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篇)_第1页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篇)_第2页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篇)_第3页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篇)_第4页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娴熟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娴熟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相识。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沟通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推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驾驭多位数的笔算,能够娴熟运用口算、竖式笔算进行计算,会估计物体数目。

实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数感、估计实力和分析推断实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二、复习重点

竖式笔算、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难点

应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加减法

1、口算加减法

把整百整十数看成整整百数和整十数的和,然后相加减。

1、计算的方法

(1)竖式计算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

(2)加法:减法验算,或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减法: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2、计算时,须要留意哪些?

(三)基础练习

填空题?

1、笔算加减法时,要留意相同数位要()。

2、甲数是700,乙数是125,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

3、的三位数与的两位数的和是(),差是()。

数学书93页第9题(6道计时计算)?

数学书第93页第10题(独立完成,汇报沟通)?

(四)拓展练习

1、罐头:每盒5元饼干:每包4元面包:每袋6元

(1)买6包饼干和1盒鱼罐头,一共须要多少元?

(2)小明带了20元钱,买了2袋面包,还剩多少钱?

2、水果店原来有123千克苹果,又运来589千克,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3、火车上有乘客803人,到了一站后,下车320人,上车412人,火车上还有乘客多少人?

4、图书馆有故事书345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12本,科技书有多少本?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有多少本?

(五)提高练习

1、红红的奶奶今年的岁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一个的一位数,你知道红红奶奶今年多少岁吗?

2、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错看成9,结果和是75,那么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

3、儿子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再过5年,妈妈比儿子大多少岁?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1、学问目标:初步相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分辨角和用尺子画角。

2、实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视察、操作分析、比较,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和抽象思维实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育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相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并在探究角的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相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课件、布袋、球、圆柱、三角尺、纸条、活动角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初步感知角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嬉戏,想玩吗?这里有一个袋子,请你来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让学生上前摸一摸,并说说推断的依据。

学生分别摸出了球、圆柱、三角板。

过渡:同学们我们桌上都有三角板,把它举起来。

摸一摸它的角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扎手)

提问:课桌上还有其他的学习用品上面也有角吗?请你找一找、摸一摸?(第一位小挚友指导摸)

刚才我们小挚友摸感觉尖尖的,(指着角的边说)那我们摸这个地方怎么样?直直的预设:我摸到尖尖的地方,而且直直的。

小结:我们摸到的角是尖尖的,角的两边是直直的。

2.找寻生活中的角过渡:其实像这样的角在身边也有许多,平常你有发觉生活中有哪些角吗?小结:假如你留心视察,就会发觉角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生活中的角。(课件出示并请孩子观赏生活中的角。)

二、自主探究,初步相识角

1.相识“角”的基本特征过渡:为了便于视察和探讨,老师把这些角从物体表面“描”下来(把三角板)按在黑板上,沿着其中的三个角分别描画出来。

思索:这么多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它们都是尖尖的。

提问:在哪里?上来指一指生上台指,老师用红笔点出来。

讲授:这个尖尖的位置我们把它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

追问:除了顶点还有其他相同的地方吗?生: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讲授: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角有几条边?(板书:边)

生:两条边今日我们相识了一个新挚友,它叫什么名字啊?——角,它向小挚友进行了一个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2.画角相识了角,我们来画角。

提问:画角须要什么工具?指导:请跟随老师的手来看看画角的过程:先画顶点(板书:顶点),再用尺子从这个点起先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板书:边),最终画一个小弧线表示角。这样一个角就画好了。(示范)看清晰了吗?生叙述画角的过程,再尝试画角。

教室巡察,投影学生的作品。

反馈:你们是这样画的吗?板书:

边边顶点学生回忆怎样画角,相机小结: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3.辨角现在你们都相识角了吗?这里有一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请您们来推断一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4.找寻图形中的角小挚友已经会辨角了,你们真棒呀!那假如角藏在图形中,你们能找到吗?

