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与深的语义对接
一形名组配的语义结构形容词和名词可以形成一个共同的定义,“a.n”(朱德熙1982:148)。定中组研究的重点是“藏”问题的隐现点(如陈赞琼1955年、丁胜树等196年、吕书祥1973年、赵元任1979年、朱德熙1983年、刘岳峰1984年、沈家轩1995年、张敏1998年、王立峰2006年、王元杰2008年)。关于“A+N”组配的具体个案,储泽祥(2007)研究了“高、低/矮”不带“的”直接修饰N的组配的多方面限制因素和自足性问题;左双菊(2004、2009a、2009b)以“老/旧+N”为例证明形名组配的语义互动性;陈青松(2005)从整体上考察形名粘合结构的同时,用“大、小+名”的个案研究说明特定形容词和不同名词组配的具体情况。本文研究度量形容词“高”、“深”与名词、名词性短语或语素N形成粘合式定中组配“高+N”、“深+N”时存在的纠结现象(文中前附*的表示该组配不成立):高讲台高浓度*高淤泥*高色高草高层次*深讲台*深浓度深淤泥深色深草深层次可见,有些N仅能与“高”或“深”形成粘合式定中组配,而有些N则可以与“高/深”形成配同组配。“高/深”的语义特征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不同的组配,体现的是N不同的语义细节与“高/深”的语义特征的适应,体现的是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度量方向和方式。制约“A+N”组配的各项因素中最基本的当推语义因素。本文以“高/深+N”的组配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语义因素对形名组合的管控作用。二“高”和“低”形成了平面闭合检测和意义连接的基本结构2.1“高/深”与n的组配考察俞士汶等《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2003)所收录的3537个名词及语料库现实用例发现,“高/深”与N的组配既有纠结,又有分工。收集到的能形成“高/深+N”组配的158个N的基本情况举例如表1。2.2语义对接定义语义特征是“构成词义的那个特别重要的义素,也就是两类不同聚合的词语在相同结构组合中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意义上的特点,可称为辨义成分”(邵敬敏2005)。在组配中,语义特征是组配项之间相互衔接、促进结合的影响因素,这就好比一个一个的“接口”(interface)1,我们把对组配具有影响力的组配项的语义特征称为“语义接口”(semanticinteface)2,定义如下:在语言单位的组配过程中,影响组配项与组配项间相互适应、相互衔接的语义特征因素。某一语言单位在与其他语言单位组配的过程中,受到语义机制的管控,语义接口成为组配的基本要素。组配项与组配项形成组配的前提在于组配项的语义接口与另一组配项的语义接口能够匹配,我们可以将这一现象称为“语义对接”(semanticdocking)3,其定义可表述为:在语言单位的组配过程中,组配项的某个语义接口与另一组配项的某个语义接口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的现象。确定了一个组配项(组配常项)之后,考察它与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语言单位(组配变项)能否形成组配的内在语义机制可以图示如图1。本文以“高/深”为组配常项,一定范围的组配变项N中,只有语义接口能与“高/深”语义接口形成符合一定语义对接标准的N,才有与“高/深”形成粘合式定中组配式的可能。提出“语义接口”、“语义对接”的概念,可以更为形象地说明语义因素对组配的管控作用。三“高.深”的意义特征及其意义接口3.1各属性属性基本语义接口指“高/深”作为度量形容词在参照体、度量方向、度量内容等方面的属性。我们以“高墙、高枝、深水、深坑、深胡同、深皱纹、深林”(赵雅青2011)为例,列表分析“高/深”的基本语义特征。3.1.1“高/深”的[+数值大]特征从表2可知,“高/深”的共同性在于描写“跨度”,并且这个跨度具有“数值大”的特点。“高/深”在跨度上的数值凸显情况可以图式如图2。以“起点”为基点,终点是一般而言的最级水平,“中点”是认知上的一般水平,将上/下向(“高/深”最初的度量方向)的数值线段分为“近中段”、“超中段”两个部分。“高/深”的[+数值大]特征,具体表现在跨度要大于一般水平,也就是超过“中点”的水平才有论“高/深”的资格。“超中段”是“高/深”在[跨度]上的数值表现,[数值大]是“高/深”的基本语义接口。3.1.2参照体都是水平面“高”、“深”本质的区别在于二者度量方向的不同,“高”具备的是[上向性],“深”具备的是[内向性]。据表2,只有当参照体都是水平面时,它们才体现为纵向性方向上的对立:“高”是上向性的、“深”是下向性的;而当“深”的参照体不是水平面时,“高”、“深”的对立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高”仍旧表现为纵向的上向性,而“深”的内向性就有了多样的具体表现——既可能是横向的(“胡同”)、也可能是不定向的(“皱纹”),甚至可能是多向的(“林”)。