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20150430第四单元第六章人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1页
教材分析20150430第四单元第六章人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2页
教材分析20150430第四单元第六章人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3页
教材分析20150430第四单元第六章人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4页
教材分析20150430第四单元第六章人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

各节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属于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概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探究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分析其原因。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收集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资料。

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及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

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

1、生物圈中的人在个体水平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它会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为人体生理活动相关内容的最后一章,在学习完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人体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相关内容后学习该部分内容,对人与外界之间信息交流进行了解,体现了教材编写的逻辑关联。同时对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的生物学观点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功能和地位2)同时,学习该章内容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满足学生的自身学习需求并关注自身健康。并为初二学习动物的结构和行为等奠定基础。3)另外,人作为整个生物圈中的重要因素,他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信息交流等,势必会对整个生物圈的稳态起着影响。所以学习本章也为学习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打下良好基础。4)人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如何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以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是保证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在发挥调节作用,他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构成机体的调节网络,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神经系统在体内各部分活动的配合、协调以及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中起着很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也起着重要的必不缺少的作用。但两者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这些主要依靠免疫调节来完成。4、三者之间有相互联系的分子基础,且存在着双向调节作用,通过共有的信息分子构成了复杂的网络,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在稳态的维持中发挥着调节作用。5、本章只介绍了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和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免疫内容安排在最后一个单元“健康地生活”中)本章共有四节内容: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四节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是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环境为前提,以神经系统的组成为结构基础,利用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完成调节的过程。而激素调节是通过内分泌系统作为其结构基础,分泌各种激素作用于靶器官等来完成调节。1、知识层面(1)突出了教材“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思路。(2)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3)突出重点,减少不必要的名词术语,如体液调节、灰质、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4)注重与人类健康生活实际相关的联系,如预防糖尿病,预防近视等。2、教学内容特点分析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进一步加强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综合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类别活动内容资料分析分析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作用的资料

分析内分泌腺和激素作用的资料探

究测定反应速度实

验膝跳反射技能训练观察和测量设计对照实验2、加强能力培养

分析人行道中盲道和电视中哑语节目用途的练习题以及介绍“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的课外阅读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渗透人文关怀。介绍激素调节后,简介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先进事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学生情况分析知识层面:学生之前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的相关知识,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生物观点有所了解,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对自身的调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从而为学习该部分内容奠定良好基础。但有些知识比较零散和片面,甚至不科学。能力层面: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逻辑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较弱心理层面:初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自身有更强烈的探究愿望,愿意探究未知问题,但有畏难倾向。第一章教学内容分析

各节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人体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环境变化,灵敏的感觉是进行生命活动调节的基础。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有突出的贡献。本节主要内容有眼球、耳的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也涉及其它感觉器官。学习该节内容对于了解自身有很大帮助,同时为学习生命活动的两种调节方式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共安排2课时。一、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意义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听觉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成因一教学内容的分析知识目标:①说出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②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③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④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原因及预防措施。能力目标:

尝试调查本校或本班的近视率,进行原因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三、该节教学建议虽然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对视觉、听觉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眼球的结构及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较为抽象,所以尽可能通过提供模型或借助教具演示等,加深感性认识。

本节可用2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本章教学通过创设“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这一情境。提出问题:

你靠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你对天气骤变的一系列反应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做出的?通过分析,教师讲解:同所有生物一样,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的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随自身的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引入本章。策略1:利用“想一想、议一议”中吃饭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1)你感觉到了什么?2)你用到哪些感觉器官?3)这些器官对你完成就餐任务有什么作用?策略2:利用游戏活动引入,如蒙住某位同学眼睛,让他用各种感觉器官辨别物体或是辨别同学的声音。2创设情境、引入本节教学通过生活经验或亲身体验,初步认识倒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取环境信息,从而引入本节课学习。1、引导学生对照图片和立体模型按照一定顺序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进行观察,思考以下问题:1)眼球外形?2)眼球的结构主要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眼球壁有几层膜构成?哪一部分冲向外界接受光线?外膜、中膜、内膜各有哪些结构构成?它们是否透明?各有何作用?内容物有哪些?各有何作用?3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功能4)可通过动画、录像、连线等不同的呈现方式进行小结。也可请学生课下自制眼球的立体或平面模型来加深印象。3)人的“黑眼珠”和“白眼珠”各指哪一部分?教师可进一步解释蓝眼睛、黑眼睛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虹膜含有的色素量不同。色素细胞中所含色素越多,虹膜的颜色就越深,眼珠的颜色也就越黑;而色素越少,虹膜的颜色就越浅,则眼珠的颜色就越淡。