三、操作探究,比较角

1.相识角有大小。

过渡:小挚友们已经找到了图形中的角,钟面上的角你能找到吗?提问:(出示钟表,转动表针,两针联动)细致视察钟面,时针和分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发觉:两针离开的越来越远了,角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比较:哪个大?哪个小?小结:角有大有小。(板书:角有大小)

2.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嬉戏一:火眼金睛,找准角。

活动要求:

出示一个缺了一个角的三角形。同桌探讨、想一想:桌上的哪个角是从图形中剪下来的。为什么?有什么方法证明?老师巡察。

指定两名同学拿着角上来。

设疑:现在这些小组有答案了,你们认为谁的角是上面缺失的角?那究竟是不是这样的?一起来验证,怎么验证?生提出比较一下,引导孩子尝试重叠法。

师补充讲解重叠的过程(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假如另一边和三角形的边重合那么就是一样的),并确定两个同学的角都是从同一个图形上的同一个角上剪下来的,并指出两个角的大小是相等的。

提问:都是从同一个图形上剪下来的角,大小相等,但是有什么不同?发觉:边的长短不同;

指导:是的,老师剪的时候,有的'边剪得长,有的边剪的短,但是却不影响角的大小。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生再尝试说一说。

3.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嬉戏二:心灵手巧,制作角。

活动材料:

纸条两根,同桌合作。

小组起先制作角,老师巡察;

小组汇报;

设疑:想一想,怎么把角变大一点呢?变小呢?发觉:看来这个想要大就要把两条边张开得大,想要小就要把两条边张开的小。

小结:那么,我们可以说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观看角的大小改变的动画。

4.出示活动角。

指导:视察老师手中的角,老师将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就变得(越大),老师将两条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老师将两条边延长)而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

小结:要知我的大与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四、总结升华通过今日我们一起来相识了角,你对角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小结:为了更好的记住这节课的学问,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角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要知我的大与小,只看张口不看边。

五、拓展提高,生活应用。

1.生活中的应用出示小学生儿童爱护视力订正器及护眼阅读看书架。调整阅读看书的角度,便于小挚友阅读,订正了坐姿,有效预防近视。

2.拓展提高一共有()个角。

角的初步相识角有大有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引导学生直观地相识平行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视察、操作,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实力。

教学重难点:

相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打算:

长方形框架、七巧板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做一做

(1)老师演示:出示长方形框架

这是什么图形,然后拉动,变成新形态。提示学生仔细视察。

(2)学生动手操作,做一做。

(3)相识平行四边形

A、相识平行四边形实物(视察新图形)

B、相识平行四边形平面图

2、想一想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对边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直角。

3、说一说

说一说平常见到的平行四边形

4、画一画

5、拼一拼(用七巧板)

(三)全课总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用什么方法相识平行四边形。

(作业设计;在现实中找寻平行四边形

作业设计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对边相等,四个角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直角。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视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相识图形的方法,体会探讨图形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学问的阅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驾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大家喜爱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平面图形藏在了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

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老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

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究竟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老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

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过对“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问题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程度,并激发了学生的新奇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

1、长方形特点。

师:我们先来探讨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

(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老师指出边和角)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觉?(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觉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老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觉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的长度一样。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觉两条边一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觉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师:大家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发觉了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边是相对的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对边,除了上下这组对边外,还有左右也是一组对边,所以在长方形中,也可以说是,对边相等。(老师板书:对边相等)

老师评价并依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2、正方形特点。

相识了长方形的特点,你能用刚才探讨长方形的方法来探讨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请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探讨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发觉?(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觉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老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觉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将上下两条边重叠,发觉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左右两条边重叠,发觉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对角重叠,发觉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所以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老师板书:四条边相等)

老师评价并依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师:同学们太棒了,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都找了出来,请再细致看一下黑板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它们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

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觉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体验,降低了对特点相识的难度。

3、认一认

师: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请你自己看答题卡的认一认,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长长的边叫做长,短短的边叫做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叫做边。(老师板书:长、宽、边)

师:长方形中有几条长?几条宽?

正方形的四条边中,只有这一条叫边吗?

生:长方形中有两条长,两条宽。(边指边说)

生: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叫做边。

在学生相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后,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来相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边的相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概念

1、你能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格子图中)

学生动手画一画,沟通汇报。

2、、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操作折一折,集体沟通、探讨,老师最终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得出结果。

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三道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驾驭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三道题目是巩固对长方形特点的理解,可能略微有些难度,但通过动手折一折,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进一步探讨,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得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探讨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视察、操作、探讨、合作沟通、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阅历,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究并发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操作实践法:假如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

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

假如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状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摆的结果算式

8根8÷4=2(个)

9根9÷4=2(个)……1(根)

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好玩,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学问就是我们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日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里好玩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老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学生思索: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打算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状况)

(4)依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

2、沟通反馈。

老师组织全班沟通,依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视察对比,发觉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现在,老师要请小挚友们细致视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觉了什么?

