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5919_第1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5919_第2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5919_第3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5919_第4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59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硅Si、锗Ge)。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7.PN结*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PN结的性---正偏导8.PN结的伏安特性单向导电通,反偏截止。二.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向导*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V>V(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通,反向截止。高低:若阳);阴若V<V(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阳阴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直流等效电路法若*三种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第二章§2-1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三极管的结1.类型---分为NPN和PNP两种。2.特点---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最低;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与基区接触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三极管的三种基本组态2.三极管内各极电流的分配3.共射电路的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同二极管。*输出特性曲线(饱和管压降,用UI常用;通路与静态分析---确定静态工作点1)改变b2)改变R:Q点在c3)改变2.交流通路与动态分析---交流电流流通的回路,理想直流电压源视为短路。*交流负载线---连接Q点和V’点V’=UCEQ+ICQRL’的CCCC直线。3.静态工作点与非线性失真(1)截止失真*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低*失真现象---NPN管削顶,PNP管削底。*消除方法---减小Rb,提高Q。(2)*产生原因---Q点设置过高*失真现象---NPN管削底,PNP管削顶。*消除方法---增大R、减小Rc、增大V。4.放大器的动态范围(1)Uopp---是指放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峰值。(2)范围*当(U-UCES)>(饱和失真bCC器最大V’-UCEQ)时,受截止失真限制,U=2UOMAX=2ICQRL’。OPPCEQCC*当(U-UCES)<(V’-U)时,受饱和失真限制,UOPP=2UOMAX=2(UCEQ-UCES)。CEQCCCEQU-UCES)=(V’-*当(U),放大器将有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CEQCCCEQ六.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1.静态分析(1)静态工作点的近似估算(2)Q点在放大区的条件欲使Q点不进入饱和区,应满足RB>βRc。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七.分压式稳定工作点共射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八.共集电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输出电阻*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2-2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结型场效应管(JFET)1.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2.输出特性曲线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分为增强型(EMOS)和耗尽型(DMOS)两种。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N-EMOS的输出特性曲线*N-EMOS的转移特性曲线式中,I是UGS=2UT时所对应的i值。DOD*N-DMOS的输出特性曲线注意:u可正、可零、可负。转移特性曲线上i=0处的值是夹断电压UP,此曲线表示式与结型场效GSD应管一致。3.开启电压UT4.直流输入电阻RGS5.低频跨导gm(表明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E-MOS的跨导gm---五.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1.自偏压式偏置放大电路*静态分析若带有Cs,则若源极带有Cs,则六.共漏极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分析或,*动态分析,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一.级间耦合方式1.阻容耦合----各级静态工作点彼此独立;能有效地传输交流信号;体积小,成本低。但不便于集成,2.变压器耦合---各级静态工作点彼此独立,可以实现阻抗变换。体积大,成本高,无法采用集成工----低频特性好,便于集成。各级静态工作点不独立,互相有影响。存在“零点漂移”现象。uo偏离初始值“零点”1.抑制零点漂移的过程当T↑→iC1、iC2↑→iE1、iE2↑→uE↑→uBE1、uBE2↓→iB1、iB2↓→iC1、iC2↓。Re对温度漂移强烈的抑制作用,被称为“共模反馈电阻”。2静态分析及各种共模信号有1)计算差放电路IC设UB≈0,则UE=-0.7V,得2)计算差放电路UCE双端输出时•••单端输出时(设VT1集电极接RL)对于VT1:对于VT2:3.动态分析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双端输出•单端输出时从VT1单端输出:从VT2单端输出:•双端输出:•单端输出:三.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1.输入级2.中间级----多采用共射(或共源)放大电路,以3.输出级----多采用4.偏置电路----多采用电流源电路,为各级提供合适的静态电流。四.理想集成运放的----采用差放电路,以减小零漂。1.理想集成运放的参数特征*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od→∞;*电路特征——引入负反馈“虚短”---“虚断”---2)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电压的两种饱和状态:当u+>u-时,uo=+Uom当u+<u-时,u=-Uoi+=i-=0第五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图---幅频曲线是20lgAusm=常数,相频曲线是φ=-180o。2.低频段(f≤fL)‘2.上限频率的估算*开环放大倍数---AAF:1.当下降,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0时,Af2.当AF3.当AF<0时,AAFf4.当AF=-1时,A→∞。放大器处于“自激振荡”状态。f二.反馈的形式和判断1.反馈的范围----本级或级间。2.反馈的性质----交流直流通路中存在反馈则为直流反馈,交流通路中存3.反馈的取样----电压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压;具有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短路时反馈消失)电流反馈:反馈量取样于输出电流。具有稳定输出电流的作用。量与原输入量在输入电路中以电Rs越大反馈效果越好。反馈信号反馈到输入端)量与原输入量在输入电路中以电压Rs越小反馈效果反馈信号反馈5.反馈极性-----瞬时极性法:(1)假定某输入信号在某瞬时的极性为正(用+表示),并设信号的频率在中频段。(2)根据该极性,逐级推断出放大电路中各相关点的瞬时极性(升高用+表示,降低用-表示)。(3)确定反馈(4)根据X减小为负反i三.反馈形式的描述方法某反馈元件引入级间(本级)直流负反馈和交流电压(电流)串联(并联)负反馈。四.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2.5.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加1+AF倍*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1+AF倍*电压负反馈使输阻减小1+AF倍*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1+AF倍五.