巩膜虹膜瞳孔1)回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生活情景,观察猫在明暗环境中瞳孔的变化,结合旁栏“试一试”中“观察瞳孔大小变化情况”的试验,对瞳孔的调节作用作出合理解释。(“试一试”试验中可用手电筒和书本遮挡创造明暗环境,别直视手电)2、瞳孔的功能教师总结:人体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看见明处或暗处的物体。2)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那些黑暗处获救的人来到明亮处之前要蒙上眼睛,为什么?1、眼球成像原理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教具演示凸透镜成像模拟眼球成像,对照眼球的结构分析: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眼球的哪一结构?

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光线通过晶状体后可以折射成倒像的概念,为学习视觉的形成奠定基础。4视觉的形成过程2、设置场景,看到一棵树,通过问题串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1)树所反射出的光线经过哪些结构进入眼球内部?2)

经过这些结构时光线发生了什么变化?3)

感受光线的位置在哪里?4)视神经有什么作用?5)将收集到的信号经过处理,产生视觉的位置在哪里?学生疑问: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像,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不是倒置的呢?教师可简单介绍科学家所做的成像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脑视觉中枢的处理的理解。科学家让受试者除睡眠外,整天戴着曲度很高的双凸透镜做事,起初看到的一切物体都是倒置的,经过两星期看见的物体不再是倒置的。当摘下这种透镜时,看见的物体又是倒置的,又得经过一段时间,这种习惯才能改变过来。这是大脑根据经验调整的结果。这种调整,从婴儿时期起就开始了。3、继续深入提问:1)哪一部分出现问题我们可能会看不见?2)对生活中有视觉障碍的人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该问题继续加深对视觉形成过程的理解,同时渗透情感教育,自觉认同保护眼睛的重要性。3)是不是所有的盲人都没有机会重见光明?介绍角膜移植,白内障晶状体重置等技术。并说明角膜捐献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❶策略11、目前中小学生近视越来越多,我校同学的近视率怎样?引导学生课下完成调查,汇报调查结果,引起同学们重视。提出问题:近视是怎样形成的?2、借助教具演示两个实验。1)曲度变大的凸透镜在同一位置成像的模糊。2)同一曲度的凸透镜在不同位置成像的不同,演示时将凸透镜和白屏之间的距离变大,看成像结果。5近视的成因及预防3、观察不同情况下凸透镜成像的现象,结合图片进行对比和分析,尝试总结引起近视的原因。原因1:晶状体曲度变大原因2:眼球的前后径变长正常近视眼近视眼❷策略21、借助教具演示,当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思考成像有何变化?如何移动光屏才能获得清晰物像?2、结合示意图,提问:物体距离我们有远有近,我们能看清是因为视网膜移动位置了吗?3、引导学生理解由于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外界一定范围内或远或近的物体均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4、此时结合示意图提出问题:1)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是怎样的?2)此时晶状体的曲度怎样?3)近视是怎样形成的?最后学生能够得出晶状体负担过重,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远处物体的物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❸如何矫正及预防?

教师可继续利用教具,尝试在教具凸透镜前方放置凹透镜,通过调节镜片位置,获得清晰的物象。或是观察班里近视同学的眼镜结合示意图说出矫正近视的一般方法为佩戴凹透镜。

最后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并尝试解释为什么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1、利用教材“观察与思考”栏目的素材,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耳和听觉的重要性。6耳和听觉2、通过对图片、模型或是动画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观察,教师讲解各部分结构和主要功能。3、听觉的形成可通过动画或录像,尝试回答如下问题,从而概括出听觉的形成过程。1)收集声音,传导振动的结构有哪些?2)感受声波的位置在哪里?3)听觉神经的作用是什么?4)将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听觉的位置在哪里?4、耳和听觉的损伤和保护