(2)组织学生探讨:

①你们发觉余数有什么规律?

②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

③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④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3)老师小结并板书:

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板书)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视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推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洁的图形。通过视察、动手操作,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打算: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日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学问—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依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沟通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B: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围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视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亲身经验,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打算。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假如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假如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老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老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假如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推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二、综合练习

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

2、观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今日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学问?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学问。

[设计意图]激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从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熬炼学生的自学实力。

三、课后活动

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异。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剪一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2、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育学生边思索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4、让学生剪出美丽的图案,培育学生的审美实力。

教学重、难点:

能剪出各样图形。

教具打算:

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爱剪纸,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剪一剪。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直入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做些什么。

探究新知

1、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有折痕)折边画出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画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你给它取个名字吧。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对称图形回忆,有意识地对“画”的留意,为下面的'探究新知做好打算。

2、出示投影,看一看,一眼功夫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对于学生的回答。赐予确定。那么它成了什么样了?请大家说一说,怎样才能很快剪出两个连续的小人。

(1)小组探讨,组员每人那一张纸,边思索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让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演示,集体汇报。

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小孩。

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

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

(2)试一试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试一试,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收集出现不同的作品。评一评,议一议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刚好帮学生订正。[设计意图]这是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通过视察两个连续的小人,加深对图形平移的相识。

(3)小结:看来要剪出两个完整的连续的小人,还真不是一件简洁的事呢,请大家以后要留意这些问题。

3、巩固体验,请同学重新选择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再剪一次。

悟规律

1、学生再活动一次,再剪一次。想一想,假如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能剪出几个小孩?说理由

[设计意图]以上做法,激励学生主动思索,开动脑筋,充分体现新课精神,让学生做学习的主子,有意识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发挥想象,自主创意出示老师作品,让学生赐予评价。同时把你的作品展示给你同桌看。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驾驭什么本事?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7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分辨生活中的简洁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贴或设计图形,将所设计的基本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建出自己喜爱的图案。

2.会将相同的图案拼在一起,并依据实际确定所视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3.经验视察、操作及合作沟通的过程,获得对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观赏漂亮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奇妙,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相关学问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能运用所学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运动的学问,观赏并创建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图形运动的学问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打算:

课件、剪刀、固体胶、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设疑自探

(一)呈现素材,感受数学美

1.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的图案,学生观赏。

2.视察感悟,发觉规律。

(二)激发爱好,揭示课题

设计师们正是将一个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今日,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解疑合探

(一)视察想象,相识一个图形的运动

1.找基本图形

(1)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由哪个图形运动而来的呢?请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幅图找一找。

(2)学生反馈,老师在黑板上贴出基本图形。

2.体验一个图形的运动

(1)想象:这些基本图形通过怎样运动得到原来的图案?

(2)操作:将课前剪下教材123页附页2中的图形,用一个基本图形模拟运动。

(3)描述:这些图案分别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二)动手操作,理解一个图形的运动方法

1.小组合作,动手拼摆

小组先探讨选择一个基本图形和图形运动的方式,想象图形运动后拼出的图案,再在正方形中贴出漂亮的图案。

2.汇报展示,对比分析

探讨:(1)你设计的图形是怎样运动的?

(2)你操作前想象的图案和你操作后实际的图案一样吗?

(3)同一个基本图形运动设计出的作品为什么会不一样?

(三)自主设计,创建漂亮的图案

1.提出要求,想象设计

(1)提出操作的要求。

在上图左上角的方格中设计一个新的`图案,并画出来,再将它作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运动,创建一个漂亮的图案。

(2)想象设计好的图案。

2.动手实践,尝试设计

将自己设计的图案画在正方形格子纸中。

3.汇报沟通,激励创新

(1)说一说:你设计了一个什么基本图形,怎样运动的?

(2)比一比:设计好的图案和你之前想象的一样吗?

(3)赏一赏: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谁设计的图案更有新意?

三、质疑再探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学问?

2.走进生活,观赏生活中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出的漂亮图案。

四、运用拓展

(一)合作学习,感受一组图案的运动

1.相互比较,想象一组图形的运动。

小组里有哪些同学设计的图案是一样的,想一想,假如把这些相同的图案拼在一起会怎样呢?