自激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若表示为幅值和相位的条件则为:第七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分析依据------“虚断”和“虚短”一.基本运算电路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R=R//R21f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R=R//R21f41231234f5.加减运算电路R//R//R=R//R//R512f34二.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1.积分运算2.微分运算)即幅值平衡条件:相位平衡条件:幅值条件:相位条件: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3)石英晶体振荡器----振荡频率高且稳定。1.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2.RC移相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三.LC正弦波振荡电路1.变压器耦合式LC振荡电路判断相位的方法:断回路、引输入、看相位*相位条件的判断------“射同基反”或“三步曲法”(1)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哈特莱电路)(2)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电路)(3)串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4)并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西勒电路)1.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2.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一.功率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1.甲类工作状态导通角为360o,ICQ大,管耗大,效率低。2.乙类工作状态➢尽限状态:Uom=VCC-U3.直流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4.管耗P=0.2P理想时为78.5%三.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问题的提出➢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CL----利用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上的压降产生偏置电压。动态指标按乙类状态估算。➢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TL----电容C2上静态电压为V/2,并且取代了OCLCC功放中的负电源-V。CC动态指标按乙类状态估算,只是用V/2代替。CC四.复合管的1.前一子c-e极跨接在后一个管子的b-c极间。2.类型取决β=β1·β2组成及特点个管于第一只管子的类型。3.一.直流电源的组成框图••••整流电路:将正负交替的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方向的脉动电压。稳压电路:自动保持负载电压的稳定。2.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3.正向平均电流I4.最大反向电压U2.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3.正向平均电流I4.最大反向电压URMU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URM与半波整流电路相同。五.电容滤波电路1.放电时间常数的取值3.输出电压的脉动系数S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六.三种单相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比较*当电网电压不变,负载变化时的稳压过程:2.电路参数的计算*稳压管的选择常取UZ=UO;IZM=(1.5~3)IOmax*输入电压的确定一般取UI(AV)=(2~3)UO*限流电阻R的计算R的选用原则是:IZmin<IZ<IZmax。R的范围是:八.串联型稳压电路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散文阅读指导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人物上:暗示)主旨。表达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主题上:揭示(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二:词语、句子、语段的作用1.词语的表达作用答题套路: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例如:(1)结合语境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23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现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神采飞扬的情态)(2)指出情态,表现出是抑扬顿挫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闪”字形象生动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2句子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主题……写景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托衬、铺垫……2.结构上: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作铺垫、点题……(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在文中: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华主题在结尾:点题、照应、升结尾段、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243.写法上: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设悬念……4.修辞上举例:(1)文章第一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的作用?作用: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景物描写的衬托铺垫作用)三:理解句子含义(一)理解文章重要句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充分结合背景和语境,注意整体把握,寻找解题的隐含信息。2.要结合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3.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等。4.注意句中重点词语,明确这些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一词多义等。5.要注意结合文题。此外,还要注意结合句子文在中的作用来体会其含义。(二)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找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找出和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遇到名词或者代词,要明确的回答出实际指代的内容,答题要明确;二是对于一些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比如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中间的过渡句,要将总领、总结以及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概括答出,要求答题完整。25第二步要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以及所在段落的关系,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分析要结合具体事件或者具体的人物细节描写分析得出。第三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就句子而言,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句子,以及文章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多需要联系主旨回答深层含义。就题型而言,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就某句话谈体会等题型,多需要联系文章主旨作答。