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

一、流动人口聚居区:从地方城市的视角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工人开始从“远离土地和城市”转变为“离开家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到城市中从事务工经商活动,并且在城市中的滞留时间趋于延长,聚居的趋向逐渐显化。由此,城市中(包括部分发达地区的城郊结合部地区)自发形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流动人口聚居区(TheFloatingPopulationCommunity)。这在一些大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如北京的“浙江村”和“河南村”、上海的“虹桥西”、南京的“河南村”、广州的石牌地区等。从根本上说,由于形成机制、社会构成等有异于流入地地区,这些流动人口聚居区表现出了较强的文化异质性,又被称之为“异质性的移民社区(HeterogenousCommunity)”。大量自发形成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其完善了城市现有的产业结构、缓解了城市劳动力的结构性矛盾、推进了农村劳动力个人城市化的进程等;另一方面,由于其生成和发展的复杂性、区位条件的独特性、社会文化的异质性等给城市(流入地)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如社区功能的紊乱、空间景观的杂乱、社会秩序的混乱等,以至于这些聚居区被相关部门称为“疾病的孳生地和传播地,违法犯罪分子的落脚点、避风港和据点”。正是由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这种特殊性,从其一开始的产生及其后来的发展,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近年社会科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研究关注的题目之一。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外援项目工作者等从各自的角度,通过综合调查、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等方式对这一特殊事物展开了较为全面地研究。回顾国内近年来关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系列研究,就笔者的管窥,鲜见关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和其社会特质方面的系统研究,只有少量的论述零散的分布于其它相关的研究中。基于此,本文依据笔者多年的实地调查及借助于相关研究文献,对此作系统探讨,以期丰富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的内容。二、流动人口的聚居区国内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的宏观背景不外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由此而产生和爆发的城市扩张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进城。一方面城市空间的高速扩展和经济的快速膨胀,急需劳动力的输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突破障碍,涌入城市并在城市中大规模的集聚。这两方面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流动人口的集聚速度要远大于城市扩张的速度。由此在部分大城市产生了由流动人口为构成主体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从社区的构成和组织来看,流动人口聚居区主要包括了两种类型:一类是以同乡、同村、同业或同族为群体聚结,以亲缘、业缘等为纽带的缘聚型聚居区,主要体现为社区的产业功能,如北京的“浙江村”等;另一类是混居型的聚居区,主要体现为一种社区的生活功能,如广州的石牌、上海的“虹桥西”等。这两种类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从内在的动力机制上可能有较小的差别,但从整体的发展机制和发展过程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有着较强的共性。这种共性主要体现在它们形成及发展的区位条件、社会管理、外部效应及利益驱动方面的相似性。1..城乡二重性从空间的景观来看,流动人口聚居区多处在城郊结合部靠近乡村的一侧。这些地区从城市规划上看,是城市的导入口;从社区类型上,是城市到乡村(或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地带;从经济类型上,具有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过渡特征。其功能具有城乡二重性。这些地区是城区工业的扩散地带,是住宅新区的集中地,是开发商的“热点”开发地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地区具有交通便利、就业机会多等有利条件,吸引流动人口在此聚居。例如,北京的“浙江村”地处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地区,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地区,覆及26个自然村,本地人口(北京人)1.4万人,外来人口近10万,有南苑路、南三环、南四环、南五环路与外地沟通。