2.小组合作,感受一组图案的运动。

在小组内将相同的一组图案拼在一起,再全班沟通,相互观赏。

(二)联系旧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学问

1.是由()组组成的。

(1)用什么方法计算?依据学生会回答老师板书:8÷4=2(组)

(2)出示学具,学生摆一摆、圈一圈。

2.9幅,可以组成()组。

(1)学生说想法,老师板书:9÷4=2(组)……1(幅)

(2)学生用学具验证。

(3)学生回答:算式中的9、4、2、1分别表示图中的哪部分?

3.15幅,能拼出()组,若拼成4组,还须要再增加()幅。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学问解决问题。

2.在合作沟通中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和倾听。

教学重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学问解决问题。

教学打算

课件课时

支配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1.了解题意

2.分析问题

学生可能会用前面学到的有余数除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教材中出现的前两种方法,这时老师要赐予确定,然后接着引导学生探讨还可以怎样派车。派车有以下几种。

一:面包车/辆4小轿车/辆0余下的座位数/个7

二:面包车/辆3小轿车/辆1余下的座位数/个2

三:面包车/辆2小轿车/辆3余下的座位数/个0

四:面包车/辆1小轿车/辆6余下的座位数/个1

五:面包车/辆0小轿车/辆9余下的座位数/个2

教学时,这几种派车不须要全都出现,假如学生只会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那么老师只需将书上的`方法向学生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探讨,只须要让学生懂得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即可。也可能会有学生说花钱越少越合理,这也是对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思索,在这种状况下,还须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解答。

对于此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寻求策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自主探究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验求商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分析实力。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问的爱好。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驾驭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经验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育学生对学问的迁移实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教法:

迁移法,视察探讨、比较分析法。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1、能较娴熟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2、运用已有学问与阅历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爱好。

1、对口令。

二七()六九()

()八五十六六八()

()八三十二九九()

()九四十五()七二十一

2、口算。

12÷6=()36÷6=()

30÷5=()24÷6=()

18÷6=()8÷2=()

3÷1=()12÷4=()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想乘法口诀。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看来同学们基本驾驭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一起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有信念学会吗?(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知道属于你们的节日吗?

生:(六月一日儿童节)

师: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小挚友正在布置他们的教室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视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挚友在干什么?(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打算爱心气球。)

通过视察,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生: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

生:其次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

生: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同桌相互说一说)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老师板书“平均每行几面?”“平均每组几个?”“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请一人读题,提问:56÷8=?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激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师:我们平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列玩算式要在后面写上什么?(单位)一起说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面)今日我们要探究学习的是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所以它的单位同学们在口头上说出来就可以了。下面的题目也一样,清晰了吗?

2、(1)师:这56面小旗,要是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

怎么列式?

列出算式:56÷7=,能用乘法口诀求出这个算式的商吗?

让学生独立试算。

(2)沟通: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男生一道,女生一道。老师巡察。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

5、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我们把求商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乘法口诀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一起读读。

三、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1、选择题: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求商的算式是:

A、7+9B、7×9C、36÷9D、63÷7

2、请大家完成书上49页做一做的习题。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一组习题,你们又发觉了什么呢?

生:我发觉,乘法算式里的积,在除法里做被除数。

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数在除法里做除数和商。

生:这3个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觉真了不得!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挚友,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接着学习。

3、巩固练习

(1)练习:小猴摘桃子(课件9)

师:其实,儿童节不仅是我们小挚友们宠爱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也喜爱出来看喧闹。这几只可爱的猴宝宝想在“六一儿童节”上给同学们送上又大又红的桃子,可是当他们来到桃树下面正打算上梯子的时候,才发觉梯子上早已站好了除法算式,要算对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怎么也算不出来,同学们你们愿不情愿帮帮小猴子?

(2)练习:小猪吹泡泡

出示课件10:小猪吹泡泡的情境

师:小猴的问题解决了,小猪被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它特殊吹了一些泡泡来送给大家,假如你们把提算对了泡泡会飞的又高又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意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育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驾驭的学问、技能以及情感、看法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67人,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学问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爱好,但一部分学生欠细致、敏捷。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肯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须要培育和训练。

三:本期教学内容:

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一)教学要求:

1.相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驾驭万以内的数位依次,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相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娴熟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验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小括号。

5.会分辨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洁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洁的复式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并能进行简洁的分析。

8.会探究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洁规律;有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建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视察、分析及推理的实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学的信念。

10.养成仔细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建立学好数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12、口算的分阶段要求:

┌────┬────────────——┬─────────────——┐

││单元结束时│期末│

│├─────┬──────——┼──────┬──────——┤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

