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3章第1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1页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3章第1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2页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3章第1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3页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3章第1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4页
高中新教材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3章第1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标解读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素养目标[综合思维]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水平运动的状况,判断气压低和风带、季风环流的分布及成因。[区域认知]运用示意图,识别常见气压中心分布,理解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季风环流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对大气环流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地理实践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的风、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等原理解决发生在大气环境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阐述、分析、评价,学以致用。课前|必备知识·自主夯实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东风”和“西风”的诗句。如描写东风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如描写西风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为什么诗词的“东风”一般都是描写春天的,而“西风”大多是描写秋天的?“东风”和“西风”的性质是怎样的?这种因季节而变化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呢?提示:在我国,东风主要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因此一般用来描写春天;西风主要从陆地吹向海洋,且多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带来寒冷干燥的气流,故西风多描写秋天。这种因季节而变化的风,就是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水平气压梯度力(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

________。(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

________区流向

________区的力。(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是大气产生

________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基础清单】气压差高气压低气压水平2.影响风的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________于等压线,指向

________。(2)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

________偏转,南半球向

________偏转。(3)摩擦力:方向与风向

________,对风有阻碍作用,可降低风速。垂直低压右左相反3.高空风和近地面风(以北半球为例)地转偏向力平行摩擦力夹角[小提醒]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风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小。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都为高压一侧。大气运动热量水热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极地高气压[小提醒]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低压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东北西南东北太阳直射点北移南移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①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节原因陆地上的气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形成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状位置季节热力性质气压带和风带西北西南新视点:风向与风力等级风向是风的来向,如东北风是从东北吹向西南的风。风矢由风向标(指示风的方向,有8个方位)和凤羽(数量越多,风力越大)组成。根据风吹过地面上物体所产生的现象,将风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简称风级。【名师助学】想一想:大气环流是否就是指三圈环流?【答案】不是。大气环流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除了包括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外,还包括季风环流。小拓展:三圈环流形成的原因(1)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不均。(2)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原动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促成了三圈环流的形成。小归纳:气压带形成的两种类型(1)热力型: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小拓展: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指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比海洋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小技巧:简图法示意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如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读图,完成第1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答案】B

[解析]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甲地高空气压低于乙地,故近地面气压甲地高于乙地,近地面空气从甲流向乙,即从南向北;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风向偏转为西南风。如图为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3题。2.对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东北信风带 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3.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B.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答案】2.B

3.B

[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盛行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3题,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完成第4~5题。4.下列有关图中所示月份和A气压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份,亚洲低压 B.1月份,亚洲高压C.7月份,亚洲高压 D.1月份,亚洲低压5.下列因素中,①②两处盛行风相同的一项是 (

)A.成因相同 B.风向相同C.性质相同 D.势力相同【答案】4.A

5.C

[解析]第4题,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亚欧大陆上应为低压控制,由此可判定图示月份为7月份,A气压为亚洲低压。第5题,①处是东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②处是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性质相同,都是炎热、湿润,但势力不相同。课堂|关键能力·探究提升下面是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风向及受力分析比较表。大气的水平运动【情境探究】(1)图中F1、F2、F3分别表示影响风向、风速的哪三个作用力?【答案】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2)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的是哪个力?该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只改变方向、不影响风速的是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3)高空风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案】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力平衡下形成的;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1.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整合提升】项目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间有夹角,由高压吹向低压2.风向判断的“三步曲”(以北半球为例)(1)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作过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2)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第三步:定最终风向。①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0°~45°)。②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左右手法则”判断等压线图上的风向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来判断,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夹角。如图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判断示意图(单位:百帕)。3.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1)影响因素及答题术语。影响因素常用术语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距高压远近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摩擦力大小平原、高原地面平坦开阔,阻挡作用弱,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植被多少冬季植被少,风力大地形因素山谷口存在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大(2)等压线图中风力的判定。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3)风向和风力随海拔的变化原理分析。[考向1:近地面和高空风风向的判断]如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第1~3题。【学以致用】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C.④或⑧

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C.③或⑦

D.⑥或⑦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答案】1.A

2.C

3.D

[解析]第1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和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故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第2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考向2:等压线图的判读]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第4~5题。4.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5.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B.N地C.P地

D.Q地【答案】4.A

5.D

[解析]第4题,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5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材料一工业革命前,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见图甲)。航海家们在多次航行中,发现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风不经常来这里“做客”,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航行,装满货物的帆船经常因等不到风,而被迫停留在海上好几周。随着时间的流逝,草料和淡水日渐不足,船上运往美洲的马匹相继死掉,船员不得不将其投进大海。因此,人们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情境探究】材料二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俯视图(见图乙)。甲乙(1)“马纬度”属于哪个气压带或风带?

