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_第1页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_第2页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_第3页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_第4页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分层加剧和贫困的加剧。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焦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实现分配公正。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现状是初次分配不尽合理,第二次分配覆盖面和力度不够,第三次分配调节作用缺失。要解决当前分配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除了要规范初次分配,完善第二次分配外,还应当高度重视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功能。因为第三次分配作为公众广泛参与并由道德力量推动的、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标的特殊的分配方式能够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替代的作用,弥补前两次分配之间出现的“剩余空间”,成为前两次分配的有益补充,对实现分配公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弱势群体和贫困阶层仍然存在,第三次分配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又为第三次分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一坚持社会公平原则,实现分配公正分配公正是对经济收入或财产获得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评价。对分配公正的理解不同选择分配公正的途径也不同。对于分配公正问题,哈佛大学的两位哲学家诺齐克和罗尔斯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却从对分配公正的不同理解得出了对市场和国家在收入分配中作用的不同认识。诺齐克虽然表示现实中财富占有的结果不平等“令人遗憾”,但他认为只要符合“获得的正义”和“交易的正义”,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没有理由进行“二次分配”以济贫抑富,否则就违反了分配的正义。因此,诺齐克强调市场的自发机制调节作用,认为任何违背自由市场的制度或行为都无法获得一种道德正当性,国家“通过税收的再分配是对人们权利的侵犯,因此它在本质上是错误的”。恰恰相反,罗尔斯注重分配结果的平等,即所谓的“实质平等”,认为社会和经济利益应当“合乎最少受益者的最大利益”。他主张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利益实行再分配,以改善最不利者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地位。可见,诺齐克和罗尔斯具有明显的分歧,这种分歧影响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和分配制度实践的发展,但实际上,他们关于分配公正的理论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和手段的互补性。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而分配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核心内容,因此,分配公正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分配公正既包括诺齐克所强调的分配过程公正,也包括罗尔斯所提倡的分配结果公正,是二者的辩证统一。前者强调获得财富的平等机会和公平竞争,侧重于微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效率;后者强调缩小贫富差距及人人安居乐业,侧重宏观视阈的社会公平。虽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二者可能存在矛盾,但从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的总目标看,二者应当是协调一致的。当前,我国仍处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同时,也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特别是分配公正缺一不可。因此,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基本前提,为此,应当充分发挥以市场为主导的第一次分配的作用,以公平竞争、追求效率为目标,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社会财富得到最大提高,这是实现分配公正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严重问题,千方百计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真正的分配公正。对此,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当以社会公平为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手段对初次分配进行校正,以实现富人和穷人在分配上的相对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实行第二次分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20多年的时间里消除了2亿多贫困人口。但是,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487万,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2008年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为2335万,全国现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再加上各类受灾人口等其他生活困难者,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达到了全国人口的10%左右。这说明,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政府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分配公正方面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第三次分配来平衡第一次分配造成的贫富不均及弥补第二次分配的资源不足。西方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充分证明第三次分配对实现分配公正的重要作用。2006年,在美国国家税务局(IRS)注册的抵税待遇非营利机构的数量超过了147万个,它们大多数是公共慈善组织,这些慈善组织每年接受美国社会的慈善公益捐助达6700多亿美元,通过第三次分配的财富占美国GDP的9%。慈善捐助不仅用于直接的“扶贫”,而且开展“科学的”慈善事业,美国大大小小的基金会介入到教育、科研等领域,研究贫困的根源,探索防止贫困的途径,推进了美国社会的长期福祉,为美国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公正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第三次分配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2005年第一次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这说明我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和实行第三次分配的必要性。二次分配的基本目的是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国内最早提出“第三次分配”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他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益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按照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扶贫及社会保障统筹等方式来进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三次分配之间是密切联系的,第二次分配是对第一次分配的校正,第三次分配是对第二次分配的补充。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是实现分配公正的基础,而第三次分配以其独有的特点,弥补前两次分配之间出现的“剩余空间”,更好地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正问题。以市场为主导的第一次分配是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市场参与主体根据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通过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实现的。相同的竞争规则和相同的市场秩序是第一次分配的条件,等价交换是第一次分配的本质特征,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是第一次分配的目标。由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把建立在等级基础上的旧的公平或平等转变为等价交换、机会均等、平等竞争为内容的公平观”,从而实现了诺齐克所说的“获得的正义”与“交易的正义”。第一次分配结束了建立在等级制度上的分配不公正,摈弃了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低效率,在实现市场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市场公平。