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第9章_第1页
中药炮制学-第9章_第2页
中药炮制学-第9章_第3页
中药炮制学-第9章_第4页
中药炮制学-第9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论第七章炒法(stir-heatingdrugsinacaldron

)知识教学目标掌握:炒法的操作方法、成品质量、辅料用量、注意事项及炮制目的;常用药物的成品性状、炮制作用、药物的炮制原理。熟悉:机器炒药的标准操作规程。了解:某些药物的现代研究。能力培养目标能完成炒法操作。能正确判定药物炒后的成品性状与质量。一、定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温度适宜的容器内,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二、分类清炒法:炒黄、炒焦、炒炭加辅料炒法: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三、操作方法

(1)手工炒:设备简单,适合小量生产。多将锅倾斜30°~45°置于灶上,便于搅拌和翻动。(2)机器炒:适合大生产。平锅式炒药机:适用于种子类药材的炒制。(炒黄、炒焦、各种液体辅料炒制及烫制等)滚筒式炒药机:不适合易粘的药物。(炒黄、焦、炭,砂烫、麸炒、土炒、醋炒、盐炒、蜜炒等)。电脑程控炒药机:受热均匀、生产效率高。(批量大的药物)平锅式炒药机

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

中药微机程控炒药机手动控制柜示意图

(3)手工炒药关键技术:预热──投药──翻炒──出锅①预热:手靠锅底(8-10cm)感受,用灼热感判断。

提高质量和工作效率;防止某些种子类药物炒成“僵子”(俗称“炒哑”)。②投药:要根据锅的大小、药的品种确定投药量。加辅料炒者,一般先处理辅料,后投入药物拌炒。③翻炒:勤、快、规律,“亮锅底”。④出锅迅速、摊开晾凉。用辅料炒的药物,出锅后应筛去辅料,再摊开晾凉。“亮锅底”——翻动时,要求每次下锅都要露锅底。目的是避免药物长时间停留锅底受热,而导致程度太过。四、注意事项(1)火力(firingstrength):火的大小(强弱)火温度的高低。煻火:热火灰的火力。--------煨法微火:火苗很小,冒点火头,锅温很低。--------烘法文火:火苗较小,温度较低,又称小火。--------炒黄武火:火苗大,锅温高,又称强火,大火。---------炒炭中火:中等火力,介于文武火中间。----------炒焦,炒炭文武火:先用文火再用武火或文武火交替使用。-----煅,蒸煮(2)火候(durationanddegreeofheating,cookingandsmelting):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明·陈嘉谟《本草蒙筌》(3)炮制程度判断:1“观”---颜色:变黄色、变焦褐色等2“看”---形状:鼓起等3“听”---声音:爆裂声4“嗅”---气味:固有香气第一节清炒法(一)定义

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二)清炒法的目的1.增强疗效:麦芽、谷芽、决明子、王不留行2.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牵牛子、苍耳子3.缓和药性:牛蒡子、冬瓜子、决明子4.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地榆、白茅根、大蓟5.保存疗效,利于贮存:槐米、芥子6.矫味矫嗅:九香虫一、炒黄(包括炒爆)

(makelightbrownbystir-heating

)

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好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发泡鼓气,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香气。适用于果实种子类药材,传统有“逢子必炒”之说。(一)炒黄的操作方法1、手工净制:药物—预热炒制容器—文火或中火加热—翻炒—药物表面黄色或颜色加深、发泡鼓起、爆裂、溢出固有气味—出锅,放凉2、机械炒制(略)(二)成品质量炒黄品呈黄色或色泽加深,微带焦斑形体鼓起甚至爆裂,质地松脆或手捻易碎,内部基本不变色,具有香气或药物的固有气味。成品含生片或糊片不得超过2%,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王不留行、水红花子属炒爆,成品应大部分爆成白花。(三)操作判定:对比看、听爆声、闻香气、看断面。(1)“观”——呈淡黄色;(2)“嗅”——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3)“听”——种子类药物多有爆裂声;(4)“看”——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炒黄程度

1、炒响:牵牛子、决明子;2、炒香:白芥子、莲子;3、炒爆花:王不留行;4、炒去刺:苍耳子;5、炒变色:薏苡仁、冬瓜子;6、炒出汗:花椒。(四)炮制的目的1.增强疗效:麦芽、谷芽——消食健脾胃;决明子、王不留行、牵牛子——有效成分易煎出,从而增加疗效。2.缓和或改变药性:牛蒡子、冬瓜子、决明子、茺蔚子——缓和寒滑之性;紫苏子、芥子、蔓荆子——缓和辛散之性;莱菔子——改变药性。3.降低毒副作用:牵牛子、苍耳子、火麻仁、白果——降低毒性;瓜蒌子——消除滑肠、致呕副作用。4.杀酶保苷,利于制剂和贮藏:槐米、芥子——破坏酶,利于苷类成分保存。5.矫臭矫味:九香虫——矫其腥臭之味。(五)注意事项(1)除去药物中的杂质,药物大小分档,分次炒制(2)炒制容器需事先预热,以免造成种子类药物“僵子”或药物粘锅;(3)控制火力、火候及加热时间;(4)炒药时要有规律,出锅要迅速,及时晾凉。决明子CatsiatoraLinn【处方用名】决明子、草决明、炒决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子CassiaobtusifolisL.或小决明CassiatoraL.的干燥成熟种子。【历史沿革】醋渍、微炒、酒煮法等。现行主要炮制方法有炒黄等炮制方。【炮制方法】决明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炒决明子——净决明子,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制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爆鸣声减弱并逸出香气时,取出即可。【成品性状】决明子——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具有棕色性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炒决明子——种皮鼓裂,表面绿褐色或暗棕色,偶有焦斑,微有香气。生品