对应图乙中的序号或字母是哪个?【答案】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图乙中的b。(2)结合图乙,分析“马纬度”无风的原因。【答案】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堆积下沉,以垂直气流为主,故无风。(3)图乙中哪些气压带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答案】②③的形成与热力作用无关。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被迫下沉形成的。③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与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形成的。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冷热不均使其动”。地表性质均一且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环流。【整合提升】(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图所示。(3)“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气压带分布成因特征气流气流性质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冷高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赤道附近热力原因热低压上升湿热(2)风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风带分布风向气流性质(影响气候)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盛行西风带(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方法(1)根据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如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①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②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3)读风向,辨气压带名称。①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②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考向: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2021年河北石家庄月考)如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北半球低纬环流圈,S代表地面。据此完成第1~2题。【学以致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处气压比F处低 B.G处因冷却形成高压C.E处气温比H处高 D.H处因受热气流上升2.对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G——赤道低压带 B.H——副热带高压带C.②——东北信风带 D.④——盛行西风带【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北半球低纬环流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低纬度地区近地面由赤道低压带、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构成,图中显示,H处气流上升,应为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是因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D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图中H处气流上升,应为赤道低压带,G处气流下沉,应为副热带高压带,②为低纬信风带,北半球低纬信风为东北信风,因此C项正确。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多发生于秋分、冬至之间。冬季,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西伯利亚高压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情境探究】西伯利亚高压常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侵入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向南逐渐扩大。冬季,势力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沿可影响到南海;春季势力渐弱,影响范围又自南向北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1)西伯利亚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答案】冬季,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最为突出,使分布在该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西伯利亚高压的存在,给我国冬季带来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形成了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2)为什么西伯利亚高压主要是在冬季影响我国?【答案】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也会产生季节移动。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西伯利亚高压的位置也会南移,影响我国。(3)依据风的形成原理判断,西伯利亚高压影响我国时,给我国带来的盛行风风向主要是什么?【答案】西北风。1.气压带、风带季节环流(1)移动幅度: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幅度约10个纬度。(2)移动过程。【整合提升】①夏至日: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分别移动到0°、30°、60°纬线北侧。②二分日:0°、30°、60°纬线分别位于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中间。③冬至日: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分别移动到0°、30°、60°纬线南侧。2.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1)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①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气温高,气压低→陆地形成热低压。②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快→陆地气温低,气压高→陆地形成冷高压。(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分布。①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如图)。②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如图)。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的成因月份盛行风向成因1月西北季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而形成7月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考向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移动示意图,完成第1~2题。【学以致用】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C.西风 D.季风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C.7月 D.10月【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内,沙尘的扩散主要是由东北信风从沙源地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所致。第2题,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东北信风带的最北位置可以达到北纬30°,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是7月。[考向2: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2018年北京文综)如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3.据图推断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陆地上的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4.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 B.小满C.夏至 D.立秋【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北京周边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且风向为西北风;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读图可知,图示时刻北半球的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热带太平洋洋面无低压中心生成。第4题,读图可知,图示时刻北半球的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该高压系统为亚洲高压,中心气压高于1060百帕,势力强盛;正常年份,亚洲高压在1月份时势力最强,因此该日最接近冬至日。[考向3:季风成因及不同季节风向的判断]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完成第5~6题。5.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6.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①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第6题,盛行风①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拓展|核心素养·增效培优教材第55页探究1.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形成水平气压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2.该区域这几周受移动至此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作用,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平静无风。【教材疑难助解】教材第57页活动1.略。2.(1)风力最大的是②,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密度与风力呈正相关)。绘图略。(2)风力最大的是C,理由是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绘图略。教材第58页活动1.见如图。2.略。教材第59页活动1.见如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