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人口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_第1页
第7单元人口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_第2页
第7单元人口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_第3页
第7单元人口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_第4页
第7单元人口1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高三地理组2020年10月12日2021届高三地理备课组课件资料第七单元人口基础考点一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先快后慢,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明显加快。2空间差异:2原因分析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2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补充:中国人口增长时间差异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2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3人口净增长要考虑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补充:⑷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增长不一定快⑸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⑹“低低低”模式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中,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的老年人口死亡率一般较高。课堂练习(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图2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题。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出生人数偏多的原因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C正确。1986-1990年左右生育政策稳定,A错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B错误。1986-1990年左右生育观念不会变化太大、太快,D错误。故选C。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A出生率、B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类型、特征及转变增长模式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名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等补充说明:传统型包含原教材上的传统型和过渡型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现代型。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3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现代型)4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二比较三类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型)传统型(“高—低—高”型)现代型(“低—低—低”型)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状况速度慢,波动较大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数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加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图文法理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3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下图为我国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题。

我国劳动力人口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是A.1986~1990年 B.2016~2020年C.2020~2025年 D.2026~2030年第8题,劳动力人口增长率大于0表示劳动力人口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26年开始出现了负值,说明劳动力人口出现了减少。而此前一直增加,故2020~2025年劳动力人口出现了最大值。导入(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图2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题。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解析】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岁,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25-29岁,1971-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可知,这四个年龄段35-39岁户籍人口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三如何判断人口增长的不同模式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

2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2定量描述: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2.5%)高(>2.5%)低(<1.0%)传统型高(>2.5%)低(<1.5%)高(>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出生率、死亡率高低是相对的,一般1左右为低;自然增长率小于1为低“集训”2017·海南高考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如图所示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1.该国可能是A.中国B.美国C.印度 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解析:1C2B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20%,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8%,所以可以判断该国最可能为印度。第2题,印度在2000年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是传统型,故A项错误;结合上题结论可知印度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故B正确;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会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故C、D项错误。基础考点二人口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警戒值)1.概念:强调土地、淡水、森林等资源能够供给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承载量最小的因素成为该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环境承载力二环境人口容量(警戒值)1.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观反映。2.影响因素及特点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此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三人口合理容量(合理值)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意义: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谋求措施世界地区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图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集训”2020·浙江十校联考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