室任务的表现、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表现以及其他问卷的结果进行一一比较。这是目前人格领域研究的一般模式。另一个多种研究方法并用的例子是关于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的研究,该研究始于狗在学习过程中对恐惧的条件性作用(详见第五章中的“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注:在a图中,灯光的变化对于的暂时没有意义,所以狗受到电击后会跳过隔板(b图);在。图中,狗学会了观察灯光的变化,从而能够在受到电击之前跳过隔板(d图)。但那些已形成“习得性无助”的狗很少能够学会主动逃进电击。由于人格领域自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等原因,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可能单独解决所有问题。除此之外,人格领域还时常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并要借助于其他的研究方法,如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人格研究者可以对普遍法则和个体差异感兴趣,也可以对个体差异的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情境下的操作感兴趣,还可以对临床观察和量化测定感兴趣。与此同时,这些研究传统又都各自独立地存在着,且每种研究传统的支持者都同样认定只有从自己的研究取向获得的资料才能对人格领域的重要问题做出最好的解答。但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研究者不仅应该精通多种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并在具体研究任务中综合运用。第四节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传统自科学心理学成立以来,西方主流的心理学一直坚持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及行为现象,认为只有实验研究才能使心理学进人科学的殿堂。为此,主流心理学常常漠视并批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使用的传记与个案研究法,认为这是一种“陈旧的”、“伪科学的”医学传统。一、人格心理学的双重任务在过去的70年中,人格心理学通常采用两种研究方式,即个体人格“差异”的研究和个体的“人”的研究,前者主要研究人格中的普遍性或“共性”,如人们为什么在面临重大问题时都会产生焦虑,为什么某些人都可以归为“内向”一类的人等等;后者主要研究人格中的独特性或“个性”,如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与另一个人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尽管这两种研究始终存在,然而两者却难以结合。作为拓展人格研究领域的一部分,奥尔波特和默里(Murray,1938)都试图将该领域放于作为整合整体人的研究当中,但是正如后来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人格心理学家往往逃避个体生活的研究,比较热衷于个体差异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人格心理学面临着双重的研究任务:其一是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其二是作为独特的、整合的、整体的单个人的研究(McAdams,1997),,如今,上述两种任务已经被冠之以“分析性研究”对“结构性研究”、“定性研究”对“定量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直至人格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出现时,由于心理测量传统已经在心理学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这种先期的“聚合胜利”导致了早期“个体差异”的传统压倒了“个体研究”的传统。心理测量使个体与个体差异的比较成为可能,人格研究者对这种差异的关注胜于对个体内部特征的关注。事实上,如果以“个体差异”研究取代“个体研究”,那么很有可能使人格科学中最为核心的成分丧失,正如汽车制造商如果只关心不同品牌汽车的比较而不潜心研究汽车的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话,那么他将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人格始于人对自身的关注,只有彻底了解了作为单个的、整体的、个体的人以后,我们才能对个体间的差别进行比较。从这种意义上讲,个体研究是个体差异研究的前提,我们一味强调哪种任务重要或哪种任务次要,将有损于学科的发展。二、人格心理学的主题到1946年,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问题已基本澄清,由于该学科的形成与奥尔波特提出的特质论休戚相关,因此大多数人格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是人格的重要因素,甚至认为特质是唯一的人格因素(Buss,1989)。另外还有人提出人格中应包含动机尤其是无意识动机,指出动机是人格的重要单元。温特在总结分析大量人格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领域的四个主题:特质、动机、认知以及社会背景(Winter,1996)。(一)特质在人格心理学中,特质的概念通常用于表示一致性的、相互关联的行为模式,尤其是表达性的和风格上的行为模式。温特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基本特质的数量、特质的特性及特质是如何组织的(Winter,1998)。为此,人格心理学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策略进行考察:因素分析和相关的数学技术、纯理论的或先验性的理论化研究以及特殊规律研究法,第三种研究策略实质上忽视了“基本”特质的问题。有关人格特质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在特质理论的章节中阐述。(二)动机在传统意义上,动机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有机体的行为反应由什么激发?有机体为什么选择这种或那种活动趋向?为什么对相同的刺激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反应?