最后结合“耳的结构和功能”知识,分析听力降低或彻底失聪的可能性有哪些?(外耳道堵塞,鼓膜受损,听觉神经受到损伤,药物导致。)

怎样保护耳和听觉?本节的技能训练:观察和测量通过观察和测量,使学生亲身体验认识到眼见未必为实,人的感觉不见得总是正确,有时会产生错觉,体会测量方法的重要性。5、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其它感觉器官在获取外界环境信息中的作用。最终学生能够总结,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相互配合,共同感知环境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埃冰斯幻觉,黄紫圆圈一样大吗?这是个正方形

你相信吗?三个小人一样高?测量一下吧!向左转?还是向右转?“韦德螺旋”虽然图形看起来像螺旋,但实际上它是一系列同心圆。5补充1、昆虫的眼与人眼,两种高度进化的眼睛1、复眼:用来辨别物体,特别是运动的物体。由几千只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能成像形成镶嵌物像。2、天蛾、萤的小眼深部并不完全隔离,进入的光线可到达临近的感光细胞,形成重叠的,不清晰的重叠像。3、大多昆虫是色盲,蜜蜂不能分辨出青色和绿色、红色和黑色

/p-0502610660119.html“郭”与“廓”二字释义不同。现汉对“郭”的解释有三条,其中一条是:“物体周围的边或框。”并举例“耳郭”。对“廓”解释的其中一条是:“物体的外缘。”举例为“耳廓”。由此可见,“郭”字的解释更具体,与耳的外部结构特征更接近。现汉同时收录了“耳郭”“耳廓”。对“耳郭”解释为:“外耳的一部分,主要由软骨构成,有收集声波的作用,也叫耳廓。”对“耳廓”的解释仅仅是“同‘耳郭’”。也就是说,现汉推荐使用“耳郭”。综上所述,用“耳郭”或“耳廓”都不能算错,但根据现汉推荐,应优先使用“耳郭”。2、耳郭与耳廓总的增压效应为18.6*1.3=24.2倍3、中耳的听小骨杠杆传递放大一、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本节教材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在介绍对外界环境感知后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为学习下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奠定基础。本节内容分为2课时。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

①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②描述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的功能③描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能力目标:

尝试利用材料进行神经元模型的制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神经系统损伤对健康的影响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教学过程的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策略1:通过简单的”指鼻子”游戏或是上课铃声响起学生走回教室,进行准备工作的情境提问:

人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项活动?

这些部位是在什么的控制下完成的?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解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如此协调,做出许多精细的活动,主要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从而引出课题。(第1课时)2神经系统的组成1、通过分析和讨论“想一想、议一议”中的情境和“资料分析”中神经系统组成部分受损而影响身体活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对问题进行解释。从而体会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并初步认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脑血栓导致一侧肢体不能活动2)脑肿瘤压迫视觉中枢导致失明3)脑部脊髓损害导致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及大小便失禁4)要不紧随发出的神经受到压迫导致下肢麻木、疼痛2、明确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模型、动画等多种直观教具学习组成神经系统的各部分结构。2)对于神经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教学,教师可以提供科学研究资料供学生分析。通过对不同器官切除或受损后的实验动物症状表现或对病例的观察,引导学生推测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观察人脑的模型、图片1)脑在什么位置?2)有几部分组成?3)如何研究他们的功能呢?临床观察法电刺激法手术切除法3、脑的结构和功能1、观察大脑模型,说出大脑的特点。1)位置:脑的最上方2)外部结构特点及意义:特点:分左右大脑半球,半球表面沟、回复杂。意义: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神经细胞的数量,使大脑皮层的表面积达到2200平方厘米,神经细胞的数量约为140亿个。❶大脑大脑俯视图2、出示资料,分析讨论大脑的功能。资料1:1860年白洛嘉(法)发现患者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话,仔细诊断发现他的喉、舌、唇、声带都没有问题。死后尸体解剖发现S区损伤。这是第一次在大脑皮层上进行功能定位,也是大脑左半球皮层优势的第一个证据。资料2:后来人们又发现几个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功能区。如1876年,韦尼克发现H区损伤的患者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分析:使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结论是什么?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具有运动、语言、感觉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大脑功能大脑横切面图灰质:细胞体白质:神经纤维可补充资料使学生对大脑功能有更多了解,提高兴趣。资料3:1)临床上人们发现运动区脑出血,血栓引起对侧躯体部位的运动障碍。2)20世纪30年代盘菲尔德(加拿大)进行外科手术时,电刺激大脑皮层,发现为对侧、倒立支配关系并且精确定位(刺激主要引起少数肌肉收缩),运动区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如手的皮质区域大于躯干部分。头部例外,为双侧、正立。左半球:

