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50949—20XX扩声系统工程施工规范Constructioncodeforsoundreinforcementsystem(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2]21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在原《扩声系统工程施工规范》GB50949-2013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对原规范第2章术语中的个别术语进行修订,并增加部分新的术语;2.对原规范第3.6节扬声器系统的安装进行修订,并适当增加必要的条款内容;3.对原规范第4章系统开通与调试进行修订,适当增加必要的条款内容,并合理安排4.3节系统调试的条款次序;4.对原规范第6章工程资料整理和归档进行修订;5.原规范引用的标准名录中有的已经废止,需要调整相应条目。本规范中以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PAGE《扩声系统工程施工规范》GB50949-2013修订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现行《规范》条文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术语2术语2.0.1扩声系统soundreinforcementsystem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传输,再转换为声信号还原于所服务的声场环境的系统,包括设备和声场。2.0.1扩声系统soundreinforcementsystem扩声系统包括设备和声场。主要过程为: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传输,再转换为声信号还原于所服务的声场环境;主要设备包括:传声器、声源设备、调音台、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系统、传输线缆和系统软件等。2.0.6传声增益transmissiongain扩声系统在最高可用增益时,听众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稳态声压级的差值,单位为分贝(dB)。2.0.7最大声压级maximumsoundpressurelevel扩声系统完成调试后,听众区各测量点产生的稳态最大声压级的平均值。最大声压级可以用规定峰值因数测试信号的有效值声压级、峰值声压级或准峰值声压级表示。2.0.8传输频率特性transmissionfrequencyresponse扩声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听音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2.0.9声场不均匀度sounddistribution听众区内各测量点的稳态声压级最大差值,单位为分贝(dB)。2.0.10系统总噪声级systemtotalnoiselevel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听众区各测量点由扩声系统所产生的各频带的噪声声压级(扣除环境背景噪声影响)平均值,以NR-曲线评价。2.0.11扩声系统语音传输指数speechtransmissionindexforpublicaddresssystems(STIPA)语言传输指数法(STI法)在某些条件下的一种简化形式,适用于评价包括扩声系统的房间声学的语言传输质量。它受包括扩声系统的房间声学失真的影响。3系统工程施工3系统工程施工3.1一般规定3.1一般规定3.1.1施工前应先勘察现场,并应制订施工方案。3.1.1施工前应先勘察现场,并应制订施工组织设计。3.1.7根据扩声系统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各类预埋件和布线施工;2扬声器系统的安装施工;3机房设备的安装施工。3.1.7根据扩声系统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各类预埋件和线缆敷设施工;2扬声器系统的安装施工;3机房设备的安装施工。3.1.8扩声系统工程施工完毕后还应进行系统开通与调试,进行系统自检与试运行,进行工程资料整理和归档。3.2施工准备3.2施工准备3.2.1施工现场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场地各障碍物应已清除,环境应清洁;2预留的孔洞和敷设的管道、线槽及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3扬声器系统的安装位置、预留条件及荷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现场供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的有关规定。3.2.1施工现场的接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场地各障碍物应已清除,环境应清洁;2预留的孔洞和敷设的管道、线槽及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3扬声器系统的安装位置、预留条件及荷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现场供电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扩声控制室和功放机房配电箱应符合设计要求;2)扩声控制室和功放机房应设置不少于2个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插座盒,每个电源插盒的配电线路均装设保护器。电源插座盒宜嵌墙暗装,底部距工作地面高度宜为300mm;3)每个工作区宜配置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220V/10A电源插座盒。5扩声控制室、功放机房、进线间、弱电竖井应提供可靠的接地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电阻值及接地导线规格应符合要求。3.2.2施工准备工作应包括下列要求:1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计划及相关施工资料应齐全;2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3应制订工程施工保障措施;4施工设备、机械和工器具等应备齐,并应运抵施工现场指定范围内集中存放。3.2.2施工准备工作应包括下列要求:1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施工资料应齐全;2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3应制订工程施工保障措施;4施工设备、机械和工器具等应备齐,并应运抵施工现场指定范围内集中存放。3.2.3设备、材料进场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1应按工程合同设备、材料清单进行清点、分类;2开箱检查时不得损坏设备、器材;3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无损;4产品合格证、说明书、配件及有关技术资料应齐全;5应对需要通电检査的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并应对扬声器系统进行相位检查;6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应按本规范附录B填写。7检验完毕后,设备、器材、材料应集中在规定的临时库房内存储。3.2.3设备、材料进场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1应按工程合同设备、材料清单进行清点、分类;2开箱检查时不得损坏设备、器材;3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无损;4产品合格证、说明书、配件及有关技术资料应齐全;5应对需要通电检査的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并应对扬声器系统进行相位检查;6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应按本规范附录B填写;7检验完毕后,设备、器材、材料应在规定的临时库房内集中存放。3.2.4非标准构件应满足下列要求:1安装扩声设备所需的非标准构件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现场条件进行深化设计;2非标准构件的设计图纸应经扩声系统设计单位确认;3非标准构件的制作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2.4非标准构件应满足下列要求:1安装扩声设备所需的非标准构件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现场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制作;2非标准构件的设计图纸应经扩声系统设计单位确认;3非标准构件的制作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2.5安装施工前设备的存储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存储用房宜设置在施工区域附近;2设备存储用房应采取措施满足防潮、防水、防火和防盗的要求;3设备、材料应分类码放规整。3.2.5安装施工前设备存放的临时库房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存放用房宜设置在施工区域附近;2设备存放用房应满足防潮、防水、防火和防盗的要求;3设备、材料应分类码放规整。