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反思(六篇)_第1页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反思(六篇)_第2页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反思(六篇)_第3页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反思(六篇)_第4页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反思(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反思(六篇)作为一位优良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共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篇一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在生活中有好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课件:出示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了屏幕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问:哪个问题以前没有学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方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探讨。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假使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6=12(元)

12×5=60(元)

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假使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假使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状况下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陈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相互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方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测和思考?(要细心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信息,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习稳定,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谈话:下面,我们就到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动物们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1、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测,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表达一遍。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2、课件出示。

师:小茄子告诉我们什么?大家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核对。

3、课件出示。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交流核对。

4、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测,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表达一遍。

(2)让学生各自独立列式解答。

(3)教师组织交流: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出线段图:

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苹果树是桃树的6倍,把握这题的两种解法。

5、对比练习。

(1)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一次可以运4吨,6辆汽车8次能运多少吨水果?

(2)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可以运4吨,第一次来了6辆汽车,其次次来了8辆汽车,两次次一共运进多少吨水果?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评议,辨析两道应用题的异同点。

结合学生的回复,板书第(2)题的两种解法:

方法一:6+8=14(辆);14×4=56(吨)。

方法二:4×6=24(吨);4×8=32(吨);32+24=56(吨)。

6、第6题。

(1)观测插图,你读懂了什么?

(2)要求8次一共运煤多少吨,一定要先知道什么?

(3)请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

7、第7题。

(1)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2)告诉我们“每人每天组装8台电脑〞,现在要求几人几天?

(3)你计划怎么做?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复,进行板书。)

(4)小结:这是连乘问题的又一种类型,也有两种不同的解答。

四、回想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连乘应用题,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好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在谈谈你的收获,好吗?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摸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测,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管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测、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机要?(勉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透露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测、分析等活动,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难点);

2.经历探究过程,激发主动摸索欲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确凿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谈话引入,出示放在墙角的包装纸箱图,让学生观测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2.顺势导入新课:露在外面的面;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将一个正方体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测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将四个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引导学生观测: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3.变换方法堆放正方体,引导学生观测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

4.将正方体1个、2个、3个…排成一层,引导学生观测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3n+2

5.引导学生探究竖放一排的规律:4n+1

6.引导学生探究多排多层规律:5n+4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练习二第4题

2.用正方体模型摆出不同的状况,引导学生找出露在外面的面有什么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24页“到数〞

板书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1.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观测露在外面的面的方法:(1)看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2)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测,每个方位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2.平放一排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3+2即露在外面的面=3n+2;

3.竖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个数×4+1即露在外面的面=4n+1;

4.多排多层放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正方体的竖排数×5+4即露在外面的面=5n+4

教学反思:

1.重视让学生经历摸索规律的过程,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立足于“导〞,积累摸索图形表面积的经验;

2.重视培养学生有序的观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重视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篇四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10册第3单元第1课时《倒数》

教材学情分析:

倒数的认识属于新课标教材中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认识范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整数、小数、分数,会计算分数乘法,具有一定观测、分析和思考能力,本课的教学为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倒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主动通过参与观测、猜测、交流等活动,经历摸索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辨证思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快速找到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

二、教法学法

1、指导思想: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

2、学法:指导学生会观测、会思考、会交流。

3、教法:发现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探讨法相结合。

三、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激趣揭题

(1)“学生做倒立〞引入:“谁来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倒立的神态和方才正立时有什么不同?〞

设计目的:学生很简单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倒立在示意本课的倒数的特征,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

(2)口算练习。根据学生回复,引出课题:《倒数》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什么是倒数?a:分子分母倒过来的数是倒数。就像方才做倒立一样。

b:只要乘起来得数是1,就叫倒数。

设计目的:根据学生产生不的同看法,让他们进行小组探讨,必要时适当引导,得出倒数的真实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倒数关系:生:×=1。引导学生说出:的倒数是,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同桌互说)

设计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小组探讨交流的学习方法,生生互动,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热心,加强学生对倒数的理解,从而突破了理解倒数意义的难点。

(3)判断题:

设计目的:分别根据倒数意义中“乘积〞“两个〞“互为〞三个关键词设计,深化理解倒数意义。

(4)求倒数方法:依次给出真分数、假分数、整数1,0及带分数,小数,必要时进行小组探讨,得出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设计目的:真分数、假分数、整数、1,0,及带分数、小数,层层深入,由易到难,一般到特别,在学生碰见问题时进行小组探讨,做一定量练习后再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水到渠成,这是本节课处理教学重点的特色设计。

3、稳定与提高

“你说我写〞活动方案:学生两人一小组,甲任意说一个数,乙写出它的倒数,然后调换过来,乙任意说一个数,甲写出它的倒数。

设计目的:再次把所有学生调动起来,课堂气氛达到--,稳定求一个数的倒数,突出重点。

四、板书:倒数

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它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设计目的:简单,明白,既帮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又加深学生的印象。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摸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

师:方才小朋友们交流的十分猛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细心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十分细心,而且还在认真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朋友们,根据方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状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①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②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开启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其次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假使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

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方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块儿,(教师渐渐说,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便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测着说)你告诉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继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假使这样重复摸好屡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方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始吧。

2、游戏。

(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与小组的活动)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试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由于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由于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真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假使4个小组试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试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②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由于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试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看法,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试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细心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确凿,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假使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师:再细心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试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现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由于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④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师:假使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计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试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确凿,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试验数据,发现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预计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状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计,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预计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方才同学们十分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假使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预计。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研究过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计,教师标记)

2、验证。

师: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假使前面没有重复做其次次试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计的比较,教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区别,引导学生预计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②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试验结果和预计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试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假使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试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试验,我连续抛了好屡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现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①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与摸奖一次。

②兑奖规则。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感谢光临。

③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红色珠子()个,黄色珠子()个,蓝色珠子()个,白色珠子()个,小伙伴共同商榷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研究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除了把握了可能性的知识,还有什么体会?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湘教版七年级数学课件篇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把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状况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取近似值的进一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测、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个部分的一层纸);学生准备一个圆柱体。

教学重点:把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状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圆柱的特征。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2.计算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口头列式):

(1)底面周长4.2厘米,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