时间、逻辑记忆、言语、排列、逻辑分析、数学计算、分类等

右半球:

空间、形象记忆、直觉、美术、音乐节奏、舞蹈、想象等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右半球是沉默半球资料4:通过对裂脑人(因控制癫痫病的扩散而切断胼胝体)及左右脑损伤后存在认知障碍的的病例研究表明1、观察小脑模型、图片1)说出位置:大脑后下方,脑干背侧。❷小脑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切除小脑后狗的行动姿态和摄食姿态的异常表现(资料5),推断小脑的主要功能。行动:步子不协调,走路时,腿抬得很高,步子迈得很大;姿势不协调,行动笨拙。迸食时,嘴老是在食物旁边碰来碰去,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偶然吃到食物(图2)。可见,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保证动作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资料6:实验动物在手术中压迫脑干时,往往能导致心跳、呼吸迅速停止而死亡。脑干的功能:是活命中枢有调节心血管运动、呼吸、吞咽、呕吐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若这些中枢受损伤,将引起心搏、血压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与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有关。❸脑干当你跑步时,大脑、小脑和脑干是怎样一起工作的?答:①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②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③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中枢,使呼吸、心跳等方面活动与跑步运动相适应。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加深对其功能的认识脊髓椎骨

前面观后面观4、通过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补充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脊髓和神经的功能。❶脊髓1)脊髓的位置:位于脊椎管中,长于45cm,上端和脑相连2)资料7:切断大脑与脊髓的联系的脊动物,排便、排尿、发汗反射都可以进行。但是不能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导致持续排尿且不完全。分析资料,认识脊髓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的联系通路。脊神经(31对)脑神经(12对)绝大多数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主管颈部以下感觉和运动❷神经——脊神经和脑神经可结合课本资料,补充“刺激蛙的坐骨神经,相应的肌肉会发生收缩”,得出神经的作用。5、小结: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脊髓①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②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外来的撞击和打击等;自己不慎出现的摔伤、磕伤和碰伤等;强光和噪声等刺激;吸烟和喝酒等不良嗜好;开夜车、用脑过度、不能保证睡眠等。在日常生活、劳动和体育锻炼中,哪些情况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对此,你能否提出一些安全建议?3神经元1、教学建议:1)针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观察人体各类细胞的图片,认识构成不同系统的细胞的各自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形态的细胞所具有的不同功能,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3)讲解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分析神经元的功能。4)最后,让学生明确神经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2、问题串如下: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什么?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3)与其它细胞相比,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特点细胞体控制生命活动突起树突接收信息轴突传出信息突起较短,数量较多,反复分支,逐渐变细突起很长(多数外表套有一层鞘)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4)神经元有什么功能?此处可利用动画形象表现,也可结合结构特点,来进行分析,最终通过问题串明确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理功能。可用来研究神经冲动传导

的实验材料枪乌贼神经元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鞘神经纤维末端细小分枝神经末梢集结成束一条神经概念区分

4、最后可利用图片、录像等资料,说明神经元在人体内的分布,每个神经元突起末端与其它神经元的突起接触,形成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复杂网络,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精密的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协调有序进行的物质基础和保证。1、大脑半球切除术2、前额叶白质切除术3、人类脑计划4、神经干细胞4补充说明❶大脑半球切除术1、手术只允许切一半大脑一位神经科专家在调侃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极端程度时说:“手术只允许切一半大脑,当然,全切了谁也活不了。”2、研究史:1)1888年,德国生理学家弗瑞德瑞克.戈尔茨给一只狗做了大脑半球切除术,这也是可查到的第一例手术。2)192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瓦特.丹迪第一次为一位脑瘤患者实施此手术。这位脑瘤患者因此多了3年寿命。3)1938年加拿大的神经病学家肯尼思.麦肯齐为治疗一个16岁的小姑娘的中风,给她做了脑半球切除,没想到她的癫痫从此停止了。