3.2.6设备二次搬运应满足下列要求:1设备的搬运应采取保护措施;2搬运大型物体或重量较大的设备时,应遵守起重搬运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3在搬运过程中,应对建筑物的成品进行保护;4搬运时应具备良好的现场照明条件和人身安全保护措施。3.2.6设备二次搬运应满足下列要求:1设备的搬运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2搬运大型物体或重量较大的设备时,应遵守起重搬运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3在搬运过程中,应对建筑物的成品进行保护;4搬运时应具备良好的现场照明条件和人身安全保护措施。3.3各类接线箱(盒)的安装3.3各类接线箱(盒)的安装3.3.4暗装箱体面板与框架应与建筑装修表面吻合,明装箱安装位置不得影响人员通行。3.3.5在活动舞台机械上安装的接线箱不得妨碍舞台机械的正常运转,不得妨碍机械设备的正常维修,不得占用维修通道;活动舞台上接线箱的电缆管线应采用可移动方式或使用流动电缆。3.4布放线3.4线缆的敷设3.4.1管内穿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放线缆的线管管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穿线之前应检查管路是否通畅,管内是否安置了牵引线或拉线,并应先安装上线管护口再进行穿线;3所布放线缆的规格、型号、产地等应与设计规定相符;4穿线前,线缆两端应做标识,标识书写应清晰、准确,标识应选用不易破损的材料;5传声器线、扬声器线、信号线、电源线均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规定的线管内进行穿线;6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与线之间不得互相拧绞,并不应受外力挤压和损伤;7管内穿线的线缆接头应留在分线箱或接线盒位置,在同一根线管两个分线箱或接线盒之间的线管内不得有线缆接头;8对于不能直接敷设到位的线管,在线管出线终端口至设备接线端子之间的路段应用可绕金属管或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大于1.5m;9在布放线缆的两端应有0.5m〜2m的余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3.4.1管内穿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敷设线缆的线管管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穿线之前应检查管路是否通畅,管内是否安置了牵引线或拉线,并应先安装上线管护口再进行穿线;3所敷设线缆的规格、型号、产地等应与设计规定相符;4穿线前,线缆两端应做标识,标识书写应清晰、准确,标识应选用不易破损的材料;5传声器线、扬声器线、信号线、电源线均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规定的线管内进行穿线;6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与线之间不得互相拧绞,并不应受外力挤压和损伤;7管内穿线的线缆接头应留在分线箱或接线盒位置,在同一根线管两个分线箱或接线盒之间的线管内不得有线缆接头;8对于不能直接敷设到位的线管,在线管出线终端口至设备接线端子之间的路段应用可绕金属管或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大于1.5m;9在敷设线缆的两端应有0.5m〜2m的余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3.4.2线缆桥架和线缆槽沟内布放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桥架和线缆槽沟的走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在布线之前应先将桥架和槽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3所敷线缆的规格、型号、产地应与设计规定相符;4传声器线、扬声器线、信号线、电源线均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在规定的线槽内布线;5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若遇有交叉时应粗线在下细线在上;6线缆桥架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线缆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m〜10m处进行固定;7在线缆桥架和线缆槽沟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分类绑扎,绑扎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线缆受到挤压;8线缆两端做标识和线缆预留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的规定;9桥架和槽沟通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线缆布放完毕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3.4.2线缆桥架和线缆槽沟内布放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桥架和线缆槽沟的走向、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在布线之前应先将桥架和槽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3所敷线缆的规格、型号、产地应与设计规定相符;4传声器线、扬声器线、信号线、电源线均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在规定的线槽内布线;5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若遇有交叉时应粗线在下细线在上;6线缆桥架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线缆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m〜10m处进行固定;7在线缆桥架和线缆槽沟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分类绑扎,绑扎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线缆受到挤压;8线缆两端做标识和线缆预留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4.1条的规定;9桥架和槽沟通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线缆敷设完毕后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3.4.3光缆布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3.4.3光缆布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开盘后,应检查光缆的外观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2光缆布放时,出盘处应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适度的缓冲余量;3光缆布放时,最小弯曲半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时应不小于20倍,设计或光缆生产厂家有特殊规定时,按规定施工;4光缆布放应在两端预留长度,一般每端宜为3m〜5m。光缆在配线柜处预留长度应为3m〜5m,楼层配线箱处光纤预留长度应为1.0m〜1.5m,配线箱终接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0.5m,光缆纤芯在配线模块处不做终接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长度。3.4.4布放线施工应做随工验收,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应按本规范附录C填写。3.4.4露天架空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选定架空线缆路由,线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吊线应采用钢绞线,吊装线缆应采用专用的吊线勾或绑扎方式,吊装好的线缆的自然垂度应符合要求。3.4.5线缆敷设完毕后应进行导通检测。3.4.6线缆敷设施工应做随工验收,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应按本规范附录C填写。3.5线缆终接3.5线缆终接3.5.1线缆终接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在终接前,应对已布放的线缆进行对地绝缘电阻、线间绝缘电阻和线缆通断检测,测量结果应符合要求并做记录;2应核实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3线缆与连接器做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4应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预留线缆余量;5焊接线缆接头时,不得使用酸性焊剂,焊锡应饱满光滑,不得虚焊;接点处应采用相应的套管做保护和绝缘,且应固定牢固;6压接线缆接头时应使用专用压接工具;7线缆终接完备后,应检查线缆终接的相位是否正确,并应进行对地绝缘电阻、线间绝缘电阻和线缆通断检测,检查和测量结果应符合要求,并做记录。