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菌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_第1页
布氏菌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_第2页
布氏菌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氏菌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布氏病(简称布氏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感染的共病。布氏病的饲养是人类布氏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们被感染由牧师和污染物引起的疾病。据记载,珲春市是布病的历史重病区,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出现多次在人、畜间暴发流行。经过开展检疫、免疫和捕杀病畜为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畜间疫情逐渐下降,人间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个体养牧畜业迅猛发展,牧畜交易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管理不到位,牧畜交易混乱,未经检疫的牧畜私下交易,未及时发现病畜,使布病疫情回升[1,2,3,4,5,6,7,8,9,10,11,12]。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制定今后布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近几年珲春市布病疫情进行了分析。1布病职业人群调查对象为2007~2012年珲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中的布病病例及辖区内兽医、放牧、饲养、皮毛乳肉加工、收购、屠宰等与牧畜、畜产品密切接触的布病职业人群。血清学判定标准按《布氏菌病防治手册》规定进行,所用试剂由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提供。2结果2.1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检查情况我市2007~2012年对布病病例、从事畜牧业的职业人群及其周围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查,共流行病学调查3453人次,血清学检查332人次,检出阳性16例(发病8例,隐性感染8例),阳性率为4.82%。其中2007年流行病学调查504人,血清学检查55人,检出阳性3例,发病1例,隐性感染2例,阳性率为5.45%;2008年流行病学调查612人,血清学检查53人,检出阳性4例,发病2例,隐性感染2例,阳性率为7.55%;2009年流行病学调查586人,血清学检查71人,检出阳性1例,发病1例,阳性率为1.41%;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707人,血清学检查51人,检出阳性1例,发病1例,阳性率为1.96%;2011年流行病学调查660人,血清学检查72人,检出阳性6例,发病3例,隐性感染3例,阳性率为8.33%;2012年流行病调查384人,血清学检查30人,检出阳性1例,隐性感染1例,阳性率为3.33%。2.2年龄组是接触畜牧业的从业人员本次调查中被检出的16例布病血清学检查阳性中,男性15例,占总检出阳性数的93.75%,女性1例,占总检出阳性数的0.25%,这与接触牲畜的从业人员中男性居多有关;20~50岁年龄组感染较高,感染14例,占总检出阳性数的87.50%,由于青壮年是主要劳动力,接触牲畜的机会频繁;职业人员14例(放养员7例,饲养员2例,屠宰工3例,兽医2例),占总检出阳性数的87.50%,其他2例(其中饮食行业1例,家务1例)占总检出阳性数的12.50%,有明显的职业性。2.3总发病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市8例确诊例中,3~5月份发病6例,占总发病数的75.00%,7月份发病1例,占总发病数的12.50%,11月份发病1例,占总发病数的12.50%。这可能主要与家畜的产羔(犊)季节有关。3讨论3.1布病疫情发生的原因珲春市于1958年在敬信镇、板石镇建立了畜牧场,从周围各县市购进未经检疫种牛(包括母牛),1959~1962年在牛群、人间多次布病暴发流行。该场被迫下马后,牛分散到各大队饲养而造成传染源的转移,疫情不断扩散。经过采取检疫、免疫、捕杀病畜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布病疫情逐渐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基本得到了控制。1990~2006年在布病监测中,除了1998年检出3例布病新发病例(传染源是从外省购进的未经检疫的病羊)外,未发现布病血清学检查阳性和新发病例。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养牧畜业快速发展,从外地未经检疫购进的牛、羊、鹿等牧畜数量也增多,市场管理不到位,牧畜交易混乱,畜间漏检现象严重,病畜未及时发现,2007年开始使布病疫情出现回升趋势。原因主要表现在:(1)重视不够,各有关部门未能相互密切配合,使布病防治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开展。(2)畜间检疫、免疫工作不彻底,传染源的流通环节得不到控制。我市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有人间疫情的散在发生,2007~2012年在布病职业人群中检出了14例布病血清学检查阳性,但在畜间布病检疫中,未检出阳性。据了解,在近几年畜牧业部门上报的报表中,畜间布病检疫阳性率为0,说明畜间检疫结果不真实,或检疫不到位。(3)群众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畜间检疫不及时。牧畜交易混乱,购进的牧畜根本不经检疫,直接放入牧畜群里放牧或饲养,造成病畜输入,疫情不断扩散。一些养畜户在我市确诊布病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接收有关部门的调查和采取的措施,擅自处理家畜,造成传染源(病畜)转移,使畜间布病疫情扩大蔓延,难以控制。(4)布病职业人群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养家畜户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工作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对流产物等污染物未及时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增加感染布病机会。(5)基层医务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差,疫情观念不强,工作不认真,存在误诊、漏诊等现象,就诊的布病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治疗,造成疫情不能及时发现。3.2布病防治的其他完善(1)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社会性强,涉及部门多,必须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多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尽其职、各负其责。近年来珲春市布病疫情不断回升,将来的布病防治工作更是任重道远,所以,畜牧、卫生等有关部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要充分认识到布病防治工作的严峻性,克服麻痹思想,密切配合,统一计划分工负责,统一行动,全面抓好人、畜间的布病防治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控制布病的任务。(2)深入开展布病监测。加大干预措施,加强人间、畜间布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人、畜间布病疫情,及早发现传染源,控制人间、畜间布病疫情发生流行。随着养畜业的发展,个体养畜户增多,牲畜自由交易频繁、流动量大,必须要加强对牧畜交易市场的管理,进入交易市场的牧畜要严格执行检、免制度,凭证交易。(3)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要以基层医务人员为重点,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布病防治队伍整体业务素质,以便及早发现、诊治,减少漏诊和误诊。(4)加强布病防治健康教育。布病防治有其广泛的社会性,需要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宣传布病的危害性,以及布病防治与振兴经济、发展畜牧业和保障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增强有关部门的责任感。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渠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