从此,医生对病情只局限于大脑一侧的持续发作的难治性癫痫(多为药物抵抗)不再束手无策。3、方法的不断改进。1)解剖性脑半球切除术:真的是把整个大脑半球拿出来,因为医生们认为“留下一点点病变组织都可能再次引发癫痫”。2)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只需切除病变部分,并切断连接两个脑半球的胼胝体。至于手术造成的脑部缺损,只需一天左右就会被脑脊液充满。(生理盐水充满切除部位)4、后遗症:人们推测半脑切除后,会可能出现半侧肢体无法活动。但更多的案例表明,

即使是解剖性脑半球切除术后,患者依然可以走、跑,甚至舞蹈、跳跃,但被切除脑半球对侧身体会丧失部分功能。对侧的整只胳膊可能只会做非常简单的动作,对侧眼睛甚至会失明。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不良影响出现。实施条件:无计可施后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因轻微头部外伤,精神症状恶化(颅内出血,汉特黄素沉积症)而突然死亡原因:功能的代偿性最极端的脑部手术,只在沒有其它更好的治疗方式时才会施行!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被授予了葡萄牙医师莫尼斯以表彰他发明的前脑叶白质切除术。然而仅仅不到一年,对莫尼斯的批判就超越了赞许,他赖以成名的前脑叶白质切除术也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受抵制。❷神经科学的“黑历史”: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脑血管造影术发明者------莫尼斯早期用来束缚精神病患者的特殊设备1、救命稻草理论基础:1935年

伦敦神经学大会上,耶鲁大学神经学家约翰·弗尔顿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损毁了两只黑猩猩的前脑叶与其它脑区的神经连接,结果发现这两只黑猩猩变得温顺了许多莫里斯:向病人前脑叶当中注射乙醇来杀死那一片的神经纤维。手术之后,病人活了下来,症状减轻,尽管病人最终没有恢复到能出院的地步。莫尼斯前20例手术的病人都幸存了下来并且没留下太过严重的后遗症。2、手术的改进前脑叶白质切除器“冰锥疗法”弗里曼术后病人的表现千奇百怪有些病人直接死于手术或因手术后遗症而自杀;有些人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残疾;有一些出现了极端的狂躁或是抑郁症状;而最多的情况是,病人精神病症状有所减轻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这些病人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孤僻,迟钝,麻木,神情呆滞,任人摆布,从此一生就生活在无尽的虚无之中。最后,即便是前脑叶白质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只有四成病患得到了好转,剩下的要么毫无效果要么变得更糟。3、手术的疗效一个母亲这样描述她接受过前脑叶白质切除术的女儿:“我的女儿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她的身体还在我身边但她的灵魂却消失了。”4、滥用之殇精神病院的医生为了省事那些饱受患有精神病的家庭成员折磨的家人“冰锥疗法”的发明人弗里曼十分善于宣传由于媒体和广告的添油加醋,这种本该是治疗严重精神病的最后手段在一般民众的心目中俨然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万金油。

日本,小孩子被他们的家长送去做前脑叶切除术,而原因仅仅是家长觉得他们“不乖”

丹麦,政府专门为这类“新型疗法”建造了大量医院,而针对的疾病则是从弱智到厌食症简直无所不包。

美国,由于弗里曼等人鼓吹“精神病要扼杀在萌芽状态”,很多人没有经过仔细检查就被拉去做了这种手术。

在二战期间和结束之后,美国政府曾对一批遭受战后精神创伤的退伍军人集体实施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据统计,在1939到1951年间,美国就有超过18000人接受了这样的“手术”,而全世界范围内有此遭遇者更是数以万计。早在1944年,《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就撰文认为前脑叶白质切除术会导致病人出现暴力倾向或是奴性和盲从。1947年,瑞典精神病理学家斯诺里·沃法特更是多次强调“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过于危险,不适合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或是其它精神症状。”在种种非议声中,莫尼斯还是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活广告)5、亡羊补牢但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对精神分裂症有效的药物的开发。1950年,苏联最先宣布全面禁止前脑叶白质切除术1970年,绝大多数国家,以及美国许多州都已立法禁止前脑叶白质切除术。