3.5.1线缆终接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在终接前,应对已敷设的线缆进行对地绝缘电阻、线间绝缘电阻和线缆通断检测,测量结果应符合要求并做记录;2应核实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3线缆与连接器做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4应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预留线缆余量;5焊接线缆接头时,不得使用酸性焊剂,焊锡应饱满光滑,不得虚焊;接点处应采用相应的套管做保护和绝缘,且应固定牢固;6压接线缆接头时应使用专用压接工具;光纤终接时,光纤与连接器件做连接可采用尾纤熔接和机械连接方式,光纤与光纤接续可采用熔接或光连接子连接方式,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7线缆终接完备后,应检查线缆终接的相位是否正确,并应进行对地绝缘电阻、线间绝缘电阻和线缆通断检测,检查和测量结果应符合要求,并做记录。3.6扬声器系统的安装3.6扬声器系统的安装3.6.1扬声器系统在安装前,应先根据施工图纸对不同型号的扬声器系统及其相应安装位置进行核对,再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和安装方式安装扬声器系统。3.6.1扬声器系统在安装前,应先进行下列的检查:1应根据施工图纸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扬声器系统及其相应安装位置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2核查负荷条件和吊装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施工通道应符合施工要求;3各扬声器系统的线缆已敷设到位,并已完成终接;4所需的施工设备、机械和工器具及非标准构件等应准备齐全。3.6.8在安装暗装、吊装、挂装、吊顶、可升降以及室外的各类扬声器系统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6.1条〜第3.6.7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暗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声桥、孔洞和以建筑装饰物为掩体内安装的扬声器系统,其正面不得直接接触建筑装饰物;2)在建筑结构上安装扬声器系统时,应做减震处理。2吊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软连接方式吊装扬声器系统时,吊装系统应采用镀锌钢丝绳或镀锌铁链作吊装材料,不得使用铁丝吊装;2)采用吊杆方式吊装扬声器系统时,吊杆系统应简捷可靠,其外观宜与内装饰协调一致。3挂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挂装扬声器系统的安装架应根据本规范第3.2.4条的规定进行设计与制作,其承重和外观应符合设计要求;2)扬声器系统在实墙上壁挂时,应采用镀锌膨胀螺栓固定,膨胀螺栓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应满足承重要求;3)不宜在石膏板等软质板材上壁挂扬声器,当无法避免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4)在支柱上挂装扬声器系统时,应采用环形紧固件的方式安装。4吊顶扬声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石膏板或矿棉板等软质板材的吊顶上安装吸顶式扬声器时,应在吊顶的背面加垫5mm〜10mm厚的硬质板材增加其承重能力;2)当在吊顶内安装小型音箱时,其吊装方式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要求,开口处的声辐射面应符合设计要求。5安装可升降扬声器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制订安装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安装施工;2)应检查扬声器系统的吊装位置,并应安全可靠,符合设计要求;3)安装在组合架上的扬声器系统应牢固,螺栓、螺母不得有松动现象;4)起重运转设备及传动系统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作时应运转灵活,升降自如,机械制动、定位、电气操作与控制应安全可靠;5)扬声器系统的升降应指定专人保护,并应有人监护;6)在升降过程中应无卡阻、跳动、摇晃现象,电缆束盘叠应通畅,机械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动作应协调一致;7)在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运行调试,并做调试记录;8)安装完毕后应在升降系统设备的控制箱上标明升降扬声器系统的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6室外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外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应有防水措施;2)室外扬声器系统的安装高度和声音覆盖的区域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当在实墙上和立杆上挂装时,应符合本条第3款的要求。3.6.8扬声器系统的各种安装方式,在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暗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声桥、孔洞和以建筑装饰物为掩体内安装的扬声器系统,其正面不得直接接触建筑装饰物;2)在建筑结构上安装扬声器系统时,应做减震处理;3)暗装的扬声器系统,其正面装饰面的透声性能应符合要求,不得影响扬声器系统的正常声辐射;当正面装饰面采用格栅蒙面时,格栅的尺寸(宽度和深度)宜小于等于20mm,各格栅的间距宜大于等于20mm,并且间距缝隙与扬声器系统的轴线平行;当正面装饰面采用布织材料蒙面时,应选用透声性能符合要求的“喇叭布”;4)调整扬声器系统的辐射方向的角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2吊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软连接方式吊装扬声器系统时,吊装系统应采用钢丝绳或镀锌铁链作吊装材料,不得使用铁丝吊装;2)采用吊杆方式吊装扬声器系统时,吊杆系统应简捷可靠,其外观宜与内装饰协调一致;3)调整扬声器系统的辐射方向的角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3挂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挂装扬声器系统的安装架应根据本规范第3.2.4条的规定进行设计与制作,其承重和外观应符合设计要求;2)扬声器系统在实墙上壁挂时,应采用化学铆栓或膨胀螺栓固定,化学铆栓或膨胀螺栓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应满足承重要求;3)不宜在石膏板等软质板材上壁挂扬声器,当无法避免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4)在支柱上挂装扬声器系统时,应采用环形紧固件的方式安装;5)调整扬声器系统的辐射方向的角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4吊顶扬声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石膏板或矿棉板等软质板材的吊顶上安装吸顶式扬声器时,应在吊顶的背面加垫5mm〜10mm厚的硬质板材增加其承重能力;2)当在吊顶内安装小型音箱时,其吊装方式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要求,开口处的声辐射面应符合设计要求。5安装可升降扬声器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制订安装施工方案,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安装施工;2)应检查扬声器系统的吊装位置,并应安全可靠,符合设计要求;3)安装在组合架上的扬声器系统,安装时应先根据图纸确定好每只扬声器系统声辐射方向的角度,然后再将全部的螺栓、螺母拧紧,不得有松动现象;所有螺栓、螺母都应标识出锁定位置;4)起重运转设备及传动系统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作时应运转灵活,升降自如,机械制动、定位、电气操作与控制应安全可靠;5)扬声器系统的升降应指定专人保护,并应有人监护;6)在升降过程中应无卡阻、跳动、摇晃现象,电缆束盘叠应通畅,机械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动作应协调一致;7)在安装过程中,应进行运行调试,并做调试记录;8)安装完毕后应在升降系统设备的控制箱上标明升降扬声器系统的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6室外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外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应有防水措施;2)室外扬声器系统的安装高度和声音覆盖的区域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当在实墙上和立杆上挂装时,应符合本条第3款的要求。3.6.10扬声器系统安装完毕后宜提交相应的检修方案。