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_第1页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_第2页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_第3页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广电万幸0641045023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看《WildChina》的文明预警和中国责任内容摘要:工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但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对自然造成深刻危机。人类文明必然从理性型的工业文明向“和谐型”的生态文明过渡,在这个过渡中的中国责任。关键词:人类文明阶段去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下的沙与海生态文明中国责任《美丽中国》(WildChina)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主力(中视传媒)合作制作,是一部关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的系列记录片。该片也是BBC和中国电视台的首次合作,将成为中英两国联合电视制作的一个里程碑。该片是一部“去政治化”的纪录片,“wild”指的是“原始的、自然的、古朴的”中国。短短几个小时,几乎介绍了整个中国的珍惜动物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其中有些野生动物和风景的镜头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该片是一部呈现并令人思考的纪录片,它以整个中国的自然文化为主体,思索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探索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环保问题。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人类文明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始文明,那是人类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持恐惧、敬畏的态度,人类匍匐在自然的脚下。第二个阶段是农业文明,那是人类的古代文明。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依附、顺从,人类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第三个阶段是工业文明,这是指导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社会。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改造、支配、征服、利用,崇尚人与自然分裂对立的科技文化一一理性的工业文化。工业文明的征服论自然观肯定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支配地位,张扬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但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破换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对自然造成深刻危机。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断言,在发达工业社会,由于工业技术高度发达并被滥用,它主要用于生产娱乐品和军事目的等“非生产性”的用途;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新形势;国家干预经济,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精神生活却极度空虚。所以,发达工业文明是单向度文明。《美丽中国》的《长城以外》《潮汐巨变》系列,向观众展示了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也预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形态一一和谐型的生态文明的到来。人对自然的态度既不是盲目崇拜、消极顺从,也不是肆意征服、无限利用,而是尊重、爱护、协作、共生。和谐发展是文明发展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未来文明发展方向。一、以“自然和动物”为拍摄主体,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在工业文明或科技文明时代,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是以机械的征服论自然观为出发点,以科技理性主义为特征,以满足人类需要的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i而这部作品以“自然和动物”为拍摄主体,从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出发,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是去“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长城以外》:沿着长城的走势为叙事线索,从中国东北往西,直到万里长城最后的关哨“嘉峪关”和西北的塞外风情。镜头对准了各区域的野生动物,如鲟鱼、东北虎数量的减少,吐鲁番的红尼沙鼠、准噶尔盆地的仓鼠、野马;展现了人与动物古老的合作关系,如鄂温克族妇女对驯鹿的照顾;介绍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曾经的“绿洲”的消失;以及古老民族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潮汐巨变》:以候鸟迁徙的路径为叙事线索,从山东半岛开始南下,展现了渤海湾、黄海湾、上海、福建、香港和海南等地的人与动物、环境,强调了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对动物的保护。如在山东半岛的锦屏山,拍摄者从“冬季天使”以天鹅为主体,拍摄了天鹅的视角下人类对自然的开采、海水捕鱼和村里用剩菜喂食天鹅的小孩们。作品从叙事和主体开始,就体现了中国古代老子哲学中“天道自然”“道法自然”的自然观,是对人类长期信奉的、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天人对立”的价值观念的反思。二、工业文明下的“沙”与“海”1、 西北内陆的昨天、今天、明天1) “古丝绸之路”的艰辛酷热的太阳炙烤着一毛不拔的荒地、一座座风蚀的沙丘,这就是西北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写照,沙漠名的意思为“进得去,出不来”。古代商人沿此西行,从嘉峪关穿越沙漠,把丝绸运到中亚之后的市场,这条西行的道路即是传说中的“丝绸之路”。然而这些沙漠中的旅者的艰辛异常。首先,面临全世界最高的沙丘一一一座座超过五百公尺的沙丘堆、风蚀而形成的“白龙堆”;风沙的“嗡嗡”的唱歌声给沙漠中的旅者“脚本声”的幻觉,让其迷途;而最艰难的则是水源的缺乏,这个完全被沙丘覆盖的、等同于德国面积的区域是世界上离大海最远的流沙沙漠,旅者们只能依靠唯一能在沙漠中生存的骆驼艰难的行进。2) 历史上“绿洲”的消失沙漠中珍惜的、为旅者提供水源的绿洲,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影片中以干涸的“艾丁湖”为例,向观众展示了珍贵水源的消失。究其原因除了移动的流沙、极端的天气这些自然因素而外,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西汉以来,随着塔克拉玛干南缘绿洲的开发,人们在黄土地面修渠、筑屋、建城,使黄土层遭到破坏,其下的粉沙层裸露于地表,使河水流经的河床出现漏洞,加速了河水下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水的利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灌溉,水渠日多,灌溉范围越来越大,大量引用河水,使河水下游地区干涸,河水缩短。