之所以如此曲折是因为理论和技术没能同步。

现在,严谨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技术,使脑科学有了更大的前进,但这也是经历了无数磨难,付出了巨大代价,走了许多弯路才发展到今天的。人类脑计划包括神经科学和信息学相互结合的研究,其核心内容是神经信息学。神经信息学是脑科学和信息学两大学科相结合的新兴的边缘学科。目标是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使神经科学家和信息学家能够将脑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联系起来,将不同层次有关脑的研究数据进行检索、比较、分析、整合、建模和仿真,绘制出脑功能、结构和神经网络图谱,从而解决当前神经科学所面临的海量数据问题,从基因到行为各个水平加深人类对大脑的理解,达到“认识脑、保护脑和创造脑”的目标。❸人类脑计划4、神经干细胞是指来源于神经组织或能分化为神经组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研究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热点。移植入宿主体内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向神经系统病变部位趋行、聚集,并能够存活、增殖、分化为神经元和/或胶质细胞,从而促进宿主缺失功能的部分恢复。神经干细胞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一、教学内容的分析第三节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因此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介绍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后接着介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符合认知逻辑。2、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射和反射弧两部分。第一部分含有一个实验(膝跳反射),第二部分含有一个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本节可分为2课时教学。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难点: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知识目标:

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②描述反射弧的结构③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的反射能力目标:

尝试测定反应速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二、教学目标的确定3、教学过程的设计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策略1:通过“想一想,议一议”栏目引入,回忆生活中的情境:偶然被尖锐物扎了一下,或被烫了一下,提问: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第1课时)策略2:可进行眨眼反射,缩手反射等小游戏或是联系上课仪式,直奔学习主题。为什么同学们都站起来了?这个活动是在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从而引入新课。缩手反射:活动1:学生摸很烫的水杯马上缩手。活动2:老师拿这只水杯想去碰触他,学生躲避。活动3:教师发出语言指令请他再去碰水杯,学生不同意。2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初步认识反射概念2、明确后,两人一组,轮流完成。1、教师可先示范膝跳反射的实验过程或播放动画或录像,提问:受测者腿的摆放位置?叩击的位置?方式?力量?最终明确动作要领:坐姿自然放松,叩击时机突然动作迅速有力,叩击部位准确问题如下: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2)这种反应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3)膝跳反应有什么特点?或是这种反应有规律吗?4)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可暂不解决)5、最后,教师可补充其他反射的实例,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概括反射的概念。3、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部分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4、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发讨论,初步认识反射概念。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地有规律的反应。

6、

关于内部刺激也可引起反射,可举出实例如排尿反射,胃难受引起呕吐反射等加深印象。7、在反射概念的教学中,1)要特别重视“膝跳反射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亲身感知反射的全过程。2)举出反例例1: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马上闭合;例2:在水滴边缘放上食盐,草履虫会游向远离食盐的一端。通过反例加深理解最终总结出反射的概念,达到预期教学目标。1、针对这一部分内容,应充分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完成概括和总结。2、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缩手反射示意图,以小组讨论分析的形式展开教学。问题串为:1)你能总结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吗?2)你能说出此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吗?3)松手的同时,人会感到烫,是先感觉到烫还是先松开手?为什么?这种反射对人体有什么意义?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理解反射的结构基础3、在此基础上,可利用膝跳反射,请同学尝试分析:膝跳反射是怎样发生的?通过分析、综合和概括,最终认识: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不同的反射弧有着共同的结构模式。123454、进一步引导:1)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反射还能发生吗?为什么?2)如果受到损伤的是神经中枢,此反射还能发生吗?为什么?3)反射弧不完整了,反射还能发生吗?说明,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1、列举人和动物多个反射实例,如吮吸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思考他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归纳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主要区别。4结合实例,区分反射类型简单反射复杂反射先天就有的,不需学习后天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等反射类型(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2、对于语言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可通过“尝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来突破。1)这三个活动唾液分泌有变化吗?2)这三种反射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反射?3)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4)由具体刺激引起的反射,只有人有吗?其他动物有没有?尝梅望梅谈梅刺激方式反射类型5)人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产生反射,这和人具有什么神经中枢有关?6)动物也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产生反射吗?有的同学此时可能有疑问:家里养的小狗经过训练,也可以让它听到“起立”的口令就站起来,是不是小狗也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产生反射?❶教师可简单介绍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试验。提问:1)试验刚开始时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吗?为什么不会?