3.7机房设备的安装3.7机房设备的安装3.7.1机房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进场条件:1声控室和功放机房内装修应完毕,门、窗、锁装配应齐全,室内环境应清洁;2扩声系统的供电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3声控室和功放机房的工艺接地端和保护接地端应符合设计要求;4声控室和功放机房的线缆槽沟应施工完毕,地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5设备、材料已经完成开箱检查和办理交接手续,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2.3条的要求。3.7.1机房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进场条件:1声控室和功放机房内装修应完毕,门、窗、锁装配应齐全,室内环境应清洁;2扩声系统的供电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3声控室和功放机房的工艺接地端和保护接地端应符合设计要求;4声控室和功放机房的线缆槽沟应施工完毕,地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5设备、材料已经完成开箱检查和办理交接手续,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2.3条的要求;6声控室和功放机房的室内照明、空调应符合要求。3.7.2机房设备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柜的布置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机柜背面距墙不宜小于0.8m,机柜正面宜留有不小于1.5m的距离;2声控室调音台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定位,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调音员面向观察窗;3机柜内设备安装应按设计要求排列就位,功放机房机柜设备可按系统的扬声器通道类别来安装功率放大器;4当设备宽度小于机柜宽度时,应加装托盘及装饰面板;5设备安装应满足设备散热要求;6机柜内的设备应做标识,标识应简明易懂、清晰准确;7机柜内的线缆排布应整齐有序,各设备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别在机柜内部的两侧排布;8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或摆放监听扬声器系统;9无线发射接收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7.2机房设备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柜的布置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机柜背面距墙不宜小于0.8m,机柜正面宜留有不小于1.5m的距离;2声控室调音台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定位,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调音员面向观察窗;3机柜内设备安装应按设计要求排列,功放机房机柜设备可按系统的扬声器通道类别来安装功率放大器;4当设备宽度小于机柜宽度时,应加装托盘及装饰面板;5设备安装应满足设备散热要求;6机柜内的设备应做标识,标识应简明易懂、清晰准确、规整;7机柜内的线缆排布应整齐有序,各设备的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别在机柜内部的两侧排布;8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或摆放监听扬声器系统;9无线发射接收天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10机房固定式设备机柜的安装宜采用金属底座,金属底座应固定在结构地面上。3.7.3系统的防雷和接地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和《电子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扩声系统的工作接地应与工艺接地端良好连接;2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应采用星形(Y形)接法独立连接到工艺接地端上,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3.7.3系统的防雷和接地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电子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和现行行业标准《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GY/T5084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扩声系统宜采用建筑物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当条件允许时,也可以单独设置系统接地体;2扩声系统工艺接地系统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系统支干线应由总接地箱采用星形(Y形)接法连接到各机房接地箱或接地排端子,再由各机房接地箱内端子排采用星形(Y形)独立连接到工艺接地使用端上;3当采用共用接地时,工艺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Ω;当采用独立接地体时,工艺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Ω。3.8系统的连接3.8系统的连接3.8.4在连接扬声器线时,应确保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子和扬声器输入端子的相位一致,不得接反。3.8.4在连接扬声器系统线时,要确保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子和扬声器系统输入端子的相位一致,不得接反。3.8.6系统中有跳线盘时,应进行合理的布局,宜将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分开。3.8.6系统中有跳线盘时,应进行合理的布局,并将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分开。4系统开通与调试4系统开通与调试4.1一般规定4.1一般规定4.1.3系统开通与调试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类设备的型号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供电电压应与各类设备标注的工作电压相符;3设备连线的规格、型号和接插位置应正确,功放输出端子与扬声器输入端子极性相符。4.1.3系统开通与调试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类设备的型号与安装位置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供电电压应与各类设备标注的工作电压相符;3设备连线的规格、型号和接插位置应正确,功放输出端子与扬声器系统输入端子极性相符。4.1.5数字处理设备应先进行单机加电,按其操作规程完成应用软件的安装、设置和调整,若需依靠网络环境支持,应连接到计算机控制网络,并应确保联机正常。4.1.5数字处理设备应先进行单机加电,按其操作规程完成应用软件的安装、设置和调整,若需依靠网络环境支持,应连接到计算机控制网络,并应确保联机正常;必要时应做好信息安全防护。4.2系统开通4.2系统开通4.2.3系统开通时,应调整扩声系统至正常工作状态。4.2.3单机设备的开通应符合下列要求:1断开功率放大器与扬声器系统的连接,按本规范第4.2.2条的规定开启各单机设备,观察无异常现象后方可进行正常操作;2音源设备开通时,应检查其工作状态及信号输出均正常,然后再恢复至初始状态;3调音台开通时,先馈给调音台音源设备输出信号或传声器输出信号,然后逐一开通每一路输入通道。调音台各级工作电平调整及相应的信号显示应正常,各种切换、编组、预设存储等功能应正常,各功能按键和旋钮等操作控制应准确、灵敏;开通完毕后,应将调音台恢复至初始状态;4音频处理设备开通时,通过调音台馈入音源设备信号,各音频处理设备工作状态应正常,各功能操作和控制应准确、灵敏、信号显示正常;网络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应正常、操作指令正确;开通完毕后,各音频处理设备均应恢复至初始状态;5功率放大器的开通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应先关闭功率放大器电源,然后连接扬声器系统,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旋钮处在最大衰减的位置,然后再重新开启功率放大器电源;2)从系统输入端输入节目源标准样品的节目信号,逐一开通各台功率放大器,每台功率放大器连接的扬声器系统工作状态应正常,输出控制旋钮的操作应准确、灵敏;3)音频信号交换盘的交换功能应准确无误。系统发出信号时,不得倒换功能插塞、插头;4)开通完毕后,应将所有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旋钮恢复至最大衰减位置。4.2.4主扩声扬声器系统和辅助扬声器系统的开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先对主扩声扬声器系统进行开通与检验,然后再对辅助扬声器系统进行开通与检验;2馈给扩声系统节目源标准样品信号或模拟节目信号,按通路分别进行主观听音检查,每只扬声器系统的声音应正常;3当某个扬声器系统出现无声、声音过小、声音失真或有交流声等异常时,应加以排除;4使用节目源标准样品中的检查与调整信号时,应对主扩声声道及各声道的极性和声音平衡进行检查与校准;5应对各扬声器系统的辐射角度进行调整。