│││绝大多数达到││绝大多数达到│

│表内除法│6%││4%以内││

│││每分钟做8题││每分钟做10题│

└────┴─────┴──────——┴──────┴──────——┘

(二)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3、用数学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培育生学会独立审题的实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四:培优补差措施:

1、仔细备好课,夯实基础学问,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驾驭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加热忱。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留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育优生的实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支配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学问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忱,组织开心的思维训练。

五: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细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爱好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确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开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教学进度支配:

周次内容课时

1解决问题5

2—5表内除法(一)16

6—7图形与变换6

7—8表内除法(二)6

8—9万以内数的相识7

11克和千克3

11—1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3

15统计4

16找规律4

17—18复习8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起先,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动身,再渐渐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相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分。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运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

重、难点:

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能够正确的运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

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运用小括号。

1、加减、连减应用题

第一课时:加减两步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具、学具打算:教科书第1~3页游乐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爱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视察画面,提出问题。

老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供应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沟通解决问题方法。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视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与20xx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学问。老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需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相互沟通,在沟通中相互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老师结合题目的详细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化。

3.让学生相互沟通,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学问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老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学问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实行与之相关的信息,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找寻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老师采纳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沟通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学问阅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其次课时:连减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学连减应用题,教科书第5页的例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相识两步连减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会列综合算式。

2.学会运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打算: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老师出示下列口算卡片,让学生快速口算。

15+6=25-8=30+7=6+24=

27-9=14+6=20-7=19-9=

2.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说出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

我们今日接着学习“两步应用题”(出示课题:两步应用题)

1.教学例2。

出示教科书第5页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视察画面。

(1)提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依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可先让学生自由编题,然后出示: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挚友买了8个,其次队小挚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

(2)全班同学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依据“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挚友买了8个”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第一队买后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54—8=46(个)]

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46—22=24(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结合详细情境,探究连减的详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运用连减的有关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实力。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3.情感看法价值观: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树立合作沟通的意识。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爱好和热忱。

教学过程:

一、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挚友,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3条数学信息,自己读一读。

(1)白菜地共有白菜850棵。

(2)第一次运走245棵。

(3)其次次运走255棵。

生读。

师:依据这3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还剩多少棵白菜?

师贴出问题。

师:你们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次吗?试试看。

生说。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师:要求还剩多少棵白菜,能一步解答吗?那怎么办呢?你能独立列式并解答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生沟通分析并板书(板书成两类):

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850-245-255(2)850-255-245(5)850-(245+255)

=605-255=595-245=850-500

=350(棵)=350(棵)=350(棵)

(3)850-245=605(棵)(4)850-255=595(棵)(6)245+255=500(棵)

605-255=350(棵)595-245=350(棵)850-500=350(棵)

师:其实这个分步的'和综合的想法是一样的,我把分步的擦掉可以吗?

师:我把这些方法板书成了两类,看一看,我为什么这么分?

生:第一种方法:先求第一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再求其次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其次种方法是:先求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求还剩多少棵?

师: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运白菜的问题,学会了三位数的连减,

我们的好挚友机智狗也想来凑凑喧闹,带来了两道数学题,小挚友们你会做吗?

小黑板出示试一试:

1000-207-168436-179-36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师:学会了学问,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好不好?

1.456-278-132930-(80+480)

368-(168+127)1000-185-145

2.衣服78元鞋子52元帽子35元裤子75元

(1)妈妈买了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自主小结,反思提升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生活中有许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日探讨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擅长发觉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

五、课作练习,巩固基础

1.竖式计算:

1000-345-286742-283-382871-283-94

2.脱式计算

352-186-114486-(286+153)837+(74+36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P36我长高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相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巩固统计的学问。

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能精确测量,收集数据。

教学打算:

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挚友,我们已经相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2、学习了怎样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复习刻度尺运用方法)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我们手中的'尺子来测量我们身边的物体。你想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呢?(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感爱好的四样东西进行测量。

2、组长做好记录工作。

(老师巡察指导)

三、小组起先活动。

四、汇报、记录数据。

1、把测量的数据汇报记录在黑板上。

2、完成学生身高统计表。

3、探讨、沟通:看统计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内容?

五、课堂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运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觉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详细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运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验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爱好

1、谈话:小挚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爱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挚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留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视察画面,提出问题。老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视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视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探讨。

(1)应当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索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视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老师结合题目的`详细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沟通、实践中驾驭学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事?你能把我们今日学会的学问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其次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觉问题,驾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酷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