在此特别强调,分析句子含义不能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一定要细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并多总结答题模式与答题语言,就能熟练掌握此类题型。四.整体感知,筛选要点解答技巧:审清题目意思;确定答题区域;筛选关联信息;分析归纳整合(注意赋分);概括要点全面;语言表达规范。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每点1分,意对即可)点。(3分)2.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1分,答对其中两点给满分)。内在特点:坚毅,不屈,顽强(答对三点任意一点1分)倔强,孤独(答对两点任意一点1分)。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26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一位父亲在医院里为生病的儿子按摩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引发了我对亲情的理解与思考。评分标准:(2分)简洁流畅、概括情节1分,揭示主旨、符合文意1分。五:巧答语句赏析题(一)答题思路:;先判断这个句子的特点,可以从修辞、描写、有特点的词语入手;在这类句子的作用中选择,用术语解说句子的作用很重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这个句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结合段中心句和文章中心分析表达作用或效果。答题格式:角度(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或突出了……)表现了(或表达了)……特征(或情感)(二)赏析角度:(1)从修辞角度入手。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①比喻、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②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③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④排比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⑤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某一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用词的角度入手。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7(3)从散文的语言特色入手。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2)然后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4)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①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②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③反问句,加强语气;④感叹句,抒情强烈。答题模式:这是个……句,(5)从表达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文章具有感染力;③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④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作用)……表达了……方式入手。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①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②抒情,可以使生动形象。指出散文的语言风格。答题模式:本文的语言具有……的特点,如“……”(段或句)中……(简要分析)。(三)常用修辞方法术语:比喻——形象生动拟人——形象生动夸张——突出或强调排比——增强气势引用——增强说服力反问——强调(四)常用写作手法:1)对比;2)衬托;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主次衬托:突出主角。3)象征(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28题目:“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答案:(1)修辞的角度来答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妈妈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表达了妈妈艰辛付出。(2)“字词”的角度切答题:首先要寻找关键字词,其中较有表现力的词语有“满是”“张开”“红红的”,“满是”表现出裂痕之多,“红红的小嘴”表现了裂痕的形状,按照答案的组织形式。答案:本句“满是”、“张开”、“红红的”、“小嘴”等词语准确描述了母亲手上裂痕“张开”表现了裂痕之深用了的多和开裂的样子,表现了妈妈的艰辛付出。一般而言,选择形容词、动词、叠词、量词、成语或四字短语居多。握散文情感和哲理(体验感悟、启、示哲理)题型:某事或某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六.把答题技巧:(1)抓带有明显感情色彩、心理描写、品质特征的词句。(2)抓文中的抒情和议论。(3)抓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描写,它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4)抓景物描写。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是较为常用的手法。题型: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或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受。答题技巧:(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29七.散文线索1.答题技巧:(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常见的线索有: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④以时间为线索;⑤以情感变化为线索。(2)关注文标题。有很多因素。(3)找文中反复①以核心人物为线;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地点为线索;⑥以作者的章的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出现的词语、句子。散文中,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有些句子反复出现,称之为反复句。反复句显示了散文的脉络层次。(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八.分析人物形象题型:概括或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答题技巧:(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要简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题目:文中题目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答案: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题型:概括事物的特点。答题技巧:(1)找出描写事物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的语句,明了事物的外在特征。30(2)分析描绘事物时所用的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像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握事物的内在神韵。1.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3分)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1分,答对其中两点给满分)。内在特点:坚毅,不屈,顽强(答对三点任意一点1分)倔强,孤独(答对两点任意一点1分)。九.体会文段的写作技巧和作用题型1:选文(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理解各种表现手法的内涵,把握各自的作用。②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作用: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③伏笔。在文章的前面预先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暗示。