2)试验最后狗听到铃声为什么会有唾液分泌1243124❷小狗听到“起立”的口令站起来的反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学生回忆训练狗的经历。思考小狗理解“起立”的含义吗?教师引导分析,小狗不理解文字的具体意思,只是对声音的具体刺激作出反应。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生活经验突破“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这一教学难点。种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在长期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生来就有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获得性反射参与反射中枢脑干和脊髓大脑皮层特点先天性、终生性后天建立,暂时、易变(可消退)适应范围及意义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实例膝跳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注:对语言和文字的含义建立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小结最后:结合本节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多个反射实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体通过这些简单或复杂的反射对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做出迅速而适当的反应,从而使自身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同时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由此引导学生回到本章主题,以构建知识体系。5神经调节的意义6探究:测定反应速度1、本实验是一个全过程的探究,要求各小组独立完成。2、本部分内容开放性较大,在完善探究方案时,教师要给予科学方法的指导。另外,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表。教学建议(第2课时)长度尺长15cm尺长30cm第1次第2次第3次第n次平均值提出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制定探究计划有效评价表达交流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完善探究计划参考课本教师指导小组合作,讨论分组汇报计划同伴互助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分析结果观察记录学生独立完成3、结论得出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分析讨论,巩固学生对反射概念的认识。问题如下:1)得出的结论与假设一致吗?2)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3)做同一项运动,反应速度会不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提高?这对人自身有什么意义?4)接尺子活动是否属于反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射?4、教师可对学生探究能力设计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注重探究实验的全过程。评价项目评价项目权重得分提出问题问题科学、具体、可行10/6/2分作出假设做出合理假设10/6/2分制定计划实验设计注意对照重复10/6/2分实验设计有记录表格10/6/2分实施计划按照计划实施10/6/2分获取数值方法一致10/6/2分结果和结论如实记录实验数据10/6/2分合理分析数据结论符合逻辑10/6/2分表达和交流表达简洁、清晰、完整10/6/2分小组合作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10/6/2分附加项学会倾听他人观点5/3/1分能够发现别人优点5/3/1分1、感知反射,收集大量事实,发现、明确学生的前概念2、举出反例,造成认知冲突,激发深入了解的欲望。3、问题引导,把握本质属性,理解反射概念的内涵。4、解答困惑,认识反射弧,建立概念的上下位关系。5、结合实例,划分反射类型,界定概念外延加强理解。6、及时反馈,以概念关联和对概念的应用评价理解程度。7也可从构建反射概念角度组织教学❶问题串如下:Q1:如何描述膝跳反射过程?Q2:“接受刺激,作出反应”是所有反射的特点吗?Q3:能举出“接受刺激,作出反应”的其它实例?Q4:这两个实例中的现象是反射吗?(不是)Q5:膝跳反射中,是什么将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部位联系起来的?Q6:同一个人对小锤叩击后每次的正常反应都是小腿前伸吗?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反应吗?Q7:神经系统是怎样把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部位联系起来的?Q8:所有的刺激都是外部的吗?Q9:这些反射还可以从别的角度进行分类吗?❷评价反馈1、将本节课中的概念借助教材中的话表述出来,并绘制本节课的概念图。(关联)2、判断下列是否属于反射,并说明理由。(应用)1)小明躲开迎面驶来的汽车2)葵花朵朵像太阳。一、教学内容的分析第四节激素调节

1、激素调节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对于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本节可分为2课时教学。2、该部分知识网络结构如图所示特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影响腺体控制胰岛素来源作用失调症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