4.2.4主扬声器系统、返送扬声器系统和辅助扬声器系统的开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先对主扬声器系统进行开通与检验,然后再对返送扬声器系统和辅助扬声器系统进行开通与检验;2馈给扩声系统节目源标准样品节目信号或模拟节目信号,按通路分别进行主观听音检查,每只扬声器系统的声音应正常;3当某个扬声器系统出现无声、声音过小、声音失真或有交流声等异常时,应加以排除;4使用节目源标准样品中的检查与调整信号,对主扩声声道及各声道的极性和声音平衡进行检查与校准;5应对各扬声器系统的辐射方向的角度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在功率放大器关闭状态下进行。4.2.5可升降扬声器系统的开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扬声器系统的升降操作,并应有人监护;2先对各单只扬声器系统辐射角度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将扬声器系统降至地面,不得悬空调整,并应在扬声器系统无信号输入状态下进行;3馈给标准节目源节目信号或模拟节目信号,各扬声器系统的声音应正常;4在提升过程中,应先将扬声器系统提升距地面约100mm,悬停不小于30min,观察受力点的状态,无异常现象方可继续提升;5开通完毕后,应将扬声器系统升至设计规定的位置并将其牢固锁定。4.2.5可升降扬声器系统的开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由专业人员负责扬声器系统的升降操作,并应有人监护;2先对各单只扬声器系统辐射角度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将扬声器系统降至地面,不得悬空调整,并应在扬声器系统无信号输入状态下进行;3馈给节目源标准样品节目信号或模拟节目信号,各扬声器系统的声音应正常;4在提升过程中,应先将扬声器系统提升距地面约100mm,悬停不小于30min,观察受力点的状态,无异常现象方可继续提升,整个提升过程中,功率放大器为关闭状态;5开通完毕后,应将扬声器系统升至设计规定的位置并将其牢固锁定。4.2.8议系统开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5的有关规定。4.2.8会议系统开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的有关规定。4.3系统调试4.3系统调试4.3.1系统调试应在系统开通完成并确认合格后进行。4.3.1系统调试应在系统开通全部完毕后进行。4.3.2系统调试应由系统设计人员主持。4.3.2系统调试应由系统设计人员会同相关专业人员一起进行,有关施工人员全程配合。4.3.4系统调试应把主观听音检验和客观指标测试结合起来进行,其中主观听音检验时应采用节目源标准样品作为节目源。4.3.4系统调试应把客观指标测试和主观听音检验结合起来进行。4.3.5主观听音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系统调试人员应在听众区不同位置上,对重放声的声音质量进行听音检测;2依据现场听音结果对扩声系统进行调整,声音效果应满足主观听感要求。4.3.5客观指标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从系统输入端输入模拟节目信号,调整系统增益宜使观众区有代表性的测试点声压级达到85dB;2调整系统各部分设备的工作参数,使观众区各测试点的传输频率特性和稳态声场不均匀度应符合设计指标的要求;3对扩声系统传声增益进行测试及调整,使其符合设计指标的要求;4可采用专业的声场调试软件,对声场特性进行调试;5客观指标测试完毕后,应对扩声系统各项声学特性指标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应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或国家现行行业标准《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的规定;6宜对混响时间参数进行测量。4.3.6客观指标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客观指标的测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或《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的有关规定;2所测量的声学指标应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28049规定的各项声学指标。4.3.6主观听音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观听音检验应包括放声听音检验和扩声听音检验两项内容;2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GB/T28047的有关规定进行听音检验;3主观听音检验时应采用现行国家实物标准《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标准样品》GSB16-3451作节目源;4依据现场的听音结果,当发觉有个别音质属性项目不理想时,应采用本规范第4.3.5条的方法对扩声系统相关设备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声音效果应满足主观听感要求。4.3.7依据测量的声学特性指标数据,并结合现场的听音情况对系统各部分的设备参数进行调整,应保证在同一工作状态下各项声学特性指标同时满足设计要求,且主观音质听感达到最佳状态。4.3.7主观听音检验完毕后,应对现行国家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28049规定的各项声学指标进行最终测量。5系统自检与试运行5系统自检与试运行5.1系统自检5.1系统自检5.1.1系统调试完成后,应对系统的技术质量进行自检。5.1.1系统调试完成后,应对系统进行自检。5.1.2系统自检宜包括声学特性指标测量和音质主观听音评价两项内容。5.1.2系统自检应包括声学特性指标测量和音质主观听音评价两项内容。5.1.3声学特性指标的测量应符合本规范第4.3.6条的要求。5.1.3声学特性指标的测量可以用本规范第4.3.8条的测量报告代替,必要时可进行重新测量。6工程资料整理和归档6工程资料整理和归档6.0.1扩声系统工程施工完毕,应整理和归档下列资料:1扩声系统工程施工竣工图;2工程变更审核单;3设备、材料进场检验单;4隐蔽工程随工验收记录表;5扬声器系统安装质量随工验收记录表;6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记录;7系统试运行记录;8声学特性指标测试报告;9音质主观听音评价报告;10施工变更洽商记录;11扩声系统工程施工日志。6.0.1扩声系统工程施工完毕后,应整理和归档下列资料:1工程施工前的工程资料应包括以下的内容:1)工程施工合同或协议书;2)工程开工报告;3)相关设计文件;4)施工方案;5)施工图纸,应包括:设计说明、系统图、接线图、管线图、配电图、各类接线箱(盒)的施工图、线缆敷设施工图、扬声器系统安装的施工图和声控室、功放机房内设备机柜的布置及机柜内各设备安装图等;6)各工序的工艺要求及验收标准;7)安全生产保障措施;8)其它相关资料。2工程施工完毕后的工程资料应包括以下的内容:1)工程竣工图;2)工程变更审核单;3)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4)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5)扬声器系统安装随工验收单;6)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测试记录;7)施工变更洽谈记录;8)系统开通记录;9)系统调试报告;10)系统自检报告;11)系统试运行记录;12)扩声系统工程施工日志;13)扩声系统使用与操作和售后服务说明书。6.0.2扩声系统工程验收方面的资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GB/T28048的有关规定。6.0.2扩声系统工程验收资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GB/T28048的有关规定。附录D扬声器系统安装随工验收单附录D扬声器系统安装随工验收单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查内容与检验结果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安装质量部位图号1扬声器与扬声器组的安装固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水平角、俯角和仰角的调整范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扬声器和扬声器组安装是否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固定牢固、安全可靠、螺栓、螺母是否有松动现象,且不产生机械噪声3扬声器组系统的组合悬吊安装是否符合第3.4.8条要求4其他验收意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人:日期:验收人:日期:验收人:日期: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查内容与检验结果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安装质量部位图号1扬声器系统的安装固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水平角、俯角和仰角的调整范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扬声器系统安装是否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固定牢固、安全可靠、螺栓、螺母是否有松动现象,且不产生机械噪声3扬声器系统的组合悬吊安装是否符合第3.6.8条要求4暗装扬声器系统正面装饰面的透声性能是否符合第3.6.8条的第3款内容5其他验收意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人:日期:验收人:日期:验收人:日期: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GB/T28047《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GB/T28048《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28049《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听音评价方法》GB/T28047《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GB/T28048《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28049《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广播电视工程工艺接地技术规范》GY/T5084《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标准样品》GSB16-345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P