3.2“高.深”的详细一节接口细节性语义接口是“高/深”在使用中体现出来的、在词典释义时被概括掉的、但对观察词本身的使用规律也至关重要的语义细节。3.2.1结构的相对刚度尽管“高/深”都是度量单向维度的,但二者激活的空间维度却不同:“高”激活一维的“线/线段”,“深”激活三维的“体”。无论是“高”对“墙”这一实体的高度度量,还是“高”对“枝”的位置的度量,“高”都是指向度量的垂直跨度的,这个跨度是一维的、线性的。而“深”在表现纵向、横向、不定向或泛向跨度的同时,会激活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无论是“深泥”对“泥”这一实体物质所构成的空间的深度的度量,还是“深井”对“井”这一空间的深度的度量,我们关注的都是一个立体的、具有三维特征的空间。3.2.2“高”的[承载性“高”的[承载性]与“深”的[容纳性]分别由“高”的[上向性]和“深”的[内向性]延伸出来。无论是对实体高度的度量(“墙”)还是对位置高度的度量(“枝”),我们的视点在整体、在外围。因此,“高”具备[承载性]:“高墙”上可以扯上“电网”;“鸟儿们”可以停在“高枝”上。而“深”则对空间性提出要求,“深”关注内部,激活三维使其具有[容纳性]:即使“泥”已经高密度地填充了坑,但“船”还是可以“陷进深泥里”;“深井”中则可以喷出“天然气”。3.2.3“深”或“高”“深”原指“水深”,在勘探设备和技术简陋的早期,要得出水(江、河、湖等)的实际深度是相当困难的,正是这种度量的目力所限、能力所限,使“深”具有[难视性]。物体的“深浅”特征相对于“大小、高低”等特征来说不具有明显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到,它往往需要有意注意的参与(胡德明2003)。例(1)中“埋”、“只能”等词语说明了“雪”由于“深”而具有[难视性]:(1)C-47被埋在深雪中,从空中只能看见方向舵的顶端。美国空军决定放弃这架飞机。(比尔·克尔拉捷克原作、易木改编《航空知识》)如果说“深”往往是凹陷的,那么“高”则是凸起的,“高”的关注外部、“高”的凸起,使其容易引起注意。并且“高”相对容易度量,一般的事物即使一下子无法测量其精确的跨度值,也能用目力度量到大致水平。“高”的这些特征使其拥有[易视性],例(2)中的“高帽子”产生“逗人注目、引人发噱”的效果,显然是由“高”的[易视性]引起的:(2)他戴着这顶白色的高帽子进进出出,逗人注目,引人发噱,顿时顾客纷至沓来,这家菜馆的生意也就格外兴隆。(王晓梅《不可不知的2000个生活常识》)四“高、深、n”组含义匹配控制4.1“高/深”[数值大]接口+“高/深”[数值大]与“高/深”六个语义接口分别对接的N的语义接口如表3(见下页)。以下我们各举实例加以说明。1.与[跨度]接口对接的语义细节,是N的[量度]特征。如“一座92米的高塔”,“塔”拥有一个高度“92米”的量度值;“地下几百米深井”,“井”有一个“几百米”的概数用来表量度,它们符合“高/深”表示[跨度]的语义接口,形成[量度]与[跨度]的语义对接。2.N必须具有[量级差],才可以与“高/深”的语义接口[数值大]对接。“学历”随着学习时间和获得的学位证书的增多而不断提高,“学历”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级差变化;“皱纹”会因为一个人年龄的增长、随着岁月的磨砺而产生从无到有、从浅到深的极差变化。“高学历”、“深皱纹”的组配,说明只有N在量上有级差变化、有小有大,才有与“高/深”[数值大]这一接口进行匹配的可能。3.“量度”包括“数值”与“程度”,“量级差”既可以体现在数值的变化上,也可以体现在程度的变化上,二者延伸方向不同。数值延伸体现为数值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发展;程度延伸则体现为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变化。因此,[数值延伸]与[上向性]匹配,[程度延伸]则与[内向性]匹配。“物价”的[量度]细节具有数值上的延伸性,“物价”的提高是数值的从小到大的发展,“高物价”体现了“物价”[数值延伸]接口与“高”[上向性]接口的语义对接;“仇”有[量度]细节,且这个[量度]具有程度上的延伸性,随着时间推移,“仇”可以由于隔膜、误会及个人的情绪变化不断加剧,“仇”的至高程度就是掩埋在心底深处,不能释怀,“仇”的这一细节与“深”的[内向性]对接,“深”可以表现由外而内的过程。4.与“高”的[一维性]对接的是N的[层级性],与“深”的[三维性]对接的是N的[包围性]。“海拔”是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海拔”高低体现为数值的大小,0-1500米为低海拔,1500-3500米为高海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5500米以上就是极高海拔了,“海拔”的级别体现为一维向上发展,因此它与“高”可以组配;“土”的[包围性]体现为一个具有容纳力的密集物,与“深”的[三维性]可以形成对接,构成“深土”这一组配。