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花阴古代第一才女端庄其品清丽其词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不仅能写出婉转哀愁的闺中之作,也能写出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雄浑壮丽的诗句,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旷世才女感悟李清照一对描金彩绘的龙凤喜烛,插在修长的美人型烛炉上,它的光焰欢快地跳跃着。两盏垂着金色流苏的八角薄纱大红宫灯,悬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绯红。新人静地坐在妆台前,绣红的大红盖头把她和周围的一切隔开了,眼前只是一片红色的神秘的朦胧。新娘名叫李清照,出生名门。父亲李格非,著名经史学家,是宋徽宗时的礼部员外郎,也是苏轼的弟子;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之女,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通音律,能诗能词。李照清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就要为人之妇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静的闺阁生活,一晃眼就过去了。少女时期,她执笔属文,展卷吟诗,更是锦心绣口,吐属风流。她一天天长大,在亭亭玉立的风姿之外,更多了一层至诚淳朴的书卷气。她以王献之的字帖学书,写得一手秀丽的小楷,铁划银钩;她对前朝李思训、王维的金碧、水墨两大画派都十分酷爱,也常常研朱挥毫,作几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儿时就已学会抚琴;她父亲常对她母亲感叹:“我的清儿若是个须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现在她就要成为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媳,青年太学生赵明诚的妻子,她不由感慨系之。正是冬天,一个丫环特地送来一枝梅花,拜过天地,喝过交杯酒,她和赵明诚入了洞房。赵明诚酷好金石,在攻读经史之余,对于彝器、书帖、字画,每每刻意搜求。晃眼婚后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清照对于金石学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帮助丈夫考证、鉴别。夫唱妇随,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愈来愈深,赵明诚在太学读书,每月朔、望才能请假回来,尽管同在一个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觉得如隔迢迢云汉,半月一次的相逢,也当做一年一度的七夕。不料,赵挺之与李格非都因得罪权臣蔡京而罢官,赵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争中死去,赵家父死家败,心寒至极。赵明诚与李清照离开汴京,回到赵明诚的故乡青州。赵明诚性情淡泊,屏居乡里后,更加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点积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几乎全用于搜求书画古器。靖康之难,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后丈夫赵明诚病逝,时值金兵南侵,46岁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还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终上所述,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后人评价★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后人辑有《漱玉词》。李清照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人称“婉约词宗”。李清照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开创“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内容上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时代的巨大不幸。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她的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提炼口语,清新明快,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艺术成就易安体李清照词《醉花阴》思考:本词是前期之作,从词中找找依据。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与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感情甚笃。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芨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至重阳,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诵读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愁愁?相思(思念丈夫)南渡前寂寞无聊之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愁情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时间景物行动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时间景物行动以清秋佳节的游乐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时间景物行动以清秋佳节的游乐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佳节的游乐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佳节的游乐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佳节的游乐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薄雾”“浓云”……“西风”“黄花”等景物来烘托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佳节的游乐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薄雾”“浓云”……“西风”“黄花”等景物来烘托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佳节的游乐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时间景物行动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薄雾”“浓云”……“西风”“黄花”等景物来烘托心情。独坐、孤眠、自斟自酌来渲染、表达心情。历史故事了解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名句鉴赏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赏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1、“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苦。“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景凄,帘卷西风“运用了倒装句的表现形式,把正常的词序“西风卷帘”。最后落笔结出一个“人瘦”字。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赏析: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以黄花来比喻人因相思而憔悴,衬托出“莫道不消魂”的深意。而一个“瘦”字,在整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愁”字推向了最高峰,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词中的"消魂"和"人比黄花瘦"熔成一片,艺术效果非常显现的。3、“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传神。