炒品【炮制作用】

⑴缓和寒泻之性;⑵质地酥脆,利于粉碎。生品──

长于清肝热,润肠燥。用于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炒决明子──寒滑之性缓和且质较松脆,易于粉碎和煎出药效具有平肝养肾的功能。可用于头痛、头晕、青盲内障。高血压头痛、头晕,可用决明子炒黄,水煎代茶饮。【炮制研究】1.对化学成分的研究

成熟决明子种子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硼、锶、锰、铜、钡、铬、镍和钙等元素含量相对较多,铅、锡、锂、钒和镉等元素含量相对较少。这些微量元素可协同决明子中的有机成分促进其功效的充分发挥。2.对药理作用的研究

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质量浓度的升高,亦可提高大鼠血清及肝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大鼠血清及肝线粒体中的丙二醛含量,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作用。槐花FLOSSOPHORAE[处方用名]槐花、炒槐花、槐花炭。[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历史沿革]微炒、炒焦、地黄汁炒、醋煮等,现行产要有炒黄、炒炭等炮制方法。槐花FLOSSOPHORAE【炮制方法】1.槐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2.炒槐花取净槐花--用文火加热至深黄色--取出晾凉。3.槐花炭取净槐花--用中火加热至焦褐色--取出凉透。【成品性状】炒槐花——表面深黄色,具有香气。槐花炭——表面焦褐色,体更轻,手捻粉末呈褐色。炒槐花【炮制作用】生品──

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如治杨梅疮、下疳的槐花蕊炒槐花──

缓和苦寒之性,杀酶保苷。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槐花炭──

清热凉血作用极弱,具涩性,以止血力胜。用于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如治久痢血不止,无腹痛和里急后重症状的槐花散。【炮制研究】1.对化学成分的研究(1)鞣质和芦丁含量:随炮制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即150℃开始升高直到达200℃,上升至高点,250℃可降至原来1/3或1/5。(2)槲皮素是芦丁分解产物之一,其结构与缩合鞣质前体物很相似,槐花炒炭后槲皮素含量为生品的10倍以上。(3)总浸出物含量以炒槐花最高,槐花炭次之,生品最低;热水浸出物以炒槐花为高,槐花炭与生品相近;乙醇浸出物,炒槐花较生品略高,槐花炭较低。2.对药理作用的研究

通过对槐米炒炭后的成分及大鼠出凝血时间进行研究、测定观察,表明鞣质含量显著减少,止血作用明显增加。3.对炮制工艺的研究

炒槐米的炮制条件:温度接近150℃烘制20min;槐米炭的炮制条件:温度接近180℃〈190℃烘制20min。二、炒焦(makebrownbystir-heating

)炒焦: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成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目的: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性。适用的药物:栀子、山楂、川楝子、槟榔等山楂FRUCTUSCRATAEGI【处方用名】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焦楂。【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历史沿革】元代有炒或蒸熟用的炮制方法。现行有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炮制方法】1.山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筛去碎屑。2.炒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3.焦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4.山楂炭取净山楂--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炮制作用】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如治疗妇女气痔血瘀的通瘀煎。炒山楂不仅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治疗痢疾,如治疗饮食积滞的保和丸。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复写兼食滞者。如用酸枣并山楂肉核烧灰,米饮调下,治肠风下血。【炮制研究】(1)总黄酮和总有机酸含量:山楂中的总黄酮和总有机酸都集中在果肉中,山楂核中含量甚微,而山楂核又占整个药材重量的40%左右,故去核的方法是合理的。炒山楂对黄酮类成分无明显影响,有机酸稍有减量,焦山楂黄酮类成分只保留了25.8%,总有机酸仅保留了32.8%。总之,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两类成分被破坏就越多。(2)柠檬酸含量:炒山楂比生山楂含量下降17.47%,而焦山楂则降低了57.47%;炒山楂与焦山楂相比,也有显著的差异。(3)熊果酸含量:用薄层扫描法测得生山楂和焦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无显著的差异。三、炒炭

炒炭: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焦黑色或焦褐色。炒炭存性(preservethenatureofthedrugaftercarbonizationbystir-heating):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如槐花、菊花、侧柏叶、荆芥之类。methodforcharcoalprocessing,parchingadrugintocharcoa

