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 与学生共同成长》 论文_第1页
《让生活走进课堂 与学生共同成长》 论文_第2页
《让生活走进课堂 与学生共同成长》 论文_第3页
《让生活走进课堂 与学生共同成长》 论文_第4页
《让生活走进课堂 与学生共同成长》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生活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成长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准备一节课需要我们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怎么教,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有效方式,不同的课型,引入生活话题入课堂的要求和分享方向也是不同的。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真情实感根据国家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编写了《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以替代《思想品德》,并于2016年秋季在七年级正式投入使用。记得刚拿到新教材时,感觉无从下手,习惯了过去的人教版的教学内容和教法思路,对新教材内容的重新整理,几乎打乱了我脑海中已经构建好的整个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全部框架和体系,甚至新教材中的内容一度让我感觉上课思路是混乱的。2017年参加安徽省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活动,面对新课题的选择,我不得不抛弃原人教版的课题,而在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中去重新选择和谋划。凡事的开端总是最艰辛的,他人的点播和建议总在无形中给你指明了方向。如今,新教材使用已是第七个年头。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准备新课题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点点滴滴感受。一、从模仿定起点——教什么每次选择好课题后,我都会有一个漫长的思考过程,而这种思考是建立在大量的“借鉴”基础上的。每次准备新课题前,我都会先从网络上下载大量的同一课题的课件和教案,观看教学视频;再借助教师教学用书(包括《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明确该课题下我们到底教什么;接下来,我在心中确定好该课题的教学重难点后,再去看他人是如何处理这些教学重难点部分的;最终集大家之所长为我所用,整合资源变成一节“新课”。我的课题最初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模仿和长时间的摸索中,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么教。二、以课标为依据——为什么说起来惭愧,第一次真正接触课程标准(2011版)还是在2017年,当时做法治教育专册《坚持依宪治国》课例分享时,为了提前了解新教材,我上网查询、购买并认真研读了课标内容,一字不落。当读完整本文字不多的课程标准,课题内容设计的缘由隐约呈现,反复研读,立足整个单元、整课之上,便明白为什么这样教。《坚持依宪治国》是八下第一单元内容,整个第一单元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先从单元整体架构上去认知,再从第二课的逻辑结构去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在第一课中,同学们经过学习已经掌握到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二课是第一课的延伸。在学生们基本已经体认宪法价值,领会宪法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了解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宪法价值,必须保证宪法的实施。保证宪法的实施不仅是国家,也是公民共同的责任,而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在整体上有个框架认识后,便明白课程标准中所明确提出的,要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课程标准为我们的课程指明了方向。当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也需要我们在备课中深入思考。长时间的备课和钻研中,我也形成了自己授课的鲜明风格和一些心得体会。三、引生活入课堂——怎么教不同的课型,引入生活话题入课堂的要求和分享方向也是不同的。1.法治课题——选好生活案例,启发课堂教学分享课例:《凝聚法治共识》(张武芳)本节课通过“新闻导入”,以十一期间返乡途中拍照举报占用应急车道为例引发学生思考,选材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许学生们在国庆期间就遇见过此类情况,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辨,引导学生全面、理性地看待问题。生活中,中学生直接与政府打交道的可能性较小,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也缺乏一定的认识,课例中通过课前测问,让学生们调查了解“疫情期间,政府做的事情(组织网课、校园设置护学岗等)、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收集学生们的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学生们带着问题来,与老师在课堂上合作探究,从而了解政府,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做法。在厉行法治这个部分,张老师从两个时代对“高空抛物”进行了分析,既认识到国家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坚持科学立法,又引入当下热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细致分析,抽丝剥茧,认识到在法律的执行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方参与,学生很轻松便明白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要求。在说明法治与德治关系时,继续探究高空抛物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高空抛物,谁都可以成为潜在的受害者,为了维护‘头顶上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防范高空抛物,除了法律和技术上的手段,你认为还需要靠什么”,帮助学生建立多角度分析问题,很自然过渡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最后延伸思考设问,是知行合一的落实,真正做到了深入挖掘教材,选好生活案例,既有高度,有温度,有关注度,还比较接地气,生活案例更易启发课堂教学。2.生活课题——巧用生活资源,丰盈课堂教学分享课例:《师生交往》、《爱在家人间》(两次省赛经历)2017年安徽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中,选择课题《师生交往》。从“学生时代的我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导入,到“成为老师的我与学生发生的点滴”贯穿始终,巧妙的身份转化,两种身份的穿梭,在告诉学生“你们的现在经历正是老师的过去式,而老师的现在感受可能就是你们的未来体验”,我们彼此“感同身受”,最终在共鸣中正确看待师生交往。2020年参加第五届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抽中课题《爱在家人间》。导入设计两种情境,不同的选择,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评析、感悟父母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是无私的,从而感受到亲情之爱,进入课题。说说你的故事,问题的设置贴近生活,学生们有话可说,在回忆家庭中发生的美好事情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以及家人之间爱的表现形式不同;听听他的故事,用魏祥的故事来讲述:即便家庭结构改变,但亲情不变。表格数据来展示亲子关系现状,剖析问题,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责任所在,结合视频《小欢喜》片段,展示了当下亲子冲突的大多数起因——学习,找准冲突原因,为下一步学习如何从碰撞走向沟通做好铺垫。从问卷调查中选取情境进行探究,续写故事。情境表演是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想法,最终做到换位思考,同时明白有效沟通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分享与父母相处融洽的经验,体会成功秘诀,从而总结概括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最后选取视频《时间都去哪儿了》,情感升华,感悟父母不易,用爱的方式感恩父母。引导学生写下对父母想说的话,心中细数父母的好,思考父母的不易,情感再次升华,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与父母交朋友。最后实践作业的设计,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当家一天感受父母的不易,体验做父母的感觉,学会换位思考。这类生活课题,教师在选材时,追求“真情实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一是以学科之情感人,道德与法治课程总给学生以枯燥、无趣,尽讲大道理之感受,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挖掘课本蕴含的情感价值;二是以生活之情感人,中学生情感世界丰富,厌烦空洞的说教,所以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建构“真情实感”的教育,让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体验中有所感,有所悟;三是以教师之情感人,教师的情感是任何教材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自身的资源就是最大的教学资源。所以无论是课题《师生交往》,还是《爱不仅仅是“教师”,我还是“学生”,是“父在家人间》,我都是始终全身心投入进课题中,此时的“我”母”,是“子女”。教师所投入的“真情实感”会感染学生,与学生共情。所以基于这些,新时代对我们思政老师的要求格外高,可谓是责任重大。3.国情课题——讲好中国故事,德育渗透生活课例分享:《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本课设计选用黄旭华院士的故事一例到底,从颁奖词猜测人物入手,引发学生进行选择,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了解孩子们对感动中国人物的关注度;最终引导学生们明白无论是学医,还是核潜艇事业,都可以为国家做贡献。视频的节选是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黄老,明白黄老的选择出发点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舍小家为大家。一步步牵引着学生知行合一,明确自己能为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做些什么。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坚持每一节课讲好中国故事,让时代英雄闪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最后,我想说教无定法,上好每一节道德与法治课,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