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呼应总结词中通过景物的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上阕描写秋凉情景,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环境,点出了“愁思”的心境。下阕写重阳抒怀,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室外,“薄雾浓云”罩满词人心头。“永昼”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室内,“瑞脑消金兽”,枯坐铜香炉旁,看炉中的香料一点点慢慢地燃尽,作者的时间难捱、寂寞无聊可见一斑。“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身边,此刻是倍思亲啊!一个“又”字,蕴涵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绪,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这玉枕的“凉”、纱厨的孤,正是心灵所感之凄凉。“半夜”分明看到了她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愁苦身影。上阕抒重阳感怀。前两句倒叙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黯然神伤的情景。“盈袖”,可见菊花开得极盛极。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佳节依旧,美菊依旧,美酒依旧,却物是人非,今昔异趣。把酒不是为了助兴,而是为了“销愁”。只知道举酒一口干的那个时候感觉到了菊花的暗香都充盈着衣袖。结三句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苦。“帘卷西风”暗含眼前风景之凄,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顾花自怜的图画。下阕结构梳理上阕下阕景永昼:薄雾浓云半夜:玉枕纱橱情空虚、无聊黄昏:帘卷西风相思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李清照『缘景明情』这首词词眼: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朗诵欣赏1103-1126伉俪情深,美好幸福。1126金入侵,京师开封沦陷。1127北宋亡,金石书画焚为灰烬。1129丈夫病逝,四处逃亡颠沛流离。1132再嫁,诉讼离婚,身陷囹圄。1151-1156凄然一身,无依无靠,漂泊东南,悲苦离世。此时的李清照到底有哪些愁?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茕独凄惶之悲(一)首句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心理感情基调:哀怨凄凉恍惚凄凉悲苦首尾对应之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在形式上,她主张词要典雅,强调词的音律性,善于用叠字来深化意境,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在两宋词坛独树一帜。◎《声声慢》首句连下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张端义谓:“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徐帆《词苑丛谈》谓其音响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名句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强调:加重语气、突出内容、增强感情。2、富有音律美,抑扬顿挫,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捕捉的是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的天气特点。乍寒还暖词人偏说“乍暖还寒”,言语的重心落在“寒”上,变现秋寒人苦、人不胜寒的愁苦心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不是酒淡,而是愁浓。晚来风还很急,喝下几杯薄酒取暖,却怎能抵挡住临晚深秋急风卷来的寒意。欲借酒暖身,欲借酒消愁,怎奈酒劲无法驱寒,酒力不能消愁。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结论:酒是“愁”的象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登高》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结论:秋风渲染愁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倍感亲切。这雁儿,或许就是当年为我传书的信使,可如今再也没人与我鸿雁传书了。这雁儿,或许就是当年栖息故园的旧友,可春来它就可以北归,而自己却漂泊东南,此生难以北归中原了!借“过雁”这一细节,表现了词人无可遏止的思乡之情和沦落异地的漂泊之苦。翘首远望,见北雁南飞,这从北边来的大雁是如何牵动她内心的愁情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结论:雁象征相思、离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赵嘏《寒塘》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鸿雁,向南方,队队排成行,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吕燕卫《鸿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对花凝愁。菊花为田园篱落之花,寓意高洁美好。花憔悴暗示人憔悴。“有谁堪摘”,妙在用“如今”加以限制,亲人相伴采花欣赏已成回忆,眼下真是欲摘不能了。词人深重的愁思,如落花般堆积,具化了词人所有的不幸。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黄花花盛乐景哀情反衬花衰以花喻人正衬凄苦忧愁结论:象征隐士精神和坚贞节操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百无聊赖,孤寂难熬。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
我站在窗口看着世界,知道自己不能为它贡献别的,那就唱些干净的歌给它听。——梅子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点点滴滴的雨声更衬绵绵无期的愁情。“守着窗儿”,守来的是细雨打梧桐的“点点滴滴”。看窗外,守着梧桐叶上细雨成滴,是何等的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孤寂难捱、心如刀绞啊!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有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擦拭伤痛、咀嚼伤痛苦。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动惆怅、寂寞。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贺铸《鹧鸪天》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梧桐以声衬情更添凄凉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结论:雨是哀伤﹑忧愁,也是美好的象征愁直接抒情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乍暖还寒晚来风急北雁南飞黄花憔悴细雨梧桐五幅残秋图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眼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复杂情感:痛天上人间分散悲美满姻缘难全伤半壁江山沦陷恨偏安一隅官奸苦形影相吊孀妻愁漫漫余生难捱缘愁选景触景生情,层层渲染,愁绪无限这些意象极力表现她的愁情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愁系一生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之愁(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本词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结小各时期作品欣赏少女时期