作用: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④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作用:烘托出主体事物的特点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⑤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作用: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⑥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⑦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①悬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用:31(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对比、照应、悬念、伏笔、铺垫、欲扬先抑等技巧,都讲究的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构思之妙。(3)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分析写作技巧。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地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心揣摩,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判断作者所用的写作技巧。题型2:某段在文中答题技巧:(1)首段常见的:包括统摄全篇,总领下文;开篇点题,妙;欲扬先抑,形对成比;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渲染气氛,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2)结尾段常见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整;深化主题,升华感情;提出问题,引起思考等。(3)中间段常见的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衬托铺垫,照应前文;扩展思路,具体展示;丰富内涵,深化主题等。题型3:选文(段)使用了哪种人称?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作用点明中心;引出下文,行文巧、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答题技巧:(1)第一人称(我),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2)第二人称(你),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3)第三人称(他,她,它),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十.拓展开放探究题1.题型1:探究选文和链接的材料,得出结论。32答题技巧:(1)比较选文与所给材料的共同点,提取共有的信息;(2)比较选文与所给材料的不同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取不同信息。2.题型2:结合全文、生活实际、个人经历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答题技巧:紧扣文本,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使用第一人称,从文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回答,做到观点鲜明,言之有理,言之有序。1.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遣词造句,、名言警句;恰当运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中章的话重新演绎一遍。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体验、观点用自己的答题格式:感悟+文中事例或现象(生活实际、个人经历)例: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内章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4分)答案要求与评分:观点明确,结合文分。例一:我赞成作者的观点。虽然,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但有时,成长只是瞬间的事。如文中的“我”,因为美术课上得到老师的赞许,因为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从此由一个学习成绩差,内心自卑的孩子变成一个拥有自信,克服惰怠,努力追求理想并学有所人。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曾因一次竞赛获奖而重拾信心,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瞬间长大了。例二:我不赞成作者的观点。虽然某一次经历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但真正的成长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肯定中完成的,所以我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中的“我”虽在经历一次难忘的美术课后瞬间成长本,2分;生活感悟,1分;表达,1成的33起来,但在后来很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依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成功。又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在演讲比赛中获奖。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3.题型3:结合选文提供的语境,大胆想像,给选文补白。答题技巧:补写要符合当时的情境,符合人物的性格,想像要合乎情理,表述的语言要顺畅、简洁、有层次。窗外的树书房窗前有几株高大的白兰花树,枝叶繁茂,每到夏天,绿叶中冒出无数白兰花,从花苞到盛到开掉落,香气清雅,打开窗户,香气便漫进来,经久不散,整个夏天都有好心情。我经常立在窗前,看着它繁茂的枝叶,可惜太远,伸出手去够不着,还有近一尺的距离。今春雨水充足,白兰花树似乎长得特别快,枝叶哗啦啦地往上蹿,伸出手去,就快要碰到枝叶了。有天早上,窗开时,竟然有一根枝杈对着窗户这边长过来,太激动了,它知道我的心思么?我一天天地盼,它一天天地移,很快叶子尖儿便伸进了窗内,绿色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我惊喜万分,找根红丝带在枝杈上打了个结,给她戴个蝴蝶结。下雨天窗户也不关,为了它能自由地向前舒展。其实我拨一拨,它就会溜着墙边长下去。我存了私心,多么想让它长进来,为我的屋子添点生机和绿色。小枝杈天天在长,一寸一寸,不断有新芽儿冒出,坐在窗前,它能搭上我肩头了,嫩嫩的绿叶在耳边摩挲,风吹一吹,它摇一摇,似乎告34诉我那些遥远的树的往事。我心无限喜悦,天赐我这样美好的一刻。相信不久,它会和可爱的白兰花一起舞蹈。“五一”小长假归来,丢下行李先去书房,白兰花枝条应该有手臂长了吧?不料刚进书房,发现窗前空空如也,那枝叶儿没了踪影,那树又离我很远了。冲到窗前往下一看,白兰花树被斫去了许多枝条,工人正在拣地上的断枝,枝上的红丝带萎于泥土。我跑下去,预备兴师问罪,相信我的脸色很不好。工人一见,没等我开口,马上歉疚地说:“您是业主吧?这树今年疯长,都长到您家里去了,弄得您窗也不好关。放假几天窗户大开,很不安全,这是我们失职,所以赶紧来处理,给您带来麻烦了。”我一肚子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城市里的树,无惧风吹雨打,就怕人工“规划”:它们被绿化、被景观、被移来挪去,甚至生长方向也在规划之内。我捡起拴着红丝带的那根枝叶,叶子已无精打彩。是我错了,我太自私,如果我当初拨一拨,它就会溜着墙边长下去,是否会逃过一劫?玻璃瓶盛满水,将枝条插进水里,盼它的生命能延续下去。我知道,它曾经离我很近——曾互相期待着共有的梦。窗外的树,伸出手去,够不着了。我们之间,又有了一尺的距离。1.说说文章以“窗外的树”为标题有何作用?35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的划线句进行赏析。3.“找根红丝带在枝杈上打了个结,给她戴个蝴蝶结。下雨天窗户也不关,为了它能自由地向前舒展。”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些行为?4.如何理解“窗外的树,伸出手去,够不着了。我们之间,又有了一尺的距离”。桃花心木林清玄1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2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桃到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363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4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5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6我越来越感到奇怪。7更奇怪的是,桃花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