上海市的“虹桥西”地处闵行区与长宁区交界地区,其北虹桥路与沪青平公路相连,其南吴中路通往七宝地区,都是上海市区的导入口;本地区在80年代中期以前是上海市蔬菜的生产基地,现在仍尚存耕地二百余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扩展,从80年代后期开始,本地区的大部分土地被陆续开发和征用,建有多家开发公司。2.管理的困境:管理上的矛盾在城郊结合部地区,因城区和单位的扩散,行政区划上频繁变更,一地两府、一地多主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一片土地有多方兼管,其中,不仅涉及到城区和郊区的政府部门,还包括众多的开发区、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等,造成多头管理的局面。多头管理并未对流动人口聚居区构成主体的流动人口造成管理紧密的现象,相反,由于多头管理的权责义务不明而产生了管理的“真空(或事实的真空)”。多头管理造成管理层在权利、职责和义务上分工不明,围绕着地区界线的纷争也尤为突出。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违章建筑的搭建地,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提供了住房的基础(当然,这些住房都是简易的,但很受流动人口的欢迎)。管理上的滞后、不到位和短期行为也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地区由于行政区域范围较大,而且变动频繁,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上严重滞后,常常在发生问题后才去动手解决,管理者对问题产生的预见性差。在聚居区里,流动人口虽然在地域上和某些城市居民朝夕相处(如个体工商户),但由于他们通常租用的是农民的房屋,因而在城市居民管理组织看来,是一个与其无关的群体;而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则是代表当地农民的,带有浓厚的乡土性,它们更看重出租房屋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经济利益,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给流动人口提供服务,除非上级部门的施压。此外,聚居区有其独特的特征,即区域内的流动人口数量较多,有的超过本地居民数,甚至达数倍以上。流动人口反客为主,从而使当地原有的组织体系不能有效地将他们纳入到自己的管理轨道,反而使自身不得不去适应他们,存在着一种被他们融合的可能。例如,上海市的“虹桥西”地区在行政上隶属闵行区虹桥镇,共有8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在徐虹铁路支线以北的长宁区地盘上,5个在铁路以南的闵行区地盘上,其间还有一个古北开发区,这样就形成了“一地两府三方”的格局,即闵行区、长宁区和古北集团。1991年有关部门经过研究,将铁路以南5个村民小组划归长宁区安顺路街道。由于长宁区为市区,不适应领导乡村,没有管理乡村的对口单位,加之本地区的村委会不太习惯长宁区的领导,因而1994年上海市政府、长宁区政府先后下发【市府(94)12号文、长府(94)47号文】文件,5个村民组又被划回到闵行区。但这次调整的不够彻底,按上海市民政局1994年25号文件规定,本地区户口管理属长宁区,基层政权和行政管理属闵行区,而其中有夹存有古北集团,长期占地开而不发,由此造成了“一地两府三方”的管理矛盾。矛盾之一是跨区管理问题:铁路以北3个村民小组在行政和经济上归虹桥镇管理,而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道路修建及维护等方面归长宁区安顺路街道管理。由于长宁区不能从土地开发中获得任何利益,只能收取一些营业税、卫生费和工商税等,因而在道路整治、环境卫生等方面不愿作太大的投入,造成部分地区环境卫生状况十分恶劣;矛盾之二是古北开发区预征土地引发的管理问题:由于土地已预征完毕,资金不到位而长期没有开发,影响了本地区的规划和发展,失去土地的村民便在已开发未建的土地上大量搭建违章房屋出租给流动人口居住以增加收入,由此而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和环境的脏乱差。3.流动人口服务的地方主导地位流动人口聚居区由于其产生时管理的松散性,区位的独特性以及房租的低廉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在此集聚。同时,大规模流动人口的集聚,又会产生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如饮食、娱乐、教育、医疗等,逐步追求功能上的自我完善,使聚居区成为一种特殊的“社区”成为可能。这就刺激了为外来流动人口服务行业的产生,出现了流动人口为流动人口服务的现象。例如,笔者在虹桥西调查期间,发现在该地区有许多为流动人口服务的餐饮、零售、理发、娱乐、长途客运等行业,甚至出现了具有相当规模专为流动人口子女服务的民工子弟学校,而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是外来的流动人口。而在“浙江村”内部也出现了这种类型的活动。同时,由于“浙江村”社区功能的特殊性,其内部还出现了产业的细致分工(主要围绕服装的加工和贸易),甚至出现了隐蔽性的权威。由于这种聚居区的外部吸引,使聚居区的社区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可能。4.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原因分析对于大多数的流动人口来说,较低的劳动收入决定了其较低的居住需求。他们追求的是经济上的最大收益。城郊结合部地区房屋租金相对低廉,流动人口能够承受得起,并且接近工作场所,流动人口很乐意在此居住。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选择”的结果。这起源于他们的关系网络。关系网络不但是他们共同流动的基础,而且是聚居的路径。共同流动使他们结成了一个个小群体。