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银时代》中的自我与孤独_第1页
浅析《白银时代》中的自我与孤独_第2页
浅析《白银时代》中的自我与孤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白银时代》中的自我与孤独

叛军青少年偶像杰伦杰伦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入及时的音乐世界。“杰伦风”很快而简单,形成了一个新名字“杰伦现象”。从听他的歌,效仿他的酷,关注他的经历与生活,到广告商频频请其代言等等,周杰伦已经十分广泛和深入地影响了这一代的青少年。关于周杰伦现象,文学理论界的研究范围或在文化方面,或在歌词方面。仅就歌词方面来说,前人已有深入的发掘,如研究周杰伦歌词中的文化符号、歌词创作的复古与创新、歌词语言的陌生化等等。鉴于此,我们不妨从歌词中所展现的矛盾的自我形象与青少年心理的契合角度来尝试些补充。周杰伦歌曲中“我”这个形象是蕴含矛盾性的,一方面张扬自我、个性、酷,一方面又孤独、感伤,颇有些接近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说的“二律背反”。一、《龙拳》作品内涵之一张扬个性,是周杰伦异于时下流行歌坛其他歌手的最大亮点,我们且列举一二稍作分析。《我的地盘》应该是最能代表此种风格的一首歌。饶舌歌词、快节奏、颠覆性的内容都是此曲给人的突出印象。“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强调主体性、独立性;“开始在雕刻我个人的特色”彰显个性、特色;“未来难预测坚持当下的选择”,表明自己的坚持;“把音乐收割用听觉找快乐”及“节奏在招惹我跟街舞亲热”,道出了年轻人对音乐和街舞的热爱;“生活不该有公式”,表现自己喜欢无拘无束而非被各种公式套住的反叛情绪。《三年二班》则真实地记录了一名普通学生的心绪:眼睛你要擦亮记住我的模样/表情不用太紧张我是三年二班/我专心打球的侧脸还满好看/黑板是吸收知识的地方/只是教室的阳光/那颜色我不太喜欢……这第一名到底要多强……可不可以不要这个奖/不想问我只想要流一点汗/我当我自己的裁判……只是想炫耀我永远做不到/你永远赢不了我永远做不到走乡下寻找哪有花香/为什么这么简单你做不到……这首歌很形象地传达了很多中学生的想法。第一段歌词,主人公坦诚地道出自己的劣势(学习成绩不佳),并不惮于表明自己的优点(球技好),这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表现;第二段歌词,表达对家庭社会以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厌恶,呼吁“我当自己的裁判”,强调独立性和自主性;第三段歌词则追求自然、简单,斥责人们舍本求末、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名与利异化。《龙拳》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宣泄自己的意志和力量;2004年题为“无与伦比”演唱会上,周杰伦即兴所作的一段RAP也是很有特色的,“我作音乐不是在举办辩论大会/辩论自己对音乐有多会/买的器材多贵/炫耀自己多可贵/我的音乐你们排队/看演唱会/我说得对/我做的对/我的绝对/你会不会/不要拿我的音乐比来比去/那么爱笔/我就去便利商店买支笔给你”。等等。周杰伦歌曲的受众集中于“80后”,他们有着异于前辈们的特殊成长环境与心路历程。随着外部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掘进,普通在校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成为他们与社会、家长之间的主要矛盾,所以,他们“把追求‘自我’当作反抗成人和学校的规训的武器,在追求自我的观念下体会着冒犯成人社会、逃避规训的快感。”二、青少年孤独的意义譬如《安静》,它记叙的是“我”与恋人分手后内心痛苦的感受:只剩下钢琴陪我弹了一天/睡着的大提琴安静的旧旧的……为什么我连分开都迁就着你/我真的没有天份安静的没这么快/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词中写了两种安静,一是外在环境的安静(只剩下钢琴陪我弹了一天/睡着的大提琴安静的旧旧的),一是内心必须接受而不能很快做到的安静。前者表明了分手后必须得面对的现实,后者表明了主人公内心的感受。这里的“我”是失意、落寞的青年形象。与《安静》题材相似的《对不起》也写了情场失意的青少年的通感,表达的“我”的痛苦程度更向绝望的心态转移,“我想我这辈子注定一个人演戏/最后再一个人慢慢地回忆”。大而言之,爱情的失意或可被理解为人生任何时候的孤独、落寞、迷惘的情绪。《以父之名》:“文学作品不是孤立地描写人物,而是在人和人以及人和环境的关系中来描写人的。这种人和人、人和环境的关系就交织成一幅活生生的生活图画。”词中压抑的场景衬托出主人公的孤独、压抑,如“微凉的晨露沾湿黑礼服石板路有雾父在低诉/无奈的觉悟只能更残酷一切都为了通往圣堂的路/吹不散的雾隐没了意图谁轻柔踱步停住/还来不及哭穿过的子弹就带走温度”。这首歌的语境是很多青少年所并不熟知的,他们只是单纯地喜欢那种对孤独感的真切描绘:“没人能说没人可说好难受/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在接受美学看来,读者对本文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本文的再创造过程,也就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而对本文(文本)的理解,阅读主体的历史性也是举足轻重的,“意义的生成不是一个无拘无碍的自由流程,它既受制于文学文本的结构,同时也决定于阅读主体的历史性。”这里所说的阅读主体的历史性指个人经验、审美习惯、文化传统、阶层趣味等。周杰伦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在于其人及其歌曲的魅力,更因为他拨动了青少年内心的那根弦、传达了青少年内心的声音。张扬个性——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根据心理学家们的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性。“在从儿童期向青少年转化的过程中,个体开始发展关于自我的更为抽象的特征,并且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分化且得以更好地组织。青少年开始根据个人的信仰和标准来看待自身,而不是根据社会比较。即“我当自己的裁判”。铭刻孤独——孤独与补偿: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人们便会自觉地向高层次需要靠拢。多数的当代青少年无忧于吃穿住用行,后三种需要则凸显出来:归属和爱的需要,“处于这一需要阶层人,渴望得到一定社会与团体的认同、接受,并与同伴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所以,“没人能说没人可说好难受/荣耀的背后刻着一道孤独”能引起青少年的强烈共鸣;尊重需要,“尊重需要的满足将产生自信、有价值、有能力等等的感受。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并进而产生补偿或精神症倾向。”对于《安静》等歌曲的喜欢是一种精神性补偿;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青少年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基于他们的自我认同感的,所以他们渴望张扬个性,然而他们也希望得到支持与认可,对于孤独的铭刻是在未被认同语境下的精神投影和心理折射。青少年对于周杰伦的酷爱貌似玩世不恭,实则也是在以一种方式寻求价值感。联系周杰伦其他题材的歌曲,如对纯真爱情的向往(《简单爱》),对老年人的关怀(《外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梯田》),等等,这些无不表现青少年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社会倾向于以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在校青少年的价值,即学习成绩的好坏,这使得青少年们很委屈。“文学接受活动,不仅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社会交流,而且也是不同的读者个人、群体之间的社会交流……在相互交往中,他们(不同的读者或读者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就引起了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