GB50612—2010冶金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Codefortechnologicaldesignofmetallurgicalconcentrator)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0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函)》(建标函[2020]9号)的要求,由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冶金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GB50612—2010进行局部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近几年设备大型化、工程规模大型化的发展,一些新设备、新工艺的成功应用,国家节能环保、控制水平等的要求不断提高,完善现有标准条款中已经不能满足设计需要的内容,包括实验要求、建设规模、选址布局、工艺设计及辅助系统设计。补充新工艺、新设备,更新环保等新政策、新规范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如有强条),由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主编单位名称)(地址:××××××,邮编:××××××)。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太钢集团岚县矿业公司本钢集团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公司选烧厂鞍钢集团齐大山选矿厂河北钢铁研山铁矿选矿厂唐山陆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工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冶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石家庄工业泵厂山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杨海龙、王星亮、王虎、吴革雄、魏德洲、纪振明、席振伟、王凤林、张金华、李贤、毛卫东、陈毅琳、傅国辉、赵振兴、常校亮、苏琴、邢伟、钱斌、李国洲、岳中魁、邵靖超、王一,张长天,李长海,秦小海,苏东海,刘新,游高河,杨琦,刘天喜,何伟,张强明,高菊,何斌越、李松奕、张承臣(排序待最终确定)主要审查人:肖青波马锦黔段伟伟魏海洋钱强李和平王春丽PAGE24《冶金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GB50612—2010修订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现行《规范》条文修订征求意见稿1总则1总则1.0.1为在设计中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统一和规范冶金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设计质量,推动技术进步,做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确保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和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1.0.1为在设计中贯彻国家技术、经济、环保、安全政策,统一和规范冶金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设计质量,推动技术进步,做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确保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和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2术语2术语2.0.3矿物mineral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自然单质或化合物。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2.0.3矿物mineral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2.0.6A机制砂石骨料machine-madegravelaggregate原矿经机械破碎、筛分、整形等工艺,生产出的建设用砂石产品。其中粒径大于4.75mm的称为机制石,也称粗骨料;粒径小于4.75mm的称为机制砂,也称细骨料。2.0.9产率yield选矿产品的质量占给矿质量的百分数。2.0.9产率yield选矿产品的质量与给矿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2.0.10回收率recovery产品中所含某有用成分占给矿中所含该成分的质量百分数。2.0.10回收率recovery产品中所含某有用成分与给矿中所含该成分的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2.0.11预选pre-beneficiation在磨矿作业之前,从矿石中分出废石的过程。2.0.11预选pre-beneficiation从矿石中预先分出废石或对矿石中的有用组分进行预先富集的过程。2.0.16A绿色选厂是指在选矿过程中,利用各种选矿方法和工艺流程,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利用,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环境生态化、选别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厂区社区和谐化的选矿厂。3基本规定3基本规定3.0.2A新建选矿厂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选矿工艺技术和选矿设备。3.0.4选矿厂排出的废石、尾矿、污水、粉尘、有害气体和产生的噪声等,应妥善处理,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规范、标准与规定。3.0.4选矿厂排出的废石、尾矿、污水、粉尘、有害气体和产生的噪声等,应妥善处理,充分利用,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规范、标准与规定。4选矿试验4选矿试验4.1矿样代表性4.1矿样代表性4.1.0A矿样采取应依据采样设计。采样设计应根据矿体赋存条件、采矿方法、矿石性质和试验要求等进行。4.1.5A从尾矿中回收有用矿物时,样品的品位、粒度分布、氧化程度和物质组成等均应有代表性。4.2选矿试验4.2选矿试验4.2.2粗中粒嵌布的单一原生磁铁矿矿石,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可选性试验;初步设计阶段应依据小型流程试验。大中型选矿厂初步设计宜依据扩大连续试验。4.2.2粗中粒嵌布的单一原生磁铁矿石,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可选性试验;初步设计阶段应依据小型流程试验。大中型选矿厂初步设计宜依据扩大连续试验。4.2.3细粒、微细粒嵌布的原生磁铁矿,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小型流程试验;初步设计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4.2.3细粒、微细粒嵌布的原生磁铁矿石,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小型流程试验;初步设计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4.2.4氧化矿、半氧化矿、复合矿、各种弱磁性矿及其混合矿,当粗中粒嵌布时,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初步设计阶段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或半工业试验。当微细粒嵌布时,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初步设计应依据半工业试验,对矿石性质特别复杂的大型选矿厂宜做工业试验。