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适用药物:地榆、蒲黄、荆芥、干姜等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适当掌握好火力,即达到“炒炭存性”的要求,质地坚实的药物宜用武火,质地疏松的花、花粉、叶、全草类药物可用中火,视具体药物灵活掌握。2.在炒炭过程中,药物炒至一定程度时,因温度很高,易出现火星,特别是质地疏松的药物,须喷淋适量清水熄灭,以免引起燃烧。取出后必须摊开晾凉,经检查确无预热后再收贮,避免复燃。干姜RHIZOMAZINGIBERIS【处方用名】干姜、炮姜、姜炭。【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历史沿革】汉代有切和炮的记载。现行的主要方法的干姜、姜炭、炮姜。【炮制方法】1.干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2.炮姜将净河砂用武火加热--再加入干姜片或块--炒至鼓起至表面棕褐色。3.姜炭取干姜块--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干姜炮姜【炮制作用】干姜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咳喘,如大建中汤。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如附子理中丸。姜炭长于止血温经,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炮制研究】(1)水浸出物含量:炮姜水浸出物高于姜炭。(2)挥发油含量:干姜含量最高,炮姜、姜炭明显下降,但后二者颜色较深。生姜与干姜的挥发油和醚提取物层析图谱大致相同,炮姜与姜炭亦无明显的差别;但前二者与后二者相比,有较大变化。其中姜酚含量:生姜>干姜>炮姜>姜炭;6-姜醇含量:干姜>炮姜>生姜>姜炭。第二节加辅料炒(stir-heatingwithadjuvant

)定义: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焦味等。同时,辅料具有中间传热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分类:麸炒、米炒、土炒、砂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等。一、麸炒(stir-heatingwithwheatbran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称为麸炒法。麸炒又称“麦麸炒”或“麸皮炒”。炒制药物所用的麦麸未制者称净麸炒或清麸炒;麦麸经用蜂蜜或红糖制过者则称蜜麸炒或糖麸炒。常用麦麸炒制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有腥味的药物。(一)目的1.增强疗效2.缓和药性3.矫臭矫味(二)操作方法先用中火或武火将锅烧热,再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至起烟时投入药物,不断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麦麸用量:药物每100kg,用麦麸10~15kg。(三)注意事项1.辅料用量要适当。麦麸量少,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要求;麦麸量多,造成浪费。2.注意火力适当。麸炒一般用中火,并要求火力均匀,可预先取少量麦麸投锅预试。3.麦麸要均匀撒布热锅中,待起烟投药。4.麸炒药物要求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5.麸炒药物达到标准时要求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四)适用的药物枳壳、苍术、僵蚕苍术

RHIZOMAATRACTYLODIS【处方用名】苍术、麸炒苍术、炒苍术、焦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历史沿革】唐代有米泔水浸炒,醋煮等炮制方法。现行,有米泔浸、炒焦、麸炒、土炒等炮制方法。现版药典载有苍术,麸炒苍术。【炮制方法】1.苍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2.麸炒苍术先将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每100kg苍术,用麦麸10~15kg。3.焦苍术取苍术片--用中火炒至褐色时。

焦苍术炒苍术【炮制作用】生苍术温燥而辛烈,化湿和胃之力强,而且能走表去风湿。用于风湿痹痛,感冒夹湿,湿温发热,脚膝疼痛,如薏苡仁汤。麸炒后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燥湿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如平胃散。炒焦后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泻,如椒术丸。【炮制研究】苍术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苍术酮。此外,尚含维生素A、B等。苍术挥发油大剂量,可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见过量的苍术挥发油对生物体是有害的。苍术挥发油过量对人体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中医称之为“燥性”。制后均可使挥发油含量下降。二、米炒(stir-heatingwithrice)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的方法,称为米炒。(一)目的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2.降低药物的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如红娘子、斑蝥。(二)米炒的操作方法1.先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程度取出,去米,放凉。2.先将米置热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炒拌至一定程度,取出,去米,放凉。米的用量:药物每100kg,用米20kg。(三)注意事项炮制昆虫类药物时,以米的色泽变化观察火候,炒至米变焦黄或焦褐色为度。炮制植物药时,观察药物色泽变化,炒至黄色为度。(四)适用的药物斑蝥党参党参RADIXCODONOPSIS【处方用名】党参、炒党参、炙党参。【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历史沿革】清代有蜜蒸、蜜炙、米炒等方法。现行主要方法为党参。【炮制方法】1.党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或段。

2.米炒党参将米用中火加热炒至冒烟时投入党参拌炒--至米呈老黄色,党参挂时取出,筛出米。党参每100Kg,用米20Kg。3.蜜炙党参取炼蜜与党参拌匀--待蜜水吸尽后--加热翻动至党参呈金黄色。党参每100kg,用炼蜜25kg。

生党参米党参蜜党参【炮制作用】生党参以益气生津力胜。用于气阴两伤或气血两亏,如上党参膏。米炒后气味焦香,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泄泻,脱肛等症,如理中汤。蜜制取其甘缓,增强补中益气作用,既可补中益气,又能润燥养阴。用于气血两虚之症。如参芪白术汤。斑蝥MYLABRIS【处方用名】生斑蝥、米斑蝥、炒斑蝥。【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历史沿革】晋代有炙、炒、烧令烟尽等炮制方法。现行的方法有生斑蝥,米斑蝥。【炮制方法】1.斑蝥取原药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