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城种羊场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_第1页
三角城种羊场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_第2页
三角城种羊场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角城种羊场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检测

病毒(以下简称病毒)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引起的共病。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场之一,布病流行呈回升趋势,为掌握和控制种畜布病流行状况及对人群的危害,我们于2006年3月—2006年7月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进行了布病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目标畜间以种羊为对象,人间以场区内的学生、管理人员、兽医、牧工、农工、家属等不同职业人群为对象。2凝集试验1.3畜间进行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SAT),1〯100(++)以上确定感染,人间进行布氏菌素皮内变态试验,红肿在2.0cm×2.0cm面积以上为感染,肘静脉采血,做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SAT)1〯100(++)以上为阳性,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0.03(+)为阳性,询问流行病学接触史,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8—1995)确诊病人。结果1动物中心共检测种羊5206只,血清阳性27只,阳性率0.52%。2血清学检测共调查598人,血检578人,感染76人,感染率12.71%,确诊新发病人1例,患病率0.167%。在血清学检测578人中,SAT1〯100(++)阳性1人,阳性率0.173%;RBPT0.03(+)阳性22人,阳性率3.81%。2.1牧工、工农分区感染率以兽医和行政人员最高,分别为46.67%和28.07%,其次为牧工和农工。各职业间总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别(χ2=56.05,P<0.001),分割χ2检验兽医、行政人员与其他职业人群均存在显著差别,牧工、农工及牧工家属和农工家属间无显著差别。2.2检验条件:20岁以上年龄组+2625.以46岁以上年龄组为高,布病感染率随年龄上升而升高,不同年龄组布病总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别(χ2=30.31,P<0.001)。分割χ2检验26岁以上年龄组均显著高于26岁以下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别。进一步做两两比较(调整的检验水准为α=0.05/9=0.006),由线性趋势(Linear-by-LinearAssociation)检验,χ2=28.733,P<0.05,说明年龄和感染率有线性关系。进一步求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214,P=0.034,说明年龄和感染率为正相关,也即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率上升。2.3不同性别的感染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两者有着显著性差别(χ2=5.18,P<0.05)。布病感染情况国营农牧场在青海省的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种羊、种牛保种、繁殖的基地。布病的感染与流行虽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但由于感染的机会不同可出现地区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与生产、生活特点、牲畜数量以及人们的职业有关。在青海省对人群致病的布氏菌主要是牛种和羊种,具有很强的侵袭力,以直接接触感染为主。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三角城种羊场布病感染和发病均高于全省水平,血清阳性率高,有新发病例。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人的感染率12.71%,亦高于全省水平,种羊的血清阳性率0.52%,高于全国1990年—2001年12年间畜间血检主要家畜的平均阳性率。这说明传染源未能彻底净化,对人群和种羊的危害十分严重,有促成布病疫情扩大蔓延的可能。人间布病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畜间流行情况,同时也与人和家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的多少和密切程度有关,家畜间布病的感染多发生在配种期、产羔期。三角城种羊场种羊的配种方式为人工受精,年产羔约为1.6万只,产羔季节为4月,各种原因(如:布病、早产、事故、草料变质等)引起流产占1.2%,其中畜间布病引起流产占主要地位,这也对人群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本次调查结果,人间布病感染较重,具有明显的职业、年龄、性别差别。①不同职业人群布病感染率以兽医最高,感染率46.67%,其次是牧工,感染率21.74%,这主要与其职业有关,经常接触产羔,感染风险增大。学生中有2人感染,感染率1.33%,或许是因为儿童把羔羊当作宠物经常抱在怀中玩耍所造成的;②不同年龄组布病感染率,46岁以上年龄组最高,感染率24.00%,其他年龄组较低,显示年龄越小感染率相对较低;③不同性别布病感染,男性高于女性,与职业有关,男性为本场的主要劳动者,直接与传染源(如剪毛、接羔、检疫等)接触机会多有关。在本次调查中,查出新发病人1例,牧工,年龄33岁,从事母畜放牧工作。临床表现有膝关节疼痛及手指关节肿大、变形。血检试管凝反应阳性1〯100(++)。慢性布病患者中发现关节变形者增多。畜间血检阳性率高,提示传染源未能净化,致使人间出现新发病例。因此在今后的布病防治中,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卫生和畜牧部门要定期通报人、畜间疫情,使疫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控制,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人群自我保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