5.与“高”的[承载性]对接的是N的[表面显著]细节,如“鼻梁”与“高”形成的“高鼻梁”组配,反映在句法层面以后加方位词“上”占优势;与“深”的[容纳性]对接的是N的[内部显著]细节,如“胡同”里可以住人等,其内部受到更多关注,因而可形成“深胡同”的组配。6.与“高”的[易视性]对接的是N的[凸显性]接口,“额头”本身无所谓高低,只有在比较中才能体现,当“额头”在以面部为参照,向上凸起明显时,才可以与“高”构成“高额头”组配。组配的内在原因,是“额头”的[凸显性]与“高”的[易视性]形成语义对接。与“深”的[难视性]对接的是N的[隐蔽性]接口,“洞”的一个突出的语义细节是它们的口沿相对较窄,凹进处则较为宽敞,因为难以一眼看到里面的东西,对外面的人来说是未知的,“深洞”的组配体现了“洞”的[隐蔽性]与“深”的[难视性]的语义对接。4.2“高/深+n”组配的语义对接算法计分形式可以对语义对接的管控作用进行量化。满足1个语义对接式记作1分,不满足记为0分,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观察到“高/深+N”组配中语义对接的具体规律。4.2.1语义对接式表4中所列“*高嘴巴”、“*深狗”两项语义对接式的得分均为0,即“高”与“嘴巴”的语义接口、“深”与“狗”的语义接口之间不存在语义对接,这样组配式就不能成立。4.2.2语义对接总得分据表4可知,所有现实中能够找到的“高/深+N”组配式,它们的语义对接总得分都大于或等于4分。可见,组配式的成立,首先要受到语义对接的管控,这个管控作用,要求N与“高/深”组配时,必须至少满足四个语义对接式。4.2.3“高/深”语义对接式缺乏稳定性在满足四个语义对接式的基础上,组配还要求N的语义细节与“高/深”的基本语义接口完全对接。基本语义接口是“高/深”最本质、最稳定的语义特征,N想要与“高/深”进行组配,就必须完全满足“高/深”的稳定特征。只满足4个语义对接式是不能形成组配的,如“墙”与“深”的语义对接得分是4分,但还是不能形成“*深墙”的组配,根本原因在于“墙”不具备[程度延伸]的细节,不能和“深”的基本语义接口[内向性]对接;又如得4分的“*高海”仅满足两对基本语义接口的对接,组配式也不存在。4.2.4有细节性语义接口的对接细节性语义接口只需满足一个即可进行组配,如“强度”在与“高”组配时,在满足三个基本语义对接式的基础上,还满足[层级性]与[一维性]的对接,形成“高强度”;而“*深昼”这一类组配,三对基本语义对接都成立,但因为没有细节性语义接口的对接,组配不能成立。当然也有满足两个细节性语义接口的,如“根”与“深”进行组配时,在满足三个基本语义对接式的基础上,还满足[包围性]与[三维性]、[隐蔽性]与[难视性]的对接。也有满足所有语义对接式的组配的,如“高墙”、“深海”等。得分较高的组配式中的N多为无生空间实体名词,得分仅为4分的N多为除无生空间实体名词以外的一些名词类。这说明,无生空间实体名词与“高/深”的组配是最自然的,这与“高/深”的本义是用来度量实体事物的跨度的用法相吻合。而抽象名词的语义细节多被概括掉了,对语义对接的要求就相对降低。可以说,越具体的名词,细节就越多,对语义对接的要求就越高;越抽象的名词,细节易于被概括掉,对语义对接的要求相对就越低。4.2.5语义对接程度表4中“高/深”与N的配同组配“高/深楼”、“高/深山”,语义对接的总体得分都是6分,在语料统计中其使用频率表现不一:高楼∶深楼=1676∶2;高山∶深山=2795∶1442。使用频率体现的是语义对接程度对组配式自足性的影响。“楼/山”与“高”、“深”组配时,Ⅴ、Ⅵ两个对接式的对接程度不同。“楼/山”的[表面显著]比[内部显著]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买房怎样写协议合同
- 外贸合同协议模板
- 生产框架协议合同
- 协议保险合同
- 短期聘用合同简单协议书
- 学校厨房员工合同协议书
- 修建房子协议合同书模板
- 艺人培训协议合同
- 房屋装修翻新合同协议书
- 货物采购合同协议
- 养老院建筑设计说明书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计划书绿色背景
- 肝性脑病的治疗及护理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找规律》教案
- 西安市西绕城高速路上桥群机械拆除工程施工方案样本
- 中国商飞公司招聘笔试题
- 山东省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一模、二模)试题知识点训练:电磁学(多选题)
- 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学生学科学习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拓展
-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