然而,由于经济的外部性和稀缺资源的分配不公及强势权力者的寻租以及市场主体的个人禀赋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市场规则虽然刺激了财富的迅速增长,但对贫富差距的悬殊和“马太效应”的不公平结果却显得苍白无力。以政府为主导的第二次分配是通过税收及财政转移等一系列政策,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克服第一次分配中的不足,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第二次分配的实质就是超越市场公平的局限性和自然性,将市场公平提升为社会公平。这在分配公正的实现上向前跨了一大步。但是,政府自身的利益诉求以及社会上不同利益集团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政策只是各种利益集团博弈和妥协的产物,它不可能满足所有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另外,民主政府政策的“中位数取向”说明政府只能保障大多数公民的普遍权利,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公民特别是社会中最弱势群体以及某些特殊群体的利益要求,第二次分配存在资源不足、覆盖面和力度不够的问题。这说明,在实现了第一次分配的市场公平和第二次分配的相对公平后,分配公正仍然没有实现。既然市场和政府在公平分配方面都存在着失灵,既然许多弱势群体仍处在两次分配都不能覆盖的空白空间,那么第三次分配就势在必行。与前两次分配相比,第三次分配具有显著的特征:从资金来源看,第三次分配的资金由民间个人或社会组织捐赠,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财力的作用,弥补政府财力不足、负担重的缺陷;从分配主体及运行机制看,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既不是市场也不是政府,而是民间非营利组织构成的非政府组织(NGO),它是集公益性和自治性于一体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自愿者组织。它的运行成本较政府低,服务质量、效率较政府高,可以快速、及时、有效地对社会危机作出反应,保障最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利益,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从作用的动力看,第三次分配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捐赠的自愿性和无偿性体现了人类同情他人、关爱他人的人性基础,也反映了人类道德情感中的利他精神和人道精神,从长远来看,这种道德精神的力量是超越市场和超越政府的强大动力。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的观点,制度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道德、习惯等)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法令等)组成,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束中的小部分,大部分的行为空间是由道德等非正式规则在起约束作用。这从理论上表明,第三次分配的道德性特征决定了它对于激励人们参与慈善、服务社会并进而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正的作用是深刻而持久的。三慈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三次分配的实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机遇。首先,改革开放所推动的经济飞速发展不仅造就了一批拥有巨额财富的富有阶层和一些经济效益好并且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而且使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第三次分配的资金积累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前提。有人认为,慈善与富裕程度无关,慈善不在于捐款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其自愿性和无偿性。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固然,慈善的道德性是慈善事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动力,但是如果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慈善事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实际上,慈善与社会财富以及人们的富裕程度是正相关关系。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是西方慈善的最初源动力。众所周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最强大国家,并且迅速产生了卡内基、洛克菲勒、塞奇、洛克尼斯等垄断资本家。正是他们开创了慈善基金这一新兴的行业,推动了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先富者成为中国的富人阶层,他们的财富固然是个人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的结果,但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支持,他们中一些有善良愿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愿意把自己的部分财富捐献出来回报社会及造福他人;一些知名企业从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获得可持续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不断地强化自身“企业公民”的意识和形象;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的更多的人有精力和财力关心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其次,人类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不懈追求为发展慈善事业和实现第三次分配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在一系列生理、安全、社交需要获得满足之后,会寻求更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在不断满足由低到高的需要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发展,其中,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和最完满的发展。在人获得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后,会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情感,这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慈善作为对他人关怀与同情的高尚情感,能够给人们实现其人生理想和价值创造机会和平台,能够使他们在付出的行动中收获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同时收获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这种所谓的“高峰体验”情感能够激励他们不断投身于慈善事业。因此,慈善是自我实现的体现,在人的温饱问题和基本安全问题尚未满足的时候是无法企及的。近年来,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家园,通过人道关怀体现自我社会价值开始成为人们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再次,中国传统慈善价值观的发扬光大和西方现代慈善理念的影响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第三次分配的实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慈善文化的生成是慈善事业的心理积淀,它既有赖于吸收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养分,也有赖于借鉴西方现代慈善理念的精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出入相携的传统美德,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慈善文化。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些传统的慈善价值观正在全社会逐步得到弘扬和普及。同时,西方现代慈善意识的传入和影响也在逐渐弥补中国传统慈善观念中的缺陷,对西方慈善理念中的团队意识、现代财富观、博爱精神和志愿精神在逐步认可和接纳。中西方慈善文化的融合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的道德行为,使人们热心于慈善事业。最后,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和一整套法制规范体系的建设为第三次分配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NGO是第三次分配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缓解社会贫富分化、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及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特别是在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地位方面对前两次分配起着“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自上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