4.2.4氧化矿、半氧化矿、复合矿、各种弱磁性矿及其混合矿石,当粗中粒嵌布时,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初步设计阶段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或半工业试验。当微细粒嵌布时,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依据扩大连续试验;初步设计应依据半工业试验,对矿石性质特别复杂的大型选矿厂宜做工业试验。5规模、工作制度与设备作业率5规模、工作制度与设备作业率破碎、筛分、洗矿车间设备年作业率:56.50~67.81;全年开车小时数(h):4950~5940;班设备运转时数(h):5~6。破碎、筛分、洗矿车间设备年作业率:56.50~79.10;全年开车小时数(h):4950~6930;班设备运转时数(h):5~7。自磨、半自磨及选别车间设备年作业率:85.00;全年开车小时数(h):7440;年设备运转日数(d):310。自磨、半自磨及选别车间设备年作业率:85.00~90.40;全年开车小时数(h):7440~7920;年设备运转日数(d):310~330。7工艺流程7工艺流程7.1.2在确定工艺流程时,伴生有用矿物的含量达到本规范表12.1.1规定时应综合回收,在现有技术上无法回收或回收经济效益差的矿物,应有处理措施。7.1.2取消7.1.3A选矿厂碎磨流程的选择,宜根据矿石性质进行常规碎磨、自磨或半自磨、高压辊磨流程的方案比较。7.1.4A设计应依据有用矿物解离特性,贯彻“早收多收,早丢多丢”的原则。7.2.1A采用高压辊磨工艺,辊磨作业给矿粒度宜为50mm~20mm。辊磨作业产品粒度宜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选别工艺确定,宜小于6mm。7.3.3矿石中含泥、含粘土、含水较多且塑性指数较高时,宜采用自磨或半自磨流程,并应有相应的试验为依据。7.3.3矿石中含泥、含水较多,且泥的塑性指数较高时,宜采用自磨或半自磨流程,并应有相应的试验为依据。7.3.4A当磨矿粒度较细时,宜进行立磨试验,并进行方案比较后确定磨矿流程。7.3.4B当精矿采用管道长距离输送时,精矿磨矿细度应满足浆体管道输送要求。7.3.4C对于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应进行干式磨矿分级、干式选别试验,并与湿式磨选工艺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7.4.1磁选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7当磁铁精矿品级要求高、筒式弱磁选机难以达到指标时,宜设置淘洗磁选作业。8对于难以通过常规工艺流程选别的弱磁性矿物,可采用磁化焙烧工艺还原成强磁性矿物后进行选别。9海砂铁矿选别前应设置隔粗、隔渣作业。7.4.3重选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选流程设计应依据有用矿物解离特性,贯彻“早收多收,早丢多丢”的原则。入选粒度应依据选矿试验结果确定。7.4.3重选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重选流程入选粒度应依据选矿试验结果确定。7.5.1精矿浓缩底流浓度不应小于50%。当后续作业为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时,底流浓度应满足浆体管道输送要求。中矿浓缩的底流浓度应依据下段作业的要求确定。7.5.1精矿浓缩底流浓度应不小于60%。当后续作业为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时,底流浓度应满足浆体管道输送要求。中矿浓缩的底流浓度应依据下段作业的要求确定。7.5.3A当尾矿采用干堆工艺时,滤饼水分宜小于20%。8主要设备选择8主要设备选择8.1.2设备选择计算应有一定的矿量波动系数,波动系数的大小应依据矿石性质、工艺条件、上段作业工艺设备类型等确定。宜符合下列规定:1常规磨矿磁选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1~1.2。2湿式自磨或半自磨后磁选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3~1.5。3混合浮选或精选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2~1.5。4重选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1~1.15。5重选流程中的中矿及精矿的波动系数宜为1.5~2.0。8.1.2设备选择计算应有一定的矿量波动系数,波动系数的大小应依据矿石性质、工艺条件、上段作业工艺设备类型等确定。宜符合下列规定:1破碎及筛分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1~1.2。2磨矿及磁选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1~1.2。3混合浮选或精选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2~1.5。4重选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1~1.2。5重选流程中的中矿及精矿的波动系数宜为1.5~2.0。6浓缩、过滤作业的波动系数宜为1.1~1.2。8.1.4破碎、磨矿、选别和浓缩等主要设备,不得整机备用。8.1.4破碎、磨矿、选别和浓缩等主要设备,不宜整机备用。8.3.3A自磨机、半自磨机排矿端应设置筛分作业。8.4.1磁选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以进行预选的磁铁矿,大于12mm粒级宜采用干式选别,小于6mm粒级宜采用湿式选别。2磁选机的磁场强度应依据试验数据确定。3湿式永磁筒式磁选机入选粒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顺流型宜为6mm~0。2)逆流型宜为1.5mm~0。3)半逆流型宜为0.5mm~0。4选型计算时应进行矿浆通过能力验算。8.4.1磁选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以进行预选的磁铁矿,大于12mm粒级宜采用干式选别,小于10mm粒级宜采用湿式选别。2磁选机的磁场强度应依据试验数据确定。3湿式永磁筒式磁选机入选粒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顺流型宜为10mm~0。2)逆流型宜为3mm~0。3)半逆流型宜为0.5mm~0。4选型计算时应进行矿浆通过能力验算。8.4.3重选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粒度范围的物料,应选用与其相适应的重选设备进行选别:1)20mm~2mm粒级物料的分选,宜选用跳汰机。8.4.3重选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同粒度范围的物料,应选用与其相适应的重选设备进行选别:1)40mm~2mm粒级物料的分选,可选用跳汰机,应分级入选。8.5.1浓缩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浓缩机面积应依据试验结果或参照类似矿石选矿厂的生产指标计算确定。溢流中允许含有的最大固体颗粒粒径,应依据精矿粒度筛析结果,按金属流失量最少及环水水质合乎要求的原则确定,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按试验结果确定。8.5.1浓缩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浓缩机面积应依据试验结果或参照类似矿石选矿厂的生产指标计算确定。溢流中允许含有的最大固体颗粒粒径,应依据粒度筛析结果,按金属流失量最少及环水水质合乎要求的原则确定,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按试验结果确定。2浓缩设备宜选用高效浓缩机。2浓缩机规格和数量应根据选矿厂生产规模、系列数等因素确定。6采用弱磁选机进行浓缩时,设备选择计算应依据矿浆的体积量确定其规格和数量,磁场强度不应低于粗选磁场强度。6采用弱磁选机进行浓缩时,设备选择计算应依据矿浆的体积量和干矿量确定其规格和数量,磁场强度不应低于粗选磁场强度。8.5.2过滤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精矿过滤可依据矿浆性质、精矿粒度和滤饼水分要求选用内滤筒式过滤机、外滤筒式过滤机、盘式过滤机、陶瓷过滤机或压滤机、加压过滤机等。2过滤机能力应依据试验结果或参照类似矿石选矿厂生产的指标计算确定。3过滤设备台数应有25%的备用。当采用陶瓷过滤机时,适当增加备用台数。4过滤机所配真空泵应依据试验数据和类似生产厂的经验数据选用。过滤的真空度宜为0.05MPa~0.07MPa,抽气量为1.5m3/(m2·min)~2.0m3/(m2·min)。5鼓风机宜选用罗茨风机。鼓风压力宜为0.15MPa;风量为0.2m3/(m2·min)~0.3m3/(m2·min)。8.5.2过滤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过滤可依据矿浆性质、粒度和滤饼水分要求,宜选用盘式过滤机、压滤机或带式过滤机等。2过滤机能力应依据试验结果或参照类似矿石选矿厂生产的指标计算确定。3盘式过滤机台数应有25%的备用率。4过滤机所配真空泵应依据试验数据和类似生产厂的经验数据选用。过滤的真空度宜为0.05MPa~0.07MPa,抽气量为1.5m3/(m2·min)~2.0m3/(m2·min)。真空泵排气可回收利用,作为过滤机卸矿反吹风。9工艺厂房布置与车间设备配置9工艺厂房布置与车间设备配置9.1.1厂房布置应做到投资省、建设快、生产维修方便,符合安全、环保及节能要求。9.1.1厂房布置应做到投资省、建设快、生产维修方便,符合安全、环保及节能要求。建、构筑物间距应满足防火、消防要求。9.1.2厂房布置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利用地形,力求紧凑,缩短物料运程,不宜反向运输。9.1.2厂房布置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利用地形,力求紧凑,缩短物料运程,不宜反向运输。