动机的人格结构主要基于这样一种基本主张,即大多数行为都是指向某一具体目标,并且在趋向该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智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刺激、情境、机遇、障碍及其他当前的目标相适应。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机被视为影响有机体认知和活动、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动力。大多数人格理论都包含某种动机理论。(三)认知认知是指人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记忆和语言,多用于指有机体对与自我和周围世界有关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正是由于人们加工信息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人格的差异,因此有些人格理论家特别强调认知的重要性。人格认知单元既涉及获得信息的类型又涉及信息加工的方式,即认知的内容和过程都是理解人格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内容方面,有的人注重人际的,有的人注重非人际的;有的人关注情感的,有的人关注物质的。在过程方面,有的人以细致的分析方式加工信息,有的人则着重宽泛的概括性。目前,该领域主要涉及归因风格、认知方式、自我图式等方面的研究。(四)社会背景借助于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家长期关注着社会背景的广泛影响。在20世纪早期,人格曾摇摆于行为主义和学习的实验研究名誉之下,后来,文化与人格运动又强调人格形成中社会母体的广泛影响,60年代末70年代初,情境论者对人格的批评导致了该领域的重要危机,从而引起对人格的基本表现和研究方法的重新检验。及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女权主义运动以及其他对人性批评的观点表明,在人格的社会文化与宏观背景中又产生了新的迹象。三、人格研究的传统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中有两大不同的传统,即应用性传统和学术性传统,前者主要关心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而研究人格,后者是因为对人格本身感兴趣而进行研究。(一)应用性传统该传统始于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一公元前370),这位希腊的医学鼻祖认为人由四种体液构成:黑胆汁、黄胆汁、粘液和血液。后来,古罗马医生盖伦(Galen,公元130一公元200)依据这四种体液中何种成分占主要地位将人分为四种类型:黑胆汁较多的人表现为忧郁或压抑,黄胆汁较多的人易怒或富有敌意,粘液较多的人比较懒散或缺乏能量,血液较多的人快乐且乐观。古希腊人还发明了“歇斯底里”这个词来形容没有明显躯体基础的医学症状,并认为只有女性才有歇斯底里症,它是由于子宫在体内游走所致。后来,歇斯底里症成为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关注的焦点,而临床精神病学是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来源,最早的人格理论—精神分析论正是来自于弗洛伊德的临床治疗经验。无论是催眠术(或暗示疗法)、谈话疗法或自由联想,它们都得益于欧洲精神病学家们早期对于歇斯底里的关注。其中沙可在其巅峰时期曾是欧洲最著名的精神病医生,他指出无论男性或女性都可能患有歇斯底里障碍,人们对歇斯底里存有许多误解,该症状与催眠暗示性是相关的,两者都是由于神经系统不能够将一个人的思想和记忆整合起来引起的。这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弗洛伊德于1885年的冬天来到巴黎向沙可学习。这位医生在学成回国后开始用催眠来治疗痣病,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这就是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但是在当时,弗洛伊德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好评,甚至还被一些人当成江湖医生看待。弗洛伊德对心理疾病(包括疮病)的解释是,当个体强烈的性的和攻击性的欲望受到压抑后,它会以一种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即心理疾病。后来,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者阿德勒和霍妮用受到干扰的社会关系来解释心理问题,后者尤其重视女性的一些独特问题。弗洛伊德之后,人格心理学家拓展了阿德勒和霍妮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童年时期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挫折引起的。这种被称为依恋理论的观点在世纪之交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Simpson&Rholes,1998)。到20世纪中叶,凯利凭借其《个体建构心理学》(Kelly,1955)在应用人格心理学领域掀起一股认知革命。当他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前三分钟励志演讲稿合集六篇
- 商场工作计划范文大全5篇
- 2025民间借贷合同的格式
- IT寒假实习报告【五篇】
- 2025员工劳动合同规范模板
- 乒乓球比赛的作文锦集7篇
- 2024年电子商务合同立法国际比较
- 竞聘安全演讲稿集锦五篇
- 小班教师个人发展规划计划8篇
- 2024年中国滚筒式切药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11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教育哲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疼痛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一)
- 规章制度教案样本
- JCT 2789-2023 涂料用长石粉 (正式版)
- DB11-T 1832.22-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2部分:装配式装修工程
- 个体诊所药品清单模板
- eviews操作说明课件
- 教师法律法规讲座课件
- 战场侦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