而河流的退缩和改道造成的河水的消失,又导致了绿洲国家的衰落和消亡。ii3) 吐鲁番绿洲的智慧和人类的保护沙漠中也有人类居住地,这就是以盛产葡萄文明的吐鲁番绿洲。这种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在沙漠中欣欣向荣的秘密在于一一坎儿井地下水道系统。在吐鲁番开凿水道,从远方高山引水灌溉葡萄园,纪录片展现了沙漠底下排成一线的“坑坑洞洞”一一超过三千公里的地下水道。由于水道开凿在地层之下,不容易被沙漠的热气蒸发,于是有了当地的繁荣。《长城以外》向人们展示了西北区域的地形地貌、历史人文,也揭示了西北荒漠化的严峻。《人民政协报.科教文周刊》于1999年6月29日刊出《荒漠化形势严峻》的专文,说我国荒漠化基本情况是,“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扩展速度快。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相当于14个广东省的面积。”另外“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建国以来,仅造成重大损失的就达70多次°”iii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来适应新的环境,恢复和建设新环境,否则文明消亡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异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很多地区的沙漠化正是潜在的自然因素(大风、高蒸发量)通过人的因素(滥牧、滥伐、滥垦)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西北内陆和所有荒漠化的地区来说,保护环境,防治沙化,势在必行。2、 东部沿海的迁徙在中国的东部沿海,人类和候鸟各有自己的迁徙途径。一种是工业文明下人的迁徙路径,一类是候鸟为生命存活自然的迁徙路径。两种迁徙在工业文明下交融与影响。人的迁徙是城市化的进程一一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形成人口稠密、建筑繁荣的超大城市(如中国沿海最大城市上海),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大量修建能源站),导致大量的工业污染(如渤海湾的工业污水造成水母数量的激增);候鸟的迁徙则是由北飞往南部温暖的地区渡过漫长的冬季。人类的迁徙,一方面使得候鸟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和生存环境被破坏(如长江源鲟鱼、蟹的减少),另一方面也有益于珍惜生物的生存(如:专门设立了很多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野生动物)所以,要实现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实现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不应该是通过降低人干预自然的程度来消极地达到二者的统一,而必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法律道德为保障,以科学技术为手段来保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并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三、拯救“热水罐里的青蛙”“现在人类就好比是寓言里那只落入慢慢升温的热水罐里的青蛙。虽然我们仍有一些机会拯救自然赋予我们的财富,我们所拥有的能力和技术也有可能挽回日益恶化的破坏性趋势,但是我们正在不断地失去时间”,联合国开发署署长古斯塔夫.恩佩斯说,“事实上,人类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干扰正在排挤、取代和打破地球赖以生息繁衍的自然进程。”《WildChina》只是呈现了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并没有悲观主义的论调。然而,放之四海,对于全人类来说,在农业生产中,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土地、滥伐森林、滥垦操场,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和许多物种的生存条件;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严重危害了生物的生存条件,造成了大批生物的灭绝,仅20世纪以来,已有249种动物从地球上绝迹,还有600种正面临绝迹。同时,空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森林消失等又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态问题对人类利益构成严重威胁。iv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对生物圈的过度的冲击,引起了自然界的危机,也孕育着或已经引起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WildChina》已经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种形态的曙光,人类文明必然从理性型的工业文明向“和谐型”的生态文明过渡,否则将如一位哲人所言,“当人类砍到天然林中第一颗大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到最后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便宣告结束了。”人类要拯救“热水罐里的青蛙”,建设生态文明,第一,需要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社会发展观等方面实现根本的观念变革;第二,需要抓住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问题,如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阵和政策;第三,要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保护自然环境的法治观念和伦理规范;第四,是加强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v四、从“养活自己”到“与地球共存”“一旦发现了人类与自然组成的命运共同体,人类便担负起了对大地的责任。”——埃德加.莫兰《地球.祖国》在这个过渡转化过程中,整个世界是连为一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的问题。《WildChina》不仅让观众看到写意的中国画的构图、悠扬淡然如茉莉般的音乐;也让国人思考中国的大国责任,中国的发展不再仅仅是“养活自己”,更是“与地球共存”。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且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国家之一。我国北方在人类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化土地约为1200万公顷,而20世纪后半叶形成的现代沙漠土地即达到500万公顷。两者共计1700万公顷,另有潜在沙漠化土地1580万公顷。近50年形成的沙漠化土地占到历史时期沙漠化土地面积的近30%,年发展速度为历史时期的5倍多。vi我国水资源现状更加严峻,是世界贫水大国。北方百余个城市严重缺水,水源污染触目惊心,黄河闹断流,长江要变黄河,东流的江河成污水,水土流失使半壁江山付诸东流,荒漠化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塞北草原的退化使风吹黄少无牛羊,一半以上国土资源受到侵蚀和沙化,耕地锐减……正如《WildChina》片尾所说:“今日中国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用量大,生活空间与环境品质,这些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如果世界上有个国家能够解决大规模的环境问题,这莫过于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与政治权力,中国的脚步不只会影响中国人与中国自然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