9.1.3破碎、筛分与干选厂房宜布置在主厂房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磨矿、选别、过滤厂房宜台阶式布置。9.1.3破碎、筛分与干选厂房宜布置在主厂房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磨矿、选别、浓缩、过滤厂房宜台阶式布置。9.2.1各车间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房内空间布置应留有各种管道及电缆桥(吊)架的位置。主要操作通道地面不宜有管道通过。3各平台吊装孔尺寸应大于被吊装部件外形尺寸300mm,吊装孔应设栏杆或活动盖板加活动栏杆。5起重机的轨面高度应保证吊起设备部件底面与其它设备间净空不小于400mm,吊钩极限位置应保证其垂直工作,进操作室的平台标高宜低于操作室底面200mm。地面操作的起重机应有通畅无阻的操作通道。11厂房内通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通道应为1.5m~2.0m。2)局部操作通道应为1.0m~1.2m。3)维修通道不应小于1.0m。4)带式输送机通廊宽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3走梯倾角宜为45°。9.2.1各车间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房内空间布置应留有各种管道及电缆桥(吊)架的位置。主要操作通道地面不应有管道通过。3各平台吊装孔尺寸应大于被吊装部件外形尺寸300mm,吊装孔应设固定栏杆或活动盖板加活动栏杆。吊装孔不应设置在主要通道处。5起重机的轨面高度应保证吊起设备部件底面与其它设备间净空不小于400mm,吊钩极限位置应保证其垂直工作,进操作室的平台标高宜低于操作室底面100mm。地面操作的起重机应有通畅无阻的操作通道。11厂房内通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通道:不小于1.5m。2)局部操作通道:不小于0.8m。3)维修通道:不小于0.8m。4)带式输送机通廊宽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GB50431《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13走梯倾角不宜大于45°。15厂房内的地沟宽度不应小于300mm,沟顶应设活动防护篦板,地沟坡度宜为3%~5%。9.2.2破碎筛分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破碎采用颚式破碎机或500mm旋回破碎机时,宜采用给矿机连续给矿。采用900mm和大于900mm旋回破碎机时,宜采用挤满给矿。2700mm旋回破碎机可采用给矿机连续给矿或挤满给矿。国外设备可参照上述相应规格。3当矿石种类多,需要分别处理时,破碎筛分宜采用双系统配置。9破碎、筛分车间的检修场地长度应符合表9.2.2的规定。国外设备应按国内设备相应规格执行。表9.2.2破碎、筛分车间检修场地长度表设备名称设备规格(mm)台数检修场地长(m)旋回破碎机500~7001~26~12旋回破碎机900~14001~218~30颚式破碎机400×600~900×12001~26颚式破碎机1200×1500~1500×21001~212圆锥破碎机Φ900~Φ17501~26~12圆锥破碎机Φ1750~Φ22002~412~24振动筛1500×3600~2400×60002~66~189.2.2破碎筛分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取消。2取消。3当矿石种类多,需要分别处理时,破碎筛分宜分系统配置。9破碎、筛分车间的检修场地长度宜为6m~18m。10高压辊磨机的布置应便于辊系检修。9.2.3磨矿选别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4磨矿间检修场地内宜设废球仓,其位置应方便废球外运。5磨矿介质宜采用机械添加。6磨矿选别厂房中的值班室应采取隔声措施。10磨矿跨地坪应保持5%~10%的坡度,选别跨地坪坡度不应小于3%。11对封闭式浮选厂房,鼓风机宜设置在单独厂房内,大型鼓风机应设专门的检修设施。12选别跨地沟坡度宜为3%~5%,宽度不应小于300mm,沟顶应设活动防护篦板。15泵池的矿浆储存时间不宜小于3min,并设高压冲洗水管和液位调节水管。9.2.3磨矿选别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4取消。5取消。6取消。10磨矿跨地坪应保持3%~5%的坡度,选别跨地坪坡度不应小于3%。11对封闭式浮选厂房,鼓风机宜设置在单独厂房内,进气管应伸出厂房外或在厂房墙壁留进气孔,大型鼓风机应设专门的检修设施。12取消。15泵池的矿浆储存时间宜为1min~3min,并设高压冲洗水管和液位调节水管。17磨矿车间的检修场地长度宜为12m~36m。选别车间的检修场地长度宜为12m~24m。9.2.4精矿脱水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5地下浓缩池到泵站通廊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2.2m,宽度应符合通行和维修管道的要求,通廊地坪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设通风、排水设施。7浓缩池池壁顶面与地面高差不宜小于800mm。9所有地沟的坡度不应小于3%。9.2.4脱水车间应符合下列规定:5浓缩池到底流泵站的地下通廊净空高度不得小于2.2m,宽度应符合通行和维修管道的要求,通廊地坪坡度不宜小于1%,并应设照明、通风、排水设施。7浓缩池池壁顶面与地面高差小于1.2m时应设防护栏杆。9取消。10贮矿设施10贮矿设施10.0.1挤满给矿旋回破碎机的受矿仓及其下部缓冲仓的贮矿量,应大于运输矿车两车的矿量;破碎前有给矿机的原矿受矿仓,其贮矿量按破碎机实际处理能力及储矿时间计算,大型厂储矿时间宜为0.5h~2.0h;中型厂储矿时间宜为1h~4h,小型厂储矿时间宜为2h~8h。10.0.1挤满给矿旋回破碎机的受矿仓及其下部缓冲仓的贮矿量,应大于运输矿车两车的矿量;颚式破碎机的受矿仓,其贮矿量按破碎机实际处理能力及贮矿时间计算,大型厂贮矿时间不宜小于0.5h,中小型厂贮矿时间不宜小于1h。10.0.1A地下破碎上部溜井的贮矿量不宜小于2h破碎机处理量,下部溜井的贮矿量不宜小于2h箕斗提升量。10.0.2中间矿仓或矿堆是否设置,应依据工程具体条件,通过论证确定。如设置中间矿仓或矿堆,其贮存时间宜为1d~2d。10.0.2中间矿仓或矿堆是否设置及贮矿时间长短,应依据工程具体条件,通过论证确定。10.0.3缓冲及分配矿仓的贮矿时间按下游作业设备最大处理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碎前缓冲及分配矿仓的贮矿时间宜为10min~15min。2细碎前缓冲及分配矿仓的贮矿时间宜为15min~40min。3单独筛分前缓冲及分配矿仓的贮矿时间宜为15min~40min。4.国外设备应参照国外厂家的具体要求确定10.0.3缓冲及分配矿仓的贮矿时间按下游作业设备最大处理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碎前:10min~15min。2细碎前:15min~40min。3单独筛分前:15min~40min。10.0.4磨矿仓的贮矿时间,宜为24h~36h。当设有中间贮矿仓时,可适当减小,不宜大于24h。矿堆的储矿时间依据具体情况确定,最少宜为12h,最多宜为6d。10.0.4磨矿仓(堆)贮矿时间不宜小于24h。当设有中间贮矿仓时,可适当减小,不宜大于16h。10.0.8矿石粒度大于200mm的矿仓卸矿口,小边的宽度应大于最大粒度的3倍;小于200mm时,卸矿口窄边宽度应大于最大粒度的4倍。10.0.8矿石粒度大于200mm的矿仓卸矿口,窄边的宽度应大于最大粒度的3倍;小于200mm时,卸矿口窄边宽度应大于最大粒度的4倍。10.0.8A干选废石需要装车外运时,废石仓贮矿时间应根据运输距离、装车频率等因素确定,贮矿时间不宜小于6h。11辅助生产设施11辅助生产设施11.1.2矿石粒度小于350mm时,宜采用宽度为最大粒度的2倍~2.5倍的重型板式给矿机或宽度为最大粒度的4倍~5倍的重型胶带给矿机或槽式给矿机;矿石含水少,流动性较好时,宜采用振动给矿机。11.1.2矿石粒度小于350mm时,宜采用宽度为最大粒度的2倍~2.5倍的重型板式给矿机或宽度为最大粒度的4倍~5倍的带式给矿机或槽式给矿机;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顶撞领导检讨书范文
- 投标财务状况承诺书
- 队长工作计划5篇
- 施工组织设计-宜川至瓦子街高速公路QL2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 DB12-T 602-202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
- 甘肃省定西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3年高效沼气脱硫设备投资申请报告
- 2024年医学诊断服务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二体育课与健康教案集
- 劳务施工组织方案 劳务施工组织设计(八篇)
-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
- GB/T 3293.1-1998鞋号
- GB/T 31489.1-2015额定电压500 kV及以下直流输电用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系统第1部分:试验方法和要求
-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改革措施表2020
- DV-PV培训课件:设计验证和生产确认
- 五大领域教学法(课堂PPT)
- 坐骨神经痛及治疗课件
- 数控车床编程基本学习培训课件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语文教材全套目录小学到高中(2022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