在聚居的过程中,这种小群体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保障安全、降低流动中的心理成本、在生活上互助的功能。从流入地来说,房租收入的高额利润已使聚居区的居民尝到了甜头,房租收入在某些城郊结合部地区已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除了把自己多余的房屋腾出来出租之外,还沿街或利用空地搭建简易房屋进行出租。更有一些批租待开发的地块,由于开发商的资金不到位或其它原因而未能及时开发。当地居民便见缝插针,从已批租的土地上再创收,搭建大量的违法建筑,出租给流动人口居住,客观上扩大了当地流动人口的容量。甚至某些基层单位(尤其是村居委会)受利益驱动,也同样效法,只顾谋取局部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效益,客观上为流动人口聚集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虹桥西”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就在其辖区范围的街道上搭建了数十间房出租给流动人口作为居住和经营用房。长此以往,房屋出租面的不断扩展和流动人口迅速增多的相互推动,聚居区的规模也就不断的扩大。这些地区便自发形成流动人口的聚集地。据笔者调查,在该地区,有些空闲房子多(包括违章房)的家庭,仅此项年收入就达数万元!流动人口、管理者、房屋出租户共同的经济利益使流动人口聚居区得以长期地发展下去,但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当地居民一开始对流动人口存在着一种漠然或欢迎的心理(能够给自己创收),但是,当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并达到相当规模时,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矛盾也就自然产生了,这时,居民就会埋怨政府管理不得力而迁怒于政府;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力度时,又会断了居民的财路。矛盾就这样一天天地积累起来。三、流动人口栖息地的社会特征1.城乡二元结构的变迁流动人口自发聚居区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统一,流动人口在城市中从开始的居无定所,到大街小巷的散居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聚居,它标示着我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变动。聚居区的形成是多年城乡不平等造成农民离乡进城强烈冲击的结果,是传统与现代矛盾冲突的焦点地带。它既可以透视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特征,又能折射出现代文明的映象;另一方面,在聚居区内部,由于传统的规范未能消除,而且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决定了聚居区的运行处于一种混乱和无序状态,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给城市社区的整合造成障碍。所以,聚居区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般的人口流动现象,而且代表了今后我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城市化发展和农民城市化、社会化的一种趋势。2..流动人口的社区边缘人流动人口聚居区具有异质性,是一种二元社区,不同于纯粹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它产生于城郊结合部地区,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是在政府管理的空白点上,更确切的说是在政府管理的灰色地带发展起来的,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体。聚居区里经常会产生一些与政府管理目标相左的社会问题,如违章建筑、影响环境卫生、违法犯罪等,是游离于控制之外的异质性社区。另外,大量的流动人口聚居在一起,可能使他们在情感上与主流社会更加疏远而形成社会边缘人,这种人危害性很大。“各种骚乱,不拘大小,总是可能首先发生在城市中最贫困的地区”(P199)。政府管理部门虽多次采取行动,干预其发展,但总体而言,流动人口聚居区仍呈扩展趋势,或向城市更边缘的地区发生位移。流动人口聚居区显现着一种很强的韧性和黏着力。聚居区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受到城市有关法律和规范的约束,社区生活也不断的受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冲击。同时,大量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不仅是劳动力本身,而且带来了来源地的文化。他们在改善物质环境、获得就业住房等信息的同时,也从聚居的生活中得到了精神生活的满足。这就使聚居区一开始就具有“外来”的特征。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聚居区也会由小到大,功能和结构亦日臻完善。因此,聚居区在保留城郊结合部地区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增添了几分农村文化的色彩。3.“比较选择”的结果流动人口聚居区以自发性为主。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正如前文所述的“比较选择”的结果。无论是缘聚型的还是混居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其都不是城市职能部门一开始故意设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