执笔属文展卷吟诗锦心绣口吐属风流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天真无邪调皮可爱情窦初开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世界开朗活泼、好奇要胜的姑娘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怨王孙》婚居时期共醉金石夫吟妇唱携手出游盛名于世闺中寂寞和离情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新婚小别、脉脉离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南渡后期夫死独居身只影单家国之思身心俱疲《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堪景凄苦情临江仙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年老憔悴神情倦怠南渡内容风格代表作前少女、少妇时期闺情相思悠闲生活自然美景清丽婉转(闲愁离愁)《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后国破、家亡时期思夫思乡思国沉哀凄苦(浓愁哀愁)《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艺术成就再见:)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结语』END1、李清照写愁情的词还有哪些这些词中的愁与《醉花阴》中的愁有何异同?『拓展延伸』《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愁有长度了
《蝶恋花》“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有形体可以拥抱了;
《生查子》“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愁竟成了一种容器,可以装盛泪水了;
《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竟有脚,会爬行了;
《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重量,连舟都载不动了;
分析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1、《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愁”作结。2、“愁”之风神不同,人之形象迥异。《醉花阴》中所见的愁是迷蒙而华丽的,《声声慢》中所见的愁是孤苦而凄清的。《醉花阴》通过摹愁态、绘愁容,抒写了一位敏感多才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声声慢》通过设愁境、布愁景,抒发了一个凄惶孤孀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乱离,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3、“黄花”及“酒”相似,情调心境迥异。《醉花阴》中的黄花“有暗香盈袖”,象征词人自己的美好年华,虽“人比黄花瘦”,却仍不失孤芳自赏的情调和诗酒自适的潇洒。《声声慢》中则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花开花落象征了人事的悲欢离合,既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又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醉花阴》中的酒是相思的载体,是才情的伴侣。《声声慢》中的酒,是凉薄的慰藉,是生存的一丝寄托4、同写秋风黄昏,写情寄意殊异。前者是“帘卷西风”,后者是“晚来风急”。前者是“东篱把酒黄昏后”,后者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美文欣赏:循着一本纸色泛黄的《漱玉集》,推开《声声慢》这扇轻愁的门扉,我到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一个暮雨如烟的、疏雨敲秋桐的黄昏,寻觅那个才情横溢、孤标傲世的女词人。在那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的院落,我看到她醉卧在遍地堆积的黄花丛中,红颜憔悴、浓香吹尽,无人问无人怜。这就是那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她吗?一个袭盛雪白衣、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娇憨女子。这就是沉醉在藕花深处,不知归路的她吗?一个撑一支长的篙争渡,乍然红晕的脸庞,羞红了一湖涟漪的妩媚女子。
这就是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她吗?一个宠柳娇花,名动京城的才女子。这就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锦书难托的她吗?一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痴女子。这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字字珠玑的她?一首毫无钗粉气的《渔家傲》让其成为闺阁中之苏辛的奇女子。是她,就是她!她的窗外曾种满了梧桐,绽开着芭蕉,她的脚边曾有如兰似麝的香炉,她的碧纱橱上曾有清芬撩人的素笺。她曾在玉瘦香浓时将翠帘低卷,她曾在月满西楼时临水照花,她曾在南山下悠然采菊,她曾慵依栏杆看雁字成阵,她曾与他琴瑟相谐,形影不离,凤凰台上吹萧。那时候她只看到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那时候她绿窗红袖,云鬓斜簪,理瑶琴,朝朝暮暮。一个端庄其品,清丽其词的女词人。可为什么又铅华淡收,眉宇含愁而人比黄花瘦?公元1115年,她冲破封建礼教,力排众议,为父鸣冤,上书公爹,言真意切,泣血上诉,终末改变父亲罢职流放的命运。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入侵,直犯京师,她和夫君渡淮河,过长河,到处流离避难。公元1129年,夫君在赴湖洲任职途中染病身亡,她又含泪投亲洪洲,不想洪洲又陷,她和夫君耗毕生心血收藏的十四车珍品流失散尽。国破家亡,夫死多难,病愁交加而孤苦伶仃,时年她四十六岁。自此,形销骨立的她一直过着流落他乡、一贫如洗的清修生涯。虽有着摧肝裂胆的痛,欲语泪先流的苦,可她仍然象她她钟爱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高洁孤傲地活着。她饱醮深情,为她深爱的人编写了《金石录后序》,如泣如诉如怨如叹地感人至深。她感慨自忆坎坷的人生。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颠沛感伤,酒情诗意无人共的凄恻悼亡,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的思乡怀旧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伤时忧国,让她沉湎于樽中清酒,醉呓中只有声声的叹息字字悲,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这许多愁。用自己的身心吟出了婉约的绝唱。眼前这个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的老妇人,就是曾经风华绝代的她。江月何时照初人,虽物是人非,凉风乍起却香依旧,那是淡淡幽幽的恬人酒香和黑香,隔着九百年的风尘岁月,在中国的词坛上仍然一阵一阵地浮动,让人香盈袖。我不忍打扰她最难将息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程序
- 企业法律顾问合同(2025年版)
- 2025年审计鉴定合同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 (7)-西师大版
- 专题一第2课三、《便携移动设备》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吉林省辽源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手机归属地表格
- 项目团队管理课件
- 《职业教育》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江西2023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全文
- 财务管理实务(第二版)高职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古代快递的产生与发展
- 高二物理上期期末复习备考黄金30题 专题04 大题好拿分(提升20题)
- 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 节事活动概论
- 电梯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符合特种设备许可规范TSG07-2019
- 肋骨骨折病人的业务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